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的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的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下面是
《再别康桥》的教案设计,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
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
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注重审美体
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
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康桥情结"贯
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自她诞生以来的一代又一代读者。
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体验诗歌情感,陶冶性情,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
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
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
律美。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3、体会徐志摩
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
《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
信息的能力。
2、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如: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
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
首诗吗?"
(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示资料,既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又
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学习成功
的机会。)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一颗耀眼的彗星。康桥是他的知己,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
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
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芽的。")
(2)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这首诗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韵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
地)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深怕惊醒了它。)
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
斑斓,夏虫鸣叫。)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
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
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
虹似的梦。)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此洗涤的腮
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
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
情。)
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
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体验情感美
(1)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言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
意味,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
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伟大,诗人用
自己的形象烘托了剑桥大学。最后一节用"悄悄"与"轻轻"遥相呼应,形
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作者只身轻
轻来到康桥,又独自悄悄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
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喜爱眷恋之情相吻合;叠音词"轻轻"与"悄悄",
回环复沓,有轻微跳跃的音乐美。)
2、感悟意象美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意象感情
云彩难舍难分
金柳欢喜、眷恋
青荇对康河永久的眷恋
潭水将留恋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长篙、星辉感情达到高潮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作者甚至想永久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
醉。)
(2)听老师诵读,想象夏夜星光下,诗人独自泛舟康桥,默然寻梦
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象美。
3、品味韵律美
于诵读中感悟
诗节匀称,诗句整齐
用韵细蜜精巧
音乐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
(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
谨,韵式上严守二、四压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
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
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
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
说,这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4、总体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2)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诗歌。
(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
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
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
(3)背诵诗歌。
(徐志摩的新诗以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铸就了其诗歌清新空灵
的独特风格。以上教学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感悟美、体验
美、品味美,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
力。)
四、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3:1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11795215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再别康桥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再别康桥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