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元帅将军有哪些
元帅是中国古代领兵之最⾼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封号,⼈们都好奇古代中国的⼗⼤元帅
中都有谁。下⾯跟随店铺⼀起来看下中国古代的⼗⼤元帅,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元帅:项⽻
东⽅的汉尼巴(⼀样地苦⼤仇深、⼀样地使过破釜沉⾈、⼀样地所向⽆敌、⼀样地功败垂成、⼀样地
⼀⽣只吃过⼀场败仗但军事⾝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样,呜呼!)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奔袭,半⽇破刘邦六⼗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万兵⼒敌韩信五⼗万,⾮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智障,但⾄少与常⼈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战略之⽗,与孙
⼦齐名,⽽⼩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中国古代⼗⼤元帅: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
西罗马帝国的冤⼤头之⼀
匈⽛利公国助产⼠之⼀
与李世民同为排⾏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西临汾)⼈,为⼤将军卫青之甥。⼀⽣四次领兵
出击匈奴,均⼤获全胜⽽回,歼灭匈奴11万多⼈,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
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
⾄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以家为也。”
中国古代⼗⼤元帅:卫青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
西罗马帝国的冤⼤头之⼀
匈⽛利公国助产⼠之⼀
排⾏榜中出⾝最苗红根正者(奴⾪)
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
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西临汾西南)⼈。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卫⽒的私⽣
⼦。幼为家奴,饱尝酸⾟,及长,为侯府骑⼠。建元⼆年(前139),因其同母异⽗姊卫⼦夫得幸武帝,始以卫
为姓,⼊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中⼤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
⾕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今⼭西右⽟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
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
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五年春,率骑兵3
万出⾼阙六七百⾥,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拜⼤将军,统领众将。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余万骑出定
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本营,歼万余⼈(见河南漠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
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掣颜⼭(今蒙古杭爱⼭南⾯⽀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还。是役斩获近两
万⼈,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司马。卫青⼀⽣七次率兵击匈奴。⽤兵敢于深⼊
,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卒同⽢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皆愿为其效⼒;处世谨慎,奉法守职。漠北⼤战
后未再出征。
以上⼆位皆有重⼤国际影响,是祸⽔西引的⼤功⾂。观其保证中华数百年的安泰与西欧上千年的混
乱的伟⼤战绩,列于⾼位,宜也
中国古代⼗⼤元帅: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但⽐起西边的同⾏,⽼班简直是天使)
以战养战的⾏家⾥⼿
以夷制夷政策的⿐祖(但⽐他的后世追随者强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物
班超(32⼀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班彪⼦,班固弟。永平
⼗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三⼗六⼈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
的疏⼊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带)
的侵犯,⼜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今新疆
库车⼀带)、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九年曾遣⽢英出使⼤秦(罗马帝国),
抵达安息西境,未⾄⼤秦⽽还,⼗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
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中国古代⼗⼤元帅:孙膑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东阳⾕东北)、鄄(今鄄城北)⼀带⼈。主要活动于齐威
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将其骗⾄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
⾻),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忌门客,助⽥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
此⼴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命庞
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初⾄齐国,尚⽆威望,且防庞
涓警觉,仅以军师⾝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
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东定陶东北),⽰敌以弱,尔后直奔⼤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在其回军
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败魏军,擒(⼀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七年,
魏⼜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肦(⼀说⽥忌)、孙膑率军救
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紧追不舍,孙膑因势
利导,以逐⽇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
马陵(今范县西南),⼤败魏军,杀庞涓(⼀说⾃杀),掳魏太⼦申(见马陵之战)。1972年⼭东临沂银雀⼭汉墓出
⼟的⽵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定
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
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
有阐述。
中国古代⼗⼤元帅:韦睿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睿(公元442—520年),字怀⽂,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曾祖时迁⾄
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
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
猛冲,⼤破魏兵。⼜堰肥⽔灌合肥城,⽤⾼⼤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溃,梁军⼊城,斩俘万余⼈。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王元英率军数⼗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
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激战⼀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暴涨,他
遣将以⼩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上前搏⽃。在梁军总攻下,魏军⼤败,溺死、被杀者
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泽东在读李延寿著《南史》卷五⼗⼋《韦睿传》的批语中说:“(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
秀、周瑜之风”,赞扬他会打仗,善于调查研究;赞扬他豁达⼤度,能团结⼲部;赞扬他作风好,谦虚朴素,廉
洁克⼰,等等,认为“我党⼲部应学韦睿作风”。
中国古代⼗⼤元帅:周瑜
年轻、能⼲、⼈⼜帅,风流倜傥,万⼈迷⼀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历史影响份上,七吧
周瑜,⽣于公元⼀七五年,死于公元⼆⼀○年,东吴⼤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
出⾝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多谋略,⼈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都督。建安
⼗三年(公元⼆○⼋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烧⾚壁,⼤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
仁的伏兵射伤。为⼈器量狭⼩,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
箭疮发作⽽死。
中国古代⼗⼤元帅:徐达
明初第⼀名将
中国历史上第⼀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飞的异世知⼰,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元⾄正⼗三年(1353),
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
南京)。继⼜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三年秋,在鄱
阳湖之战中,⾝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五年,以⼤将军率
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七年九⽉,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诚及其将⼠25万。
同年⼗⽉,以征虏⼤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
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七⼀)。徐达长于谋略,
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第⼀。明洪武⼗⼋年⼆⽉病卒,追封中⼭王
中国古代⼗⼤元帅:郭⼦仪--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的“不战⽽屈⼈之兵”理论实践者
(697~781),唐朝杰出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载(749),
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节度右兵马使。⼗四载,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节度使,
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西右⽟),进围云中(今⼤
同),攻克马⾢(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五载,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
陉(今属河北)进⼊河北,⾄常⼭(今正定)与光弼合兵⼗余万,连败安禄⼭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
河(今⼤沙河流经新乐、⾏唐附近河段)等地。进⾄恒阳(今曲阳),采取深沟⾼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
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收复河北⼗余
郡,切断安军后⽅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拟将进兵范阳,获悉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
守,唐⽞宗西逃,遂与李光弼引兵⼊井陉。旋奉命率兵5万⾄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太⼦李亨(是为唐肃宗)。⾄
德元载(756)⼋⽉,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节度使。⼗⼀⽉,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
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后顾之忧。⼆载⼆⽉,郭⼦仪率兵收复河东(今⼭西永济西
南)、冯翊(今陕西⼤荔),⼀度攻破潼关,⼤败安将崔乾佑。四⽉,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
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5000。五⽉,与安守忠、李归仁战
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随元帅⼴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15万,再与安守忠、
李归仁战于⾹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败之,斩其6万⼈,收复京都长安(今西安)。⼗⽉,随李俶乘胜东
进,在回纥军配合下,⼤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15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
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营河北。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
度使各率所部共数⼗万⼤军联合讨安庆绪。⼗⽉,领兵渡黄河,⾄获嘉(今属河南)⼤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
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7万来援。⼦仪选3000⼸弩⼿设伏于营垒,先战
后退诱安军⾄垒下,伏兵万箭齐发,安军败⾛。⼦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再战愁思冈
(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3万⼈,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年三⽉,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5万精兵
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列阵接战,杀伤相半;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唐军因⽆统⼀指挥,诸节6仁垢骼9楸菊
颍?右且嘁??耸睾友?今孟县南),以保东都。旋任东畿、⼭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
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西新绛)兵相继叛乱,朝廷恐其联络
安军,乃封⼦仪为汾阳王,任朔⽅、河中、北庭、泽潞⾏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
仪⾄绛州斩乱⾸及同谋者40⼈,太原亦效仿处置。从此河东诸镇皆奉守法纪。不久,⼦仪⼜遭宦官程元振离
间,再度被解除兵权。⼴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地区。程元振隐
情不报,⾄是年⼗⽉,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
阳(今咸阳东北)抵御。未及集兵,吐蕃率吐⾕浑、党项、氐、羌等20万众已渡渭⽔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
奔陕州,京都失守。⼦仪⾄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4000⼈,以雪国耻激励将
⼠;⼜以昼击⿎张旗、夜燃⽕等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年,朔⽅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
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节度⼤使,出镇河中府(治今⼭西永济西南)。不久,怀恩
反谋败露,其部众归附⼦仪。怀恩奔灵武,⼜引回纥、吐蕃⼗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仪奉诏出镇奉天,
旋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东通和吐蕃使。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北)
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退。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闻仆固怀恩暴
死,遂不睦⽽分营,⼦仪即利⽤其⽭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破吐蕃
军,稳住了关中局势。⼤历元年(766),屯军河中,为解决军粮,垦⽥⾃耕。是年河中野⽆旷⼟,军粮充裕。
⼆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闻⼦仪发兵,遂斩智光以降。⼋年,吐蕃10万余众攻
泾、邠(今彬县),⼦仪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遂召诸将议事,不究战败之过,只议再战之谋,
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
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仪曾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安民兴国⽽上书。九年,年事已
⾼,⼜为边陲不宁⽽⼊朝陈谏,提出:吐蕃、党项、吐⾕浑为主要威胁,应从内地各道调精兵屯朔⽅各重
镇,以作防守边疆的长远计划。⼗四年,唐德宗继位,被尊为尚⽗,加太尉兼中书令,余官皆免。郭⼦仪精
于谋略,⽤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许国,临危不惧,勤于职守,⼀⾝系国家安危20余
年,对巩固唐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
中国古代⼗⼤元帅:李牧--战国四⼤将之⾸
⼜⼀位只败在⾃⼰⼈⼿⾥的名将(末代皇帝总和⾃⼰过不去,崇帧也是)
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影响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他的⽣平活动⼤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
奴;后⼀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
⼭西宁武以北⼀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每
天宰杀数头⽜犒劳⼠卒;他注意提⾼战⽃能⼒,每天教练⼠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员侦探敌
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他和军民约定:⼀旦匈奴⼈侵,未得出击号令,⼀律速将⼈马物质全部退⼊堡垒固
守,不得轻易出击。这样坚持数年,军队⽆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装备精良⽽素质极⾼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觉得⾃⼰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便责
备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年多,匈奴⼀⼊侵,便带兵出战。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正常
的耕种和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再三勉强,李牧才说:“王必
⽤⾂,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
⽽未能效⼒,也都想请求⼀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五万⼈,射⼿10万⼈,加紧
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侵。
匈奴⼩股⼈马侵⼊时,赵军假装败⾛,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军
⼊侵,李牧常设奇阵,⽤两侧包抄,痛击敌⼈,⼤破匈奴10余万骑。接连⼜灭掉(衤詹)褴,攻破东胡,降服
林胡,单于落荒⽽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能⽆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
如、廉颇、赵奢等⼈在政治军事⽃争上的每⼀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孝成王⼆⼗年(前246年)以后。这⼀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
⾝份出使秦国,定⽴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
颇与乐乘均出⾛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悼襄王⼆年(前243年)他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县西)、
⽅城(今河北固安县南)。此时,泰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对向赵
国。赵王迁⼆年(前234年),秦⼤将桓(齿奇)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东武城县西),杀赵将
扈辄,斩⾸10万。三年(前233年),⼜带重兵攻打赵国。赵派李牧为⼤将军,⼤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城县
西南),桓(齿奇)兵败潜逃。秦王暴怒,以⾦千⽄,⾢万家购求桓(齿奇)(⼜称樊于期)之⾸。可见此次⼤胜对秦
打击沉重,⽽赵得到喘息之机。因功⼤,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前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县),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
损失也很⼤。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正迁七年(前229年),秦国⼤将王翦⼤举攻赵国,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瑞和率
河间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直相持到第⼆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
部代地地震,⼤⾯积饥荒,国⼒已相当衰弱,⽽更⼤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
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反间故计,重⾦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
谋反。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
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三个⽉后,王翦⼤破赵军,
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辜被害,使后⼈⽆不扼腕叹恨。胡三省注《通鉴》
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起:“赵之所恃者李牧,⽽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
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郭开”。批判赵王迁⽽迁怒其母,未必
妥当,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是相通的。这种义愤。起着强烈⽽深刻的教育作⽤,也是对爱国志⼠的
慰藉。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0:0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506522200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归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归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