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3-11 23:15:56 阅读: 评论:0

松鼠乐园-理性消费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dns查询)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22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

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

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

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

赏课时,我先从分析《东风破》,《菊花台》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

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

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

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

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

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

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

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

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

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

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

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

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

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

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

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

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

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

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

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

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

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从应试来说,

也有其现实意义。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

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那么

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

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

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

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中学生更

为重要。高中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

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

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

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

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

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

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

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

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2

很多人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

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

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

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虽然我工作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和学生的接触,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

越低。针对这样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觉得语文教学可以

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改进:

课堂教学: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极富“激情”

语文是人文和科学的结合。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

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

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可能是我刚毕业的原因,我觉得作为

一名新教师,更容易和学生沟通,也更有“共同语言”,这样可以先

和学生培养好感情,然后带着情感来学习

2、尊重“需要”,注重兴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

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

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前的语文课,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

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学生“自己学

习”、主动学习。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

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要信任学生,给他

们施展自己的舞台。课堂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

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

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

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

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

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说考试时的文言文总是课外的,但是题目

中设置的选项却是我们课堂中学习的,要教会学生拓展。总之,教师

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让语

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

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

样他们便会更加自信、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

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学生

积累作文素材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

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带着情感学习,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最终接受其中的情

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学习人家文章中语言运用的优点,吸取别人文章的精华。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

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

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

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教学语言:

不能因为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

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不能使

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否则会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也

不能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

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对学生要有耐心,遇到提问要

仔细讲解。对于学生的成绩要多肯定,多鼓励。

我希望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让学生享受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在

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3

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年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是每一次讲解,

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过去每次只是力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教授给他们似乎就达到

目的了,然而现在发现灌输式的学习确实不再适应课堂,定然也不适

应高考。模式化的教学,绝对不是优秀的语文课堂。高考我们固然要

让学生掌握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一类型题目的做题方

法,但是对材料的解读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学生去体会语文,感悟

语文。

课堂之上语言应当简练,要相信学生,教师确实只是课堂的引导

者,学生才应当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当由浅入深,设置

一定的台阶让学生去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最大限度的激发

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语文是绝对学得好的。

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高三语言基础知识的量比较多,需

要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将一些基础的知识不断的循环往复,从

而得到很好的掌握,这时候老师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找到一种

方式能够让学生能够自觉的对自己进行检测,积极的学习,这是我一

直思考的问题。班主任的对班风的把握必不可少,语文的课堂也可以

发挥一些育人的功能。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看了高三很多的现

代文阅读后,我正在尝试一种能够连接现代文与作文的写作方式,还

有许多的困惑,但是我觉得最成功的是,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愿意去写,

愿意表达,虽然他们的语言还是比较的稚嫩的,但是我很高兴。愿意

再接再厉,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喜欢的母语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4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

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

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

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

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

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

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

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

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

性作用的发挥。

盲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

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

"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

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

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

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

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

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

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盲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盲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

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

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

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

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

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

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

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

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

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

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盲区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教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

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老师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的

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

维学科,作文更学要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有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

作文题目,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

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

在现行的作文教学工作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

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高考优秀作

文><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

学生的真实感受,形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盲区。

要走出这一盲区,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定是让学生

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

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

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

去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感悟去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

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按照他们自己的

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即使是教师分析课

文,也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

被动地接受你的灌输。

盲区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

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

的一个盲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

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

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

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

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

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

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

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

词这一工作。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

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盲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

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

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

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

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

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5

回顾本阶段的工作,我感觉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就目前工作来说,我现在要做的是:分析现在自己教学上的薄弱点,

寻找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制定下一步可行性的目标,所以,我更应该

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整理心情,积极备战,以

最佳的状态迎接明天的工作。

鉴于此,针对本学期各种考试情况,我应多谈问题,多研究对策,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对症

一、存在问题:

1、我在平时在语言积累方面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教学中有

所渗透,但平时读和背的训练不够到位。往往以少数好学生的'回答代

替全体学生的说和练,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导致后进生不能

牢记在心,考试时不能应答。

2、从卷面上反映出来的部分学生基础题错误率高,也反映了教师

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训练不够到位,或者说对后进生基础面的掌握

程度有所忽视。

3、新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赶进度,学生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会有所压缩,往往在学生一时不能回答关

键问题时,教师就会代替他们来解答,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由于缺

乏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在答题时思考角度错位,有的甚至于无从下笔。

而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对考试的重视度不够,考试时注意力高

度集中的,潜心答题和检查的学生不多,甚至可以说少之甚少。以致

粗心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样,学生的审题能力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尤

其是作文部分最为突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较为薄弱,需要

老师加强训练和方法的指导。

二、改进措施:

1、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课前必须深入研读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重点,设计一个中心问题,预设几个疑

点。目标制定要准确,目标落实要到位,文本的训练点要找准。每一

教时的字词句篇的训练要层层把关,并要做到及时反馈。

2、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立足于课堂,在教学中给予学生

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培

养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意识,并深入理解文本蕴含的意思。

3、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写作教学中,不能以统一

的要求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有分层意识,对于写作基础一般的学生,

要强调把一段话写通顺,在此基础上递进。

4、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和语言运用

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

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加强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对话描写等写作方法的训练。

5、对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要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帮助他们掌握最

基本的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6

在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语文需要更多思考如何提高

学生的素质。制定一套实践方案,并将其有效地实施到实际的课堂教

学中。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如何在保证学生对汉语

足够重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传授有利于提高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

教材和写作训练方法。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认真考察教

学、教师、教材和学生这三个最基本的环节的基础上,确定不同于其

他学科的教学原则,从而有效地推进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我认为,首先,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在当前

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有许多旧观念,它们无法摆

脱旧观念、习惯势力和旧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教学和

传播,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智力发展的培养。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语

言的学习和应用,语文课程是阅读、写作、听、说、修辞、逻辑等多

种因素的综合,不可能在每一堂课上都教授所有的东西。只有关注教

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适合学生的学习技能,学生才能取得实效。

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普遍缺乏汉语基础知识。由于初中三年级的

高考,许多初中语文教学热衷于所谓的“基础知识训练”,包括很多

单词、句子和文章,死记硬背似乎是“双基”知识的训练,但实际效

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言技能。结果,一些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

错误的单词和打字错误成堆,标点符号使用不分青红皂白,有些甚至

不知道最基本的句子成分。这样,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有

着重要的影响。

新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

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注重积累感情,陶冶和培养语

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

汉语的思想感情和民族通用语言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

趣、思想素质和文化品位,培养健康人格,形成健全人格。注重培养

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这清楚地表明,高中语文教育指

向“人的发展”。因此,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注重

语文实践、技能训练,立足语文知识,讲求实效,课内外有机结合。

但我认为,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们都必须关注一个核心和两个基

本点,即围绕“技能练习”的核心。这两个基本点是课内和课外。注

意课堂练习和课外阅读。课内外结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延伸到课

外阅读材料,穿插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这样,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更新教育

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是提高高中生语文素质的前提。

其次,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总是让学生在课堂上

被动地理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

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完全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状态。有时我

们在思想上有一些理解,但当我们开始实践时,我们会退缩,担心打

破原有的刻板印象模式,造成课堂混乱。这样,学生根本无法在学习

中体现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提高高中生语文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

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在课堂上

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

每节课上,我请一两名学生在舞台上发言,然后邀请一两名学生发言

和评论他们的同学。此外,在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以

问题的形式充分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充满

活跃的气氛,积极讨论,发表有进取心的演讲。但在培养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举一反三,以此类推,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和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教

师应该主动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不是被动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正

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ldquo;我认为一个好学生不是教学,不是教

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只要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就

能掌握并受益于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学习是提高高中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途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7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上课时就尽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掌握

内容,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生的

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

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

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

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

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

看客。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

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

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

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

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

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所以我认为,

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

他人的意见。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

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去做一个旁观者,这种现象的根源

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

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

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

讥笑,怕老师棒杀,怕说不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快,干脆充当看客,

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

发言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教师

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

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

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

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

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经过一个教师耐心辅导的过程。

另外,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

的学习肯定是低效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每一个人

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

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

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

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

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

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

形式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不成功的。

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是新课改的基本课题,也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

关键。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这个过程就是无形结果,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唯一出发点。要最大程度尽最

大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思考状态以及学习方式。某些好看的东西

未必实用,这是生活中的常理。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8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

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

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

心理。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

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

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

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

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

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

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

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

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

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

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他

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

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

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

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

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

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刻板,情绪慌乱,

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以致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

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的重要性,而是

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

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

“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

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

“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

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

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

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

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地垒和砌,嫌麻烦

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

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

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

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

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

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

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

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

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

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

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

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

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

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

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

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

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

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

“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9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

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

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

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

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

正的能力。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做为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儒释道医等优秀文

化的艰巨使命。宋代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就要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

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

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

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

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孝心提起来了,

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一辈子就不让人担心了。

学习《弟子规》,不是口号,要抓落实。本人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

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做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

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

有明显的好转。

2、八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语文教材与教学中的体现与学习。

我国宋代就有了用以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八德”:孝、悌、

忠、信、礼、义、廉、耻。十年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育科

学规划,连续开展重点研究课题"大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

",锁定的八个核心德目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

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

值。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

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

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

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与

“八德”也是相通的,在教学中也可给学生有意与有益的参考与提示。

比如在讲鲁迅的《药》时可适当对迷信与科学进行短小的讨论。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0

在教育领域,最热闹的就是语文教学,最容易教的是语文,最难

教好的是语文。领略教坛风骚的是语文教师,误尽苍桑的也是语文教

师。我仅就本月语文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做法,希望大家共同借鉴,

互通有无,彼此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

本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文言文教学,教学内容分两部分:一

是古文的基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等。一是古文翻译、文章赏析,

名篇佳句的背诵。课堂教学的模式主要如下:

1、改变以往教师主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把相关的知识用

填鸭的方式教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老师唱独角戏。主要

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疏通文义,提出疑问,老师给予解决。当然,

有些固定的知识,老师还要传道指点。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2、采用师生同台的教学方法,老师充当主持的角色。具体做法是:

把班级分成若干组,每个组有一名主管学习的组长。帮助讲课的学生

组织材料,每次讲课随机抽出几人讲解课文。学生事先知道讲哪篇文

章,有准备的时间。在讲一篇课文的时候,他们几人可以分工。比如

有的讲情节,有的讲人物形象,也可以讲全部内容。学生讲完后,他

们会给我意外的惊喜,同样的话题,几个人以不同的角度阐述。是多

元的思辩,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3、讲练结合法对文言文教学很有帮助。讲完每课后,学生稍做总

结,进行习题练习,从做题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纠正问题。

4、总结归纳法:学习了两单元的文言文,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归

类,可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

点句式,疑难句子翻译,名句默写等。学生用心做了,效果很好。这

样,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的是整体的系统的而非零散的知

识。

5、落实是文言文知识得以扎实的重要的途径,可以利用自习或课

上十几分种抽查,一次不会,两次,三次,直到彻底掌握。

用心实践,真心体会,认真反思,尽快成长。语文如海,博大精

深。语文如宇宙,浩瀚无穷。真正把语文教好,真的不容易,能做的

该做的只有继续努力。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1

一、学生在学习上的最大困难——如何提高语文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成八种不同

的表现形式,而语言技能(语文应用能力)位于首位,由此可见在教

育家的眼里,学生的语言智能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学

校教学中形成的一个怪圈,就是学校的师生天天用,天天练语文,可

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学科却是语文,没有多少学生敢说自己语文学得好,

没有多少语文教师敢说自己的语文教得多好。究其原因在于:语文能

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的问题,一个长期积累语言材料的问题。

一个人语言贫乏,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思维的贫乏必然影响学习

能力的提高。在我所带的两个班(073班和075班)中,学生语言材

料贫乏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理科班073班。课堂上比较活跃,课

后却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学习其他科目,因而语文知识积累不够,语

文能力也不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学生在学习上的

最大难题。

二、教师在教学上的最大困难——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

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语言能力是由无数

点点滴滴细小琐碎的知识汇聚而成。语文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

的过程。因而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问题。这也

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对此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认为不就是背背

名句名篇,积累字词嘛,有什么难的。其实,我这里所说的积累并不

是死记硬背一些名句和词语,真正的语文积累,内容更为丰富,不仅

有词语和古诗文名句,还应有学生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情感体验可以

激发学习兴趣,感兴趣的内容在记忆里“自由出入”时,才能活学活

用;只有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为阅读、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形

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三、采取措施,迎难而上

针对以上教学中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夯实基础——字词句的抄写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本学期一

开学,在目标定位和思想动员课上,我就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基

础明确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准备两个作业本,一个用来抄写课本中

出现过的生字词,一个用来抄写名句美文及写作素材,每周要求学生

交上来给老师捡查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的书写

水平,二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其次,加强阅读。语文新课标要求从学生有效的阅读课文起步,

这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也是对阅读规律的遵循。叶圣陶先

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我们在

课堂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

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读”,反复的“读”,再从“读”中获得

感悟和体会,提高阅读能力。这才是有效的阅读课文。只有这样才能

获得实实在在的阅读效果。因此,这一学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就

特别注意留给学生尽量多地读课文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到“且慢开讲,

且慢启发”,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

过程,不能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

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再次,自我充电。“一日不学则落后,三日不学则无知。”在课

程改革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教师的自我学习显得优为重要。一位教

师要会教书,首先要会学习,我深知教师的自我学习在整个教学中的

重性,因此,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我采取了多种不同途径进行学习。

如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及高考动态;积极向其他老师学习,取长补短;

充分利用“校视通”里的优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等。特别是对学校订

购的“校视通”学习资源,不敢说我是用得最好的一个,但可以肯定,

我是学得最多的一个。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继续为我们开通“校视通”

这一学习资源,让我们老师能向高水平的教育看齐。

四、今后的教学重心

学生的年龄在增长,知识也在不断积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当

务之急是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方法,为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打下

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体验,真正感

受的课文语言的魅力。因此,如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

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感受和情感体验方面的积累,让他们找到源头活

水,给语文学习带来清泉溪流,成为今后教学的工作重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在教

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和同仁们不断

的交流切磋。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2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

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实

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所要追寻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在保证

学生对语文有足够重视,并有一定语文基础与写作基础的前提下,怎

样有的放矢地传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大有卑益的教学内容和

写作训练方法。以此为基点,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

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

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当前的中学

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

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

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

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

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

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

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

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

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

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

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

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提高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

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

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

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

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及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明确地指明

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

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

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必

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练”这个核心而展

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

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

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

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前提。

其次,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长期以来,我

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语语知识的传授,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

的接受,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学

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完全是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状态,有

时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但一到实践中,就缩手缩脚,担心打破原来的

定势模式,引起课堂混乱,不可收拾。这样学生根本无法体现自己在

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

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

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

动,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

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

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

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

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

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

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

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

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

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3

在政治科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听了高二文(3)班的政治课。

通过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听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

思。

听课印象:

(一)好的方面:

1、施老师教态自然,在整个课堂中的表情非常好,脸上始终洋溢

着笑容,亲和力非常强,语调平和,听起来很舒服。

2、对教材比较了解,整节课各个环节连接比较好,没有出现停顿,

课堂比较流畅。

3、教师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一节课40分钟很少在讲台上活动,

能够深入到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和学生和目光交流,也对

学生的回答做出许多积极评价,有利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

(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内容太多,包括两个单元的重难点。

2、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较为混乱,问题的设计没有难度,难

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的许多提问中,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

但老师还是让学生讨论思考,然后再个别作答,一个说明练习太容易,

二是老师的应变不好。

3、讲课内容的深度不够,不能够满足优等生的学习要求。

自我反思:

这一课例的讲授过程,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思考:

1、教师只有熟悉教材,掌握内在的知识间联系,以及熟知学生的

知识水平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促使自身素质和学生能力的飞跃。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

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渗

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研究学生身

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

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为此,教师组织合

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明确的共同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这任务中

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除学生间的互动外,还要发挥“师生间的互通”

对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4

身前背后,总能听到学生说:“我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

皆因作文很难。课堂上,单纯依靠老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

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

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如何使学生会写作文一直是我反思

的一个问题。假如,我们的作文指导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小朋友;假

如,学生写作文也像玩游戏一样投入,一样有激情。那么,学生将会

感受到作文课的幸福、快乐。这也是作为一名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的

追求。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潜心研究如何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

优化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那么,如何在

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

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这一直是我反思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

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

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支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

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

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如我教人教版小学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时,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从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

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

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

1、看:

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是什么颜色,它们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闻一闻、尝一尝:

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水果是我们经

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

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

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摸一摸:

大千世界,水果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我

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5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我最初的认识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

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但是这有不容易?我们的课堂常常滥用讨论、合作学习

的方式,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想想自己,在教学中也是有这样的现象:例如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

的东西,自己还在不厌其烦地细讲精练;一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知

识,自己却将之分化,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

识能力的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往往因为自己所谓的“标准

答案”而扼杀……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的听专家们的引导和指点,认

真和专家们做心灵上的交流。记得专家组有位老师说的好,教师应该

对教材进行分析运用独到的处理方法,把教学思考中的特点、优点、

亮点通过情景表达出来。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

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合作、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

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和注重积累与梳理。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

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

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

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

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

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

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第三、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

教师不能够也不应该去左右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要充分

保障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表现欲望,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师生平等

的交流中得以解决,教师决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指手画脚,更不能

对学生的认识做这样或那样的否定和贬损,要具有平等与民主的学习

氛围,教师能左右的仅仅是节奏和方法而已。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

必须贯穿始终的是真诚与信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正确阅读的能

力和潜力,要与学生彼此都敞开心灵。

第四、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学问的杂家,不但要“渊”,而且

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

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

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

能游刃有余。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6

本次中考命题采用新课标标准卷模式,考查了学生的科技文、古

诗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及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知识覆盖面

宽,题型较为多样灵活,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但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易也较适中,阅读文本较平易,问题较易操作。

经分析试卷,发现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成语和病句的辨析能力较弱。今后

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在这方面积累,平时做作业时要重视

思考辨析,积累辨析经验,功到自然成。

2.文言虚词用法辨析能力不强。究其原因,在于缺乏面对难度较

大问题的勇气,平时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考试时更是自信不足,草

率应付,难以得分。

3.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十分严重。因为平时接触这种文本太少,

阅读经验不足,感悟能力较低,对命题类型了解不够,审题粗疏,答

题术语意识欠缺,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多凭借感觉解题,得分没把握。

4.语言运用题型中的连贯题好仿写题分值大,易失分,好多学生

心态浮躁,缺乏反复推敲的习惯和耐心,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深

刻的认识,观察例句粗心,只看大概,对“仿点”观察不周,写出的

句子不符合题干要求。一部分学生写出的句子格式正确,但缺乏格调,

或者句子表达的情境相差甚远,答案不够完美,得分不完整。

5.作文堪称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本次考试作文命题材料对立意

提示明显,立论切入角度较多,审题不准的问题相对较少。试卷上反

映出的普遍问题主要有:命题缺乏鲜活性和艺术性,也不能反映

习作的中心观点;议论文事实论据不足,论据缺乏典型性,论证方法

单调;对论据缺乏准确的分析,论点与论据间的统帅关系阐释不到位;

语言表达技巧意识不强,句式单一,缺乏变化,修辞手法使用少,语

言表达缺乏张力;彰显思路的意识较弱,行文随意性强,不能使用设

置分论点、铺垫、照应等方式强化习作结构的技巧性新课程背景下的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知识和

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

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获得较

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个体

自主创新的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在如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在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连贯、仿

写、压缩语段方面要提早介入,积累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典型试题。

2.阅读教学中进一步重视情感人文价值观的渗透。有意识培养学

生对古诗文、文学类这类情感色彩浓厚的文本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

鉴赏该文本的能力。

3.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精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小组自

主互助学习,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提高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自信意识。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

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

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

题海战术不完全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

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

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

些文学作品,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

另外,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现在很多学生思想浮躁,急功近

利,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

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

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0分钟,如何调控和

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

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

新课程理论,不断研究教材,一定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教材当载

体,用教材驾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将理论与实践

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7

我的教学生涯开始了。这一个月,经过近期对学生的观察以及课

堂和课后的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我的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他们

平时非常的散漫,而且根本做不到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表现的也

很随意,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到了一个可以督促他们的方法:在开

始讲课之前,我会找到一个和本节课相关的典故或者讲一个有趣的事

件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新课的时候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把

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发现问题,先从简单的开始以培养

他们的自信心,当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自己身上时,就相对的避

免了课堂上互相说话的场面,课堂的纪律也好很多。

职业高中的学生,他们不是很重视文化课,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

较差,所以在理解知识内容方面表现的不是特别的积极。针对这样的

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在每一节课上都把生字和生词用多媒体展示

上让他们去读去写,采取小学老师的教授方式,领着他们读和记,然

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随堂考他们。今天在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特别

喜欢看小说,虽然题材都是些穿越的或是校园的,但是他们的兴趣在

这上面很浓,我就借着这个机会要求他们在看小说时把不认识的字查

字典查会,并让他们做一定的积累,毕竟让他们认真的在课后完成一

些学习任务有些困难,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希望可以有一定的效

果。

我的学生中,总有人喜欢在课堂上睡觉,我就制定了一个课堂的

规定,睡觉的学生就站起来给同学们唱首歌,我其实是想用这种轻松

的方式打消学生的睡意,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我的本意是想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但这个规定实施后,结果

是没有学生再睡觉了,因为他们都不想在同学们面前唱歌,虽然我有

点意外,但效果还是达到了,现在只要是上语文课,不管是下午第一

节,还是下午第二节,都没有学生睡觉,我觉得这种方式针对职高的

学生还是很有效果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学,我了解到我的学生有好多人竟然没有理

想,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好像除了

玩就没有什么兴趣和爱好。我在这个周一的时候专门上了一节课,让

他们谈谈自从来到职业高中后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的理想、爱好、

特长。我的初衷是想借此来激励他们自信,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但我

发现实际效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虽然有一点意外,但还是很快的把自己的思

路调整过来了,因为我觉得他们会表现出这样的反应是和他们从前的

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关的。从生活方面来看,学生们的家庭大多是父母

没有什么文化,所以这些因素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观的取

向,他们更重视的并不是学习,所以大多数人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

就不是很好,可能是当时老师的不重视、家长的忽视让他们在学业上

放任自流,在学习上没有任何兴趣和自信。

面对这个问题,我经过一段的思考,我想通过让学生改变自己的

方式来激励自己。比如,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

来调整课程的深浅度,一定要让他们学得会,听得懂,从基础改变他

们放弃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觉得人如果没有理想就缺乏动力,所以

我要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理想,可能在开始时会是我强制

的,但是时间久了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内在动力,

有必要的时候我会请班主任帮忙加入到我的计划中去。以后的每一节

课,我都要找一个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理想,要求他们先查找一些在理

想支撑下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实例,然后对比自己,用理想来激励自

己。

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会有价值,希望在我的努力下能

够不断提高我的教学能力,并且让我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有理想的人。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8

1、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

在上现代文新课之前,我们会布置前置作业,如“读了本文你有

什么疑问?有何感想?文章哪些内容打动了你?你从中联想到了什

么?”学生只有认真地解读文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使课堂上

的讨论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表面的热闹。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对

文本的初次感受,不干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和多

层面地解读文本。课堂有太多的生成,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心点评学生的发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明显的知识点错误;

第二,观点正确;

第三,观点片面,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只点到了问题的某一个

方面。

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

第一种情况,是纠正学生明显知识性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不是片面地给学生戴高帽子,一味地说“好”“很

好”等词,要说出学生发言好在哪里?好的本质。

对第三种情况,不能模棱两可,让其他学生找不到方向,雾里看

花。而应该从尊重学生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中肯的

评价,学生会因老师的点评,在识见上有所提升,产生新的认识,从

而对文本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做出中肯的点评,也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体现。

3、开发家长资源,拓展延伸语文课堂。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任何一门科学都源自于生活,

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还原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开发家

长资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少,我们邀

请家长来讲课,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或讲

述自己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的讲课了解社会,

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家长上课,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

一种方式。孩子可以从别人的父母所讲授的内容中,联想到自己的父

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爱他们的

父母。教师和学生家长三者在活动中也增进了了解,关系变得更加融

洽。无论是语文教学方面,还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生本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即郭教

授提到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一个为而不争的教育成长世界。希望在

我的课堂上我能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9

我于9月13日举行了校内教学大比武《荷塘月色》第二课时课堂

教学。《荷塘月色》是第三单元“走进自然”单元主题的一篇课文,

它意蕴深厚,是几代人传诵传教的名篇,可算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了。

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文章脉络合作者情感变化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

的教学设计落在鉴赏语言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上。

回顾课堂效果,我反思如下: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阅读文化经典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即欣赏美进而创造美,那

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本着这样的思想设

计本堂课,出发点是可取,但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这

点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效果更好?我

想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情感诵读,激发审美情感

诵读教学是早已被几千年的教育史验证了的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

它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心灵熏陶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情感诵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推动情感体验、促使情感升华,

课堂阅读教学就不会再气氛沉闷,而是进入到声情并茂、起伏跌宕的

趣味性境界。

情感诵读,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其次,诵读不

仅要用声去读,更要用心去读。将优美的语言转化为形象、转化为意

境,这样就会达到在诵读中生情、在诵读中传情的阅读境界,这样的

诵读才称得上“美读”。再次,诵读不仅需要老师范读,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读,而且诵读方式应当多样化。老师的范读可以加深学生对

文章感情的把握;学生的自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不一的诵读可以

使他们在与作者、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中生发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生

命感悟。

在本堂课上,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赏读、品味回

读等形式的诵读,首先感觉还是读的不够,尤其是赏析第二部分时读

的甚少;其次缺少齐读形式的设计,冲淡了学生的激情,也在一定程

度上减弱课堂的活跃氛围。

2、莫让方法限制学生的审美思维空间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

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于是我想在赏析“月下荷塘”

与“塘上月色”的美景中让学生领略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魅力

和动词的精心妙用。带着这样的功利心态,我先引导学生赏析一处优

美的写景句子,让学生领悟到赏析句子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用这样

的方法赏析自己所喜欢的写景句子。受我讲的方法的限制,学生的思

维局限在对句子的理解上,而非对美景的欣赏上,所以他们也没发现

美,更不用说读出美来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

感受和体验。”不把学生框住,他才能生长出思想的花朵。

二、学生的学情决定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最初设计这堂课时,我设计的面较广、知识点相对较多,经组

内讨论,面对我校普通班层次的学生,面面俱到就等于走马观花,并

不会有实际效果。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修辞与动词的妙用

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两个方面上。经过课堂检验,少而精的设

计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合作学习应注重实效而非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下,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

自主学习难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才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对于合

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讨论的价值。由

于本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座位的安排和教室有所不同,打乱了合作

小组,有一组成员由于缺少领导组织者而未能参与讨论,使得本堂课

的合作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这都是教师的疏忽,像这样的情况可以按

照小组来安排座次。

四、教师的素养决定课堂的效果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性以及课堂生成的驾驭力、

师生活动的融洽度无不是教师素养的体现,而语文教师良好的语文素

养往往在教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师对语文内容的感受、

领悟、解读,深深打上了其精神世界独一无二的烙印,所以,一位出

色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引领者、呵护者,是学生干渴心田的

浇灌者。他应该借助文章去完成一次又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碰撞、

激荡。我深感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课堂语言的凝练度、课堂点

评的精当度、课堂时间的掌控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我会虚心向组内

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无止境,每次公开课都是助我成长的阶梯,我会以此自我鞭策,

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20

初为人师,感悟良多。叹今天学生之不易,整天泡在书山题海里,

面对的是家长,老师,社会殷切的期望,同窗学友之间激烈的竞争,

难怪今天很多人都抱怨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减负,减负,越减越多。

学习科目越来越多,作业也多,三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学生能不

累吗?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也明显下降了。这些能怪谁呢?基本的科学

知识是不可不授的,关键是要向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要效益,培养学

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牵着鼻子

走。在实习期间大家明显的感觉到我们老师带着很高的期待视野希望

每一位学生都能专心听讲,吃透所讲内容,然而结果并非如人所愿,

学生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讲的内容缺乏兴趣,老师的辛勤

劳动没有好的收效。是什么原因呢?是老师知识上不过硬吗?非也。

教师的教学都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教学的内容都相差不远。那为什

么有的班级的学生感到学习很轻松愉快,而有的班级的学生感到学习

是一中负担,索然无味呢?关键是情趣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情趣的

吸引,感化学生,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

起来也轻松。何乐而不为。

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

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我们知道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单独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孤立另

一方面都是片面的。应该明白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而唱独角戏,搞满堂灌。还得注意学生的是学习的

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而教,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是知识的接受

者,也是知识的开拓者。首先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没有老师的引导,

就比较盲目,没有方向。怎样引导呢,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呢?

我认为这即是一个方法技巧上的问题,也是一个知识上的问题。

因此,在情趣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里重在导上。而

非主体上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

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带着

兴趣来学。

拿语文老师来说,怎样发挥老师在情趣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呢?我

认为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工夫。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

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

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

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

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

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

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分析。当然,还要求教师有细腻的情感,

用心去读文章,去读作者,进而读人生,读社会。对教材能心领神会

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通,进入到情景中去。如同庄周化蝶,孰蝶孰我,

难以分解。自然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能出能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备课。除了在思想感情上

寻找情感因素外,就教学内容来讲,还有很多,例如一个典故,文学

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

中的情感因素,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

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

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

学常识,教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

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

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

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意

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当然也不是对所有的知识都面

面俱到,但是对一些生僻字,学生易错的字词是非常用的。

这样虽然没有情,但有趣在。就教学内容将还有很多,这就要有

一个发现的眼光。就要多动脑,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应用情趣教学。特别是研讨型的课题,师

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然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

氛围,教师不可高高在上,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肯

定,鼓励学生发言。不可因为不同的见解而固执己见,语气生硬,讥

笑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对教师产生反感抵制的情绪。而应

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亲和力。敢于发言。教

师授课的语气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而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讲授的语气是随教学

的内容而变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要问的问题有所

准备,精心的备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例如在研讨性的学习

中,可以精心地设计问题,做到一题多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

趣,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例如在《孔雀东南飞》

中可以提出了这样几个研讨型的题目。

1、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

2、刘兰芝起初为何没有答应嫁给太守儿子?

3、刘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结果学生答案很多,课堂气氛很活跃,

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

强。同时,对于提问也要讲究技巧。有时唯一的答案有多种提问的方

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打开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对于较难一点的问题,

教师也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方式单一。可以给出学生答题的技巧,做

出指导,循循善诱,降低问题的难度,不至于令学生摸不着边际,干

脆放弃思考,把问题留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

课堂的气氛当然活跃不起来了。除此之外,对学生的思维如何打开呢?

要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造情景,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在

这一过程中,老师重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不可事事包办,有些是

代替不来的。有些课文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记得上

高中时语文老师让学生组织演《雷雨》,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工具,给学生形象化的感官效

果。如教学录音磁带,多媒体,投影仪来激发学生的趣味。

总之,只要老师能够积极的引导,精心的组织,学生的兴趣自然

就提高了。情趣教学应该大力的提倡,既为老师解决了学生不配合老

师导致教学氛围低沉的困惑,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而不需在课

外花很大的精力来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21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正如

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努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给语文教

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

教师之间存在素质差异,有些教师没能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盲目追

求形式主义,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收效甚微。由此可见,新课程

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一、教学内容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过度关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上

课时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课

堂上缺乏思维的碰撞、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发

挥。新课程实施以后,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

这是可喜的现象。

然而,有些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曲解了语文课

程标准的精神,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把语文课上成了对学生进

行思想教育的“政治课”,淡化了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

培养,课堂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看不到对文本字斟句酌,欣赏不

到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悟。这种“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语文教学,

失去了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功能,导致学生读起课文断断续续,写起文

章空洞无物,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何谈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谈不上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了。

二、教学方式重活动,轻训练

活动化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

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有些语文教师不是从根本上去转变教学观

念,而是过分放大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过度在活动的多样性和新奇

性上下工夫。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热闹的活动,滥用多媒体

手段,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这样似乎是丰富了教学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课文却被放到了一边,大量

的活动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挤去了对学生字词句篇的训练,

挤去了学生对课文谋篇布局的揣摩,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丧失殆尽,这

样的语文课还能算是语文课吗?

如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时,有一位教师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

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和神态的变化,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去阅读,学生还没能体会葛朗台语言的特点,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

就匆匆上台表演,结果导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使得表演无法进行下

去。这样的表演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生动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更

需要的是让学生动静结合,静心思考,潜心会文,对学生进行扎扎实

实的语文训练,使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三、学习方式重形式,轻效果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

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

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

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

学习。学生的讨论声、争吵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可是嘈杂的背后,学生究竟有多少收获呢?其一,这样的分组学

习缺少合理、明确的分工,没有建立小组合作机制,真正参与其中的

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则作壁上观,要么一言不发,要么

闲话家常;其二,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前,没有事先布置学生

进行充足的准备,如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等,因此

学生的讨论浮于表面,不够深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三,在

讨论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袖手旁观,放任自流,缺少

过程性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中心和重点;最后,并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的问题只能

是浪费时间。

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

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

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

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

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

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

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

要也罢。

其实,真正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

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讨论前必须让学生明

确本小组的“共同任务”,以及自己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只有

这样,小组内的成员才能人人参与讨论,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内涵。

否则,合作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广大语文教师作为新课

程的实践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正确解读和

践行新课程标准,把准语文教学的“脉”,对症下药,才能使语文教

学健健康康地走进新课程。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篇22

自己从教已经进入第十五个年头了,按理来说,应该是精力经验

最好的阶段,但是同样也伴随着一些不良的毛病,具体表现为:

第一,重经验轻研究。

我总觉得自己对教材的把握较好了,对课堂的掌控也有度了,因

而,总想以不变应万变,轻视了对教材,对学生的研究和重新的解读,

到底学生整体如何,个体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如何去解读教材,如何

最大化的起到举一反三甚至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等作用,这些意识我

都有点忽视了。我觉得我个人应该再把自己当作小学生,重新学习,

相互学习,加强创新意识,更加的服务学生服务学校。

第二,拖懒推影响工作热情。

人啊,自觉不自觉中总会出现一些拖懒的思想,如果不“照照镜,

整整衣,洗洗澡,治治病”,可能会更加严重。我就是这样,由于俗

务过多,自己的想法过多,对工作出现了能拖则拖,能躲则躲,不求

有功但求无过,有一点摆老资格,耍脾气。

第三,门前雪影响大局意识。

我们学校最大的毛病恐怕是每位老师都各自为战,没能真正地形

成教研组的合力,科研思想,“传帮带”的意识不浓,各人自扫门前

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也是一样!我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别人怎样,我基本上都是做和事老或者

老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糊涂至极。因而,我缺乏了大

局意识和远见的思想,仿佛自己进入了老龄之年。

第四,新教改要有新创新。

我们这一届是广西第三届进入新课程改革的一届,前面已经有了

两届的经验和教训,而我们这一届对我们而言也是新的挑战,既要向

先驱者们学习,认真地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有所矜持,保

留自己的原生态,不要迷失自己更不能失去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总之,新教改就要有新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懒懒而独好兮,我如浮萍以终生。以此自勉!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3: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47756219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