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尘肺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

更新时间:2023-03-13 10:50:14 阅读: 评论:0

您好,目前国家诊断尘肺病有一定的标准,基本的条件有1 在粉尘环境下的粉尘接触史,2 排除其它相关疾病后的咳嗽、咳痰(干现代鬼故事咳或少咳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后乃至平静状态下的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3 相关的检查表现,如胸部X线片,胸部CT表现的肺纤维化结节,小阴影等。目前这种病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发病的个体差异,症状和病情发展的个体差异,有的人有粉尘吸入史,但症状不明显或检查表现上未达到国家尘肺病的诊断标准,但胸片上有一定的疑似征象,也就是说你在疾病的早期,那么需不需要治疗就要患者自己决定了。
具体的尘肺病相关知识您可以在网上多了解,另外可以登录尘肺病治疗网了解,那里可以找到您需要的信息。
这种病应当预防支离破碎的意思在前,采取治疗应也在早期。如果患有尘肺病,它一般不会突然间造成加重,但晚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活,应不需慌张但须加以重视。
希望对您有用,祝您健康!

我是三期尘肺,能治疗好吗

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尘肺病是不可能治好的。尘肺病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现有的都是缓解症状。尘肺病人必须去专业的职业病医院接受正规的抗纤维化治疗,切勿相信任何偏方。

煤矿夕肺病有什么症状?

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我国每年有为2万例左右的尘肺新患者出现。因此,尘肺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症状
矽肺有3种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加速性矽肺,这两种临床表现形式与接触粉尘浓度、矽肺含量与接尘年限有显著关系,临床以慢性矽肺最为常见。
一般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多种症状。气促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早期常感胸闷、胸痛,胸痛较轻微,为胀痛、隐痛或刺痛,与呼吸、体体位及劳动无关。胸闷和气促的程度与病变的范围及性质有关。早期由于吸入矽尘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并发感染或吸烟者可有咳痰。少数患者有血痰。合并肺结核、肺癌或支气管扩张时可反复或大量咯血。患者尚可有头昏、乏力、失眠、心悸、胃纳不佳等症状。Ⅲ期矽肺由于大块纤维化使肺组织收缩,导致支气管移位和叩诊浊音。
病因
1.空气中粉尘浓度
中游离SiO2含量在环境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高,粉尘浓度越大,则造成的危害越大。粉尘浓度以mg/m3表示,当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较大,且浓度很高(数十甚至数数百mg/m3),长期吸入后,肺组织中形成矽结节。
2.接触时间
矽肺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在持续吸入矽尘5~10年发病,有的长达5~20年以上。但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3.粉尘分散度
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量度,以粉尘中各种颗粒直径大小的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小颗粒粉尘所占的比例愈大,则分散度愈大家乡作文什么像什么比喻句。分散度大小与尘粒在空气中的浮动和其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有密切关系。直径大于10um粉尘粒子在空气中很快沉降,即使吸入也被鼻腔鼻毛阻留,随擤涕排出;10um以下的粉尘,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所阻留;5um以下的粉尘,可进入肺泡;0.5um以下的粉尘,因其重力小,不易沉降,随呼气排出,故阻留率下降;而<0.1um以下的粉尘因布朗氏运动,阻留率反而增高。
4.机体状态
人体呼吸道有一系列的防御装置,吸入的粉尘中国传媒大学宿舍,首先通过鼻腔时,因鼻毛的滤尘作用和鼻中隔弯曲而阻留,一般为吸入粉尘量的30%~50%;进入气管、支气管的粉尘,极大部分可由支气管树的分叉、黏膜上皮纤毛运动而阻留并随痰排出;部分尘粒被巨噬细胞或肺泡间质巨噬细胞吞噬成为尘细胞,尘细胞或未被吞噬的游离尘粒可沿着淋巴管进入肺门淋巴结。
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则呼吸道的清除功能较差,呼吸系统感染尤其是肺结核,能促使矽肺病程迅速进展和加剧。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健康素质、个人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10:5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675814236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尘肺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尘肺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治疗?.pdf

标签:粉尘   矽肺   尘肺   分散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