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全⼒赞助冬奥,想回中国市场的野⼼有多⼤?
在这两天的社交平台上,北京冬奥会⽆疑是热度最⾼的话题,这样⼀场世界级的盛会,各⼤赞助商⾃然不会错过,作为
本届冬奥会头部赞助商之⼀的三星这次就下⾜了⾎本,为参赛运动员发放北京冬奥定制机以及其他⼩礼品,每个礼包价
值⼀万左右,只是送礼就花出近3000万⼈民币,更别提还有成为赞助商所拿出的天价赞助费了。
当然三星也是“⽆利不起早”,最近三星S22系列刚刚⾯世,去年三星⾼层更是明确了回到中国市场的战略⽅向,冬奥会
这波动作毫不意外就是针对中国市场的⼀次⼤宣发。可是已经在中国⼿机市场沦为“Other”的三星,如今还能顺利回来
吗?
电池门后淡出中国市场想要重新进来不容易
现在距三星“Note7电池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5年的时间,很多⼈可能已经不记得三星⼿机在中国市场上也曾风光⽆两,
但对它淡出中国市场的新闻应该还有不少印象。2016年8⽉,三星Note7发布,当时这部⼿机获得了外界的⾼度评价,
被认为是旗舰典范。
仅仅⼀个⽉过后,因为三星Note7的电池设计存在问题,全球各地陆续发⽣多起Note7爆炸新闻,该机型甚⾄⼀度被各
⼤航空公司禁运,国⾏版机型也接连发⽣七起爆炸案。迫于外界压⼒,三星不得不宣布全球范围内召回,但此时很多国
内消费者却发现,⾃⼰并不能享受召回服务,三星中国明显是在“区别对待”。三星⽅⾯则表⽰,这是因为中国国内所售
机型的电池来⾃不同供应链,该类电池没有发⽣问题,不适⽤于召回⽅案。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三星很快被中国质检总局约谈,三星不得不改⼝对国⾏Note7实⾏召回计划。经过这番操作,三
星的声誉⼏乎跌到了⾕底,中国市场⽤户⼤量流失,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F的数据显⽰,2016
Q3时期三星在中国⼿机市场尚有8.30%的市场份额,2017Q4年直接跌⾄1%,往后在市场上更是沦为Other。
那么如果没有Note7电池门的话,三星会顺风顺⽔的继续在中国市场⾛下去吗?这也不见得。其实早在2014年开始,随
着华为、⼩⽶等国内⼿机⼚商开始崛起,三星的市场份额就⼀直处于被蚕⾷的状态,2015年更是跌出市场前五,不复往
⽇的辉煌。
虽然Note7电池门是三星在中国市场消沉的⼀⼤导⽕索,但却并不是主要原因,三星之所以在中国市场被国产⼚商追
击,和其⼀直以来塑造的⾼端商务形象有很⼤关系,当国产⼚商发⼒中低端价位时三星很难招架,⾼端价⾼没市场,低
端⼜⽆产品⼒,当时的三星被“围剿”在所难免。
因此可以说⼝碑的坍塌只是加速了这⼀过程,不管有没有类似的恶性事件发⽣,三星都会⾯临中国市场惨淡的结局。如
今曲终⼈散过了好久,三星⼜开始“⼤张旗⿎”,这⼜是为什么呢?
⾸先第⼀个原因,离开中国市场的三星虽然还是全球出货量第⼀的⼿机⼚商,但它的⽣存空间越来越紧迫也是不争的事
实。根据IDC对2021年全年⼿机市场的统计,三星以20.1%的市场份额成为第⼀,不过对⽐2020年的年增率仅有6%,
增长曲线已经趋于放缓。
于此同时苹果、⼩⽶、OPPO等⼚商还处于⾼速上升期,年增率都能达到⼗位数以上,这对于三星来说当然是个不⼩的
压⼒。将来,中国国内⼚商的出海策略⽆疑会继续在国际市场分⼀杯羹,三星将⽬光重新聚焦到全球第⼀⼤的中国市
场,也在情理之中。
三星意图回到中国市场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华为遭遇断供出货量下跌之后,国内⾼端⼿机市场出现了空缺,对于
本就有多款⾼端机型产品线的三星来说,这就是⼀块能当即拿下的蛋糕。但就⽬前的情况⽽⾔,这⽚市场基本被苹果吃
下,三星只能“起个⼤早赶晚集”。
就在去年12⽉,三星突然宣布成⽴中国业务⾰新⼩组,委派DX部门负责⼈韩宗熙专注提升在华的影响⼒,相信三星绝
就在去年12⽉,三星突然宣布成⽴中国业务⾰新⼩组,委派DX部门负责⼈韩宗熙专注提升在华的影响⼒,相信三星绝
对会在中国⼿机市场业务上有更多的动作。
三星⾃⾝有优势但国内市场难⽴⾜
三星这次敢于再度发⼒中国市场,也是有⼀些得天独厚优势的优势存在,⾸先还是体现在三星⾃⼰的品牌形象上,早年
的⾼端商务定位让三星难以扩展市场,不过这为它的产品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近两年虽然其⼿机产品在中国⼿机市场
上已经失去了话语权,不过这并不影响三星S系列、三星Fold系列等产品在⼤众认知中的⾼端形象。
其次三星⼀直以来还有⼀个固有的优势,那就是其本⾝就是供应链的⼀部分,依托已经成熟的⾯板、闪存、CMOS等技
术,三星在整合资源、压缩成本⽅⾯有着其他⼚商学不来的巨⼤空间。并且这种技术垄断也意味着三星的⼿机产品能拥
有其他⼚商所不具备的差异化卖点,例如三星档次最⾼的M系基材屏幕只会出现在三星的旗舰机型上,对其他⼚商产⽣
隐性优势。
不过凭借这些优势,三星能再度成为中国⼿机市场头部品牌吗?虽然三星动作频频,看起来也下了⼀番⼼⼒,但以笔者
个⼈的看法⽽⾔,我不太认为三星能够成功逆转,改变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尤其是在如今的⼿机市场环境下。
三星如果真的想要在中国重获成功,⾸先要看清楚中国市场的现状。根据前瞻经济学⼈整理的数据显⽰,近年来中国⼿
机市场的全年出货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们的换机消费欲望不强烈,市场趋于饱和。
⽽且中国市场的本⼟品牌近年来都⾮常活跃,假设三星想凭借⾼端产品重新⼊局,也得⾯对⼩⽶、vivo、OPPO等新势
⼒的围追堵截,这些品牌已经能拿出⼩⽶11Ultra、vivoX70Pro+等在5000元以上价位段中很有竞争⼒的产品,三星要
⾯对的压⼒⽐五年前只多不少。
当下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前中国⾼端⼿机市场已经被苹果“⼊主中原”,根据来⾃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数
据显⽰的,2021年7⽉份中国⼿机市场800美元以上机型苹果的市场份额达到66%,三星的旗舰产品同样也是在这个价
位段,例如最新的国⾏三星S22起售价为5499。要在中国市场取得⼀定的份额,三星必须先得和这位⽼⼤哥硬碰硬。
就⽬前来看,虽然三星已经有能拿出⾼质量旗舰产品的实⼒,但和苹果相⽐尚有⼀段差距,例如在很多消费者关⼼的处
理器⽅⾯,三星的国⾏旗舰⼿机采⽤的是同时期的⾼通旗舰芯⽚,硬件⽔平远不及苹果⾃研的A系列芯⽚。
在笔者看来,三星⼿机最⼤的问题还是出现在未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购机需求上,这就让三星的⼿机产品虽然有着很⾼
的旗舰⼝碑但却经常叫好不叫座。以屏幕⽅⾯来举例,三星作为⾯板⼚商本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近年来却常常
有“迷幻操作”,例如三星S20+的2K和120Hz不能同时开启、S21之后标准版机型更是反向升级为1080P屏幕,原本的⼀
⼤卖点变成了槽点。
软件⽣态、本地化也是让国⼈难以青睐三星的⼀⼤原因,三星打造的OenUI并⾮不好⽤,但系统学习成本⾼、功能性不
如国产定制UI丰富,让其在普通消费者⼼⽬中的好⽤程度⼤打折扣。并且近年来国产定制UI已经开始开辟跨屏互联等新
赛道,三星不加紧⽣态建设的话软件迟早会成为⼀⼤短板。
总⽽⾔之,重返中国之路对于三星来说肯定困难重重,想要市场份额势那就必须在产品⼒、品牌公信⼒等多⽅⾯再多加
建设。积重难返,三星需要⼀次对华营销策略、产品定位等多⽅⾯的⼤换⾎,期待有⼀个能更利好中国消费者的三星诞
⽣。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3:3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63052221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星商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星商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