十大名曲之十: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西洋乐网整理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塔尔蒂尼(Tartini)是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这首奏鸣曲正是小提琴历史上古典的顶峰
之作。一个流传很广的传奇表达了它的来历。一天夜里,塔尔蒂尼在睡梦中梦见了魔鬼,魔鬼教他用奇异的方式演奏了一首乐曲。
他惊醒后当即追思记录下来。后来,作品以其非凡的魔力征服了听众。它好似作曲家在梦中与魔鬼对话。它的抒情与庄重深沉在曲
调中由难度极高的双弦颤音表现出来。那雄浑的气势和独到的旋律使魔鬼的颤音给人世留下了绝响。几个世纪过去了,再也没有哪
位小提琴家做过一样的梦,记下那样惊世的曲调。
西方古典音乐蓬勃进展的那几百年里,因无佳作而淹没于人潮,此刻不为世人所知的作曲家恐怕数不胜数,因一首佳作而名闻天
下的作曲家却是能说出几个来的。可是,有这么一名音乐大师,他创作了很多极优秀的作品,也为音乐的进展作出了专门大的奉
献,但此刻他在音乐史上的成绩和阻碍远远尚未被人完全认清,他即是——塔蒂尼(Tartini).
提及塔蒂尼,恐怕明白的人不多,但提及魔鬼的颤音,举手、颔首表示明白的人恐怕可不能是少数了。或许还会有人说:“明白!
帕格尼尼的嘛!阿卡多拉得很棒!”
悲伤或许就在那个地址,说到“魔鬼的颤音”,很多朋友想到的往往可不能是塔蒂尼和他的那首名为《魔鬼的颤音》的曲子,而是
另一张别称《魔鬼的颤音》的一张发烧古典CD。这张由德国DG出版的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选集,小提琴独奏是小提琴大师阿
卡多,曲目的高难度、大师技术的精湛在加上录音的发烧,使得这张cd为发烧友们推崇,自然广为人知。由于名字相同,某种程
度上来讲,这张cd的光芒掩盖了这首曲子,使得人们不能正确的去熟悉这首曲子。
其实,错也不在cd本身,而在翻译者。在这张CD的封面上,题目原文是“DiabolusinMusica”,直译应该是“音乐中的魔鬼”,意
译能够译作“魔鬼之音”,和颤音毫无关系,冠名者本意可能是用译形容曲子的高难度。而塔蒂尼的曲子名为《Devil’sTrill》,“devil”
是魔鬼的意思,“trill”是颤音,直译确实是“魔鬼的颤音”了。不知昔时那位在国内介绍这张cd的作者是联想力太强抑或是无心之
作,阴差阳错的造成了如此的“重名”。
塔蒂尼,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杰出的教育家,严肃的学者和雄劲深沉自成一格的作曲家。他儿童时期开始学小提琴,而后
在帕多瓦大学学法律,后来因为亲事遭反对,于1713年逃离了帕多瓦,在阿西西修道院避难,同时学习声乐及作曲。在他的一生
中除创作音乐,他还写了一些音乐理论高作,开办了一所一小提琴演奏为教学宗旨的高等学校,还对小提琴的琴弓进行过改造。
依照目前把握但决非完全的资料,他创作了14O首小提琴协奏曲(用四重奏或弦乐五重奏伴奏)、20首大协奏曲、150首奏鸣曲、
50首三重奏;其中60首奏鸣曲取得了发表,可是还有200首左右的作品手稿仍然被封存在帕多瓦圣安通尼奥总教堂的乐团档案
库里。《魔鬼的颤音》那么是其中最出名,最值得一听的一首。
关于这首曲子的来历,还有一段很是诡异的故事。传奇塔蒂尼常常妄图学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术,于是有一次在梦中向魔鬼
出卖了灵魂,用来互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以后,塔蒂尼凭经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即是咱们此
刻所知的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优美而又极具难度的颤音,因此叫做《魔鬼的颤音》。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说,塔蒂尼在梦
中为乐队招聘小提琴手,魔鬼来应聘,要求以灵魂为报酬,塔蒂尼要考他,他就给塔蒂尼拉了一首曲子。无论是哪个说法也无论
起真假,都给这首曲子增添了很多传奇色彩,也很故意思地说明了曲子名字的来由。
这首曲子不长,可能17分钟,但因有大量的高难度的颤音而变得极具技术性,难能宝贵的是同时维持了极强的可听性,很优美。
我一开始是冲着这曲子的传奇来了,最后却喜爱上了曲子本身。在介绍曲子之前,先说明一下那个地址的“颤音”。那个地址的颤
音不是指揉弦时所造成的那种声音的波动。它是修饰音的一种,乐谱中的记号为音符上方加“rt”,表示两个响铃的音急速反复,实
际演奏是指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路一落,得出一种持续交替显现的特殊音响成效,听
起来就像声音在哆嗦。颤音跟揉弦一样丰硕多样,有快颤、慢颤、从不颤到颤,慢颤转快颤、边揉边颤、边滑边颤、二度颤音、
三度颤音等,不同的颤音能表现出不同的乐曲风格。
《魔鬼的颤音》是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利用g小调,分为3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慢板,演奏速度很慢。小提琴的旋律充满忧伤,有点幽怨,几个较强较长的音乃至有点哭诉的味道,协奏的乐队(或
钢琴)旋律相近,在背后“煽风点火”,这一乐章大体没显现颤音。(4:00)
第二乐章是快板。一开始即是几个强音,很有气势,接着旋律便川流不息的进行下去,表现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锐气。同时开始
了斗胆的动机跳跃,独奏小提琴时而如舞者般急速地跳跃,时而强奏,时而悠扬婉转,显得千姿百态。这一乐章里,颤音不时显
现。(7:15)
快板终止,进入第三乐章一开始的慢板。抒情的旋律恍如是狂欢后的感叹,又略微带点颓废。(8:35)以后即是慢板段落和快板
段落多次交替进行。慢板庄重雄浑,快板生动活跃,小提琴演奏的难度较大,常常演奏双音。在三个快板段落中还各有一段颤音,
前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夸张的颤音和诡异的旋律,在协奏乐队阴暗旋律的衬托下,真的有点魔鬼的感觉。乐章最后是小
提琴华彩段,从双音进展到三个音的和弦和四个音的和弦。在双音部份,有时上面是颤音有时下面是颤音,充分显示出富丽的演
奏技术。在抒情上,最后的华彩段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小提琴的顿弓造出哭喊的成效,令人心里为之震动。
可惜的是,这么一首优美的曲子在今天却宝贵在大演奏家节目单上偶然露一露面,即便在哪张唱片上显现了,也只是作为一个炫
技的曲子,作为一些名曲的陪衬。(不知是不是巧合,常常和卡门空想曲一路显现)却是在非古典音乐领域,偶然显现了一些这
首曲子的旋律。例如,当红的小提琴手陈美(实在不肯称她为“家”)就曾将第三乐章的快板部份改编成了一段十分pop的音乐小
品,并拍了一个音乐短片,可能有很多朋友看过。还有确实是香港歌手陈慧娴的歌曲《我孤单》中,开始两句的旋律确实是第三
乐章章快板部份一开始的两个乐句。更有甚者,一个洗发水的电视广告用的也是第三乐章快板部份开始的旋律,而且是一男一女
对拉小提琴。。。。。。。。。。。。
看到这首曲子的旋律不断的被世人乱用,而大师与他的作品始中不能在古典领域取得正确的熟悉和对待,心中不免有点难受。而
我作为一个一般的爱乐者,无法更正人们心中天碟的别名,也无法像杨荫浏、曹安和两位教授抢救阿炳的作品那样,向人们推行
这首曲子,能做的只是写出这篇文章,希望能让更多人熟悉塔蒂尼和他的曲子《魔鬼的颤音》。
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真正认清塔蒂尼在音乐上的成绩和在音乐史上的阻碍,对他的作品给予正确的评判,并使他的多数被尘
封于意大利物馆档案库中的创作得以从头恢复艺术青春。到了那一天,早已浩瀚如海的古典音乐或许又会再添一些美好的乐章。
附:最后说一下曲子的版本。我听过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不知名的,钢琴协奏;还有一个是女小提琴家穆特的演奏,管弦乐队
协奏,在穆特的卡门空想曲那张碟里(DG)。另外的版本还有帕尔曼独奏桑达斯钢琴的版本(EMI),也是和卡门空想曲放在一
路,陈美的《四季》那张专辑也有这首曲子。个人比较喜爱乐队协奏的版本,穆特的演奏也比较深情。和钢琴协奏相较,乐队协
奏显得情感更丰硕,而钢琴协奏那么显得弱化了抒情,突出了炫技,大伙儿可依照各自喜好选择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4:1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688330237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提琴十大名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提琴十大名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