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卫觊

更新时间:2023-03-12 07:56:12 阅读: 评论:0

群下-男性健康免费咨询

卫觊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巴洛克建筑)

国学宝典《百家姓》:卫姓

【姓氏源流】

卫(Wèi衞)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国封地国

名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

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

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据《辞源》记载:

卫,古国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

文公又什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郡,为附庸。至二世元

年废;卫,姓。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子孙以国为氏。汉有丞相卫绾,

见《无和姓篡》。

2、出自中国古代小数民族鲜卑族有卫姓。据《后燕录》载:昌

黎(今河南省昌黎县)鲜卑为卫姓。历昌黎卫氏为鲜卑族的一支,入

中后相传为卫氏。

得姓始祖:康叔。据《姓纂》的考证,卫姓的开山祖是康叔。上

古周文王第九子叫康叔,被封于上古商代首都朝歌,商朝已为周朝代

替,原商遗民,有七族归康叔管理,康叔于是建立卫国,即现在河南

省淇县,就在卫地繁衍了40余代。后卫国迁至濮阳,至春秋战国末年,

卫国才被强秦所灭,卫并入秦,卫国公族的后代,遂约定以国名为姓,

子孙都姓卫,称为卫氏。故卫氏后人奉康叔为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缺)卫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列入一百大姓。周文王第九个儿子,

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

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

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为姓。所以,卫姓出于

姬姓,起源于河南。发展和演变:卫姓不但仅是康叔的后代,古代少

数民族鲜卑族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候也有改姓“卫”的。卫姓从河

南发祥地向外发展,有一支逐步迁移到河东郡,发展成为望族,所以

卫姓郡望河东。按,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

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

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

以国名“卫”为姓。所以,卫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望居河东郡

(秦代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陈留郡(秦始皇

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地区)。

【历史名人】

卫青:字仲卿,另曰仲青。汉朝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县)人。

西汉时期武将,率骑兵抗击匈奴侵扰,他曾先后七征匈奴,屡建战功,

威震沙漠,拜为大将军,封长平侯,是历出身最低,功劳,官位的代

表人物。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南侵上谷郡、今河北

怀来)。汉武帝派遣四路军马同时出击,卫青一路,率军万骑,直捣

龙城(匈奴祭把祖先的地方),首战成功,深得武帝赏识。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再次进犯汉朝上谷、渔阳,汉

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今黄河河套地区)。

卫青等人引军北上,发动突袭,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收复了

秦时蒙恬所辟的河南地,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和九原郡,建筑了朔方

城,又从关东移民10多万到此屯田戍边。从此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

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实行反击匈奴的前沿基地。

卫宏:东汉时诗人,初从九江谢曼卿习《毛诗》,作《毛诗序》;

后随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书》,作《训旨》。曾集西汉杂事为《汉

旧仪》四篇。

卫瓘:西晋书法家。字伯玉(220-291),河东安邑(今山西省

夏县)人。曾任三国魏镇东将军,西晋时任司空、太保等职,惠帝时

被贾后所杀。出身书法世家,父卫觊长于书法。卫瓘擅长隶书、章草,

师承张芝书法传统,自称得张芝之筋,风格流便秀美。其章草笔画去

掉波势,见出今草端倪。无墨迹传世,北宋《淳化阁帖》收有他的刻

帖《顿首州民帖》。

卫恒:西晋书法家。字巨山(?-291),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

县)人,卫瓘之子。曾任黄门侍郎,惠帝时与其父卫瓘一道为贾后所

杀。出身书法世家,祖父卫觊、父亲卫瓘均是书法名家,受家庭熏陶,

自幼喜爱书法,能传其家法,擅长草书、章草、隶及散隶等书体。无

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收有草书二行。著《四体书势》,论

述草、章草、隶、散隶四种书体的演变,并保存了一些书法史料。

卫铄:字茂漪,西晋书法家。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卫

瓘之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世所共推,而他们究竟师承何

人?却不大有人注意,更很少有人知道。说来令人不敢置信,王氏父

子的老师,竟然是一位出自卫家的女子。这位不大为人所知的才女,

叫做卫铄,后人尊称为卫夫人。是东晋望族之一卫瓘的女儿,卫瓘在

当时不但武功彪炳,而且写得一手好草书。卫夫人家学渊博,她所写

的隶书与正书,更冠绝一时。曾有“粹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

芳树,穆若清风”的时誉。《书断》一书,也特别推崇她的字说:

“卫夫人隶书尤善规矩”。有这样好的老师,怪不得王氏父子的字会

写得那样好了。

卫玠:字叔宝(285-312),小字虎,西晋河东安邑(今山西省

夏县)人,卫瓘之孙。卫玠的死,至少有两种说法,都见于《世说新

语》。一种是上面这则记载。说是卫玠刚渡江南来,见大将军王敦,

因有谢鲲(幼舆)在坐,彻夜畅谈,结果累得一病不起。另一种说法

是,卫玠南渡后到豫章,然后到下都(东晋都城建康),因为人长得

极其漂亮,名气又大得吓人,所以“观者如堵墙”,大有狗仔队围攻

的架式。因为不堪劳累,遂病而死。

卫泾:字清叔(1159-1226),初号拙斋居士,晚号西园居士,

南宋初江苏省昆山石浦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第一,为

昆山历第一个状元。在朝廷为官,他曾向孝宗陈述不可苟安的政见。

光宗初政,又请卧薪尝胆,毋忘故土。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被派

往使金,归言金弱蒙强,“一弱国灭,一强敌生”,颇有政治家的远

见,后南宋果为蒙元所灭。累官至中书舍人、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

事。后因排挤,出知潭州。68岁病重辞仕,未几去世。理宗为辍朝一

日,以示哀悼,特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文节,又封吴郡开国公。

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旦把武庚所统治

的殷朝遗民,封给康叔。定居在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商朝故都朝歌这个

地方。周公旦担心康叔年纪大小,不足以胜任,乃作《康浩》、《酒

浩》、《梓材》以示告诫,所以到了他的封国,很快就能安抚其人民,

人民也非常的欢悦。后周成王拔举康叔为周司寇,赏赐宝贵的祭器给

卫国,以彰显他的美德。

卫大经:唐代蒲州解梁(山西省临晋县西南)人。因有学问而远

近闻名,不媚俗,经常闭门而谢绝与他人来往。他生来天资聪慧而有

很高悟性,通晓天文历象,对天宇间的玄奥也有很深的研究和探索。

后来寿终正寝,葬于解梁郊外。唐开元年间发大水,姜师度奉皇帝之

命开凿无咸河,用以灌溉盐田。他拆除了很多房舍,铲平了很多坟丘,

解梁的百姓都很不满。等挖到卫先生墓前,在向地下挖土时,发现一

块石头,刻字为铭,那是当年卫先生留下的话。他写道:“姜师度,

更移向南三五步。”修河工得此石后,便把这个情形禀报姜师度。姜

师度对此事十分惊奇,他感叹良久,对左右的僚属们说:“卫先生真

是奇才啊!”就立即命令修河工们改变河道走向,离开卫先生的墓地

几十步远。

卫富益:宋末元初崇德人,祖籍华亭(今上晦市松扛),南宋学

者。卫富益少有异质,识见高远,读书不务章句。尝学于金履祥、许

谦学《易》,深为业师所器重。祥兴二年(1279年),张世杰兵败崖

山,陆秀夫负帝投海,南宋灭亡.富益闻讯,日夜悲泣,设坛以祭文

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词极哀惨,观者无不坠泪。从此决意不仕,

隐居石人泾(今屠甸镇),创白社书院讲学。著有《四书考证》、

《性理集义》、《易说》、《读史篡要》、《耕读怡情录》等书传世。

卒后门有谥正节先生。

【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广韵》记载:周文王子康叔封于卫,后因氏焉。望出河东、

陈留。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现在山西省夏县。治安邑,辖晋西南

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

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陈留郡: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东南陈留城。此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

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

2、堂号(缺)

【卫姓宗祠通用对联】

〖卫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

望出陈留。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周文王第九子受封后建立卫国,其后人以国为姓。

下联典指其郡望陈留,汉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长平列爵;

沫土分封。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楹联

上联典指汉·卫青,抗击匈奴有功,封长平侯。下联典出“沫”

为春秋时卫国地名,周初封卫国,后以国为姓。

礼宗名世;

易学传家。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东汉·卫宏,初从九江谢曼卿习《毛诗》,作《毛诗

序》;后随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书》,作《训旨》。曾集西汉杂事

为《汉旧仪》四篇。

河东世泽;

威烈家声。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卫青,封长平侯,拜大将军,卒谥烈。

贞妇全义;

夫人笔图。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卫宏,作《毛诗序》,折《柏舟》篇为卫世子共

伯妻所作。下联典指晋·卫夫人,工书法,师钟繇,作《笔阵图》。

宣威西域;

传绩京兆。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卫青七出击匈奴事,威震绝域。

望隆易圣;

誉重璧人。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卫大经,专攻《周易》,世称“易圣”。下联典指

晋·卫玠,风神秀异,有璧人之目。

霜凝珠彩;

玉映冰姿。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晋·卫玠,风神秀异。其舅尝言:“珠玉在侧,觉我形

秽。”下联典出卫玠之岳父名乐广,有重名,时人称“妇翁冰清,女

婿玉润。”

--------------------------------------------------------

---------

〖卫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两青御外侮;

七出立大功。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卫青七击匈奴事。下联典指明·卫青防倭十余年有

功,立祠以祀。

--------------------------------------------------------

---------

〖卫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绾侯望重拜太傅;

将军功高封长平。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建陵侯卫绾,以廉忠被景帝拜为河间王太傅。后官

至丞相。下联典指西汉名将卫青(公元前?-前106年),字仲青,河

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武帝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

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收复秦时河南地(今内蒙古

自治区古河套一带)。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与霍去病深入

漠北,再次击败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带兵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

族的掠夺,安定了北边诸郡,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正节尝从履祥学;

茂漪早作羲之师。

——佚名撰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卫富益,崇德人。尝学于金履祥、许谦。有

《四书考证》、《性理集义》、《易说》、《读史篡要》、《耕读怡

情录》等书传世。卒后门有谥正节先生。下联典指东晋女书法家卫夫

人,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人。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

--------------------------------------------------------

---------

〖卫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诗咏柏舟,义全贞妇;

图成笔阵,传自夫人。

——佚名撰卫姓宗祠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卫宏。下联典指东晋·卫夫人。

壮岁从军,奇功至七出;

髫龄操守,清节历三朝。

——佚名撰卫姓宗祠对联

上联典指西汉名将卫青。下联典自宋代参知政事卫泾的事典。卫

泾,字清叔。淳熙中进士第一。开禧中封秦国公。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7:5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789722236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卫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卫觊.pdf

标签:卫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