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中奋发、慷慨悲
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
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1、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诵读是学习古诗的根本大法。
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
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
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
(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
教学过程
1、导入注意:提问学生,对曹操的印象。
2、作家介绍及背景
(一)作家介绍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
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
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
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
举。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
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
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
(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汉
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在《三国演义》里出现的频率相当
高,是说曹操挟制汉献帝,动辄以天子的名义讨伐各拥兵割据一方的
人,师出有名,占尽舆论优势。),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
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
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
击败于赤壁。封魏王。
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
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
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是因为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渐统一了中国北
方。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曹操以少胜
多,大败袁绍。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
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
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
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
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内容
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
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
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
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
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
安文学的繁荣。
注意:三国演义只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引申到三国演义与三
国志正史(陈寿)的区别~~~~~认识完曹操后,再进行课文的读
解。第一个启发:全面看待历史人物。
(二)解题
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
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
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
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
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
即可。(注意:联想到现在的歌词,说明短歌行适合低吟短
唱。)
(三)、相关背景
3、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
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
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
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
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
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
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4、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全班朗读
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
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
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叫2个学生个读诗歌。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再指
出其优缺点。
注意明确:学习任务是,通过文章的表面字句,发掘作者的思想感情
的,以及试着去发现,作者是如何抒发其思想感情的。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的忧,他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的忧
真的是杜康可以解得了的吗?带着1、“曹操的忧”、2、将文章分为
几个部分来解读的两个问题,去读诗。
析结构析诗句: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分解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提问: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答: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人生苦短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
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
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
首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
是消极的、低沉的?这个问题先提出来,我们看完全诗再来解答。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
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提问学生!!!
分解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设疑: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请同学翻译。
朗读、讨论、交流。明确: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
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
她的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
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
主动传给我音信?)曹操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
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
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
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
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
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
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
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淘气)有点淘气,有点“无赖”。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
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竭诚待以“嘉宾”之
礼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
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即含
蓄的表达方式)。
分解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设问:这组诗句与前面诗段是怎样关联并发展诗意的?这几句诗与
前几句的关系是什么?承接,继续抒发!渴望待贤以礼。
朗读、思考、交流。提示: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
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前
四句又在讲忧愁,“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
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
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
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
第一节。
即,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
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是照应第二个八句。因此使
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
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明确:多样解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机动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
(“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
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
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
用。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
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
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
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分解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设疑:前四句诗的内容可作哪些解读?
小结: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
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
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
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
更贴切一些。
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
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
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
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
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
感染作用。
设问:最后四句是怎样表达主旨的?
分析提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
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
传》,据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
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士。”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
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
好(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
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
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
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
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
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归
顺自己。
请一个同学来总结下:阐释:一忧“人生苦短”。二忧“求贤不
得”。三忧“功业未就”。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
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
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
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
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
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
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
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
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
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但曹操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
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
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
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
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
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
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
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
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
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
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
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
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提问:!!!!你对诗中哪句话最有感触,为什么?说说全诗的特
点。
小结:《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
《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
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
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
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
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
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
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
所能消解。
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
成句,自然贴切。风格则苍茫悲凉。
忧
人生苦短
求贤若渴
待贤以礼
建功立业
求贤歌
5、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
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作业: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诗
人的形象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
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
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
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
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总结一下课前的任务,。。。。即,发掘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发现
作者如何去抒发自已的思想感情。(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是作者强烈的
思想感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2:5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6474062327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短歌行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短歌行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