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为何是铁岭:揭秘明王朝崩塌的起点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铁岭曾是明朝经略辽东的⽀点。铁岭⼀旦失守,明朝就会失去平衡东北亚的抓⼿,甚⾄成为⼤明
崩塌的第⼀块多⽶诺⾻牌。
公元1619年,努尔哈⾚率兵攻陷开原。⼤明有识之⼠纷纷感叹,如果铁岭再有闪失,⼤明将再⽆宁⽇。最终,明朝⼀⽅
以铁岭为⽀点经略辽东的⼤战略,最终在⼥真崛起中被彻底粉碎。
这从另⼀个⾓度上,体现了铁岭对于控制辽东乃⾄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意义。
铁岭开原古城。摄影/星志来⾃纳尼亚,来源/图⾍创意
安乐⾃在,雄踞辽东
明代经营铁岭和开原之地,最初并不是为了应付⼥真族,⽽是要压制曾经纵横欧亚⼤陆的蒙古铁骑。洪武元年
(1368),元将纳哈出雄踞辽北。洪武四年(1371),明通过招抚周边的割据势⼒逐渐接近了东北地区,并在辽阳设
置定辽都卫。洪武⼋年(1375),定辽都卫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通称辽东都司)。洪武⼆⼗年(1387),明以军事和
外交能⼒令纳哈出归降,⾄此,明朝据有整个东北地区。
虽然蒙古割据势⼒投降明朝,但终明⼀代,辽东地区始终受蒙古各部的窥伺。为了构筑辐射辽东、甚⾄整个东北地区的
⽀点,洪武⼆⼗⼀年(1388)于奉集堡(沈阳东南)置铁岭卫指挥使司,洪武⼆⼗六年(1393)迁⼊辽⾦时代银州古
城旧址,重建全城。
⾄此,铁岭成为明代外控⼥真与蒙古的军事重镇之⼀,成为防⽌蒙古残余势⼒反扑的战略前沿。
说起来,蒙古⼈其实⼀直很重视以铁岭为⽀点来经略辽东。元朝时期,曾在今天铁岭西丰境内展开平叛战役并击溃叛军
余党,消灭了贵族割据势⼒。此前,铁岭归属咸平府,被元廷视为控制东北的重要⾏政与军事地区。
元代是中国古代邮驿制度⽐较完善、建制范围⽐较⼴、“站⾚”(蒙语,意为“驿传”)种类⽐较齐全的时代,咸平府在东
北驿站⽹络中处于特殊地位。
由此可见,铁岭不仅从军事⾓度能辐射整个东北,早在元代就已经是东北亚重要的物流中⼼。明铁岭卫所在的辽⾦银州
古城,在当年⼀度成为辽东乃⾄东北最重要的军事农垦基地。
明代辽东都司中的铁岭卫所在位置。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铁岭卫建⽴后,围绕如何协调与辽东周边的蒙古、⼥真各部的关系,明朝采取了镇抚并⽤的⼿法。其中对后世影响最⼤
的⾏动之⼀,就是在铁岭地区的开原城内,⼜置安乐、⾃在⼆州(后⾃在州迁往辽阳),作为辽东地区管理少数民族
事务的机构,说⽩了就是安置东北内迁的少数民族。
洪武时期,明朝安置内迁的措施主要有两种:⼀是把降附及强制内迁的⼀般蒙古、⼥真部众和中下级官员编⼊到军事卫
所,或者安置在北平都司⼀带的府州县内屯⽥;⼆是将降附的上层官员及贵族安置到京师优养。永乐时期,对东北内迁
⼈⼝,除了前两种安置⽅法外,⼜专门设安乐、⾃在这样的州来安置。
安乐州与迁往辽阳后的⾃在州的位置⽰意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有了安乐、⾃在⼆州,明朝利⽤铁岭为基地,进⼀步影响了周边的蒙古、⼥真势⼒。安乐、⾃在两州⼤部分的羁縻卫所
的指挥千户、百户,虽属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但与本地同宗、同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的部民仍有⼀定影响⼒。
明朝利⽤他们对蒙古和⼥真各部进⾏渗透、加以影响。
同时,铁岭北邻兀良哈三卫蒙古,东接海西⼥真,东南与建州⼥真相交,掌握内外交通,是东北诸族向明朝朝贡的必经
之地。这样,铁岭在经济上可以对这⼀地区施加影响。
成也成梁,败也成梁
应该说,明朝势⼒强⼤时,东北地区的形势⼀直相对稳定。但随着明朝国⼒⽇渐衰落,那些见识过铁岭开原盛景的少数
民族⾸领如同看见猎物的秃鹰⼀般,⽴马精神了起来。
明万历时期,辽东受蒙古察哈尔部、兀良哈部以及东北⽅向建州⼥真和海西⼥真各部的窥伺,⼀时间陷⼊了强敌环伺、
总⽆宁⽇的境地。好在此时早年内迁于此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修戒备,甄拔将校,收召四⽅健⼉,给以厚饷,⽤为选
锋,军事始振”,当时的辽东巡抚张学颜“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战守具悉就经画”,⼆⼈
默契配合,先后击败蒙古察哈尔部、泰宁部和建州⼥真⾸领王杲,加之镇蓟的戚继光也具备出⾊的指挥能⼒,⼀时间⼤
明“边境晏然”。
李成梁画像。来源/⽹络
辽东柱⽯李成梁长期担任⼀⽅边境⼤员,也开始“贵极⽽骄,奢侈⽆度”。李家俨然成了辽东的⼟皇帝。李成梁的⼉⼦李
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梓,侄⼦李如楠、李如桂,全部成为执掌总兵的总兵参将。但李家军在作战时,常常杀良
冒功,以⾄于万历六年张居正都说:“辽左之功,信为奇特”,“实投奔之虏,边将疑其有诈,不加详审,遂从⽽歼之⽿”,
要求明朝警惕“万⼀所获⾮⼊犯之⼈,⽽冒得功赏,阻外夷向化之⼼”。
影视剧中的张居正。来源/电视剧《万历⾸辅张居正》截图
果然不出张居正之所料,努尔哈⾚的祖⽗觉昌安、⽗亲塔克世在万历⼗⼀年(1583)⼆⽉,冤死在李成梁所部的屠⼑
之下。虽然,李成梁推脱努尔哈⾚祖⽗和⽗亲死于军中,实为尼堪外兰⽤计所致,但努尔哈⾚⽇后在“七⼤恨”中公开叫
嚣:“我之祖⽗未尝损明边⼀草⼨⼟也,明⽆端越衅边陲,害我祖⽗,恨⼀也。”
⽆论李成梁当时是如何部署的,他确实是导致其⽗亲和祖⽗死于乱军中,这种仇恨努尔哈⾚怎么可能忘记?李成梁⼜偏
偏倚重努尔哈⾚,不惜“弃地以饵之”。
万历三⼗四年(1606),李成梁以“地孤悬难守”为理由,放弃⾃⼰经营了30多年的辽左六堡,徙六万四千余户居民于
内地,导致明朝在辽东⼏乎再⽆天险可凭。结果,努尔哈⾚逐渐抵近铁岭、开原之地,并逐次解决了⼥真各部,崛起为
能够威胁明朝对东北控制的强⼤的割据势⼒。
更糟糕的是,坊间风传李成梁曾有借努尔哈⾚之兵压制朝鲜、甚⾄⾃⽴为王的野⼼,公元1608年,李成梁被宋⼀韩、熊
廷弼等廷⾂参劾,最终在万历四⼗三年去世。他死后仅仅三年,努尔哈⾚以对明朝的“七⼤恨”檄⽂昭告四⽅,正式对明
廷宣战。
此时,明朝在东北既⽆可以仰仗的盟友,李家的骄兵悍将在野战中也⽆法与⼋旗铁骑对抗,铁岭和开原的安乐、⾃在要
迎来被终结的命运。
明军丧失战⽃⼒,⼋旗军势不可挡。铁岭最终没能挡住努尔哈⾚的野⼼。1619年,努尔哈⾚以突然袭击攻陷开原。明军
眼看开原失守,铁岭孤城难守,竟然想起出⾝铁岭的名将李成梁家族。李成梁⽣前⾄少是威震辽东,如今早已故去,但
他的⼉⼦李如桢还在。明朝准备派李如桢出镇铁岭,但没等李少爷进⼊铁岭城,努尔哈⾚就⼜通过骑兵闪电战的⽅式攻
破了铁岭。
商贾云集,厚积薄发
此后,从⼥真到满族,从后⾦到⼤清,转眼来到了清朝中叶。
顺治元年(1644),先后在东北设奉天、吉林、⿊龙江将军。在奉天设⽴奉天府。康熙三年,废掉了曾经的卫,改设
县,其中铁岭、开原县都属奉天府辖地。清朝为了保护⾃⼰的“龙兴之地”,将铁岭境域东北部(西丰)封禁为⼤围场,
在⼀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铁岭⾃然环境的恢复。
“奉天府”中铁岭所在位置。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到了清朝中期,铁岭农业得到了全⾯恢复。咸丰年间,铁岭已成为东北农贸重镇。由于两次鸦⽚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
开放营⼝为通商⼝岸,濒临辽河的铁岭也开始将货物直运营⼝。此时,当年所谓的封禁政策早已形同虚设,铁岭的贸易
和物流中⼼地位进⼀步上升,成为东北重要的商业贸易中⼼。
营⼝开埠。图源/⽹络
1898年,沙俄强租旅顺,开始经营⼤连港,1897年,沙俄⼜开始建造中东铁路。⽇俄战争后,⽇本夺取了沙俄在东北
地区的各种权利,并通过1907年宣布⼤连为“⾃由港”等⼿段进⼀步挤压了营⼝和辽河在⽔运⽅⾯的地位。后来,辽河改
道,直接影响了铁岭的物流中⼼地位。但即便如此,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铁岭在辽东的⽔运体系中仍然有着相当重
要的地位。周恩来总理⽇后回忆他在1910年去东北时提到:“我到东北来是坐船,在⽜庄上岸,第⼀站到铁岭,后到沈
阳。”
当然,⽇本对于铁岭区域仍然⼗分重视。事实上从沙俄开始,铁岭农业重镇的地位就引起了帝国主义垂涎。这⼀时期,
铁岭的农产品种植也开始逐渐创出品牌,例如铁岭⼤葱畅销国内外。
中东铁路和后来⽇本所谓“南满铁路”,都将铁岭和开原视为必经之地。中东铁路⽀线于1900年修筑⾄铁岭,时为三等
站。1905年,⽇本将铁岭定位为商埠并建⽴了诸如满洲制粉株式会社、满洲织布株式会社、南满制糖会社铁岭⼯⼚等。
铁岭成为满铁线上重要的⼯矿属性城市。
随着铁岭在近代因为铁路线⽽迅速完成现代化之后,铁岭辐射周边的能⼒⼤幅提升,长期作为辐射东北亚的商贸和物流
中⼼。
中华⼈民共和国成⽴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家重⼯业基地。铁岭作为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地位进⼀步加强。如今,铁岭境
内有京哈、平齐、四梅、开丰、铁法五条铁路纵横交错,总长为450千⽶,平均每平⽅公⾥铁路货物发送量为562吨,
是全国平均⽔平的40倍。这五条铁路直接参与国际铁路的联合运输。新翻修的铁岭⽕车站雄伟壮观。
呼啸⽽过的蒸汽列车。摄影/星志来⾃纳尼亚,来源/图⾍创意
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业基础,让铁岭在重⼯业时代成为东北知名的“⽐较⼤的城市”。沧海桑⽥,东北⽼⼯业区经历了兴
盛,也经历了失落。但是,对铁岭⼈来说,⼯业化时代所滋养的⾃信早已内化为⼀种性格。在开阔的东北⼤地上,当你
⾯对⼀望⽆际的原野和呼啸⽽过的⽕车,很难不会联想到⼴袤的宇宙。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2:3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45084219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站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站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