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能力

更新时间:2023-03-11 20:01:11 阅读: 评论:0

中班家长工作计划-穆杨

移情能力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过年图片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移情法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行为

张亚妹

一、问题的提出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们要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教育要面向未来,

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具有面对这些挑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的使命……从只

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学会关心"成为人类进入21世纪必须建立起来的更新、更高层次

的社会价值观。

在幼儿园里,5岁的小强怎么也系不好鞋带,旁边的莉莉看见了,就主动走上前帮他系

好了鞋带。这里莉莉主动向别人表示了关心和友善的感情,伸出双手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伙

伴。

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是极为珍贵的。儿童的各项社会性发展都需要有同情和友善的品质

相伴随,如果孩子不会关心别人,那么他的其他社会能力便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儿童会因此

成长为冷漠、自私、不人道的人。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情感更具直接性、情节性,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就要寻求一种切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移情是由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

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情感共鸣的反应。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指出了移情能力对幼儿形成关

心他人行为的重要意义。让幼儿在了解别人的需求与感受的基础上,萌发关心他人、帮助他

人的情感,进而产生关心他人的行为。

二、幼儿移情能力的萌芽

研究表明:3-4岁的孩子便开始了移情能力,他们能从表情来辨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取悦成人的欢心。娜娜今年才2岁,有一次在家里,她把一本《婴儿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画报》撕破了,妈妈责备了她,脸上带着生气和愤怒的表情,娜娜看了妈妈几眼后,显得很

害怕。过会儿,她就喊妈妈,妈妈非常生气没有理会她,紧接着她又换了一种方式:对着妈

妈直笑,做鬼脸。最后把妈妈弄得哭笑不得。我想,这应该就是孩子移情能力的表现吧!

比如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在小妹妹哭闹的时候,会拿玩具来哄妹妹高兴,当听妈妈说她很

累时,则会拿来画报给妈妈看。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不再那

么以自我为中心了。6~7岁的儿童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

会出现大量的助人行为。有人曾对3~7岁的儿童进行观察后发现:当看到一个同伴在操场

上大哭时,只有7%的儿童毫无反应,一半儿童呈现同情的面部表情,17%的儿童直接去安

慰大哭者,10%的儿童会去寻找成人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运用移情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从而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在了解了幼儿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及思维特点后,对于如何运用移情法培养幼

儿的关心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从情绪辨别与情绪命名入手,为幼儿产生移情奠定认识基础。

情感和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情感总是伴随着对该事物的认识过程而

产生的,情绪的辨别是移情的基础。所以,移情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幼儿先辨别各种不同的情

绪和面部表情,了解、认识他人的情感需要。首先,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情感丰富、感人的文

学作品、歌曲等,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通过听录音、看录象、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识

别各种情绪。如故事《生病的小猫》,讲述了小猫生病后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和别人一起玩,

其他朋友来看望它的情节。幼儿听了故事后,回忆自己生病的经历,并从小猫的面部表情上

认识到了小猫病后的难受、孤独及有朋友看望时的快乐。其次,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实际和身

边的突发事件,抓好随机教育。例如,许洋小朋友摔了一跤,许洋差点要哭出来了。可是有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的小朋友见了还笑他,这时,我抓紧时机,进行谈话讨论,让许洋讲讲自己摔跤后的感受,

包括自己摔得如何疼痛,心里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看见大家笑话自己时,心里又很难

受等。许洋一讲,不仅让幼儿认识到了别人摔跤后的"痛苦"和"需要人关心"的心情,而且引

发了他们的情感话题,有的说:"我上次折气球怎么也折不好,我很难过的";有的说:"上

次我在街上突然找不到妈妈了,心里很着急";有的说:"我养的一只小鸟死了,我很伤心的

"……这时,再让幼儿想想,笑话许洋对不对?他们都说不对。就这样,幼儿在认识特定情

景下人的不同情感的基础上,明辨了是非,同时知道了对班里一些能力差、缺点多的幼儿也

不能嘲笑、歧视。

2、通过情感换位,使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某种情绪、情感状态,从而产生移情。

幼儿情感以不稳定、易变化为主要特征,在具体情景中,多以情绪形式表现出来。我通

过情感换位,就是让幼儿置身于某一情境之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这移情过程中,伴

随关心他人情感的产生。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关心、帮助、同情残疾人的行为品质,我以游

戏形式,让幼儿塞住耳朵、蒙上眼睛,当一回"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听不到声音、看不到东

西的难受,并趁热打铁,讨论平时残疾人最容易碰到什么困难,他们最需要别人的哪些帮助,

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等等。这样,幼儿把自己的体验与盲人、聋哑人的现实状况联系起

来了,从残疾人的角度体验不幸,以后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移情。在体育比赛后,老师只要说

一声"他们失败了,心里会怎样?"胜利的幼儿会跑过去安慰别人:"我赢了,我很开心,不

过我也希望你别难过。"这时,失败的幼儿也会说:"你赢了我真高兴。"他们在自己胜利(失

败)的同时,也能很快地转换位置去感受对方的难过(快乐)的心理反映。

3、将移情训练与行为练习结合起来。

用行为来巩固深化"移情",使幼儿的"关心他人"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情景,而是掌握普遍

性的行为规范;引导幼儿用自己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例如,设计一定的情景,"一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个正搬着很多东西过马路的老人"、"迷路的小朋友"等,让幼儿轮流充当帮助者和被帮助者,

从中体验两中不同的情感;不仅知道要帮助有困难者,还知道该如何去做。再如前面提到的

许洋摔跤事例,让幼儿分析,该怎样做才能使他快乐起来,并试着去做一做。

行为练习除了老师特意创设情境外,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幼儿。

如开学初,小班幼儿由于不适应陌生环境,经常哭闹想家里人,这时,就让他们带着自己的

玩具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学着安慰、照顾别人。此外,看望生病受伤的朋友,轮流照顾体弱

的孩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书捐玩具……在具体的行为练习中,幼儿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

做出了关心他人的行为,关心他人在知、情、行上得到了统一。

4、教师在移情训练时投入真情,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幼儿。

待人接物时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都给幼儿以榜样作用,以自己关心他人的行为感

染幼儿,使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移情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决定了人的交往能力、道德品质的培养。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的孩子在社会中能够后更融洽的与人交往,会关心他人,健康成长,迈向成功之路。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0:0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36071218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移情能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移情能力.pdf

上一篇:网球双打规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移情能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移情能力
    中班家长工作计划-穆杨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过年图片大全)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移情法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行为张亚妹一、问题的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们要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具有面对这些挑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的使命……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跳出来"。"学会关心"成为人类进入21世纪必须建立起来的更新、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在幼儿
  • 0℃网球双打规则
  • 0℃高压锅美食
  • 0℃手机关不了机
  • 0℃鸡的吃法
  • 0℃地球的星星
  • 0℃托班绘本故事
  • 0℃奶昔制作
  • 0℃电脑降温软件
  • 0℃芝麻汤圆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