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符号中的“0”起源于?
数学符号中的“0”起源于?
为了方便,加一个零占位。不然会把10和100混起来的。
是起源于印度。
^是为了说明接下去是某个数的几次方。
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
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
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
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U”(加的意思)的第一
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
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
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
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
“-”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
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
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
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
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
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
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
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
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
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
一次用“√”表示根号。“R”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
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
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
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
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
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
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
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
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
德创造的。
数学符号一般有以下几种:
(1)数量符号:如:I,2+I,A,X,自然对数底E,圆周率∏。
(2)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
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对
数(LOG,LG,LN),比(:),微分(D),积分(∫)等。
(3)关系符号: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是
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表示变量变
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
“⊥”是垂直符号,“∝”是反比例符号,“∈”是属于符号等。
(4)结合符号:如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
“{}”括线“—”
(5)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绝对值符号“‖”
(6)省略符号:如三角形(△),正弦(SIN),X的函数(F
(X)),极限(LIM),因为(∵),所以(∴),总和(∑),连乘
(∏),从N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
幂(AM),阶乘(!)等。
符号意义
∞无穷大
∏圆周率
│X│函数的绝对值
∪集合并
∩集合交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恒等于或同余
LN(X)以E为底的对数
LG(X)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上取整函数
CEIL(X)下取整函数
XMODY求余数
小数部分X-FLOOR(X)
∫F(X)δX不定积分
∫[A:B]F(X)δXA到B的定积分
P为真等于1否则等于0
∑[1≤K≤N]F(K)对N进行求和,可以拓广至很多情况
如:∑[NISPRIME][N<10]F(N)
∑∑[1≤I≤J≤N]N^2
LIMF(X)(X->?)求极限
F(Z)F关于Z的M阶导函数
C(N:M)组合数,N中取M
P(N:M)排列数
M|NM整除N
M⊥NM与N互质
A∈AA属于集合A
杨大傻2009-03-2713:50:12印度
carolyangg2009-03-2713:55:57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
玛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人发明的。
材料1.据历史记载,玛雅人有一个被称为“人类头脑最光辉的产
物”的数学体系,玛雅人(或他们的欧梅克祖先)独立发展了零的概念,
它的发明与使用比亚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还要早一些,
比欧洲人大约早了800年。并且使用二十进制的数字系统;数字以点
(?)代表1,横棒(-)代表5。碑文显示他们有时会用到到亿。
论点:这里提的零并不是我们所用的阿拉伯数字0,但这应该是最
早含有0的概念的数字了。
材料2.“0”的发明和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人终于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
明创造,但此时还没有“0”。“0”的出现,是在1到9数字符号发
明一千多年后的印度笈多王朝。刚出现时,它还不是用圆圈,而是用
点来表示。至于何时由点转为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在公元
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地方发现了一块刻有“270”这个数字的
石碑。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有关“0”的最早的记载。
后来,这套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人将这套数字介
绍到欧洲。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称它们为阿拉伯数
字。
之前欧洲人使用的是罗马数字。当“0”传到欧洲时,罗马教皇认
为“0”是“异端邪说”,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罗马学者从一本天文
书中见到了阿拉伯数字,对“0”的作用十分推崇,专门在他的日记本
上记下了“0”在记数和运算中的优越性。后来,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
说他玷污了上帝创造的神圣的数,将他逮捕入狱,还对他施行了拶刑。
但迫害无法阻挡先进知识的传播,“0”不仅在欧洲传播开来,还迅速
地传遍了全世界。
它们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十三世纪。但据英国著名科学史专
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0”产生于中印文化,是中国首先使用的位
值制促进了零的出现。印度是在中国筹算和位值制的影响下才创造“0”
的。中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采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
“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数字,明确地使用了十进位。在《诗经》
中,零的含义被解释成为“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计数中把零作为
“没有”看待。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注《九章算术》时,已
明确地将“0”作为数字了,使用过程中,开始用“口”表示,后来把
方块画成圆圈。到了十三世纪,南宋数学家正式开始使用“0”这个符
号。由此可见,中国是“0”的发源地。
论点: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们所用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0:0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509132200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数学0.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数学0.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