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

更新时间:2023-03-12 04:58:25 阅读: 评论:0

桂鱼做法-借款抵押合同

良好习惯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儿童全脑开发)

良好习惯的界定

一.对良好习惯的界定我认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

倾向或社会风尚。从性质来看,习惯有优劣之分:好习惯与坏习惯。从内涵来看,习惯有生

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工作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自我保健的

习惯,……这些习惯也有好坏之分。若依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等人所创设的教育目

标分类体系,习惯则可分为认知领域的、情感领域的和动作技能领域的习惯。我认为,语文

学习习惯,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语文学习行为和语文学习思维方式。它也有有优劣之分。我

认为,良好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良好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

尚。二.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习惯: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

然/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2.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

社会风尚。(见《现代汉语词典》P1348)由“习惯”的义项2可知,其特点有三:1.养

成习惯的时间长。2.养成习惯有个渐进过程。3.养成的习惯一时不易改变。正因为如此,

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江山好移,积习难改”,“小树须

早育”等等。这些话精辟地告诉我们: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获益匪浅;坏的习

惯一旦形成,将毕生遭其灾,遗憾无尽。正因为如此,我呼吁: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子女为独生,他们在家中就是小皇帝,要二不能给一,由于娇生惯养,

从小就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恕不一一赘述。二十一世纪的锦绣蓝图还要他们去描绘,他们如

果身上有许多的坏习惯,怎能担当起此重任?正因为如此,我呼吁: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培

养。所有的良好习惯,家庭从小就要注重培养,必须从胎教开始,必须从婴儿抓起,抓紧抓

实,忽视不得,掉以轻心不得;幼儿园则开始系统培养,必须扎扎实实地去抓,一步不脚印

地去抓,丝毫放松不得;中小学则进行巩固,也必须认真去抓,马虎不得。这三环,环环必

须抓紧,抓实,环环必须紧扣;第一环是基础,第二环是关键,第三环是保障。这关系到一

个人的发展前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衰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

三.素质教育与良好习惯我向来特别注重并竭力倡导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且极力主

张要从小培养,及早培养。相反对每位学生的单纯的学科考试分数则兴趣不大,较为淡化,

而对每位学生答错的地方及其成因则兴趣极浓。因为,我觉得,良好的习惯比单纯的考试分

数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中。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许多行家里手

早就提出过。我只不过是在为他们呐喊助威而已。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属于是影响一个人

的终身发展的教育,而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也应属于素质教育中的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对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则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质量,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相辅

相成,相互作用。所以,我觉得,当今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十分注重对一个人的

良好习惯的培养,素质教育也必须从胎教抓起,从娃娃抓起,马虎不得,大意不得。

四.良好习惯的培养既然如此,那么,实施素质教育时需注重对一个人的

哪些良好习惯的培养呢?怎样培养呢?我认为:一.要加强爱劳动习惯的培养。现在,随着

科技的发展,人们已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了,有些家务事自己

也有时间去做了,用不着子女去。再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中华民族的一贯传

统是爱幼。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让子女受罪。所以,调查情况表明:经常能帮父母做家务

活的,极少;有时能帮父母做家务活的,不多;难得帮父母做家务活的,较多。这就可能导

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弱,由此逐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这表现在学习上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我清楚记得,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毛泽东说,“劳动能改造人。”所以

从小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有“劳动最光荣”的朴素思想。二.要加强做事细心习惯的

培养。不知怎么搞得,现在的孩子做起事来,丢三落四的为数不少,就是所谓的好同学,也

是如此。这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加强,不能不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三.要加强勤于实

践习惯的培养。四.要加强善思多问习惯的培养。五.要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规范行为习

惯,做法:a)行走站立姿势的要求。b)礼貌待人的习惯。这有助于社会风尚的纯

洁。目前,这方面在有些地方还有待加强。…………在怎样培养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施教者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垂范。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因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

子曾说过:“身教重于言教。”“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再说,孩

子的模仿性特强。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驻兰室不闻其香,久居庖间

不闻其臭。”“从小看看,到大一半。”“跟好样,学好样。”这些都说明教育的潜移默化

的作用,孩子就是在此作用下模仿,好的,他学会了,坏的,他同样也学会了。身为人父的

我,对此深有体会。我想,每个身为人父的人若去细想一下的话,也会与我有同感的。

五.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素质教育中,应养成的良好习惯,我想,归结起

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是拙劣的形式

势必会使内容受到损害。书写规范主要指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不写繁体字,不写已废弃的

简化字。这有两种情况:写字基本功好的,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的基础上,力求把字写美观;写字基本功较差的,应在加强汉字基本功练习的时候,务必把

字写清楚。前者切忌故意卖弄,写得龙飞凤舞;后者不要自惭形秽,羞羞答答。近些年由于

受港台影视的影响,有些同学写繁体字,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同样再使用已经废弃的简化字,

就视为错字。所以要做到不用繁体字,不写废弃的简化字。正确书写姿势,须做到三个“一”:

a)笔尖离手握笔处距离1寸。b)胸离课桌1拳。c)眼距书写本或纸1尺。

2.养成广泛阅读,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

的关系。实践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现代文章家邹韬奋先生

说过:“我所看到的书当然是不能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了手,但是当我拿起

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脑际;用不着它的

时候,它在我的脑子里毫无踪影。”如果我们能够多挤些时间,经常翻阅报纸,阅读高质量

的杂志,吃掉若干本好书,既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思想,以可以吸收丰富的词汇,

学习多种写作技法到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从容自如。从理论上讲“开卷”是“有益”的,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应区分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先读什么,后读什么。清代的教育家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分为五类,他认为“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

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我国台湾的陈占卿把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籍归

为12类:本国名人传记、外国名人传记、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古今

名人书信、社会科学论著、自然科学论著、学术思想性论著、名人札记、古今名人言论、其

他学科论著。从每一类中选择若干本有代表性的作品去读,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水平就会

慢慢提高。3.养成勤查工具书等资料的习惯。中学生应有的工具书至少包括新版的《现

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预习

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困难,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成

语,每个成语几乎都概括了一段故事,懂得了那个故事,也就掌握了那个成语。同样,掌握

了这个成语,也就明白了那个故事。从近年中考试题考成语的范围来看,已超出课本,选取

范围越来越大,难度也有所增加,所以经常翻阅字典、词典就尤为重要了。4.养成朗读

背诵的习惯。清代章学诚说:“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

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读”,就抓

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

去背,一篇又一篇,慢慢地脑中渐富,运用时就得心应手了。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

代初指出:“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和理法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

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其实学习语文首先要出声朗读,熟读,以至背诵。在这个过程中,文

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语文水

平就会提高。5.养成经常练笔,反复修改的习惯。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

的内容之一,中学生课外练笔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三四十年

代就反复阐述过,他分析说:单靠教师出题每周一作,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

因此,“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课外作文”。他认为,“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

动手写出来,这是学习上必要的习惯”。他要求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

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课外练笔同课

内作文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它强调一个“练”字,不过多的在写作知识或理论上做文章;

它的自主性很强,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老师、家长等任何人的限制;它可以有多种写作形

式,不受写作体裁的制约,它人强烈的真情实感……总之它是课内作文缺陷的弥补。语文教

育大家叶老早就指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这方面不乏其例。虽有人

说这话不一定全对,但它确实道出了反复修改的重要性。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

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知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草稿写出来了,又写了

第二稿,第二稿推翻了,又写第三稿,经过几次,最后才完成。第一稿第二稿好像白费力气

了,其实不然,没有第一稿,就没有第二稿、第三稿……尽管中间经过曲折,水平却在回旋

曲折中提高了。这就是修改的效果。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修改。托尔斯泰说:

“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据传说,宋

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

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

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对此,我国语文教育行家魏书生先生已撰文

论及,颇为详尽。现全文摘录,以飨读者。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习惯魏书生语文教师要培

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需要不需要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

一致了。有的领导,有的学生家长,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

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区,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个别教师刚刚引导学生自批或互

批几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责批评,全盘否定。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

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高水平的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

斟酌权衡,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上亿篇好文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无缘得遇良师,无钱能进学校,他们便刻苦自学、

多读勤写,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却也能够无师自通,写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许多

甚至是世界名著。我觉得两者都不应以自己的成功为论据,来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那

势必使自己的思维进入狭隘的片面的误区,互相指责,一团混战,共同堕入偏见的狭谷而离

真理的高峰越来越远。双方都应在自己的成功与对方的成功中得出这样的共识:培养学生的

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通

俗一点儿说,就是一件事儿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这些年来,我用的便是介于两者之间

的一种方法,边指引学生写作文,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教两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

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

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

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

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

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为

了提高学生的批改能力,我从1979年3月起,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

山。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

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数,因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批改得比我还认真、还仔

细。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我写的批语的程度,有的

还为一条批语是否准确展开热烈的争论。既然这样,学生成绩一定能提高。果然,半年

以后我们班的作文成绩在全县就遥遥领先了。领导、家长所关心的无非是成绩,学生成绩高

了,又学得积极主动,你采用的方法,尽管他们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自那时到现

在,我已经有16年零6个月的时间没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我心里清楚,这种一篇不批

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倘若我批1/100或1/10,学生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得更快。但

我为了证明教师不批,学生作文水平一样能提高,就一直坚持不批一本。学生能学会批

改吗?回答是肯定的。后进学生也能学会吗?也能。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

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

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出批语了。以下

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1.格式是否正确刚入学,

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

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

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

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

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3.错别字几个发现错字,要将错

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

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

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

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

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

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

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4.有几处病句挑

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

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

超过五处,不再多扣。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

改实践,就能够掌握。

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6.看文章的

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

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

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

实际。7.看文章的选材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

型性的要求。8.看文章的结构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9.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

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

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

做到了。写说明文《芦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家

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10.看语言是否简练、

通顺、准确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

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后五条要求,每条5

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由于我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的任

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

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们班学生写作文《仙人掌》,

这篇文章的平均字数才600,可全班同学批语的平均字数却有260字。有一位同学用红笔

写满了两页作文纸,仍意犹未尽,在第三页又写了几行,批语竟达560字之多。学生

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

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有一名学生问我:“老师,您

猜我最爱上什么课?”我说:“不是体育,就是音乐!”“都不对,我最爱上批改作文这节

课。”“为什么?”“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1984年,我

让我担任班主任的两个班的学生投票表决:是老师给批改作文好,还是互相批改好。共10

6名同学投票,98人认为互相批改好,只有8名同学认为老师批改好。同学们分析,这8

名同学为什么愿让老师批改呢?同学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刚转到班级不久的学

生,他们还没有尝到互相批改的甜头。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十几年的实践,

使我觉得有五点好处: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

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

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

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

流,开放的机会。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

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

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

趣。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

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第五,

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

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

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如果认真找,

还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处。不能否认,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

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处,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的班集体,

弊端可能会更明显,倘组织引导不好,会弄得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试行学生互批作文的

教师才更应认真思考,细致分析,耐心具体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以兴利除弊。16年

学生互批作文的实践告诉我,互批作文,利大于弊,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我是不会再重走被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路了。如果有变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

科学、更节省时间的作文批改之路。…………六.培养良好习惯中的误区培养一个人的良

好习惯,总得有个规矩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有人反对规矩,说有了

规矩,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了。我认为,“规矩”应有个度,要做到严而死,活而不乱。

“死”,当然束缚了手脚;“乱”,往往滋生了不良习气。以上所述,是我近几年来对“素

质教育的实施与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一论题的思考所得,较为肤浅,不甚全面。若能抛砖引

玉,我则心满意足。【注】主要参考资料:1.《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刘以林、张文珍、

冯克诚主编)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张吉武主编)3.《语文教学之友》(苗雨

时主编)……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4:5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68305222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良好习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良好习惯.pdf

上一篇:挑选榴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良好习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良好习惯
    桂鱼做法-借款抵押合同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儿童全脑开发)良好习惯的界定一.对良好习惯的界定我认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性质来看,习惯有优劣之分:好习惯与坏习惯。从内涵来看,习惯有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工作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自我保健的习惯,……这些习惯也有好坏之分。若依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等人所创设的教育目标
  • 0℃挑选榴莲
  • 0℃报销费用
  • 0℃千岛湖景区
  • 0℃鳊鱼的做法
  • 0℃生日游戏
  • 0℃可乐鸡爪
  • 0℃火亘
  • 0℃抢救室
  • 0℃一说话就咳嗽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