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卖白菜》分析
莫言《卖白菜》分析
《卖白菜》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莫
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反映的是一段辛酸的往事。下面是小编精
心整理的莫言《卖白菜》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莫言《卖白菜》原文】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
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
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
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
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
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
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
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104棵白菜,卖了101棵,只剩下这3棵了……说好
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
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
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
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104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
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
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
地卖掉了……我不由得大哭起来,一边哭着,还一边表示着对母亲的不
满。母亲猛地把我从她胸前推开,声音昂扬起来,眼睛里闪烁着恼怒
的光芒,说:“我还没死呢,哭什么?”然后她掀起衣襟,擦擦自己的
眼睛,大声地说:“还不快去!”
看到母亲动了怒,我心中的委屈顿时消失,急忙跑到院子里,将
那个结满了霜花的蜡条篓子拿进来,赌气地扔在母亲面前。母亲提高
了嗓门,声音凛冽地说:“你这是扔谁?!”
我感到一阵更大的委屈涌上心头,但我咬紧了嘴唇,没让哭声冲
出喉咙。
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
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
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
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
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
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
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
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地将它
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也卷得十
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
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
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母亲让我帮她把白菜送去。
我心中不快,嘟哝着说:“我还要去上学呢。”母亲抬头看看太阳,
说:“晚不了。”我还想啰嗦,看到母亲脸色不好,便闭了嘴,不情
愿地背起那只盛了三棵白菜、上边盖了一张破羊皮的篓子,沿着河堤
南边那条小路,向着集市,踽踽而行。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
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
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篓子落地时
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
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
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
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
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
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
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
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
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
“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
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但母亲的身体是永远也
不能再站直了,过度的劳动和艰难的生活早早地就压弯了她的腰。我
跟随在母亲身后,听着她的喘息声,一步步向前挪。在临近集市时,
我想帮母亲背一会儿,但母亲说:“算了吧,就要到了。”
终于挨到了集上。我们穿越了草鞋市。草鞋市两边站着几十个卖
草鞋的人,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堆草鞋。他们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我
们。我们穿越了年货市,两边地上摆着写好的对联,还有五颜六色的
过门钱。在年货市的边角上有两个卖鞭炮的,各自在吹嘘着自己的货,
在看热闹人们的撺掇下,悬起来,你一串我一串地赛着放,乒乒乓乓
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硝烟气味,这气味让我们感到,年
已经近在眼前了。我们穿越了粮食市,到达了菜市。市上只有十几个
卖菜的,有几个卖青萝卜的,有几个卖红萝卜的,还有一个卖菠菜的,
一个卖芹菜的,因为经常跟着母亲来卖白菜,这些人多半都认识。母
亲将篓子放在那个卖青萝卜的高个子老头菜篓子旁边,直起腰与老头
打招呼。听母亲说老头子是我的姥娘家那村里的人,同族同姓,母亲
让我称呼他为七姥爷。七姥爷脸色赤红,头上戴一顶破旧的单帽,耳
朵上挂着两个兔皮缝成的护耳,支棱着两圈白毛,看上去很是有趣。
他将两只手交叉着插在袖筒里,看样子有点高傲。母亲让我走,去上
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风迎
着她吹,使她的身体摇摆,仿佛那风略微大一些就会把她刮起来,让
她像一片枯叶,飘到天上去。她也是像母亲一样的小脚,甚至比母亲
的脚还要小。她用肥大的棉袄袖子捂着嘴巴,为了遮挡寒冷的风。她
走到我们的篓子前,看起来是想站住,但风使她动摇不定。她将袄袖
子从嘴巴上移开,显出了那张瘪瘪的嘴巴。我认识这个老太太,知道
她是个孤寡老人,经常能在集市上看到她。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
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
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
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
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
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
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
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
“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
吗?”
“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
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斗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
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
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
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
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
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
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
过称。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
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
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
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
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
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
也一张张地点数着。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
然后就移开了。一块破旧的报纸在我们面前停留了一下,然后打着滚
走了。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
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
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
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
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莫言《卖白菜》分析】
【简评】
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
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
心中依然沉痛。”母亲高尚的人格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时至今
日仍然刻骨铭心。
重读莫言的《卖白菜》,再次被深深触动。在那个饥饿的时代,
在那个贫穷的时代,白菜饺子是怎样的一种奢望。我们也许根本没想
到过白菜饺子有什么好吃,但它却曾经在一个12岁的眼里是最好的吃
的东西。小说的情节虽然很简单,语言也很朴素,但当我再读到文章
最后时也已是泪眼婆娑了。相信大家读后,也会像作者一样心中沉痛
不已。
【思想内容导读】
除去浮华写本真
《卖白菜》这篇小说不是对现在生活的精细的描摩,也不是对未
曾经历过的历史的大胆虚构,而是聚焦于一段那段非常特殊的岁月,
这段日子对作者本人来说记忆尚存,它不算是眼下,又尚未滑入久远
的过去。对于这段往事,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和成人的冷静态度,
些微的温情,把改革前或初期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本真自然的呈现给我
们的。
一、真实的历史
莫言的《卖白菜》,开篇就把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是“1967年
冬天”,一个任何中国成年人都知道是什么时代的时代:贫穷、饥
饿……。莫言写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象那个装白菜的“结满了霜花
的腊条篓子”一样,真实得不敢肆意想象,不许魔幻,只能是本真的
再现现实。
二、真实的生活
《卖白菜》小说语言平实、干净,故事也真实简单得要命。故事
里有一个家,但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家里似乎只有
“我”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同侍侯地里的白菜,一同去卖菜。眼看就
快过年了,无比激动的盼望之情在“我”心里已贮藏很久了。但母亲
为了换钱不顾我的哭闹依然决定卖掉最后的三颗白菜。这个决定尽管
残酷但也真实的反映了“我”家的生活境况。集市上,遇到一个挑剔
的孤寡老太太来买白菜,当“我”见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
撕,很是伤心和气恼,最后“我”赌气多算了她一毛钱。小说中的
“我”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但这却源于“我”对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
情和老太太苛刻的举动。等我放学回到家,已经卖掉的白菜又回到了
家,母亲“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
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最后母亲哭了,小说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读着这篇小说,仿佛在想象中真实的体验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代的
北方农村,那彻骨的冷,和彻骨的穷。
三、真实的情感
不舍情:从播种的那一刻起,那颗小白菜就和作者结下了不解之
情。它的弱小让无知的作者给它施了很多肥料,幸亏,它在母亲的抢
救下,它活了过来。它就象是作者看着长大的孩子。作者说:“我熟
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如今,它就要成为别人桌
上的佳肴了。所有的期望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失望、不解、疑惑、
不敢相信……作者对它充满了回忆,充满了喜爱,充满了不舍。
自责情:刺骨的寒冷使作者将小白菜跌落在地,无论无意还是有
意,这都是不应该的。“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
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看着
母亲那因过度劳累和艰难生活而再也伸不直的背,作者也只能流泪了。
“我”的自责之情相信所有人都能够体会。
懊悔情:这次悔恨让“我”至今想起仍沉痛不已。。本是心头肉
的小白菜,却被人指责;本就瘦弱的小白菜,却被剥了又剥;本来诚实善
良的母亲,却被人怀疑。这都是一个买菜老老太太的所作所为。“我”
心中的愤怒之火暗暗燃起。你既如此,我又何必诚信呢?再加之生活的
贫穷,算钱时给她多算了一毛。不料此事被揭穿,母亲这次哭了。母
亲的诚信被“我”摧毁了,她彻底感到悲伤,“我”的内心更是无限
的懊悔
【学点指津】
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技巧,下面我们只择其中最突出的两
个方面来作一下探讨和学习。
一、细节助推波澜细节凝聚情感
作文必须重视细节,如果不善于捕捉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
我们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
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卖白菜》这篇文章多处运用
了细节描写。文章开头“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
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
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这个细节描写可见母亲是在无计可施、
万般无奈的时候做出了要卖掉最后三颗白菜的决定的。“母亲靠近我,
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
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
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透过此处描写,我们看到了倔强母亲慈
爱的一面。“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
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老太太”的撕扯
那棵小白菜的同时作者也感觉是在撕扯自己的心似的,这个细节为下
文多算她一毛钱埋下了“厌恨”的种子。“‘你今天让娘丢了脸……’
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这
两行泪水也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心底。
二、巧设冲突彰显性格
《卖白菜》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就是在这些冲突中
塑造了一个虽然生活在贫困交加的时代,但依然坚强、慈爱、倔强和
信守诚信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文章开头在决定是否卖这最后的三颗白
菜的时候,母亲内心是很矛盾,母亲何尝不想留下它们过年,但家里
实在是穷啊。为了不让“我”哭,她恼怒地喝斥我,用“凛冽的声音”
教训我,但是看到“我”手上的冻疮时,又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
强调”对我说话,从“我”和母亲的对话中看出了她既有倔强的一面
也有慈爱的一面。在集市上,“我”和那个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之
间的语言冲突是最激烈的了,看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
“我”的心中的愤怒之火暗暗燃起,作者在算钱时给她多算了一毛。
后来这件事被揭发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
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
算人家一毛钱呢?’”“我”不过是想宣泄下内心的气氛之情,谁料到
母亲会因此而伤心流泪。母亲这次哭了。以前,无论多大的事儿,就
算是天要塌下来,母亲仍不会哭。从这些冲突中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
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还不及作者的欺骗让母亲难过。
文章中的冲突是生活矛盾的反映,在矛盾冲突中母亲那坚强、倔
强和信守承诺的性格彰显无疑。
拓展:《卖白菜》教学设计
一、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
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
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
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
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
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
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
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
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
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
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
拉开、扒拉
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
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
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
有着深厚的感情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
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
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
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
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
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
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
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
“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
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
贫困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
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
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
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
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
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
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
埋下伏笔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
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
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
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
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
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
挺过去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
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
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四、拓展思考
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
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
建议二可采用片段作文训练法
可以先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勾画人物描写方面给自
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然后谈谈原因,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先对文
章的人物形象、主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赏析文章
的重点语段,分析写作方法、及其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应用等让学生
在赏析后自己仿写,达到本文的教学目的二
建议用一课时完成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网络查询与莫言相关的文学常识,
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第一步:浏览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先行浏览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谈谈自
己对本文主题的看法,借以了解本文的中心
第二步:分析人物,掌握刻画方法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老师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导到本文的人物描写
上面,可以让学生勾画描写母亲和“我”的语句,然后分析这些句子
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哪些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达到了怎样的作用,并
且让学生进行仿写,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用多种方式刻画人物形象
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充分感受本文母亲形象后,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父
母的艰辛,自己写个自己的母亲片段。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0:4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52858220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菜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菜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