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极地之光)博山小吃
“待要吃好饭,围着博山转,”这是人们赞誉博山饮食菜馔的顺口溜。据《临淄县志》载:“易牙善和五味,淄渑水合,尝而知之。”可见古时齐国就讲究饮馔,博山乃齐鲁交界之地,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善着五味,烹调得法,创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菜佳肴。特别自明清至民国以来,由于炉,窑,炭三大行业的发展,导致了商业的繁荣,商贾行旅,车马辐辏,不仅活跃了博山的经济,而且在饮食馔菜方面也起到了交流的作用。不少菜馆饭店既能做高档筵席,也能做一般经济实惠的随意小吃。尤其是当地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制作了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的名小吃,如博山烧肉,豆腐箱,石蛤蟆包子,酥鱼锅,菜煎饼等,各有特色,与众不同。这些小吃有的属于饭食,有的属于菜肴,其特点是就地取材,制做简便,风味独特,有些名小吃不仅为当地群众所喜爱,还有许多外地客商都莫名来品学尝,有的还捎些菜肴(烧肉)馈赠亲友。目前有些小吃因后继乏人已经断档,但有些小吃已经恢复,或正在恢复。为了使博山的名小吃不致失传,博山饮食服务行业根据现有资料和健在的传人,以及名厨师和部分家庭妇女,通过访问,座谈,讨论,集思广益,汇成资料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 豆腐箱
“豆腐箱”是博山名小吃之一。豆腐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豆腐本是各地普通的食品,唯博山之豆腐在制作上品种上却有独到之处,如点豆腐用的凝固剂,既不用卤水,也不用石膏,而是用“酸浆”点脑,压制而成,质地结实细致,能切块、切条、切片、切丝、剁馅……”过去有句歇后语“马尾拴豆腐——提不得:?”可是博山张家庄、杨家庄一带出的豆腐,还真能用马尾提起来,可见其质量之佳。豆腐制品种类繁多,如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丝、豆腐泡、豆腐乳、豆鼓等等,但在博山却有一道地方名菜叫“豆腐箱”,据说此菜系由北京传来,并曾上过“御宴”。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临幸”博山,瞻仰相国文定公孙廷铨之故居,相府招待用膳时,就有豆腐箱这道菜,乾隆吃后赞不绝口。
关于豆腐箱的制作方法及来历,据说是在咸丰年间,博山大街南头有位张登科,原在北京“振泰绸缎庄”当厨师,回博后同邑人在山头开了个“庆和居”饭馆,就经营豆腐箱这味菜,一经顾客品尝,都啧啧称赞,从此在城乡内外传播开来,其制作方法一般的是将豆腐切成约一寸五分宽的长方块(规格不一),先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取出晾透,
从一侧面切开勿断与另一面相连形成箱盖,再将豆腐瓤挖出成为箱形,装上荤馅或素馅,填实用粉糊粘口,装盘摆成塔形,上笼蒸透后,加上海米、木耳、水笋、醋盐等勾芡,烧成酸咸适口的汤汁,撒上韭黄或蒜黄末,浇在豆腐箱上即成。用豆腐箱挖出的豆腐剁馅制成的叫“民治民”豆腐箱,其价格较肉馅便宜。
民国年间,山头“同心居”饭庄的掌柜李同心,人称“天师傅。”他别具匠心,在一次宴席上,他在烧好的豆腐箱上席后,在汤盘内周围浇了一圈白酒,用火柴点燃,酒火呈兰绿色,映照金色的豆腐箱,火焰时隐时现,取其名日“映照金山”,待酒着完后,大家举箸品
尝,另有一番风味。
随着饮食业的发展,豆腐箱的馅子也不断革新,改进为“三鲜馅”(海参、海米、里脊肉)、鸡肉馅、什锦馅、蟹黄馅等,这道菜逐渐 升格为“三台席”、“四四席”的大件之一。近年来又有所创新,把长
方形改为三角形,在制作工序和用料上基本相同,但豆腐三角多用肉馅,现在豆腐箱这个菜已在淄博各地饭馆、宾馆、招待所等,推广食用了。
(二)烧肉
“颜山风物四海扬,山城盛馔异寻常,最使游人回味处,犹记古城烧肉香。 ”这是旅游顾客对博山名吃的赞誉。这种名吃风味独特,制作精良,它具有皮酥肉嫩,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的特点,为人们所称道,刚出炉的烧肉。猪肉皮象炸皮肚一样,满是金黄色的皮泡,如果用手一拍则被打碎,火候可谓上乘。瘦肉可做冷拼盘用,肥瘦相间的可用薄粉皮烩着吃,即博山名小吃“薄粉皮烩烧肉”,具有独特风味。这种小吃四季成宜,尤其在夏季用热烧肉撒白糖,用鲜荷叶包后食之,鲜美清香,别有风味。一九八二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烧肉具有悠久历史。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载有“炙豚法”,就是烧烤猪肉的方法,代代流传,博山烧肉就是在这种传统烧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博山“远兴斋”经理钱振远,将原来的大片烤改为小片烤的方法,烤的快,熟的透,切卖灵活。烤时用五花猪肉劈成二十公分长,五公分宽的长条,放入细盐花椒水中浸泡四五十分钟,取出晾四五小时,水分蒸发后,然后用钩挂内并排于特制的烧肉炉中,四面翻烤,用火均匀,约四小时左右即可烧熟,原始风味,异香扑鼻。烧肉所用燃料多用硬质木材,如柿木、桑榆木、以及这些树木的墩头等,不能用邪味的松柏木。烧肉是博山当地名吃,多为家庭做菜肴用,有的当礼品馈赠亲友,现在逐渐用到筵席上作拼盘菜。这种名吃除过去的“远兴斋”、“顺祥斋”,“胜华斋”都曾经营过
,现在已由博山多家食品厂继续生产,在色、香、味等方面,均保持了当年的质量,供不应求。
(三)酥鱼锅
酥鱼锅是博山民间传统名吃。每当冬季到来,特别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无不制作一锅,以飨亲朋,因此又叫“年下菜”。其特点是鱼酥、肉烂,五味俱全,香酥可口,一锅能酥多样菜,其味道不亚于某些肉鱼罐头制品。由于做一大砂锅酥鱼菜,能吃较长的时间,故有人又叫它“懒老婆菜”。这里还有一段民间传说,据云:清初时期,颜神(今博山)有位姓苏的妇女,聪明能干,既能赋诗工画,又会理财治家,尤擅长家庭烹饪,人们都称她为“苏小妹”。有次她家请客,主人事先买好了鸡、鸭、鱼、肉、海带、白菜,等让她提前准备,免得临时慌手脚。但她却不慌不忙,只到晚上才动手加工,,只见她用一只大砂锅,先在锅底上铺上一层肋条骨(免糊锅底),然后将鱼、肉、菜等,分别一层层排到锅沿,然后又用白菜帮子象摺子一样围圈一圈,再将各种菜如前一层层排上,约半尺多高,用绳将菜帮扎牢,最后加上配好的酥锅汤(酱油、盐、醋、白糖、黄酒、葱、姜等调料)先用急火煮得落实,再用慢火烯汤,汤多时撇出备用,汤少嘲再续汤,约五六小时,汤尽菜烂放香,用筷子一插到底即为熟透,冷却后即可食用。有的混合装盘,有的把鱼肉等分别装盘,菜味香酥可口,肥而不腻,酸甜适度,老少成宜。由于这菜是苏小妹做的,当时起名叫“苏锅”,后来因苏、酥同音,又加菜肴本身酥烂,便改称为名副其实的“酥锅”了。此外,还有一种叫“烧鱼锅”,所用材料和“酥鱼锅”基本相同,不过在质量上高于酥锅,如放虎皮鸡子、炸鱼、炸豆腐干等,百分之八十都是炸货,醇香可口,众皆称赞。随着饮食业的不断发展,制作有所改进,花样有所翻新,有的放上花生米、冻豆腐、猪蹄、蹄筋等不下十余种,质量超过传统品类。现在酥鱼锅不仅是博山家庭菜肴并逐渐发展到淄博各地的饭店、宾馆、招待所、食堂,成为四季均时令佳肴。
(四)石蛤蟆包子
天津有家“狗不理包子”誉满全国,名闻中外。博山也有家“石蛤蟆包子”驰名淄博和胶济沿线。这里说的包子是指“水饺”而言,因为博山原来没有“水饺”这一名词,这种叫法是在解放后,随着商业兴盛经济发展,外地客商和工作人员的来往而传入的,现在博山民间仍把“水饺”。叫包子。那么“石蛤蟆包子”为何出名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博山西围箔市街人石玉璞,在商贾云集车马辐辏的上河滩,开了一个小饭铺,从掌柜到伙计都是父子兵,当时经营项目
有包子、面条、尖饼、馒头等,并兼营一般馆菜。其中以他的包子最为有名,主要是质量好,数量足,加薄利多销,面向群众,物美价廉,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压倒同行。由此,逐渐发展到既有随意小吃,也能包办酒席。在顾客中既有穿大褂,也有着粗布短搭,熙来攘往迎接不暇,在同行业中数他的生意兴隆。但在旧社会的买卖人中,往往有“同行冤家”的说法,谁也想发财,谁也想不让别人超过自己,有的同业便产生了嫉妒心理,企图给石掌柜起个不吉利的名号把他叫垮。原来石家饭铺地点在上河滩,前面临孝妇河,后面靠鳌子市,加之石的体态肥胖,肚大腰圆,有人便给他起了个绰号——石蛤蟆,其用意是借喻“蛤蟆跳在热鏊子上——嘣哒不了多久”从此这个外号叫响了,不论城郊人人皆知,同时在人们中也形成了一句戏谑语“走!咱去吃石蛤蟆!’’石掌柜最初听到这个外号,也有些不自在,后来经过几个好友对这外号,给他做了另一种解释,他倒豁然开朗不以为意了。如说:‘‘蛤蟆栖息在孝妇河边,水清草绿,水能生财,这是占着“天时”,铺子在河滩,地处南北要道,万商云集,这是占着“地利”,你为人豁达,脾气好,好说笑,这就占了“人和”,这三条你都占着,还不是生财有道?石掌柜一听也乐了,他对这一外号不但没有反感,甚至有人当面叫他,他也一笑置之。这就是“石蛤蟆包子”的由来。
石家包子的特点:面皮厚薄均匀、肉精、肥瘦比例适当,馅多、海米、木耳、香油多,外加蒜黄或韭黄,其味道鲜美醇香,肥而不腻。在下包子时掌握火候,下在锅内不破皮,盛在盘内不粘连。其原来的配料是:一斤上等面,六两猪肉,二钱海米木耳,三钱香油,五钱酱油,一两葱姜,一钱盐,一斤面包60个。出售时再给顾客一碗胡椒汤,“原汤化原食”,边吃边喝感到舒服熨贴。
解放后,为了保持这一传统名吃,饮食业又在观音堂口南首,开设了“石家包子铺”,并由石玉璞老掌柜亲自传授技术,严把质量关,并经常在门口送往迎来接待顾客。其子石广武总理铺内外一切事务。从此,不论当地主顾还是外地顾客,又都吃上“石蛤蟆包子”了。
十年浩劫,石家包子曾一度断档,博山饮食业为了发扬这一名吃,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1982年9月,在博山利民饭店恢复生产,易名为:“石家水饺”,其风味不减当年,前来品尝的应接不暇。
1983年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来博,曾就餐于利民饭店,品尝了“石家水饺”赞不绝口,并当场挥毫提词“博山风味推第一”。至今仍存,为博山增光添彩。
(五)菜煎饼
煎饼是
淄博一带的主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蒲松龄的《煎饼赋》里注云“独煎饼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说明了煎饼的做法和齐人用它代替面食的情形。
博山煎饼的种类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用纯小米做的叫“米煎饼”;一种小米、高梁或高梁、玉米做的叫“两米煎饼”。从味道上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煎饼糊发酵后摊的叫“酸煎饼”;一种是煎饼糊不发酵摊的叫“甜煎饼”;再者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叫“甜酸煎饼”。至于吃那种煎饼好,因各人口味而定。在吃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烙着吃、烧着吃、馏着吃、泡着吃,还可以烙“菜煎饼”。
菜煎饼是煎饼食品的提高和发展,是博山民间传统名小吃之一。蒲松龄《煎饼赋》里曾记:“三五重叠,炙爝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这种食品经济实惠,众口皆调,如果喝着“热油粉”吃着“菜煎饼”那真是大饱口福,令人垂涎。
菜煎饼的制法简单方便,主要工序是拌馅和烧烙。一般的铺子大都用豆腐、粉条、虾皮、韭菜或葱,用花生油或大油炒熟,然后把煎饼揭开成折扇形,均匀摊馅再搭成三角形,先放在平底锅或小鏊子上加点油,两面各烙一遍,然后再折叠为长方形,在锅内加油将两面烙成金黄色即成。它的特点是内软外脆,菜香扑鼻,是一种饭菜合一的经济饭食,制作方便,老少咸宜,家家会做,人人爱吃,后来逐渐发展到一些饭铺专烙菜煎饼卖,深受群众欢迎。
(六)油粉
油粉是博山小吃之一。它不仅家家会做,而且还有专业销售,较为有名的是博山高家胡同穆家的油粉,曾经名噪一时。其特点是酸、滑、成、香四味具全,能增进食欲,如果喝油粉吃菜煎饼、油酥饼或二油饼(一种处于锅饼和油饼之间软硬适度有层次的烙饼),那真是美食味美不可言。
油粉是属于一种稀粥型的饮食,按味道可分为两类;发酵的叫“酸油粉”,不发酵的叫“甜油粉”,多数人爱喝酸油粉,如果用油粉泡煎饼汤,又成为一种美食。它的原料是制作粉皮、粉丝后的下脚料淀粉水(以绿豆制品为最好)和以米糊,加入粉条、豆腐条、豆芽菜等烧煮而成,出锅时再加葱、姜,香菜末等调味品,搅匀即成。
油粉的生产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专业生产,摆摊设点销售,的的挑着走街串巷沿路叫卖。再一种是家庭生产,多是推摊煎饼后剩下的磨糊水和以淀粉水做成油粉,实际上是处理下脚料,而成名小吃,因而有人说:“博山人会吃!”原因就在这里。
(七)白煮羊肉
提起羊肉,人们便很自然的联想到羊肉的吃法,例如:吃全羊羊血汤、羊肉丸子、羊肉包子、米炒羊肉、大烀羊肉、涮羊肉、卤
汁羊肉等,不下十余种吃法,而且各地都大同小异。惟有博山在吃羊肉方面,有一种独特的做法和吃法叫“白煮羊肉”。它的特点是将生羊肉用白水煮熟,用料独特,肉香透熟没有膻味,因此叫做“白煮羊肉”,在博山是“独行”。
这种肉食买卖的经营者,是博山十字路村的李景春,以屠宰为业,它的拿手杰作就是“白煮羊肉”。经营季节多在夏秋两季,他做的羊肉为什么有名呢?主要有下列特点:
一、李家卖的羊肉是“自买、自宰、自销”。他购进的活羊并不立即宰杀,而是先行圈养和放牧,一面观察是否病畜,一面使其上膘复壮,如有病畜另作处理,他决不贪利忘义,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再是在圈养期间,不论是山羊或绵羊均行阉割,这是他的羊肉不膻气的诀窍。
二、李景春卖的“白煮羊肉”是卫生第一。他在宰牲时将皮毛、骨、角、血分档处理,宰床附近不留血迹和污物,宰完后所有屠具都用热碱水刷洗干净备用。在串街卖肉时他总是换上一身干净衣服(青裤白褂),注重个人卫生,当时人们称他为“四白”,即白汤盘、白褂子、白围裙、白袜子,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他的制作室在十字路一个坐南朝北的门面,每到夏季所有窗户都钉上蚊布,前后f1都挂上竹帘,桌上放着蝇拍,床上放着“响帚”。(注)这一切都是为防蝇、驱蝇而设,所以人们吃“白煮羊肉很放心。
三、羊肉羊血分档销售。夏天每当中午两点左右,在大街上便听到“羊肉连!”的叫卖声,这便是李景春走街串巷来了。他的路线是从十字路进大街到银子市、香市一带,用不了两小时就卖完了,他的主顾大都是商家店铺和靠街居民。这种羊肉的吃法通常是“白煮羊肉炖豆腐”,是一种鲜嫩清香无膻味的菜肴。
羊血又是他家的一种美味,用煮羊肉的原汤放上羊血、羊肠等杂碎,煮熟后加上各种香菜料即成,味道肥、香、滑、脆而不腻。每天下午出锅后,附近居民大人小孩提罐的、端锅的、拿小盆的都去买羊血吃。由于他家制作的羊肉、羊血质量好,味道美,讲卫生,因此供不应求。
注:“响帚”是一种驱赶苍蝇的竹器,它是用直径约一寸多粗,长度在二尺左右的圆竹筒,将三分之二的一端劈成帘条形,象一把筒子扫帚,用它驱赶苍蝇在晃动时发出“哗啷、哗啷”的响声,故称“响帚”,现已不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