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欲安所归乎翻译

更新时间:2023-03-12 00:03:48 阅读: 评论:0

足球运动的好处-日本护肤品品牌

欲安所归乎翻译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贵州苗寨)

1

文言文虚词积累和课外短篇练习(十)

一.虚词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通“盍”)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④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⑤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

①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②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2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

⑦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3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至若】【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话题,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的意

思。有时不译。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肴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哨遍.高祖还乡>>)

二.判断“乎”“若”在文中的意义。

(一)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

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

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二)“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

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

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一)吴五百

吴名憃①,南兰陵②为寓言靳之曰: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

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髡,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每未

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

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

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4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吾故人或骎骎华要③,当书此遗之。

【注】①憃:愚笨。②南兰陵:作者世居兰陵,后迁居江南。故自称南兰陵。③骎骎华要:骎骎,马跑得很快,喻

事业进展迅速;华要,华贵显要。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蹴

之即道()(2)解墨衣衣

之()

(3)浮屠出腰间金市

斗酒()(4)是殆

非寓言也()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醉

而狂②醉

五百而髡其首B.①牧录而械之

②且加之

械而絷焉

C.①颓壁

而逃②顾壁

已颓D.①夜则絷

其足②又械且絷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

(2)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

4、“千岩老人曰:是殆非寓言也。”说这篇寓言不仅仅是一篇寓言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讲的故事,确实在百姓身上有类似情况发生。

B.虽然故事未必真有,但类似丢失浮屠的事确实发生过。

C.在生活中,像五百那样“失我”者大有人在。

D.寓言中讲的故事有社会针对性。

5、从文末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30-34题。(17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

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

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

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

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明史·于谦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及是,三杨已前卒

卒:_______________

5

(2)适

有御史姓名类谦者适:______________

(3)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

自代:

(4)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

振: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劾谦以

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连词,因为)

B.请留谦者以

千数(介词,用)

C.周、晋诸王亦言之,乃

复命谦巡抚(副词,才)

D.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

振(连词,用来)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

答:

(2)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答:

4、于谦入朝被捕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5、语段侧重表现于谦□□和□□两方面的可贵品质。(2分)

参考答案:二(一)、1、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2、相当于“于”3、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4、助

词,用在句中表停顿5、助词,词尾,不译6、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二(二)、1、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2、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3、动词,可译为像,如,及

4、代词,可译为你5、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三(一)1.(1)踢(2)给„„穿(3)买(4)大概

2、D3、⑴淮西有一个和尚在吴地客居,白天(每天)在街市上喝酒。(重点:客、日、介词结构后置)⑵

因为你(我)才有了行千里的差役,我将要让你吃苦。(重点:坐、乃、且、苦)4.B

5.、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随着地位升迁,尊荣富贵,别人因而刮目相看后,不知不觉随之而改变,连他自己看自己也

不再是原来的身份,因而在生活中失去自我,失去本真。(2分)作者针对这样一类人或现象进行批判和警策。(1

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吴五百》吴地有个著名的蠢人,人们常以“半吊”[即五百]称之。千岩居士(作者世居兰陵,后

6

迁居江南。故自称南兰陵)作寓言而讽之。说是淮西(古时西方称右。如山西称山右,江西称江右)的一个和尚旅

游来到吴地,白天在街市上喝酒,醉后发狂,掳胳膊挽袖子在街市人群中横冲直撞,行人都纷纷避让。街市的衙役

禀报吴地的长官,长官将他的罪行记录在案,然后给他戴上枷锁,写了公文交给差役,派他押送和尚返回淮西。差

役辱骂那和尚道:“狂僧,因为你要我出这千里的差,我将要让你吃苦。”每天还没到早晨,就踢和尚起来上路,拿

着板子在后面驱赶,不让休息;晚上就绑起他的脚。(这天)来到奔牛埭,和尚拿出(自己)口袋的钱买了一斗酒,

晚上,灌醉差役并剃去他的头发,脱下黑色的囚衣给他穿上,并且给他戴上枷锁绑好(脚),推倒墙壁逃跑了。第

二天,太阳偏西时,差役醒来,四周寂静无声,不见了和尚,看墙壁已经倒了,就(自言自语)道:“啊,他逃跑

了!”然而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却是黑色的囚衣,顺手摸到自己的脑袋吃惊地发现没有头发,自己戴着枷锁还被绑着,

无法出门,大声在旅店中喊道:“狂僧还在这里,唯独把我给丢了啊!”

客人每每看到吴人就说这件事,吴人自己也发笑。

我(感叹)道:“这大概不是寓言吧,世上失去自我的又岂只吴地的差役啊!我的故人有的很快就华贵显要了,

应当写这些文字赠送给他们。”

三(二)、1、:(1)死,去世(2)恰巧,正好(3)代替自己(4)同“赈”,赈济,救济

2、:A(A项中的“以”为介词)

3、(1)但于谦每次去京城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去的(重点为“橐”及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语句

通顺1分)(2)随后(不久)王振知道搞错了,于谦得以释放,但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重点词为“已而”、

“左迁”,各1分,语句通顺1分)

4、有位和于谦同名的御史得罪了当朝权贵王振(1分),恰好于谦此时入京荐人自代(1分),结果遭逢迎王振

旨意的人弹劾而被捕下狱(1分)。(共3分,意思接近即可)5、(2分):正直、爱民(每项1分)

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

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说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

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

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旨意,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

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随后(或不久)王振知道搞错了,于

谦得以释放,但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

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

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

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0:0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50628220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欲安所归乎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欲安所归乎翻译.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