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简介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其独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鲜明特色,与多元智
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开发性相得益彰,为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
想。主题式教学的提出,旨在通过个性化测评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学生的学习
起点,将起点与学习的目标相连,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
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主题式教学旨在
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目标匹配相对应的教师和课程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
计,为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明晰的路径。
一、什么是主题式教学?
1.主题式教学的概念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围绕其制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并实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主题相关的各领域学习
内容,而教材作为连接起点和目标的实现工具,需横向编选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
更可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主题式教学将关注点集中
在学生身上,通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系列知识切片进行深入讲解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
统化的梳理,为其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同时,主题式教学的模式也对教师了解学生现状、
准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提供了有形化参考。
2.主题式教学的特点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以下特点的体现是需要被格外关注的:
1)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
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
作用的发挥;
3)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需要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主题式教学法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对学习环节的各个层面进行量身定做的设计,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方式与重要意义
在实施主题式教学时,教师需依据课程计划,在通盘考虑学科教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合理选择教学主题,串联知识切片,其具体原则是:确定一个教学点,找到学生的起点,与
教学目标相连,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现状、学习时间、个人学习水平等角度综合分析,串
联相对应的系列知识切片,对学习内容进行纵向挖掘、深入讲解。在结束一个主题后,根据
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下一个主题的教学。
在传统中学教学中,教师无法针对全部学生一一进行个别指导,由于需要考虑教学目标
和教学计划的整体性,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在一个知识点尚未学会
的情况下被迫进入对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导致知识体系残缺,学
习积极性减退。而主题式教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选择,从学生最薄
弱的环节入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重塑信心。
4.主题式教学的组成元素
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成为使科学
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
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构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定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
教学策略,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视知识的掌握过程,引导学生
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
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定一个近期可达到的、与主题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继而从学生
的学习起点到此目标之间串联起相关知识切片。
2)内容梳理
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主题的挖掘上,坚持将一个主题结束后再进行下一个。德国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知识的保持和复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
意和兴趣的强度。根据记忆曲线,即使学生是被动学习,在七个主题的教学后学习成绩也会
提高。
3)知识切片(标题、难度、编号)
在优能教学管理系统中,知识切片是按照科目、年级、内容、难度等进行储备的,每一
个知识切片都有相应的编号,便于教师根据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筛选、组合和使用。
4)拓展应用
主题教学知识切片的设计,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备课笔记,也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形化的
学习工具。切片的功能在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系统整合后的切分,可
以依据学生需求自由组合。优能教学管理系统对已使用的知识切片拥有记忆功能,并可针对
其进行自动组卷,帮助学生及时通过考查来复习所学过的知识点,为教师了解学生对已学知
识的掌握情况提供了灵活、科学的方法;与此同时,切片的使用情况也可用于对教师教学进
行监控,还可以作为教师招聘和教研的工具,可谓一举多得。
5)教学方法选择
西蒙斯曾经指出,如果教师能适当选用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授课的话,那么所有的
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秉承“因材
施教”的核心原则,认真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不同智
能结构的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6)课程设置
主题式教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测评结果,从内容、学科、课时等角度进行
综合考虑,其具体的操作维度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元式主题教学设计,即以学科内特定
知识点为主题内核,以教学单元为主题外延而展开。在不改变固有的学科体系结构的基础上,
按不同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二是学科式主题教学设计,即
在教师充分地将教材知识内化为教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建
构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新的教材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围绕其进行设计与教学;三是学习
领域式主题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以学段为时间单位,结合教师自身情况与学生的知识、
能力水平,将现阶段所学的知识以结构网的形式加以整合,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设定和课程选
择奠定基础。
二、主题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1.教学主题的确定
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于确定课堂教学主题,构建教学基本思路。教学主题
的确定,应当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而围绕主题构建的教学脉络则必须体现教学的
三维目标。基本脉络的构建,可以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和整合,但其宗旨是既要实
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学生的学科基础也是主题确定的重要
依据。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定相应的难度系数,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背景特点来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围绕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规划。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特
殊的学业水平与学业背景,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化测评报告中反映的客观状况,为每个学生
量身定做学习方案,设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2)围绕主题来平衡、组织各单位或子模块的教学目标
在确定学生个人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主题来平衡、组织各模块的教学
目标。个性化教育区别于普通中学教育的主要方面就在于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知识点掌握情
况,选择最迫切需要提高的知识主题集中突破,达到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3)注重由单纯的知识目标向注重过程、方法的能力型目标转化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从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的提
升。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应从知识外延的角度深化讲解,丰富内涵;
对于课程标准中的重点知识,应适时强化、加强巩固练习;对于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在侧
重基础知识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概念,迅速掌握知识点。
4)教学目标表述能表明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教师要易于观察与测评
与主题式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教学评估,应具备清晰、明确、具体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
导入知识点切片对教学进行适时监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易于观察与
测评的教学评估体系。
3.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结合以下三个原则综合考虑:
1)教师的兴趣或专长
每个教师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智能优势,若能够在教学环节中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方法
的选择,则易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语言智能较突出的教师,可以发扬自身幽默、逻
辑清晰的优势,对知识点进行清晰化梳理;而人际智能比较突出的教师,可以发挥自身友好、
亲和的气质,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和畏惧情绪,尽快融入课堂。
2)学生的智能优势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备自身的智能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匹配应
建立在对双方智能结构的充分了解基础上,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优化配置。比如针对数学逻
辑智能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的教学中,可以尽量减少文字的说明,加入更多的公式和表格数
据;而对于音乐智能发展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背景音乐等工具的引入
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3)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师要根据自己及学生的智能结构等信息来确立教学方法,打造独具特色的课堂,可以
在自身可控范围内设计一些针对学生特定智能特征的主题、教学方法、硬件和软件等。比如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主题,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情境材料的形式应尽量丰富,包括文字、
视频、图片、漫画等。丰富的材料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
技术使重要学习材料的展示多样化,有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化利用,确保每个学生都接受到
最适合他们个人的课程。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5:4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20606216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学主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学主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