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饺子的来历和寓意

更新时间:2023-03-11 20:58:41 阅读: 评论:0

走走-北海公园景点大全

饺子的来历和寓意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质保书模板)

1

饺子的由来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

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

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

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

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

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

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

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

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

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

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

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

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

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

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

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

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

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

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

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2

饺子的由来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相传东汉末年,南阳大夫张机在长沙为官

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他在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

见百姓挨饥受寒,耳朵冻烂,随后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

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天派药。他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做法

是用羊肉、一些驱寒草药煮熬,之后用饀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据

说吃后身体会发热,两耳变暖,后世有人诈传该配方含有辣椒,但此

为伪史,因为辣椒原产自美洲,约明末后才传入中国,但有人猜测该

配方可能含有花椒。

当年张机派药持续到年三十。初一时,人们开始仿娇耳样子做过

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称之为“饺耳”、“饺子”。

早在三国时期,魏国人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

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

“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有关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

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

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

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

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

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

有汤叫做水饺(在广东,水饺又可以指另一类食品,是用红萝卜、笋、

猪肉或虾做馅的)。’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

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饺子,是一种以面为皮的充馅食物,是在中国北方比较传统的食

物。在一些地方称之为扁食。常见的有水饺、蒸饺、煎饺。

中国北方人过春节,绝不能少了饺子。大年除夕包饺子,午夜十

二点开始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农历正月十五的饺子也叫

团圆饺子,因为这一天是农历新年后第一个满月。除此之外还有“冬

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中国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中国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但是与北方相比最大的不

同,就是饺子在南方地区有可能做成米粉皮(用米研磨成粉,做成饺

子皮)。而且饺子在南方地区只是一种普通的食品。很少出现在逢年

过节的餐桌上。与北方饺子的地位截然不同。

满族称饺子为“子孙饽饽”。

晋语区、以及鲁西南等地区也把饺子叫做“扁食”(晋语区对该物

多有煮角的称呼。,但“扁食”在闽南语中却是馄饨的意思)。

3

饺子的由来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

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就把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每天开始是子时,

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就不仅

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称它为“交子”。

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

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

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义,所以中国人慢慢形成,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时刻,吃

饺子的习俗。

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

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中!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

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

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

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

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各地都有特色饺子,像虾肉饺子、羊肉饺子、牛肉饺子,这类纯荤的当然可口,但单一

的荤料则难免显得单调,不如再加一种荤料,这样口味会更好些,比如三鲜饺子。当然也有

纯素的饺子,如素馅饺子。但按我的口味来评价,纯荤与纯素的饺子,都不及荤素搭配的好

4

吃,比如惠美饺子,菌菇系列的饺子为我的最爱。如有宾客到访,我都会带着宾客到惠美饺

子家吃菌菇风味的,每次客人吃了一盘后,还嫌不过瘾。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

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

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

“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

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

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

包有馅(线),用嘴咬吃,固冬至时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

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

新的一年的祈望。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5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宋·陆游《豆叶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春游——东风知我欲山游,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2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黄师塔前江水东,春风赖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1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14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16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7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哪似春中物。春风得意马踢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9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20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21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2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23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2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25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2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8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29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30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31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3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33今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34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3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6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3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8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小妇随。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39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40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饶舍鸣。41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42春花秋月合时了,往事知多少?4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4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45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予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史记·秦始皇本纪》: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汉·乐府民歌

《古诗穆穆清风至》: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古诗兰若生春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古辞《盂珠》:

6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刘昚虚《阙题》: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李华《春行即兴》: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钱起《春郊》: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戴叔伦《苏溪亭》: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张籍《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东方虬《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若个:哪个?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马踏春泥半是花”“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唐·刘方平《代春怨》: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夜月》: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7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闕成口号先赠交亲》: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唐·杨凌《句》: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宫中行乐词八首》: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落日忆山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送祁昂滴巴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古风》: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金门答苏秀才》: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杜甫《春运》: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曲江对雨》: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腊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远怀舍弟颖观等》: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清明二首》: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绝句漫兴九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王涯《春游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小雨》: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感春五首》: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宋·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懈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0:5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395212187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饺子的来历和寓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饺子的来历和寓意.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