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竹子的用途

更新时间:2023-03-12 23:15:56 阅读: 评论:0

客户沟通-石斗

竹子的用途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头痛头晕怎么办)

毛竹的用途和经济实用

(一)毛竹的优良特性

毛竹,别名楠竹、茅竹、南竹、江南竹、猫竹、猫头竹、唐竹、孟宗竹,为单子叶

植物颖花类竹科(bambusac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植物,学名

(carr)

lehaie,是我国的传统经营竹种,集材用、食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体,并具固土防

风作用,广泛应用于建材、建筑、绿色食品、医疗保健、家具农具、日用品、旅游工艺

品、文体文艺器材及环境绿化美化等各个领域。毛竹的优良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

面:

(1)适应强,分布广。毛竹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重要经济竹种。毛竹在我国

北纬40°以南,年均温12—22℃,年降水量500—2000mm,年相对湿度65二85%

广大地域,东起台湾、浙江、福建、江西,西至四川及云南东北部,南到两广中部,北

达安微北部,河南南部全国24个省(直辖市)均有分布。毛竹的垂直分布幅度也很大,

在海拔1350m以下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及沿海地带均有毛竹林分布。毛竹能耐零下

20℃的极端最低气温,在壤土、沙壤上,粘壤土、重粘土和石砾土上均能适应,但以

具有良好理化性质,疏松深厚肥沃的乌沙土上生长最好。字串3

(2)繁殖强,易栽培。毛竹的鞭系及竹杆均含有生物活性内源激素,除种子具有生

殖能力外,其鞭节和竹节均能萌芽生殖,因而除了用种子繁殖竹苗外,还可用分蘖育苗、

扩鞭育苗、压杆育苗、埋杆育苗等方式繁殖竹苗。毛竹栽培易成活,采用竹苗栽培、母

竹栽培、竹鞭栽培均可,但竹苗栽培成林较慢,竹鞭栽培要求技术程度较高,故而生产

上大面积发展毛竹,一般都采用母竹移栽法造林。

(3)生长快,成材早,易成林。毛竹是典型的速生树种,其粗生长在竹笋出土时即

已基本定型,高生长从出笋到成竹一般只需50一60天时间。竹林经3—6年加固生

长则可采伐利用,若用于纤维造纸原料,当年就可砍伐利用。新造毛竹一般5—8年即

可成林,改造残次低产林分和复壮衰败荒芜竹林,3—5年则可恢复生产,进入丰产状

态。

(4)材性好,用途广,功能全,价值高。毛竹竹材具有一般木材不及的优点:竹材

收缩量小,具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顺纹抗拉、抗压强度大,ⅱ一ⅳ度竹材的顺

纹抗拉强度为1770—2110kg/cm2,是一般木材(770—1420kg/cm2)的

2.0—2.5倍,同一竹株不同部位竹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变化在610—820kg/cm2之间,

是一般木材(330—580kg/cm2)的1.5—2.0倍。由于毛竹竹材强度大,韧性强,

弹性好,收缩膨胀变化不大,材质上乘,用途十分广泛,各行各业无处不用,深受人们

青睐。

毛竹除材性优良外,其冬笋、春笋、鞭笋、竹荪等竹类食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

需的氨基酸,鲜美可口,堪称绿色山珍,是人们食疗保健美容防癌的理想食品。毛竹竹

材经干馏后可生产竹炭、活性炭和提炼焦油水酸、葡萄糖、木醛糖、竹汁、竹沥、竹黄、

竹茹、竹蜡、燃油、酵素等,毛竹叶可提炼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在化学、造纸、动

力、食品和医药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毛竹姿秀挺拔,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防风性能,是营造风景林、旅游

林、特用林、固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公园与庭前宅后环境绿化美化配植的理想竹种。

此外,毛竹的竹枝、竹蔸、竹鞭、竹箨及笋、加工剩余物均可利用。可见,毛竹的用途

不胜枚举,样样有作用,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5)经营毛竹,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经营期长。新造毛竹3—5年

即可投产,改造低产林分第二年即可见效,一次种竹,年年持续利用,经营百年不衰。

毛竹产量高,毛竹丰产林竹秆年生物量一般可达5500—6000kg/亩,最高可达

9500kg/亩以上,每度新竹和竹笋生长量3000—4000kg/亩,高的可达

5000—6000kg/亩,投入产出比在l:2—1:4之间,比经营一般用材林树种可提高

经济效益2—3倍,若进行林地套种立体经营和全竹综合开发利用,效益更为可观。

(二)毛竹的用途

毛竹是竹类植物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竹种,也是森林木竹中用途最多的树种之

一。毛竹的用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衣、食、住、行、观、用、饰各个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拥有材用、食用、药用、观赏、饲用、环保等众多功用,是无

污染绿色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营建绿色银行的理想物种。

(1)材用

毛竹竹秆高大通直,材质坚韧轻强,割裂性高,收缩量小,弹性、刚性好,硬度大,

纤维长,篾性优良,纹理通直,光滑亮洁,竹材广泛应用于各行工程领域和人们日常生

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原竹可做梁、柱、椽、檀、壁,更是其竹材加工可制作各种农具、

工具、家具、文具、体育器材、乐器材料、日常用具用品、工艺美术品、旅游手工艺晶、

玩具、餐具、装饰和玩意等,毛竹制品可谓应有尽有,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样样齐全。

尤其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新工艺,对毛竹等竹质人造建材系列新型产品的研

制和应用,是竹材利用方面的一次技术革命,开拓了竹材进入工业领域利用的全新局面。

(2)食用

在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代世界,人们对天然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大,绿色食品倍

受青睐,毛竹是培植无污染绿色食品的最佳种类,毛竹的竹笋、利用毛竹培植的竹荪食

用菌,以及以从毛竹竹秆中提炼的竹汁和从竹叶中提炼的提取物为原料开发出的系列饮

料产品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毛竹竹笋,古称竹芽、竹胎、竹萌、竹肉,又分冬笋、春笋、鞭笋,以冬笋为最佳。

毛竹笋富含蛋白质和可食性纤维素,以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与铁、钙、磷等矿质营养元

素和糖分及脂肪等,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5.23%,纤维素含量在6—8%左右,与

一般食品相比,其脂肪含量较低仅为2.46%。竹笋所含蛋白质经水解后可得到18种

氨基酸,其中8种氨基酸为人体所必需,2种氨基酸为人体所半需。毛竹竹笋不仅营养

丰富,且其肉脆鲜嫩,味美可口,尤其毛竹冬笋享有“天下第一笋”的美誉。竹笋是我国

传统的佐餐疏菜和保健食品,古时我国有“无笋不成席”之说,可见在历代竹笋也是宫宴

家席上的佳肴珍品。目前,毛竹竹笋已开发加工出笋干、笋丝、烟笋、酸笋、淡笋、笋

衣、罐头笋、咸盐笋、保鲜方便笋等众多竹笋系列食品。字串5

利用竹林培植的竹荪食用菌,质地脆嫩,营养价值高,无论烧、炒、焖、扒、酿、

烩、涮或制汤,都是味美爽口,香气郁浓,别具风味,古往今来都是国晏和高档酒席上

的名贵山珍佳肴之一。竹荪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异多糖的多糖体各类组分

及多种矿物微量营养元素,营养十分丰富,尤其是其蛋白质丰富,占干物质总重的

13—17%,且含有21种氨基酸.是食用菌中含氨基酸最多的一种,以菌体蛋白的形

态存在,游离极少,故加工烹调不易损失,8种氨基酸为人体所必需且含量高,占氨基

酸总量的45—48%,特别是为一般食物所不及的赖氨酸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的

3—4%。

此外用竹荪、竹汁、竹沥、竹叶提取物和从竹材加工废料中水解提炼出的木糖醇等

配制生产的饮料、酒类及其他产品都是优良的绿色饮料和理想的保健食品。

(3)药用

毛竹竹笋、竹汁、竹沥、竹叶、竹荪及各器官提取物等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

人体众多疾病具有较高疗效。

竹笋,性微寒味甘,无毒,具清热化痰,解毒透疹,健脾益气,助消化增食欲,降血压,

防止血管硬化和美容防癌等功能。

竹荪,性寒味甘,无毒,有益肠胃,理气化痰,降血压,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调整

老人血酸及脂肪酸和防癌抗癌等功用。可治败血症、细菌性肠炎、咳嗽、肥胖症、高血

压、高胆固醇引发的其他疾病。

竹叶,性凉味甘辛,凉心缓脾,化痰止渴,清热散郁,解毒清胃。有杀虫疗疮,止

呕除烦等用途,治上焦风邪烦热,咳逆喘促,呕哕吐血和一切中风惊痛等症。

竹沥、竹茹:性寒味甘,无毒,为我国传统中药。竹茹清安胃腑,止吐除闷。竹沥

为竹汁提炼加工而成,清瘀解毒,透畅经络,清凉退火.主治筋脉拘挛,皮里膜外之痰,

血瘀气阻,经络滞阻诸症,同时有防暑止渴,增强食欲,养颜驻容等功效。字串6

竹根、竹实:毛竹根具止消渴,散毒补虚功用,作益气止渴,补虚下气及消毒药用。

竹实有通神明,轻身益气的功效,是较好滋补食品。

竹叶、竹材提取物:主要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清除活

性氧自由基(o2-和oh)与阻断亚硝化反应能力,对人体内源性抗氧化酶系有影响,能

抑制内脂质过氧化的怍用和提高免疫能力,有较好的防疲劳抗衰老和增强智能等作用。

(4)观赏

毛竹四季常青,竹秆挺拔秀伟,潇洒多姿,卓雅风韵,独有情趣。另外,其观赏价

值还表现在竹秆虚心。高风亮节,品格高尚;竹秆刚强正直,不屈不挠,不畏冰封雪裹,

依然本色,和松、梅并列为岁寒三友,这些特殊价值,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精

神财富的源泉。古往至今,多少诗人学者,为此吟咏不尽,赞不绝耳。苏东坡“宁可食

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赞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你西南东北风。”陈植先生曰"益幽篁环绕,万玉森森,日出有清明,月照有清影,风

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自觉景物深幽?意志潇然,诚不可

一日无此君也。”还有人大声疾“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竹可焚不能毁其节”。对其配景,

陈继儒《小窗书记》有载:“亭后有竹,竹欲疏;竹尽有室,室欲幽。”文震亨《长物志》

描绘:“种竹宜筑土为垄,环水为溪,小桥斜渡。陡级而登,上留平台,以供坐卧,……

俨如万竹林中人也。”可见,毛竹在营建风景林、旅游林及在园林点缀中的地位十分重

要。

字串5

(5)造纸

毛竹纸浆材(1-2年生竹秆)的化学成分构成平均是:纤维素48.0%、木质素

27.2%、多戊糖19.9%、灰分1.3%、sio2:0.15%、冷水抽出物3.0%、苯醇抽出

物3.2%。纤维长1.13—3.76mm,平均长2.03mm,纤维宽8.9—42.6mm,平

均23.22mm;壁腔比6.98,长宽比87.5。纤维细长,竹壁厚,长宽比大,纤维交织

能力强.是散生竹类植物中最优良的纸浆材材中,是制造强度大的高级薄纸的优良材料。

随竹龄增加,纤维素、多式糖、灰分等含量减少,木质素、si02、冷水抽出物、苯

醇抽出物和壁腔比则随之增加,纤维素形态无多大变化,但纸浆性能降低。纸浆林的化

学性能,低纬度毛竹优于高纬度毛竹,密林立竹优于疏林立竹,立地条件好的立竹优于

立地条件差的立竹。因而经营毛竹纸浆林应在适宜纬度区域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进

行并使立竹度处于合理状态。

(6)饲用

嫩笋箨、竹笋加工剩余物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较低的粗纤维,饲用价值与

一般青草无多大差异且水分含量较高,可直接用于家畜的日常饲料,添加防腐剂后还可

生产青贮饲料。

竹材加工剩余物(锯末、竹屑等)因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等含量较低而粗纤维含

量较高,直接作饲料家畜难以消化利用,但经氨化处理后,质地变松变软,粗蛋白含量

增加,可大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可用于反刍动物饲料。

(7)固土防风

毛竹林地下系统盘根错节,交互相连,形成整体,地上部分竹株林立,互相照应,

竹冠郁葱,山地造林可大大减少泾流量,是营造水土保持的优良竹种。江岸河边成片栽

植可阻挡洪水冲涮。起到固堤固岸固路等作用。此外在房前屋后栽植既可起到美化环境

效果又具防风功能。字串3

(8)其他用途

毛竹的枝梢可直接来编制扫帚、其他用具和工艺晶等。笋壳可作沙发填料、绳索材

料、地毯原料、人造布原料及手工艺品等。锯末、竹屑可用于压制模压制品。

总之,毛竹样样都是宝,处处离不了。大力育毛竹,走上致富之路。产品广开发,

利国又利家。

(三)毛竹的经济地位

(1)我国毛竹栽培及利用研究历史概况

我国栽培毛竹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1万多年以前就开始对毛竹进行了栽培利用,

最先用作弓箭、农具、捕鱼和打猎等生产工具,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有关毛竹

栽培记载文字可见诸于6000年以前的甲骨文。至夏、商时代人们使用竹器更为普遍,

用作生产工具和战争武器等种类不断增多,此期已发明用竹片刻载我国古代历史文学与

各类实用技术,称为“竹简”,故有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秦始皇每日阅读竹简奏章一

百二十斤(合今60斤),说明当时使用竹简已广而普及,上至国家法典型律、宫廷记事,

下至民间技艺、文学杂琐无不用竹简记之,如史称“竹刑”就是始于秦秋时郑国将刊书刻

于竹简上而得名。竹子在军事上除用作战争武器外,还用于旗杆、令旗等,称秦末陈胜、

吴广农民起义的壮举为“揭竿而起”即源于此。在距今2700年以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已形

成了专门从事竹子加工的行业,至秦代发明的毛笔即以竹为管,从“笔”字本身就十分形

象生动地反映了毛笔的构造,尤其在晋代发明用竹造纸,从而开拓了竹材利用的新领域。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毛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农、林、

牧、副、渔生产工具到水陆交通工具设施,从屋宇、亭、台、楼、阁建筑到家具、日常

用具及手工艺晶无所不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应用的竹器至少在1000种以上。

毛竹竹笋营养价值高,笋体大,有“寒士山珍”之称。我国食用和培育竹笋的历史也

有3000年以上,尤其在《食物草本》中,对毛竹竹笋的食用价值、药用功效及烹调手

法等都有详细记载,传统上素有“无笋不成席”之说,可见竹笋早被各阶层人士所称道,

我国食用竹笋有悠久的历史习惯。到明代,我国的竹笋加工日臻完善,笋干、玉兰片、

腌笋等许多质量上乘地方产品的工艺流传至今。

竹子对我国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孕育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虚心勤劳、奋发

向上的不朽精神,同时也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内涵极为丰富的竹文化。以竹为部首的汉字

多达960个(康熙字典),更是历代文人墨客对竹的赞唱歌吟多若繁星,仅江西藉作者

留下的文学诗篇比比皆是。东晋陶渊明:“达峰数千里,修竹带平津”;唐王贞曰:“不

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孙岘:“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陈陶:“啸入新

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宋工安石:“人怜

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高”;朱熹:“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坐获幽林赏,端

居无俗情”:刘敝:“环城密筿旧檀乐,春笋新成几万竿”;杨万里:“江西毛竿未出尖,

雪中土膏养新甜”;“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欧阳修:“春茶忽已衰,夏叶

换初秀,万竿交已耸,千亩蔚何富”,等等,或抒情或抒志,或描景或言用,无不为竹

的气质所折腰。

对毛竹的研究,在《诗经》、《山海经》、《禹贡》等书中就有关于我国古代竹子

的分布、特征、用途和价值等记载。司马迁《史记》中《货殖篇》记有“渭川千亩竹,

其人富冈千户侯”等,足见当时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了毛竹的经济价值及栽种毛竹的好处。

从汉代起,我国开始设有专门管理竹子的官员,称“司竹监”。晋代戴凯之撰写出世界上

第一部竹子的专著《竹谱》,书中记述了毛竹等70多种竹子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

分布范围以及有关用途等。宋代苏易的《纸谱》、宋僧高赞宁的《笋谱》等都是我国历

史上较早的关于竹子利用方面的专著。此外,从宋代苏轼的《格致粗谈》、元代《王祯

农书》、《月庵种竹法》、明代俞贞木的《种树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

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至清代汪颢等的《广群芳谱》等各代著作对

我国历代在竹子的分类、分布、形态、习性、用途、竹子栽培技术、竹林经营技术、竹

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详尽记述。可以说,我国对竹类的研究,历代都处于世

界领先的前列。

(2)毛竹的经济地位

毛竹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竹种,是适应性强,用途多,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植物种类,

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省区、直辖市都有毛竹栽培,现有毛竹林面积多达280万hm2,占

全国竹林总面积的41.2%,年伐量1000万吨,产商品材50万吨,生产竹笋125万

吨,年产值达15亿元,约占全国竹业年总产值的27.3%,毛竹生产在我国工农业生

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例,尤其在林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林业经济的支柱

产业。

毛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

大建设中的地位不断增加,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突出,尤其在人与自

然迈向二十一世纪之际,绿色食品风行全球,毛竹食品倍受推崇,毛竹已成为愈来愈受

人们青睐和高度重视的自然资源,引起了我国务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甚至在世界上也产生

很大反响。

我国历届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注重毛竹的生产与发展,毛竹资源扩展迅速。五

十年代解放初期,我国仅有毛竹林面积133万多hm2,六十年代中期,毛竹林面积扩

大到近达156万hm2,八十年代初发展到242万多hm2,至目前毛竹林面积猛增到

280万hm2,面积增加147万多hm2,增加1.11倍。由于营林科技含量的不断提

高,毛竹林质量也发生子显著变化,五十年代我国毛竹林几乎都是第三类粗放经营型林

分,而到六十年代中期,全国第一类集约经营毛竹林占3%,第二类一般经营毛竹林占

25%,第三类粗放经营型林已降至72%,至八十年代初期第一类毛竹林分提高到7%,

第二类占31%,第三类为62%,目前,全国毛竹林第一类林分达8%,第二类占34%,

第三类为58%,每hm2年均产量3.5吨左右。毛竹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为开发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字串6

毛竹的广泛用途使其应用遍及各行各业,缺之不可,而其特有的经济价值,对经济

建设有重要意义。经营毛竹丰产林分和进行深加工效益巨大,而且利用毛竹材优良的生

态环境,进行食用菌、中草药材、花卉及其他经济植物立体开发,竹林亩产收入可提高

到1000—5000元,高的可达万元以上,有巨大的增产增效潜力。若按60%竹林生态

环境可用度计算,全国280万hm2毛竹林可增加利用面积168万hm2,相当于增加

168万hm2林地。同时一般每40一50根竹子可代替lm3木材,约3吨气干竹材可

生产1吨纸浆材,4吨气干竹材可生产1吨人造丝浆,“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为解决资

源紧缺,能源紧缺开拓了广阔前景,因此发展毛竹,不仅是

广大林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尤其对振兴林业经济,国民经济

建设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江西是我国竹类植物的主要产区和毛竹的重点产区,现有毛竹林面积62.6万hm2,

77.1%分布在37个10万亩以上的毛竹主产县市,属国有毛竹林(含联营林)13.5万

hm2,集体所有毛竹林49.1万hm2,总蓄积量10.3亿根,占全国毛竹总蓄积的21%,

居各省之首。毛竹林质量也尤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类集约经营面积(立竹度200株/亩,

年长新竹25株以上)占20%左右,二类经营面积(立竹度150株/亩,年长新长15

株以下)占39%。三类经营面积(立竹度不足100株/亩,年生长量100米株/亩以

下)占41%。全省现年产鲜笋20万吨,笋干5000吨,土纸1百多吨,生产商品竹

4522万根,竹类产品加工形成六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年均竹业产业产值达10亿

元。毛竹是江西竹产业的重中之重,在林业经济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根据江西“九五”

规划要求在2000年前必须建成500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按每亩年生产竹材15根,

产笋50kg,竹材按10元/根,笋按4元/kg计算,每亩年产值可达350元,丰产

林基地仅原产品年均产值可达18亿元,是目前全省林业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如果普及

推广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将现有62.6万hm2毛竹林全面加大经营管理强度,效益

将更为可观,即使不扩大竹林面积,不仅能保持毛竹资源的高速稳步发展,且实现竹林

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毫无问题。字串3

总之,毛竹是绿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营毛竹,年年利用,百年不衰,是营

建绿色银行,培植绿色食品,发展工农业生产,积累精神和物质财富的优良项目,前景

诱人。发展毛竹,是实现“山上再造”宏伟目标和建设持续高效林业体系的有效保证,在

国民经济建设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毛竹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一)毛竹的形态特征

(1)竹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竹类植物与其他单子叶植物相比,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竹类植物在土壤层

有横向生长的地下茎,地下茎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可分化萌发出两种类型的

侧芽,一类侧芽膨胀萌大后发展形成新的地下茎,另一类侧芽膨胀萌大后形成众所周知

的竹笋,竹笋出土后长成竹株。地下茎生茎,茎生笋,笋成竹,竹养茎,循环往复,形

成地上部分的竹林或竹丛结构和地下部分错综复杂的地下茎系统。若按植物学观点认为,

竹子的地下茎应是“竹树”的主茎,而地上部分的竹株则是“竹树”的分枝,主茎上生分茎,

着分枝,分茎上又萌新茎,长分枝,尽管地上部分散生或丛生着不少个体,但地下茎互

相连接,互通营养,因而这些竹株的群体起源于同一或少数几个“竹树”的主茎。根据竹

类植物地下茎的分生繁殖特点及形态特征,竹类植物可分为单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和

复轴混生型三大类型。毛竹是典型的单轴散生型竹种。

(2)毛竹的地下茎

毛竹的地下茎属单轴型,粗壮而横向生长,俗称竹鞭,竹秆是其分枝。竹鞭有节、

根、芽的分化,发展形成毛竹的地下鞭、根系统。毛竹竹鞭每节着生一芽,交互排列,

一部分芽萌发产生岔鞭,另一部分芽萌发胀大成笋,营养不足时,有相当一部分芽不萌

发成为死芽。一条完整的竹鞭由鞭身、鞭梢、鞭箨、鞭节、鞭芽、鞭柄、鞭根组成。按

着生方式毛竹竹鞭有主鞭、岔鞭和跳鞭之分,岔鞭分岔方式又有单侧分岔型、两侧分岔

型和混合分岔型三种类型。毛竹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层0-40cm以内,其中以10-

30cm土层中分布最多,占整个竹林鞭系的70%左右。

(3)毛竹的竹秆

毛竹的竹秆是毛竹生物量的主体,由秆茎、秆基和秆柄三部分组成。秆茎为出土以

上部分,俗称竹秆,散生直立,竹杆中空,高一般为6-15m,最高可达20多m,胸

径一般为6-15cm,最粗达20cm左右。整个竹杆由竹腔、竹壁、竹节、内横隔板组

成,竹壁又分竹青、竹黄。每一竹节上下有两环,上环为秆环,下环为箨环。秆环平,

箨环隆起。分枝节每节生枝两枚,无枝节间园筒形,节长30—40cm,最长可达45cm,

分枝节间一侧有沟槽,秆环突出。幼秆密被细柔毛,后脱落,新竹箨环下有一白粉圈,

渐变为黑垢,据此可大致判断竹龄。秆基为秆茎下部入土部分,节间密集,基部粗壮,

着生竹根和大型芽,根枯芽落留下根眼和芽眼。秆柄位于最下部,与竹鞭相连,短小,

不生根,俗称“螺丝钉”或“龙眼鸡头”,是输送营养水分的纽带。秆基、秆柄习惯统称为

竹蔸。

(4)毛竹的枝叶

毛竹生枝属二枝型分枝,一般一大一小,斜出分枝,三次分枝,小枝单生,长3—7cra,

每小枝着生叶2—4(8)片,小枝每节一叶,交错二列状排列,小枝节间短,由叶鞘包裹。

叶片狭状披针形,长5—10cm,宽5—14mm,中脉突起,侧脉(次脉)3—5对,小横

脉明显。叶背被毛,叶耳不明显,具肩毛,后渐脱落,叶舌隆起,具膜质状纤毛。

(5)毛竹的花、果

毛竹花期5-8月,花枝单生,穗状花序,着生于短弱无叶小枝上,花序长5-l0cm,

外被覆瓦状排列的佛焰苞苞片。每小穗着生二花,一发育成熟一退化。花有外稃、内稃

各1枚,膜质鳞片3枚,子房园锥形至三角形,花室两室,雄蕊3-6枚,花柱1-3

枚,柱头2-3裂,呈羽毛状,果为针状颖果,长6-10mm,径1.5—2.0mm,腹

部扁平,表面有纵槽,种子8-9月成熟,褐色,顶端具芒。毛竹种子干粒重15-28g,

每斤种子粒数1.8-3.3万粒,种子贮藏方法一般采用干藏,种子发芽率50-75%。

字串7

(6)毛竹竹笋及竹箨

毛竹笋体粗大,有冬笋、春笋、鞭笋之分;冬笋白黄色,被有黄棕色绒毛:春笋褐

黄或紫褐黄色,3月中旬至4月下旬出土;竹箨亦俗称笋箨、笋壳,为主秆所生叶,对

幼竹起保护作用,附于新竹上,后脱落;笋壳紫褐色或褐色,密被棕色毛和黑褐色斑块;

笋壳由箨鞘、箨耳、箨舌、箨叶组成,箨耳小,肩毛发达;箨舌宽短,两侧下延,有棕

色纤毛;箨叶绿色,长三角形至披针形,无皱褶;笋壳脱落时,竹秆箨环隆起,箨鞘直

立,箨耳翘起,箨舌发达,箨叶反曲。

(二)毛竹的地理分布特点及资源现状

竹子是世界分布最多的森林资源,全球半数以上人口都与竹子有密切联系。整个竹

类植物的世界地理分布,由于受海洋阻隔,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区和非洲竹区三大竹

区,欧洲没有竹子自然分布。而根据狄尔斯等世界植物带划分原则,则将世界竹子分布

划分为泛北极竹区、古热带竹区、新热带竹区和澳洲竹区四大区系。无论如何区划,中

国都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毛竹原产我国,是现有竹类植物中我国分布最

广面积最大资源最多的一个竹种。

(1)毛竹的地理分布

①水平分布

毛竹在我国北纬23°-40°东经101°-123°广大地域均有分布,东起台湾西至四川,

南达广东中部北及河南南部分布于全国24个省(区、直辖市),60一70年代大规模南

竹北移引种,黄河流域已有发展,向北推超越北纬40°。江西、湖南、浙江等省为全国

的毛竹主产区和分布中心,约占全国毛竹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历史上我国毛竹分布更

广,珠江流域及黄河中下游原始人类已在1万年前就对毛竹进行了栽培利用,并存有竹

鼠、竹炭、竹节等遗迹,由于历史气候变迁,受灾害性天气及历代战火之焚,使“竹柏

成枯,松竹伤绝”,我国现在毛竹分布的界域已由原来北界向南退缩了1°一3°,南界

向北退缩了1°一2°,地理分布范围大为缩小。

江西地处南亚热带至北亚热带之间,从古至今都是毛竹的分布中心,全省从南到北各

个县市都有毛竹分布。但各县市毛竹资源分布不均,有三个毛竹集中分布区,最大的为

赣西、赣西南分布区,在武宁、修水、宜丰、万载、萍乡、永新、井冈山、遂川、上游、

崇义、大余一带,约在北纬25°20''一29°00'',东经114°一115°之间。其次为赣东

北分布区,在浮梁、婺源、万年、上饶、弋阳、横丰、广丰、沿山、贵溪一带,约在北

纬28°00''一29°30''。东经118°20''一119°10''之间。第三个为赣东分布区,在临

川、崇仁、乐安、宜黄、南城、资溪、黎川一带,约在北纬27°20''一27°40'',东经

115°40''一117°10''之间。三个集中分布区毛竹林面积约占全省毛竹林总面积五分之

四,蓄积约占全省毛竹总蓄积的五分之三。

②垂直分布

毛竹的垂直分布幅度相当大,从海拔几米到1400m均有生长,但随纬度、经度、地形

而有变化,总趋势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群山区高孤山区低,分布面积较大,生长好

的毛竹林一般多在海拔300—800m的丘陵山地或沿海地带。字串5

江西境内地形复杂多样,相对高差大.从海拔1300m左右以下都有毛竹分布,但赣江

中下游平原及鄱阳湖滨湖地区毛竹较少。

⑧毛竹的国外引种情况

毛竹原产我国,理所当然我国是世界毛竹的分布中心。毛竹的经济价值早已被许多国家

有识之士所关注,在260年前的1736年日本最先从我国引种毛种栽培,1880年英、

法等西欧国家和1890年美国等相继引种栽培,现毛竹已落户亚、欧、美等洲,在日本、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俄罗斯及独联体其他成员国、比利时、阿尔及利亚

等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栽培。但目前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引种栽培的毛竹局限

于科学研究和用于园林观赏,生产上发展不大。毛竹在日本的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该

国的第二大经济竹种,现有毛竹5.2万hm2,对毛的经营水平也较高,竹林年产量约

3.6万kg,产笋28万多kg,笋、材每年平均单产达1.2万kg/km2,是我国平均水

平的两倍多。

本文出自/?id=197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3:1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634156230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竹子的用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竹子的用途.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竹子的用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