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历代本草汇言)
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河
流、沼泽岸边浅水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以以土层深厚、富含
腐殖质的河流、沼泽岸边浅水中最宜生长。味甘,性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止呕、除烦。临床以鲜用效佳,名称芦根。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甘,寒。主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使,无毒。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妊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开宝本草》:味甘,寒。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汤液本草》:气寒,味甘。
《本草》云∶主消渴客热,止小便。
《金匮玉函》治五噎膈气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水
三盏,煮一盏,去渣,服无时。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味甘。《本草》主消渴、客热、止小
便。《金匮玉函》治五噎隔气、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
水三盏,前二盏,服无时,甚效。
《本草蒙筌》:味甘,气寒。无毒。州渚多生,秋冬才取。掘土
择甘美者有效,露出及浮水者损人。解酒毒退热除烦;止呕哕开胃下
食。食鱼蟹中毒即劫,怀胎孕发热即驱。花白名曰蓬茸,霎时可安。
《本草经疏》:芦根禀土之冲气,而有水之阴气,故味甘气寒而
无不可开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
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
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
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
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
便复其常道矣。火升胃热,则反胃呕逆,不下食,及噎哕不止,伤寒
时疾,热甚则烦闷,下多亡阴,故泻利从多渴。孕妇血不足则心热。
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
简误:因寒霍乱作胀,因寒呕吐,勿服。
《雷公炮制药性解》:芦根,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
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治五噎膈、烦气烦闷吐逆。以芦根五两,水
三盏,煮一盏服,甚效。
按:芦根主气逆呕哕,故入太阴阳明。消渴之证,亦以气化不及
州都故也。今得芦根以理太阴而津液之生必矣。
《本草乘雅半偈》: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核】曰∶所在有之,生下湿陂泽中。其状似竹,叶抱茎生,无
附傍枝。花白作穗若茅。
根类竹而节疏。根行水底者,其味甘;露根水上者,不堪用也。
【】曰∶诗疏云∶芦初生曰葭,嘉美也。长成曰苇,伟大也。未
秀曰芦,芦,黑也。
盖芦曰黑,黑,水色也。胪,腹前也,假言驴力之在胪也。其气
寒,其味甘,对待热蕴胪腹,大者膀胱气,美失其中,致肾水失周胸
臆而消渴,独沉膀胱而便利,与之各得其平。故水者,准也,称物平
施,则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正。
《本草易读》:甘,寒,无毒。除反胃之呕哕,止小便之频数。
伤寒内热最良,消渴客热至效。芦笋∶利客热烦渴之火,且利小便,
解鱼蟹河豚之毒,并解诸肉毒。处处有之,多生下湿陂泽中。其状都
似竹,而叶抱茎生,无枝。花白作穗。其根浮水者不堪用。
《本草备要》:泻热,止呕。甘益胃,寒降火。治呕哕反胃(胃
热火升,则呕逆,食不下。《金匮》方∶芦根煎服),消渴客热,伤
寒内热,止小便数(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
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
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芦中空,故入心肺,清上焦热,热解则肺
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矣)。能解鱼、蟹、河豚毒。
取迸水肥厚者,去须、节用。
《本经逢原》:芦根甘寒,主消渴,胃中客热,利小便,治噎哕
反胃,呕逆不下食,妊娠心热,时疫寒热烦闷。解河豚、诸鱼毒,其
笋尤良。
《本草从新》:泻热止呕。甘和胃,寒降火。治呕哕反胃。(胃
热火升则呕、逆食不下。)客热消渴。伤寒烦热。止小便数。(肺为
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
脏、而主二便、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
芦中空、清上焦、湿热解、则肺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矣。)芦
笋能解鱼、蟹、河豚毒。反胃呕吐。由于寒者勿用。取逆水肥浓者。
去须节。(因热霍乱烦闷、芦根三钱、麦门冬二钱、水煎服、即愈。)
《得配本草》:忌巴豆。甘,寒。入足阳明经。退邪热,下逆气,
止呕哕,除烦渴,(甘能益胃,寒能降火。)疗便数劳复。解鱼鳖肉
毒。配竹茹、麦冬,治霍乱烦闷。(热除呕自止。)配地骨皮、麦冬、
橘皮、生姜,治肺痿骨蒸。逆水生,黄泡肥厚者良。去须节黄皮,捣
汁用。出泥浮水中者,不可用。
《本草求真》:[批]泻肺胃热呕。
芦根专入肺、胃,兼入心。治无他奇,惟清肺降火,是其所能,
凡人胸中有热,则火升上呕逆气不下,脾肺热起则消渴便数,甚至不
能少忍,《金匮玉函》治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芦根五两,以水三
大盏煮服。故必得此苦寒以治,则诸症悉除。汪昂曰:肺为水之上源,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治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
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芦中空,故入
心肺清上焦热,热解则肺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也。且解虾虫中
毒、酒毒。然此止宜实热,不宜虚寒,若误用之,必致见害。
《本草便读》:性入阳明。甘寒清热。功除烦呕。润降和阴。茎
则清肃上焦。肺痈可愈。笋乃解消鱼毒。膈热能清。(芦根甘寒。入
胃清热。热则胃气逆而不顺。呕吐反胃等证作矣。至于解毒。亦甘寒
入胃之功。但芦根主降。茎与笋有上升之意。故肺痈肺痿皆用之。芦
根寒能清热。甘可养阴。故胃阴不足。而有火邪上逆为患者最宜。胃
寒便溏呕吐者禁用。)
《本草撮要》:味甘寒。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功专消渴去呕逆。
得麦冬治霍乱烦闷。得麦冬、骨皮、茯苓、陈皮、生姜治骨蒸肺痿。
如独用止小便。并解鱼蟹河豚毒。
《本草害利》:
〔害〕性味寒凉,因寒霍乱作胀,因寒反胃呕吐,勿服。
〔利〕甘寒,清烦热,亮喉咙,治烦渴呕逆,噎膈反胃。利小肠
笋性更佳,解河豚毒。
〔修治〕二、八月掘取肥厚根,晒干,去须节并赤黄皮,用逆水
中鲜者力逊,或捣汁取用。
《本草分经》:甘,寒。和胃降火,止呕清止焦热,用逆水者。
《玉楸药解》:味甘,性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将逆止
呕,清热除烦。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
噎哕懊憹之证。芦笋清肺止渴,利水通淋,解鱼肉药箭诸毒。芦叶清
肺止呕,治背疽肺痈,灰汁煎膏,蚀瘀肉,去黑痣。箨治金疮瘢痕。
《医学衷中参西录》:苇与芦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
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芦因生于干地,其色暗绿近黑,故
字从卢(卢即黑色),苇因生于水中,其形长大有伟然之意,故字从
韦。《千金》苇茎汤:薏苡仁、瓜瓣(即甜瓜瓣)各半升,桃仁五十
枚,苇茎切二升,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纳前药三味,煮取二升,服
一升,当有所见吐脓血。释者谓苇用茎不用根者,而愚则以为不然。
根居于水底,是以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愚常用之为引经要药
(无苇根者,可代以荷叶),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而况于肺乎?且
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阴养肺,则
用根实胜于用茎明矣。今药房所鬻者名为芦根,实即苇根也。其善发
痘疹者,以其有振发之性也;其善利小便者,以其体中空且生水中自
能行水也;其善止吐血衄血者,以其性凉能治血热妄行,且血亦水属
(血中明水居多),其性能引水下行,自善引血下行也。其性颇近茅
根,凡当用茅根而无鲜者,皆可以鲜芦根代之也。
《饮片新参》:形色:色白黄,形如笔管中空,外有皱襞。
性味:甘凉微咸。
功能:清胃热,生津止渴,治肺痈。
分量:三钱至一两。
用法:生用。
禁忌:中寒者忌用。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当掘取甘辛者,其露出及浮水中者,并不堪用也。
《中药大辞典》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春、夏,秋挖取,洗净泥土,剪去残
茎、芽及节上须根,剥去膜状叶,晒干。或埋于湿沙中以供鲜用。生
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使,须要逆水芦,其根逆水生,并黄泡肥厚者,味甘。
凡修事,采得后,去节须并上赤黄了,细剉用。
《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或切后晒干。
【现代药理研究】
1.芦根有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有镇静作用,
并能拮抗咖啡因的作用。在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
少。
2.芦根有解热、镇痛作用。
3.芦根有抑制骨骼肌的作用,芦根所含薏苡素能抑制蛙神经肌肉
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糖酵解,并
能抑制肌动蛋白-三磷酸腺苷系统的反应。
4.芦根有松弛肠管平滑肌的作用,其所含苜蓿素对离体豚鼠肠管
有松弛作用,在2×10-5浓度时,能显著抑制离体兔小肠
5.芦根有抗菌作用,100%芦根煎剂对多球菌、杆菌有不同程度的
抑制作用。
6.芦根有抗氧化、镇吐、抗癌作用,还能溶解胆结石,并解鱼蟹、
河豚所中的毒。收缩,4mg注入兔小肠腔可使蠕动收缩减慢。
(整理/颜昕宇)
(校对/小k)
(媒体/全思捷)
▼点击查看药典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7:5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285602173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去黑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去黑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