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手抄报

更新时间:2023-03-12 13:10:11 阅读: 评论:0

射御-婚庆床品

关于春节手抄报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相爱的歌)

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15篇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一):

春节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

影响很大、流传极广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

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

陈布新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

托着人们破旧立新愿望和辞旧迎新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

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

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

春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

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

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

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晦气,准

备迎接来年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谚语。腊

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

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

来年另换新岁意思,是农历全年最终一个晚上。故此期间活动都围绕

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风俗。最初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

在人旁边,之后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6、正月初一: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

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

称拜年。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

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方式多

种多样,有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是同事相邀几个

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齐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

时费力,之后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

出来之后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

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

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二):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春节。每到过年,敲锣打鼓,

张灯结彩,送旧迎新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都洋溢着春节的喜

悦。

记得年三十那天吃团圆饭,我早上一齐床,穿上了妈妈给我买

的新衣服,高兴极了一会儿家里聚集了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好

热闹。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满桌子的菜,有鱼,有鸭肉,有土鸡火锅,

还有我喜欢的瘦肉丸子。我还帮忙倒上了饮料,摆好了碗筷。

吃完晚饭全家聚在一齐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可精彩了。有小

品,有唱歌,有跳舞……

春节的夜空更是美丽极了,美丽的烟花把乌黑的天空点缀的五

光十色。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有的像流星一划而过,让人眼花缭

乱。小朋友们在广场上追赶着,欢笑着,

远处还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或许是节日的气氛吧

春节真是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三):

春节各地风俗

老北京春节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主要

习俗。除人们所熟悉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

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特

色。

五显财神庙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财神

庙进香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大多数是骑自行车。他们多身着各种绸

缎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香客们从城里出发出广安

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广安门就须逆

风而行。

纸鱼,用一根竹劈儿缀上白线拴好,以便手提;还有成串、泥

胎、外糊金银箔金银元宝,也拴在竹劈儿上。另外还有一种卜碌碌带

响风车。这种风车系用细篾儿和彩纸条儿糊成风轮,安装在秫秸架子

上,每个风轮带有白线拴好一对小鼓腿儿,敲打着一个泥塑蒙纸面小

鼓,大风一刮,卜碌碌直响。

这种风车有单一,有四个以至十几个连在一齐。傍晚,太阳平

西时候,你只要仁立街头,就能见到一辆接一辆自行车构成湍急车流。

东北年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异常多。

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习惯。大年

三十晚上辞旧迎新,必须要吃饺子,在众多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

币(此刻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这样

饺子就预示着在新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必须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

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陕西年俗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

厚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

而是在腊日,即之后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民国时,

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

为春节。

各地春节食品

北京:老北京人,异常讲究过年饮食,从这首:小孩儿小孩儿

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

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民谣就能够明白北京在春节期间食品有多丰富。

民谣中列举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美食。

上海: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

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

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寓意发财。

东北:东北地区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

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黄米作皮包上豆

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也有几十斤,能够吃上一个

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豫南:豫南一带除夕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候再

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

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湖南: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

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

头撒满红红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

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

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

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

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

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

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

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

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

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

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

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

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一样的资料,贴于相应的地

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

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

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

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

手法将吉事祥物、完美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五):

驱赶年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所以,每

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个乞讨

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

封窗锁门,有收拾行装,有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

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老人。仅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

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

在家呆一夜,我必须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

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

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一样:村东

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

来”砰砰啪啪”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原先,年最怕

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老

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乞讨老人许诺。乡亲们

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竹子

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乡亲们为庆

贺吉祥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

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明白驱赶”年”兽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

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

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六):

北方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

天津:

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

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

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

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那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

们来那里多是洗娃娃的。

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

的事情。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

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请下灶王像,点火烧了,大年三

十再买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码子换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

天津还有春节贴吊钱儿的习俗,吊钱儿是用彩纸剪刻成的图

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作为春节喜庆气氛的点缀。贴上的吊

钱儿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损坏,否则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称

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

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

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

的意味。

山东:

山东的很多地方除夕夜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农村

还要放鞭炮、在上房院子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上贡品,烧香烧纸,

人们称之为发纸。当然还有其他的如用席子搭起天地楼,祭拜各方天

神。在山东农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头拜年的习俗,一大早

天还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给族中年老的长辈磕头拜年,小孩拜

年还要给压岁钱。

在吃过早饭之后,家族中所有女子给族中长辈磕头拜年。大年

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坟上祭祖的习俗,祭祖要带上丰盛的

贡品、纸钱、香铂,并且还要带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灵。初三

初四是走亲戚的日子,这时路上到处都是走亲戚的行人,很是热闹。

山西:

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

后,年事准备工作到达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

日包饺子。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

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

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商户人

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

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

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里面放柴,上头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

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

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

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七):

新春佳节的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八):

春节民族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一样。

壮族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

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

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

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

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年重,小的仅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

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

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

赛球等文体活动。

藏族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而

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欢乐的新年来

了。”此刻,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

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

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我,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

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拉萨东面四百

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此刻还是藏历十月

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十分久远,

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那里十分盛行。藏

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

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

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

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

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

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

王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

兴,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

所以,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

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

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

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

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

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可是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

节称为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

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

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

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

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必须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

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

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

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

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

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朝鲜族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

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

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

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提

高、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

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

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

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

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

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

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

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

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

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欢乐的节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

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

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

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

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

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

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齐守

岁的习俗。

满族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饺

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

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

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畲族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

运,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

拜”盘古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土家族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

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

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

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此刻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

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异常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

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

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

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小结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

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

祝福。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

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

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九):

春节的对联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

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

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十):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

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

中华礼貌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来,新春佳节的习俗一向延续到今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与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

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

以除夕与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

展中,构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新春

佳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与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

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

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资料。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2019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是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

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

伤害人命。所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

一片匆忙恐慌景象,仅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

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必须

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

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一样:村东头

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

往前凑了。原先,年最怕红色、火光与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

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

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明白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

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

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

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十一):

春节贺词

1、幸福是什么是脸上有笑容;是你开着车平安到家;是一家人

其乐融融;是成功时有人分享喜悦,失意时有人宽慰。春节快到了,

祝你:平安、欢乐、幸福!

2、幸福应当像是加法,越来越多,忧愁应当像是减法,越来

越少,友情应当像是乘法每年翻番,祝福应当就是除法,正好等于你

的欢乐。春节欢乐。

3、许一个完美的心愿,祝您新年欢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

祝您来年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您每一天笑容甜甜;愿春节

的喜庆带给您幸福绵绵!

4、绚丽的烟花绽放云宵,大红的春联书写喜兆,浓浓的年味

驱散寒潮,满满的钱袋压岁红包。春节来到,祝福门敲:恭喜发财,

过年好!

5、烟花的一瞬间是欢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思念的一瞬是感

动。而我只想让你看到信息的一瞬能够明白:无论你天涯海角,都会

深深祝福你春节欢乐!

6、严正声明:未经许可不得对该祝福打折,如不回复、不群

发等。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我将强行不间断送祝福,直到你手机断

电为止!春节欢乐!

7、眼见家家都团圆,不知不觉又一年;新年来临祝福你,愿你

来年喜连连;身体健康家和睦,事业顺风福禄全;天天开心天天乐,准

保升职又加钱!新年欢乐!

8、阳光红灿灿,对联喜盈盈,人儿笑甜甜,春节乐融融,祝

福美滋滋。衷心祝愿你新的一年:钱包鼓鼓鼓,身体棒棒棒,朋友铁

铁铁,前程旺旺旺,生活美美美!

9、新年祝福赶个早:一祝身体好;二祝困难少;三祝烦恼消;

四祝不变老;五祝心境好;六祝忧愁抛;七祝幸福绕;八祝收入高;九祝

平安罩;十祝乐逍遥!

10、新年祝福你,好事追着你,主管重视你,病魔躲着你,气

车让着你,飞机避开你,情人深爱你,痛苦远离你,开心跟着你,万

事顺着你!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十二):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

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

采。

藏族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

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

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

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

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

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

祥开端。

侗族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

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可是比"团拜"显得更加欢

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

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

起舞,尽情地欢乐。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

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

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

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

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

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

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

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

到特定的一天(就是此刻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所

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

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

景象,没有人理会

仅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必须

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一样:村

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

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

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先,"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

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明白了驱赶"年"的办法。从

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

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十三):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

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

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能够创造

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欢愉和

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

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

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

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

高,不仅仅畅销全国,并且还远销世界。

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

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1983年,央视举

办春节联欢晚会应当说是一个偶然事件。可是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

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

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

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资料、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

不仅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并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系列类似的

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

晚会、各部委春节晚会(如公安部春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

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

法并力求创新。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十四):

窗花与福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

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

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

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

手法将吉事祥物、完美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

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

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完美未来的祝愿。为

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

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

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

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年画,也

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资料已不

仅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

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

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完美愿望。我国

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构

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

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

风俗迎娶新娘的趣味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

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

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十五):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

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

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

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

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

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

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

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

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之后,

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能够镇

邪去恶。这种桃木板之后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

的意义,二则表达自我完美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

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

祈求来年福运的完美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

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

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

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

性和职责,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

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

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

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

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

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

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

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3:10: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97811226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春节手抄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春节手抄报.pdf

上一篇:猪笼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