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抵触心理

更新时间:2023-03-12 21:43:55 阅读: 评论:0

怎么做月饼-网址转二维码

抵触心理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彩虹伞的玩法)

怎样缓解心理罢工现象

怎样缓解心理罢工现象

上班族出现心理罢工如何及时的调节?心理罢工,想必大家对此

或多或少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对于上班一族来说,心理罢工是指员

工对个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意放弃,会严重危害员工的身心健

康,同时也会让企业付出很高的代价。那么,上班族到底如何对抗

“心理罢工“呢?

“心理罢工”一词一直是热门词汇,不少上班族都吐槽自己的

“心理罢工”情绪:“我没有罢工,只是心理罢工了”,“几度萌发

罢工辞职的念头,但是只能‘心理罢工’而已”。

什么是心理罢工?

心理罢工是一种信号,提醒你需要进行身心的休息了,当出现心

理罢工情绪时,一定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外部调节与自我内部调节。上

班一族怎样对抗心理罢工,将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佳呢?我们为你奉上

秘籍。

换个环境应对职业倦怠

上班族的心理罢工常常由职业倦怠引发。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

竭,是指上班族在工作重压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

觉。这种心理情绪在一些重复的机械的职业中比较常见,尤其是教师、

医生、媒体工作人员等。如果这种倦怠感得不到修复,就特别容易出

现透支的感觉,从而让人对工作失去热情。

解决方式:出现职业倦怠,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适当的休息一下,

换个环境。比如与朋友一起度个假,去避暑休闲的景点旅游等,让自

己短暂地离开工作场所,或减少在工作地点停留的时间。通过“换个

环境”、“放松身心”等方式,寻找新的工作灵感,焕发出新的工作

热情和希望。如果短暂的“换个环境”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就可以考

虑换个工作。

增加团队活动应对工作拖延

很多上班族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执行力下降,对工作拖延

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产生

了对工作的恐惧、回避,甚至逃离;二是对布置的任务产生了抵触心

理,比如内心觉得工作分配不公,或想摆脱工作的操控;三是一种习

惯了的不良行为方式,压力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难以激发行动的

动力。

解决方式:出现对工作拖延的罢工心理后,一方面要增加参与团

队活动的频率,多与团队一起完成工作或与同事间多进行交流,增加

对工作的热情。对于企业来说,在夏季可多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增强

员工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适当增加平时的业余活动,培养自身的

兴趣爱好,适当给自己“充电”,在心理层面自我肯定,增强自信。

舒缓压力要知道6个小技巧

1、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严重后果: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能造成

全天焦虑和紧张。有时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焦虑通常会阻碍睡眠。

尤其当你感到烦躁不安时,试着制定一个7--9个小时的睡眠计划,

饱饱地睡上几晚,看看白天的焦虑是不是减轻了。

2、笑一笑

当工作让我们情绪低落时,迅速调整下心态,咯咯地笑几声吧。

研究表明笑声能够缓解抑郁和焦虑,所以不妨从网络上找些搞笑的段

子平复下紧张的神经吧。

3、简化大脑

物质简化=心理简化。

如果工作的地点混乱不堪,就很难放松心情,且使工作显得更加

凌乱繁琐。因此花15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房间或办公桌,并养成保持事

物干净的好习惯。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问题,也就没有焦

虑的机会喽。

4、表达感激之情

研究证实常念感恩有助于减轻焦虑,尤其当我们休息充分后。因

此摒弃疲惫不堪的'心态,怀着感激的心态开启你的感恩之程吧。

5、吃对食物

焦虑会让我们的身体乱作一团:胃口也会跟着改变。为了给身体

提供所需的支持,应该选择富含维生素B和Ω-3等营养元素的食物,

并配以健康的全谷物碳水化合物。

研究证实维生素B与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关,而Ω-3可以减少抑郁

症和焦虑症。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调节体内五羟色胺——一种

让我们“感觉良好”,并保持心态平和的神经递质——的水平。

不过要注意,吃含糖量较高和加工的食品会加重焦虑症状。

6、冥想

现在我们应该都知道冥想就是放松,但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冥想

实际会增加大脑内的灰质——可令体内的压力减少的物质。很多专业

人士都强调了冥想对焦虑、情绪和压力症状的积极作用。

此外,冥想还是一种观察大脑的方法,让我们搞清楚耐人寻味的

焦虑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而理解大脑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让我们远

离那些负面情绪。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1:4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628635230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抵触心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抵触心理.pdf

上一篇:明暗对比
标签:抵触心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