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及现实意义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指在
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对于处于
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
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
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
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一般而言,中国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
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
区段。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
集的区段,可能成千上万,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
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这就必须做出选择。
关键词:比较优势演进现实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
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
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
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
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
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李嘉图。在完善和挑战斯密“老祖”“绝
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李嘉图“二祖”开了比较优势理论之先河。
“老祖”认为,各国间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
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
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因为这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1
“二祖”则进一步提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
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
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二祖”的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其
本身也存在着不足:一是虽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
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认定各
国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的见解,与现实不符;现
实中,各国大都会生产某些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而避免完全专业化
生产。
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
生产技术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
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个解释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
性,认为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中起重
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
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正是这种
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以及H-O模型实质上都是把国家间先天
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因此从李嘉图到20世纪中期
以前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盛行与当时粗糙的产业状况紧密相
连。当时产业的生产形态是劳动密集而非技术密集型,国际贸易的主
要产品是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而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
处于发展中状态。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迅
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这一
使命注定由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来完成。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学
者们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以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
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角度完善和拓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2
20世纪80年代,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
优势,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的垄断竞争模型,将
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
所决定。90年代,梯伯特进一步总结并集中论述了递增性内部规模
收益(increasinginternalreturnstoscale)作为比较优势的源泉。
但多勒尔(Dollar)等学者却认为规模经济并不能充分解释比较优势,
他们认为,以规模经济来解释比较优势主要是针对现代具有相似要素
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只能部分解释
这些国家中的专业化,而技术差异才是对这些国家专业化程度日益深
化的合理解释。
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R&D)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
理论(GrossmanandHelpman,1989,1990)。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在于
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他们发展了一
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通过R&D产
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他们的模型中,公司引进新
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
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价
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的和产业之间的,前
者受制于R&D支出,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
融资,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格罗斯曼和赫而普曼的动态分
析尽管是建立在许多原有的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如克鲁格曼(Kmgman,
1979)与狄克西特和诺曼(DixitandNorman,1980),但同先前的文
献相比较又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推进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而且
就动态分析而言,他们的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早些时候对具有
产品创新的贸易的动态研究。这些研究(Kru~nan,1979b;Dollar,
1986等)对贸易均衡(当产品由北方最初开发后来被南方模仿)的稳态
性质提供了有用的洞见,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
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罗斯曼和
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R&D的激励和R&D活动
3
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
品的生产,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
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杨小凯和博兰(YangandBorland,1991)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
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
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
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
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
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关于内生比较
优势的分析被置于一个将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之中。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
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
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演进的动态均衡过程,并阐释
了斯密和扬格(AnynYoung)的思想: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专业化带来的收益流的贴现值低于由专业化引
起交易成本增加所导致的现期效用的损失,因此专业化水平将很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
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
强。应当强调的是,他们的框架不同于标准的新古典框架,后者对比
较优势的分析主要基于规模经济,而他们的框架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
分析的核心,并且严格区分了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从而发扬了斯
密关于分工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核心思想。
此外,格罗斯曼和麦吉,(GrossmanandMaggi,2000)还从人力
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发展了一个具有相似
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
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出口产品
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
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
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
4
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
现。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
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对
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
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如果杰
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
势。
克莱里达和芬德莱(ClaridaandFindlay,1992)分析了政府对
比较优势和贸易的贡献。他们的观点同传统的经济理论以及以诺思为
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都不相同。他们认为,政府介入教育和科
研、交通和通讯以及其他经常性社会部门将会显著提高私人公司的生
产率,一些经济部门无疑会从中受益。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搭便车”
问题和公共产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私人公司没有动力提
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供给。
还有的学者从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费希尔和卡卡尔
(FisherandKakkar,2002)认为比较优势是开放经济长期演进过程
的结果。在李嘉图理论和阿尔钦框架的基础上,他们系统化了对国际
贸易的理论认识,提出了自然选择会淘汰无效企业,并且能促进产生
稳定的甚至是高效的世界贸易模式。他们没有假定存在瓦尔拉斯拍卖
者,而是探讨了协调贸易与企业的匹配过程。他们分析的主要结论是,
伴随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更大的国家可能不完全专业化)是世界经济
演化的惟一稳态。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从世界
主义的角度而构筑的高度抽象化的国际分工的依据。李嘉图的比较优
势理论成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形成以英国为中心
的国际分工格局,进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世界的主要生产方
式,促进世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时代赋予
5
李嘉图的历史使命。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现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提高利润的要求,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
作用。但在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是在发动商业战争,
强迫他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通过殖民统治和价廉物美的激烈的竞争
中实现的。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使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而其他国
家成为它的外围国家;英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而外围国家却形成单
一的片面的经济。这种国际分工并非像李嘉图所描述的那样“使人们
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世界各民族结合
成一个统一的社会”。因此,就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形成国际分
工而言,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带有非历史、超国家
和超阶级的观点,美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的实际。但不
能因此而否定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实
行优势互补,促进相互发展的“合理内核”。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后进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追赶先
进的国家,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或局部的竞争优势,都与政府的作用
是分不开的。一国如果想改变其相对落后的贸易结构,便应选定一些
重要的行业与部门,对其实施有效的政府干预,给予政策、资金等多
方面的帮助。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积
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在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时候,可以从本国资
源出发,选择好主攻方向,较早地取得成本优势与规模效应。政府还
应当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完善政
策法规,为企业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
的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将是我国经济中的主导成分,而政府作为国
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必然要在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贸易的转型升级。
目前,造成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倾斜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上游产
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产业政策过多向下游产业倾斜,
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含税,信息、中介功能薄弱等几个方面。应当以市
6
场机制为基础推动国内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发
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构筑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地区开发
政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形成促进上游加工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
良好政策环境。
(三)重视信息、人力资本等新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特别是近十年,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
技术的高速发展,比较优势学说又有了新的内容。除了劳动、资本等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外,信息、人力资本的新因素也成为对外贸易
中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完全有能力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集中一批高素质人才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在这一方面,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7
参考文献
[1]蒋自强、张旭昆、袁亚春、曹旭华:《经济思想通史》,第3卷,杭州,浙江
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
馆,1974。
[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汤在新、颜鹏飞《:近代西方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1:40: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42058219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卡卡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卡卡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