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教育类书籍也是慢的艺术,需要细
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教育类书籍读后感,仅供参考!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一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
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
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
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
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
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
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
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
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
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
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
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我会想办法
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
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
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
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
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
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
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
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
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
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
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
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
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
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
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
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
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这个“慢”,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
利。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
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
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慢,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体验过程,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
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
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
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
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
艺术。“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
是反教育的行为,所有反教育的行为都立竿见影。”我以此作为一剂
清醒剂,并时时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要宽容,
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在具体做法上,这几年我
改变了以往遇到他们“作乱”时批评、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当众保
护他们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热情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
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拿起表扬的武器,营建
“赞美文化”。告诉他们“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向上”、
“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责任
一个人在校期间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他走下
去,“活到老学到老”是生存的需要,毕业时的他,还有那么多的不
完善,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师生之间的偶尔一个
短信、一句问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对一个人的激励、鼓舞、
发展导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之处吧?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吧。
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
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
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
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二
读完《学习助手》的文章后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
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
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
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
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
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
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
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
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
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
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
“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
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
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
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
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
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我
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
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时间
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
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
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一名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
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
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
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
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
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
再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
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
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
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
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
折弯腰的教师。
《帕夫雷中学》有这样一段话:“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
如果没有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
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
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
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苏霍
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生,影
响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
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
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
想在不断的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
话,那么阅读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书籍,特别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那些名
著,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书籍是
通往心灵的小路。阅读能在学生面前展现我们自身的心灵世界。没有
这样的阅读,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因此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
书籍的作用。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苏霍姆林提出:“我坚定的相
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
的尺度——那些英勇的、终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
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快打开阅读这扇人
文教育的窗口吧!优秀书籍是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
科学家们进行对话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出
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无尘云影,领略中华民族
的精神风采,从文本言语中去倾听伟大的心灵的搏动,感受言语世界
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
卷气,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上或吃吃喝喝之上,不如用来读书吧!”
热爱读书吧!读书能找回我们迷失的方向,能陶冶我们麻木的性情,开
启我们智慧的大门。让书香伴随人生同行,让书香在我们心中永远飘
荡。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三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在家
庭的温室下成长,而同龄的玩伴很少。这就使孩子们进入学校以后不
懂得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造成这样那样的矛盾。作为老师如果处理
不好,就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再者,低年级的小朋友不知道
如何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几乎为零。因此,老
师的职责是既要从小就培养学生怎样为人处事,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老师年长于学生,知识﹑处事都胜过学生,而且自古以来就有“一日
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所以我认为:老师=老妈+师长。作为班主
任的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履行老师的职责。可是我毕
竟年轻,工作时间也不长,因此在教育学生某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
有幸的是,假期里读:《卡尔·威特教育全书》,《1-2年级,决定孩
子一生的100个关键细节》(以下简称《细节》)这两本书给我以后的教
育教学带来了很多灵感。
卡尔·威特先生的书中说:“决定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
天赋。”这句话我深表赞同,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学生,只要教育方法
合理,也一样能成为杰出的人。
书中还谈到:“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学生最重要的
法则”。作为老师我深有感触,千万不能因为学生只有七,八岁或者
他们有些幼稚的举动而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我从事低年级学生的教
育工作,小学生的心敏感又脆弱,如果学生不小心犯错误了,在教育
的过程中不可以当着许多学生或者家长的面批评,这样不仅达不到教
育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可以采取单独和他谈话的方法,给他讲一
些简单易懂的道理,用真心去教育他,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当你用
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时,学生也会给你回报。也许,一个人的一
生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改变。
书中讲述了一些当代的杰出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
生”、“笨蛋”、“问题学生”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这让我
从中悟到对每个学生都要充满爱,我是有亲身经历的,我们班有个小
女孩,家里父母关系不是很好,对她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所以我就格
外关心她、疼她。后来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与同学关系也越来
越好,学习也用心多了,所以成绩也渐渐好了起来。多给孩子一些宽
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对我们教师来
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节课最重要的不是看老师讲
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低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做到四十分
钟里精神集中。如果老师只管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跟不上节奏,会使
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种方式万不可取。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很大
挑战,老师必须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把最重要的东西讲透彻,要力求
简洁生动。然后让学生通过举例子,做练习来巩固,这样才能称得上
是一节有效率的课。贪玩,上课开小差是低年级小朋友的天性。上课
时必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如果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是很难教
授课程的,也就根本谈不上效率。为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书中提出
要把课程设计的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我以后教学生课文或古时,
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想象课文中的情景,通过学与想结合,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书中认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教育的重点。我听到次数最
多的一个例子是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水,然而有个学生
回答是春天,被老师以不符合答案为由判错。事实上,我们老师不应
该拘泥于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限制,而是应该让学生自由
发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我们能做的只有引导学生,而
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说“不”、“不能”。
《细节》一书中讲到要重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作为老师,我想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正直、善良的人。试想,一个
学生如果没有美好的品德,即使他学习成绩很好,将来他也不会取得
成就,甚至误入歧途。我提倡每人每周做一两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要
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比如校园里的废纸学生能主动捡起来
放进垃圾桶里这些小事。我会立即给予表扬,甚至碰到学生家长也会
称赞他们的孩子。这就会让学生意识到做好事可以得到表扬,学生们
就会乐意去做,从小养成助人为乐,正直善良的品格。
《细节》中还针对学生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
记得我读书那会,上课时老师要我们回答问题就没有几个人举手。这
种现象在我们国家的课堂(从小学到大学)上比比皆是。书中给出的建议
使我产生了共鸣:对胆小的学生,要教他们简单的放松练习,当学生
在课堂上为举手而感到紧张时,就可以让学生做深呼吸,同时在心里
对自己说放松,我可以的。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回答必须是正确
的,害怕答错了被老师或同学嘲笑,因而不举手同样保持沉默。可爱
的孩子,如果你答错了,老师不会因为你积极回答问题而批评你,反
而会欣赏你大胆的勇气。老师还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
内容,让学生猜老师可能会提的问题,帮学生做好准备,这样学生会
感觉有备而来,自然会举手回答问题。如此,学生既有回答问题的积
极性,又能预习新知识。
《细节》中讲到语文学习的方法时,提出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启
发学生,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我认为让学生听故事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新的词汇,如果我讲故事时再把一些、
名句加入到故事里,学生听多了说不定有一天他不自觉地也会使用了。
以后授课时我会考虑每节课用五分钟讲个小故事。这可能短时间内看
不出学生听故事有什么用,但是语文学习靠的是积累,半年、一年后,
和听不到故事的学生比起来,绝对是不同的。
这两本书,对于班主任的我来说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
要读物,有了它们就等于请来了一位帮助自己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
问题上,每个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
而是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我们
老师还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以平等,坦诚的态度来对
待学生,形成学生热爱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同时,
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年轻是笔财富,我们应该珍惜,不应该因为工
作繁忙而忘记学习,充实自己。对于平时的教学工作,除了认真上好
每堂课,课后备课,作好笔记,还要多阅读专业期刊和一些教育书籍
并作等等。这些都是精神财富的积累和帮助自己成长的有效方法。只
有这样,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
求。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0:3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638860231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类书籍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类书籍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