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12)亥时——21:00~23:00—
—三焦经最旺
第一部分第十二章亥时养生三焦通则百病不生
亥时——21:00~23:00——三焦经最旺
亥时三焦经当令,三焦为元气、水谷、水液运行之所。此时是十
二时中最后一个时辰,指当夜的21:00~23:00,亥时又称“人
定”,意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此时是安歇睡眠的时候。三
焦是管理水道和主气的官儿
三焦或三焦经都是传统中医的专有名词。《类经》中说:“三焦
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脏腑,一腔之大腑也。”
所谓“包罗脏腑”,即包覆各脏腑的外膜,可以保护脏腑,为油脂体
膜,故称为“焦”。三焦油膜可以完整包覆整个体腔,显然比五脏六
腑还要大,所以又叫大腑。其存在形式又与其他脏腑完全不同,又叫
“孤腑”。
三焦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呢?三焦既属“火性”,又位于亥时之
“水位”,其对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即为“行气行水”。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即三
焦可使全身水道通畅。人体中的水液之所以能够正常排泄,这与三焦
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此外,三焦可通行元气。元气在肾,由先天之精所化,依靠后天
之精滋养。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全身的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
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通行的道路。
那三焦是指哪三焦呢?三焦可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如雾
上焦为横膈以上,包括心、肺、胸、头面部及上肢。《灵枢·营卫
生会》说“上焦如雾”。也就是说,面食最入三焦经我们平时吃的面
食是由小麦磨粉制成的。中医认为,小麦味甘、性平,入脾、胃、心、
肾、大肠等经,因此也可入三焦经。常吃小麦可养心安神、健脾养胃、
厚肠止泻、和胃制酸、消烦止渴、消肿止痛、益肾补阳,在缓解失眠、
腹泻、腰腿疼方面也有相当效用。
1减轻胃病:将小麦做成的馒头烤至略焦,每次吃半个,分两次
吃完;最好在胃不舒服、胃酸分泌较多时食用,可以制酸、减轻不适
症状,甚至改善腹泻。
2治轻微烫伤:取面粉适量,以香油调成糊状敷在患部,4小时
更换一次。
3治体虚易盗汗失眠:可予小麦30克,加甘草、大枣适量,加
水煎服,早晚各喝一次,有缓解作用。上焦心、肺敷布气血,就像雾
露弥漫的样子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此外,上焦还可接纳水谷精
微,故又称“上焦主纳”。
中焦如沤
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
《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中焦如沤”。“沤”,音òu,指长时间浸泡。
“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需要像沤田一样,才能进
而化生气血。因中焦脾胃能化生水谷精微与气血,所以又称“中焦主
化”。
下焦如渎
下焦是指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和下肢等。但
由于肝、肾同源,肝与肾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故又将肝、肾都
归属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认为“下焦如渎”。“渎”,音dú,
指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古称“长江”、“黄河”、“淮河”、
“济水”为“四渎”。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所以与江河并
列。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注入长江,而
济水故道即今之黄河下游,现有的记载首见于《尔雅·释水》。“四渎”
也是一个穴位名,位于前臂背侧三焦经,在阳穴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
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常用于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
咽阻如梗、前臂外侧疼痛等。
“如渎”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的作用犹如沟渠,使水浊
不断外流的状态。下焦还主司二便的排泄,故称“下焦主出”。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做完运动或吃完饭后,体温就会升高,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焦和中焦发挥了功能。那么排尿后为什么
会情不自禁地打哆嗦呢?这是下焦放出热量的缘故。
三焦经多气少血,气动气乱就会生病。耳聋、耳鸣、喉干痛、精
神病均需要调理此经。平时照顾好三焦是对健康的最大安慰。
问:我这个人就是不爱吃面食,还有其他什么食物可保养三焦呢?
答:如果不爱吃面食,可以吃米饭,不要因为米饭常见,而忽略
了它的作用。它其实是最补益人体的。
米饭是最大众化、亲和性最强的一种食物。从中医角度讲,米饭
味甘、性平,除了入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之外,其
余各经也都适用,所以也适合三焦经。
①病后体虚或肠炎发作期,吃点稀米粥可以补气、厚肠、开胃。
米饭与绿豆配伍,煮成绿豆稀饭,既可饱腹,还可清热解毒、除烦渴。
②米饭与干姜同煮,可以温中祛寒、缓解女性痛经。一碗温热的
稀粥喝下去,出汗后非常舒服,也可以缓解感冒。
③米饭与小茴香、黑糖同煮,煮沸之后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趁
热服食,几次之后,可缓解胀气、呕逆等问题。
当然,米饭的功用还有很多,只要合理安排饮食,都可以补益三
焦。
大米为水稻,根据其生长环境来看,其能养阴润燥,其润燥之功
以米汁为最。养阴之物比较滋腻,所以大米熬粥很黏。如果用大米熬
汤,上层米油最好,润滑爽口、滋而不腻,对于津液不足、咽干夜甚
者是一个经济方便的窍门。有的人有胃病,不能吃米饭,每天只能吃
馒头,看着别人吃米饭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不妨试试水涝饭,煮出的
米汤不要浪费,可以当水喝。
笔者的几位患者说近日感觉上火,人很慵懒,时下芒种将近,建
议其做些米汤喝,以降火润燥利湿,一举两得。
民谚:“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说的就是夏天人们的通病
——懒散。因为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增加,体内汗液不易通畅发散,
热蒸湿动,湿热弥漫。所以,暑令人多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根
据季节特征,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在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注意防暑)。夏
日中午小憩可助消除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
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
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需注意的是,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
“汗出不见湿”,“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亥时三焦通百脉
十二经脉循行了十二个时辰,三焦经则为最后一站,这时是夜间9
点至11点的亥时,过了此刻又是新一天的开始。可以说,三焦经是六
气运转的终点,三焦经通畅即水火交融、阴阳调和、身体健康。
亥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要保持心境平静
从亥时之初(21点)开始到寅时之初(3点),是人体细胞休养
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此时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进
入一天之中的“冬季”。冬季是万物闭藏之时,人到此时也要闭藏,
其目的就是为了第二天的生长。那么,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做呢?要
收藏兴奋,保持心境平静。睡前要做到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
邪入三焦的针灸疗法如果邪气侵入手三焦经,就会使人产生咽喉
肿胀疼痛、舌体卷缩、口干口渴、心中烦闷、手臂外侧疼痛而不能抬
高到头部等病变。
临床针刺疗法常取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等穴。
关冲点刺放血对喉咙痛有效(医院常用三棱针,点刺后针孔较大,
自己可以用验血糖用的采血针,笔者常用1寸毫针点刺,以免针孔过
大,效果也很好)。
肩部侧面疼痛、不能抬起手臂者,针取中渚,常可缓解肩臂疼痛,
甚至可以使疼痛消失,手臂即可侧举过头。
睡前要少喝水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而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是人体血气运行
的主要通道,上肢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此时阴气极盛,
要保持五脏安静,以利于睡眠,睡前要少喝水,容易水肿的人尤不宜
多喝水。
要及时入睡
亥时三焦可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就会得到休养生息,
对身体十分有益。最好在22:30左右入睡。在生活中,很多百岁老人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亥时睡觉。
人体脏腑直接受三焦的管理,如果三焦不通,必然会生百病。如
果想让养生更上一个台阶,就要时刻关注亥时的三焦。
问:请问三焦咳是怎么回事?
答:《素问·咳论篇》说:“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
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
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
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
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
意思是说,五脏咳嗽,长久不愈,病邪就蔓延转移至六腑。脾咳
不愈,胃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病,胃咳的表现为咳嗽而伴有呕吐,严重
时可能吐出蛔虫;肝咳不愈,胆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病,胆咳表现为咳
嗽并呕吐胆汁;肺咳不愈,大肠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病,大肠咳表现为
咳嗽时大便失禁;心咳不愈,小肠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病,小肠咳的表
现为咳嗽而多屁;肾咳不愈,膀胱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病,膀胱咳表现
为咳嗽时小便失禁。
以上这些咳嗽如果长久不愈就有可能发生三焦咳。三焦咳表现为
咳嗽时腹部胀满,没有食欲。常用异功散、通理汤、木香顺气散、七
气汤加黄连、枳实等治疗。
阳池穴是手足冰冷的克星
三焦经主要分布在手臂外侧中间位置,以及肩部和侧头部。其循
行路线是:从无名指尖端的关冲穴往上,经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液门
穴,顺前臂两骨之间往上,穿过肘,从上臂外侧上肩,入缺盆,再向
下至膻中穴,与心包相联系,然后下横膈膜,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中,一条支脉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
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直上出耳上角,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
下。另一支脉则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后注眼外角,与足少阳经相
接。
三焦经如果出现问题,就会表现为气乱水亏,可能出现多汗、水
肿、耳聋、喉咙不舒服等非特定性疾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梳理
三焦经脉,亥时最好。
经常按揉三焦经还可以防治因胃肠机能失调而引起的痤疮:用手
指从腕至指端,沿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按揉摩擦5~10遍;也可
用毛刷垂直刷腕外侧三焦经位置5遍。
对三焦经失调可发挥神奇力量的是阳池穴。阳池穴是三焦经原穴。
何谓阳池?阳是指天上阳气;池是指囤物的器皿。该穴意指三焦经气
血在此囤聚太阳热量后化为阳热之气。因此,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
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并将热能传达到全身。
有一位年仅25岁的姑娘来找笔者看病,她是一个典型的惧冷症患
者,夜间常因四肢冰冷而无法入睡。白天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感觉
冷。因为她是一名打字员,因四肢冰冷打字都不灵活。
后来,笔者告诉她刺激阳池穴可以治疗手脚发冷症。阳池穴在手
背间骨的集合部位。取穴时,先将手背向上翘,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
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
这个点就是阳池穴。
按摩阳池穴,最好是慢慢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先
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两手交换。这种姿势可以自
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除按摩阳池穴外,还可以用手指捻
另一只手的无名指指甲两侧以刺激关冲穴(握拳法可刺激手上劳宫穴、
少府穴,对改善发冷症效果更好)。
阳池穴的作用不止于此,刺激阳池穴还可缓解腕关节损伤和急性
踝关节扭伤。
现代人电脑用得多,所以患有“鼠标手”的大有人在。鼠标手多
是腕关节劳损过度所致。如果您感觉手腕不舒服,可以揉捏阳池穴和
位于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具体方法是:将
健肢拇指指腹放在患腕的大陵穴,中指指腹放在阳池穴,适当用力按
压05~1分钟,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可防治“鼠标手”。
阳池穴怎么会治急性踝关节扭伤呢?笔者的一位朋友把脚扭伤,
笔者告诉他对阳池穴进行针灸就可以了。他刚开始还有些疑问,手上
穴位能治脚上病吗?点按患肢对侧阳池穴压痛明显,点揉片刻后感觉
脚踝疼痛有所减轻,于是针刺阳池穴,外踝前下方的疼痛很快缓解。
为什么脚扭伤要在手背上取穴呢?这是因为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
经上的穴位,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为同名经。足少阳胆经循行至踝部、
足背部及大、小趾部。手、足少阳经在外眼角部的瞳子髎穴衔接,而
且多次在肩、面、耳后等部位相交会,表明手、足少阳经脉关系密切。
作为三焦经的原穴,阳池穴能激发元气,通过足少阳经脉,可达
踝部,发挥其疏通经络、舒筋利节之作用。因此,治疗踝关节扭伤会
有明显效果,这也符合《黄帝内经》“下病上治”的原则。尽管针灸
效果要比按摩好,但是对于那些不愿动针的人,只好用按摩的方法。
梳理三焦其实很简单。传统健身方法“******”第一句就是“两手
托天理三焦”,“元气”通过三焦布散,如果三焦气机不畅,元气不
能布散,则可出现手脚湿冷。其实“两手托天理三焦”这句的关键就
在“托天”二字。只要做出托天的动作,不论您是站着、坐着,还是
躺着,您的手形一定是最方便寻找阳池穴的手形,可用这个动作挤压
刺激阳池穴。
是不是一定要托天呢?当然也不是,只要保持挤压阳池穴的手形,
随便往哪个方向都行。
亥时*是身体最快乐的表达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告诉人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要以
阴阳为法则来分析和认识,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们常说的*。*是人体阴
阳整体观念的最佳体现。那么,在这十二个时辰中,哪个时辰过性生
活最好呢?
从古时候起,中外的医学家就开始争论什么时辰过性生活最合适。
上古彭祖认为,当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蚀、月蚀、地震、雷电
之时为天地交感、阴阳错乱,不宜同房。饭饱、喜怒恐惧、酒醉时亦
不宜同不宜*的7个时间
1重病初愈不宜*。
2过度劳累、醉酒或情绪不好时不宜*。
3月经期间绝对不能*。
4妊娠前3个月及最后3个月要禁*。
5分娩后至子宫复原以前(约6~7周)要杜绝*。
6女子放环(或取环)及男子输精管结扎两周内不能*。
7医生认为要避免性生活的其他情况。房,否则,不仅伤其身,
尤损其子。
那什么时间过性生活最好呢?有人认为,清晨最好。此时人们经
过一夜的休息,体力也已恢复,有较好的精力。也有些人主张,最好
先休息几个小时,一觉醒来再过性生活为好。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
经过一天的学习、工作,大都感觉很累,而到了晚间还想进行必要的
人际交往,一般晚上睡觉较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性生活,体力不济,
精神懈怠,未必能使双方满意。如果先休息几个小时,体力、精力都
可得到恢复,*后还可休息几个小时。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曲黎敏教授针对亥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
释,可供大家参考。
晚上22点左右行*最好。为什么亥时行*最好呢?可以先看亥字的
写法。
亥字上面的两个横代表阴与阳,下面是两个人,在前面的是女人,
在后面的是男人;女人挺着肚子,意思是怀孕了。这个亥字的意思就
是,此时男女交合就可达到阴阳平衡,就可以怀孕。亥字也传达了这
样一个意思:如果您想让生命有一个起点,就要从亥时开始。
现代人大多数也赞成亥时*。因为性活动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亥
时行*后可以立即入睡,使双方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可以保持充沛
的精力。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22:30左右入睡,这样才能保证子时熟睡,
并保证新的一天正常、平稳地开始,我们的生活、生命也因此而不断
延续。
笔者认为《黄帝内经》开篇已经提出“不妄作劳”,当然包括房
劳。根据《黄帝内经》理论,中医临床对“肾虚”者也不是直接补肾,
而是辨证平衡脏腑之间的关系,而且补肾也采用“虚则补其母”之法,
运用“金水相生”原则,以补肺来益肾。补肺又可推及健脾。所以,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治病必求其本。脾胃好了,吃得好了,
则无须补肾。常说“饱暖思*”,其实里面就含有五行的生克关系。附
一手少阳三焦经知识简表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原文《灵枢·经脉》:三焦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
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
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此指胸中)上出
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音zhuō,颧骨)。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合入于委阳)语译手少阳三焦经起于
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背
(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
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
(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交出足少阳经的
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
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
三焦。胸中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颈旁联系耳后(天牖、
翳风、瘈脉、颅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
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耳后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
前(耳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客主人(即上关穴)前交面颊至
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此外,三焦下合于足
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主要病候原文《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耳聋,
浑浑焞焞,嗌(yì)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
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语译本经异常表
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喉咙痛。本经穴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病
症:自汗出,目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
侧皆痛,小指、次指(无名指)不好使用附注手少阳络脉原文《灵
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
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语译手少阳络脉名外关,
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
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松弛不能收屈,可取手少阳络穴外
关治疗手少阳经别原文《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注:手少
阳经别,起于巅顶,其部位在上,故称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
走三焦,散于胸中也语译手少阳经别在头部从手少阳经分出,向下进
入缺盆,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手少阳经筋原文《灵枢·经
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
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
支者上曲牙(注:曲牙指颊车上部),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
(注:此处指颞前部),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舌卷语
译手少阳经筋起始于第四指末端,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肘
尖部;向上绕行于上臂外侧,上肩部,走向颈部,会合手太阳经筋。
其分支当下颌角部进入联系舌根;一支上下颌关节处,沿耳前,连接
目外眦,上达颞部结于额角。其病可见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
掣引,以及舌卷缩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1关冲第四指尺侧指甲角
旁约0.1寸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昏厥三焦经“井
穴”2液门握拳,第四、第五指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头痛,目赤,
耳聋,咽喉肿痛,疟疾三焦经“荥穴”3中渚握拳,第四、第五掌骨小
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穴后1寸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
痛,热病,手指不能屈伸三焦经“输穴”4阳池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
腱尺侧缘凹陷中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疟疾,腕痛,消渴三焦
经“原穴”5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热病,头痛,自赤
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病,上肢痹痛三焦经“经穴”,八脉交
会穴之一,通阳维脉6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耳鸣,
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便秘,热病三焦经“经穴”7会宗支沟穴尺
侧约1寸,于尺骨的桡侧缘取之耳聋,癫痫,上肢痹痛三焦经“郄
穴”8三阳络支沟穴上1寸,桡骨与尺骨之间耳聋,暴喑,齿痛,上肢
痹痛9四渎尺骨鹰嘴下5寸,桡骨与尺骨之间耳聋,咽喉肿痛,暴喑,
齿痛,上肢痹痛10天井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许凹陷中偏头痛,耳聋,
瘰疬,癫痫三焦经“合穴”11清冷渊屈肘,天井穴上1寸头痛,上肢
痹痛,目黄12消泺在尺骨鹰嘴与肩髎穴连线上,清冷渊穴上3寸头痛,
齿痛,项强,肩背痛13臑会在尺骨鹰嘴与肩髎穴连线上,肩髎穴下3
寸,当三角肌的后缘瘿气,瘰疬,上肢痹痛14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
外展,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肩臂挛痛不遂15天髎肩胛骨上角,曲
垣穴上1寸肩臂痛,颈项强急手少阳经与阳维脉、阳跷脉交会穴16天
牖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头痛,目痛,耳聋,瘰
疬,项强17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耳鸣,耳聋,口
眼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瘰疬手、足少阳经交会穴18瘈脉乳突
中央,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下1/3与上2/3交界处头痛,
耳鸣,耳聋,小儿惊风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19颅息耳后,当翳风
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头痛,耳鸣,耳聋,
小儿惊风20角孙当耳尖处的发际颊肿,目翳,齿痛,项强手少阳、足
少阳、手阳明经交会穴21耳门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踝状突后缘凹陷
中耳鸣,耳聋,聤耳,齿痛22耳和髎鬓发后缘;平耳郭根前,当颞浅
动脉后缘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手少阳、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
穴23丝竹空眉梢处的凹陷中头痛,目赤肿痛,眼睑动,齿痛,癫狂痫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
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牗翳风瘈脉青,颅息
角孙耳门听,耳和髎在鬓发后,眉梢陷处丝竹空。附二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图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0:2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374862184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焦如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焦如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