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防范
[摘要]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犯罪趋势有所增长,而且大学生犯罪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导致这种现
象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和社会机制以及个人机制的弱化、学校弊端的影响以及多元文
化、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在于必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
心理素质、健全体制、改进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各方面综合出
发。努力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校园家庭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犯罪现状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一大学生犯罪得现状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了新的趋势,主要体现在:
1、大学生犯罪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进行的一项调
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
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6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
犯罪占了社会刑事犯罪中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7%。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大学生犯
罪人数有明显升幅。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5年期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5年增
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
2、当代的大学生犯罪还有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现象,构成了近期新的特有的趋势。这主要休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⑴女大学生犯罪引人注目。近期女大学生犯罪的频频发生大大提高了女性犯罪在大学生犯罪中的比例。
调查发现,在2002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其中盗窃10人。如:福建省某大学不久前
挖掘了-个由6名女大学生组成的犯罪团伙,从而成功破获了数起发生在女生宿舍中的窃取财物案,这-
团伙中部分成员还涉及女淫等违法行为。⑵新的犯罪种类如贩毒、走私、组织介绍卖淫罪等出现,虽然从
犯罪种类看来,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这类犯罪并不成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重心,但它已
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类型,况且已经有增长的趋势,如在1995年广东省有两所高校出现大学生走私毒品的案
件。⑶犯罪团伙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在许多过程复杂的犯罪中往往出现大学生犯罪团伙,并且这种犯罪
团伙经常拌以社会成员,这在诈骗罪与走私罪中表现尤为突出。而多元化和智能化犯罪,犯罪手段比一般
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以及高音比高危害性。比如大学生卢某就利用黑客软件,到区某公司网上账号和
密码,不仅自己使用,而且还像好友传播,给该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几万余元,还有某些博士硕士利用所学
科学知识研制病毒,从事毒品交易活动等等。由于高科技犯罪更能取得人们的原谅,所以它的毒害也将会
更大,这不仅仅表现在它造成的物质结果,更表现在它所带来的蛊惑作用。
[4]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
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
点院校,占了总人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
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
二、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社会经济根源。
1、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思想
⑴急剧的社会变迁: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正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
转型,于是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随之发生结构性的变迁,而且也打破了原来相对静止、相对封闭、有序
的社会生活状态,走向了变动、开放和相对无序,这样无疑会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矛带给我们最快、最多的
消息。让我们开阔视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诱惑。一些图书文化、音像制品中都包含着有关破
坏和暴力以及某种淫秽的内容但像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港台文化中所宣传的私有化、
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这些非法版书刊、VCD光盘陆续涌向校园,有些
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
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
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
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三)、大学生犯罪的思想根源。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
动,自控能力差做事欠缺考虑,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
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
种情况。
1、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
2
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如大学生吕某强制猥亵
妇女一案,吕某与女朋友在热恋之中突然失恋,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打击,吕某难以接受,某日凌晨恰好
遇见被害人,一时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动,便起了歹意。
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出身贫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不满、仇视,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
调控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极端。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今年年初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浙大学生凶杀公务员案了。今年22岁的周一超是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2003年1月,周一超报名参加嘉兴市秀洲区政府招收9名乡镇公
务员的考试。笔试排名第三,面试后总成绩排名第五。4月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周购买了菜刀和水果刀,
来到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511办公室。他询问经办人干某后得知自己体检结果为“小三阳”,不合格,而
另一位手指残疾考生则属合格类,认为别人动用了关系,录取不公平,一怒之下用水果刀将干某刺成重伤,
并在激愤中将干某同办公室的张某刺死。结果,因造成一死一重伤的严重后果、杀人手段残忍及受害者并
无过错,被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心理迷乱,情绪失控。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使其缺
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
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比如学生黄某,因某日心情烦躁,感觉前
途无望,遂在同宿舍其他同学去上课的情况下,偷了同宿舍女孩每人一件东西。黄某说,她就是将盗窃作
为排解自己心情的一种手段。再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大熊猫一案ֱ
3、对法律藐视的心态。
法官在调查中发现,不懂法不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犯罪的大学生大多对法律条文的规定有大致的了
解,有的甚至攻读法律专业。在犯罪大学生中,有的学生明明晓得那样做是违法的,但心存侥幸,认为自
己手段比较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心态。
4、性心理不健康。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开始对性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从青春期开始的逐渐性成熟以及性
意识的增强必然使这些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关注异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正
常的性道德观念,再加上受到各种暴力、色情文化的不良影响,就有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
性犯罪行为。如当今校园里发生的多起奸杀命案中就不乏此类情况。据反映,某些高校还存在男大学生偷
看淫秽书籍、录相不过瘾,偷偷招妓甚至集体招妓的现象。这是大学生性心理不健康的体现,也是走向犯
罪的一个开端。
5价值观念的偏轨
大学校园里的学子多数都离家数百里,父母的管教鞭长莫及。而学校则一般给予大学生较多的自由,以发
挥其创造性。但是当在校的大学生们的自由膨胀到触及社会的底线时,处于懵懂状态的、自由惯了的大学
生们往往就会踏出了这条线,走向犯罪。而且就连目前社会比较敏感的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傍大款现象,
不少大学生都觉得的这也是自由的体现,是个性的张扬,是观念的问题,根本不算什么。她们甚至还引用
潘绥铭的话说:“世界历史上嫖过的男人总多于卖过的女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不公正。”这也能在一
定程度上解释了当代大学生犯罪之所以会出现新趋势的原因。
三、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控制犯罪的方法包括事先的预防措施,以及事后的补救措施。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
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对于大学生犯罪问题事后的措施只能通过刑罚,通过刑罚的威
慑作用从而达到其减少犯罪的目的。同时,大学生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各个部门
积极参与配合。
(一)、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1、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杨叔子院士说“育人要育有人性的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于一个人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事实表明,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缺乏新的追求目标,想轻松轻
松,不进行目标规划,从而造成理想缺失,结果在大学里浑浑噩噩,产生迷茫感与失落感,从而导致心理
问题和疾病,走向犯罪。所以大学生进入大学适应新的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有
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可克服目标、方向、理想的迷失;有了内在驱动力,也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
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避免因内心空虚和心理不健康而产生违法的念头。让大学生能够学到
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
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2、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这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服
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
⑴引导大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和自我宣泄。对一些经常产生的不满、愤怒和痛苦应积极加以宣泄释放。如进
行快跑、拳击等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找知己倾诉等等,以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
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以乐观和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而
不应觉得自己无出路产生极端的想法和采取极端的行动。
3
⑵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克服心理障碍和自闭倾向,学会与人沟通.积极在现实生活
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与人相处应本着诚实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
应讲信用,学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不要过于敏感。总之要充满信
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3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
题。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该以友情为重,不应过早确立恋爱关系。学校应该加强
他们的性教育和性道德的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并利用它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
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
(二)、学校体制的加强
健全制度,改进作风,做好管理、疏导工作。随着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形式多样
化,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校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为宗
旨,切实加强学生的管理。一方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校
风。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改进工作作风,注意深入实际,重视调查研究,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切实解决学
生的各种困难,及时发现并改善处理各种矛盾,不使问题成堆、矛盾激化。对思想政治问题,工作要耐心
细政、入情入理。对有犯罪苗头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更要解决其思想症状,防范其走向犯罪。
(三)、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要进行全面教育,大学生中许多人仍然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如:有参加赌博的把它看
成游戏;有参加打架斗殴的把这行为看成是哥们义气。针对此种现象,我们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
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果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四)、加强校园内部管理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
进入。因此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
预。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另外,应加强对出现在校园
内的多种思潮和文化现象的分析研究,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动向;加强对校报和广播电台的指导,使
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经常关心学生社团的工作,帮助他们人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
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家
庭关系和家庭教育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大关键因素,因此,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协调家庭中
的各种关系,维护家庭结构的完整,发挥其良好的教育功能。家长除关心孩于学习外,还要注意孩子的个
性发展,对孩于要多加勉励,正面促进。要努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因为良好的文化氛围会
增强子女的自尊心、上进心.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对孩于的违法违纪现象,要多加教育、引导,
使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促进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六)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
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
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
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
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1:5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57370220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周一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周一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