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象
【摘要】“蓝男粉女”现象是一种性别角色
模式。蓝粉二色与性别角色挂钩,是人与社会互动的
结果。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
象,该现象的产生源于“颜色”被公认为意义载体,
由人们在互动中习得,其演变历程反映出符号既能在
互动中建构,也能在互动中改变、修正。
【关键词】“蓝男粉女”性别角色符号互动论
一、符号互动论概要
符号互动论主要关注符号和意义,属于微观社会
学。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
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
夫曼等人。互动论者认为,一个事物在人们赋予它某
种公认的意义之后成为符号,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符
号的世界里,事物方方面面都被赋予意义。符号互动
论有以下特点:
1.符号互动论围绕“符号”展开。“符号”主要
是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社会交往的意义载体。
这些意义载体能使人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
达到共同理解。
2.符号互动论包括两个层面的“互动”。一方面,
个体对周围意义的获取是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是“主我”与“客我”两个
部分互动所形成的动态过程,所以,个体本身之内也
存在着互动。
3.互动先于结构。符号互动论强调互动先于结
构,“群体生活中的社会过程创造并保持规则,而不是
规则创造和保持群体生活”。意义、结构和规则是可以
在互动过程中加以改变、修正的。
二、“蓝男粉女”刻板印象的由来
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由于染料工艺不发达,一般
民众穿的是黑色、白色或灰色的衣服,而一些艳丽的
颜色,在当时是贵族的象征。这个时候的颜色划分,
不是以性别区分,而是以阶级区分。
后来,颜色划分逐渐与社会性别联系在一起。在
人们的认知中,粉色像血液稀释后的颜色,象征强壮、
热血,受到男性的青睐。而蓝色,在这一时期可以算
作女性的颜色。因为蓝色象征坚贞和忠诚,是这时社
会需要的女性气质。这时蓝色代表女性,粉色代表男
性,颜色开始被赋予社会性别意义。
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国家商业文化的发展,越
来越多的家庭主妇选择到百货商店购买物美价廉、款
式新颖的衣服而不是自己剪裁衣服。当时商店里的婴
儿衣服只有白色,男孩和女孩都穿白色的衣服。为了
刺激消费需求,一些百货公司开始改变婴儿服单调的
颜色和款式设计,提供了更多款式选择的婴儿服并鼓
吹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蓝色。此后,“蓝男粉女”的现
象出现并由婴儿扩展到成人,逐步对人们的性别认知
产生巨大影响。
今天,“蓝男粉女”的性别角色模式似乎已经成了
全世界的通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发现许多“蓝
男粉女”现象:用颜色标示的男女洗手间指示牌上,
男洗手间必然是蓝色的,女洗手间则对应是粉色的;
“蓝男粉女”既是赋予男女社会性别的标签化符号,
也形成了一种固化的刻板印象。大多数情况下,当我
们看到某个男孩身着粉色衣服,或者衷爱粉色的东西,
都会感到“违和”,甚至难以忍受,将其视为异类。而
粉色就该是女生所有,代表着“可爱、柔弱、温顺”
的“女子气”特质,而男生碰不得。
三、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象
1.颜色被赋予了公认的意义。颜色作为客观世界
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是光所产生的视觉现象。颜色
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当人们赋予颜色以某种感情和
象征意义,这种颜色便作为一种符号诞生了。区别于
动物,意义和符号化是人类世界的独有特征。在人类
演进、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中,社会意识产生,生理性
别和社会性别得到分离。人们赋予蓝色坚强、刚毅、
自信、独立的意义以象征男性角色,赋予粉色可爱、
温顺、柔弱的意义以象征女性角色,男孩使用代表“自
信、独立、勇敢”等男性气质的蓝色,女孩使用代表
“可爱、柔弱、温顺”等女性气质的粉色,男孩穿蓝
色的衣服,女孩穿粉色的衣服。蓝色和粉色变成了意
义载体,是人们在互动中,在家庭、传媒及文化传统
的影响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价值符号。
2.在互动中习得符号。当“蓝男粉女”的符号已
经形成,置身于这样的社会当中出生成长,人会在互
动中逐渐习得这种符号,把“蓝男粉女”的现象当成
理所当然。根据米德的理论,人的自我在“主我”和
“客我”的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主我”是真实
的自己,“客我”是自己或别人评价的自己)。
人在婴儿期的时候就能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喜
好,能模仿别人的行为,但只是单纯的“主我”的模
仿,并不知道其模仿的符号意义。人在儿童期形成“客
我”,可以主观的模仿,并且在他者的认可和评价中习
得互动符号。如果儿童身边充斥着“蓝色是男孩的,
粉色是女孩的”的事物及观念,这些本质上并无区别
的事物会建立起刻板信念的稳固触发及表达途径,从
而沉淀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在儿童的意识中。人在成
年之后对自我有了更深的把握,有的人能从不同的角
度看问题,看清“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获得复
合的自我形象。也有的人比起儿童期更容易受到“客
我”的影响,更在乎外在的评价而延续颜色性别的刻
板印象。简单来说,蓝粉二色成为男女性别角色的符
号,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学习
和使用这种符号,通过“蓝男粉女”这一性别角色模
式逐步形成自我意识,最终按照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
采取相应的行动。
3.在互动中改变符号。符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能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被改变、修正。粉色被认为
是血液稀释之后的颜色,象征勇敢强壮,一开始是男
性的代表色,而蓝色象征坚贞,一开始是女性的代表
色。进入20世纪,这种颜色符合逐渐发生改变,蓝色
变成了男性的代表色,象征刚毅,而粉色变成了女性
的代表色,象征柔弱。无论是强壮、刚毅,亦或坚贞、
柔弱,都是人们在互动中建构起来的符号,“粉男蓝女”
到“蓝男粉女”的转换表明符号既能在互动中建构,
也能在互动中改变、修正。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
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
年.
[2]汪群.蓝和粉:颜色―性别隐喻研究[D].宁波
大学,2013.
[3]战欣.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及其对社会
判断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陈娜(1997―),女,汉族,广东汕头
市人,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4:4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674612221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男女性别符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男女性别符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