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韩雍

更新时间:2023-03-11 10:05:43 阅读: 评论:0

湿热重-国外悬疑电影

韩雍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鱼漂怎么绑)

日渐消散的瘴气: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郝玉松覃娜娜

摘要:瘴字来源于障,瘴气最早写为障气。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

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之所以推行土司制度,是因为受自

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一是高山、大川的阻隔,

二是瘴气等致命疾病要素的

存在。有形的高山、大川尚可逾越,飘忽不定的瘴气成为中原人进入西南

的魔障#土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清时期,

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土司辖区日益缩小,但土司辖区与烟瘴区一直高

度吻合#改土归流不仅是人进瘴退的自然环境变迁史,而且是中央王朝统

治者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偏见逐步消除的社会环境变迁史

#关键词:瘴气土司制度改土归流

关于瘴气的研究,目前学界已经有了许多成果,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医

疗史、环境史、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对瘴气展开了

多方位的探讨。冯汉铺从医疗史和病理学视角,讨论了瘴气与瘴病到底是

什么疾病的问题;①龚胜生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关注瘴病的地理分布及

历史变迁;②萧皤等人重点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口变迁与瘴气、瘴病的关系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

农作物引种对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

:15CMZ044)的阶段性成果。

①冯汉箫:《瘴气的文献研究》,《中华医学史杂志》1981年第1期$冯汉箫:《四川的瘴气

及其防治》,《巴蜀科技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②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

》1993年第4期;梅莉、

晏昌贵、龚胜生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

期$

111

清史论丛

问题;®左鹏的研究着力点在瘴气、瘴病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文化变迁

之间的关系等方面;②周琼研究了清代瘴气与生态变迁的关系。③David

论述了瘴“与清代云南民族管理的空间结构。④史料方面,赵桅编

辑了

明实录》与《清实录》

中的烟瘴资料。⑤目前来看,尚缺少研究瘴

气与土司制度、改土归流等制度变迁和环境变迁方面的成果$

古籍中记载的“瘴”包括瘴气、瘴毒、烟瘴、瘴病等,当代学者研究

的主要对象为瘴气,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界也有了很多好的

成果。多数研究者认为,瘴气是疟疾类传染病,但另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

“瘴气是一种在南部、西南部、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的历史生态现

象”

,并将瘴气作为一种历史生态现象进行了阐述:“瘴气是区域性、历史

性名词,也是一种对南部、西南部、西部边疆民族瘴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生态现象。”⑥

将瘴气归结为历史性、生态性的特征是很有道理的,但许多研究者存

在一种模糊的认识,即将“瘴气”“瘴毒”“瘴病”等概念混淆,认为瘴

气是一种疟疾类疾病$从实质上看,瘴气是一种气体,是受特殊的地理环

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影响而生成的,南部、西南等地的地理环境带

有原始封闭性的特征$从气候条件来看,这些区域多炎热潮湿;从生态环

境来看,这些地区的生物具有物种多样、生长繁殖迅速等特征$在这种环

境中生成的有毒气体被人们称为瘴气,进入该地区的人畜受到瘴气的危

害,甚至丧失生命,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瘴气对人畜伤害的过程,这个过程

可以说是人畜中了瘴毒,得了瘴病。可见,瘴气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种对

的气$

①萧皤:《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

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1份

,1993$

②左鹏:《宋元时期的瘴病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左鹏:《"瘴气”

之名与实商榷》,《南开学报》2011年第5期$

③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④:《去汉人不能久呆的地方:瘴“与清代云南边疆地区的民族管理空

间结

构》,杨煜达译,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

》,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217$

⑤赵桅:《〈明实录/〈清实录/烟瘴史料辑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⑥周琼:《清代云南瘴气环境初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2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从“瘴”字产生的历史来看,“瘴”最早见于梁顾所著《玉篇》,将

“瘴”字解释为“虐“也,疫也”。在这之前,“瘴”字原写作“障”,许

慎的《说文解字》将“障”字解释为“隔也”,是障碍、阻碍的意思。

“从有关史实看,瘴气一说之产生,源于中原王朝在岭南一带进兵受阻后

的历史记忆”①。这个记忆始于马援征武陵时的挫折,下文有所讨论$

—流官、土司与瘴气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管理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

度,即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民族地方社会$之所以在这些地区推行土司

制度而不是郡县制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一方

面受制于高山、大川等天险的阻隔;另一方面受制于西南地区的瘴气,汉

人“不可久居”。绍兴年间,李瑾曾旅居苍梧,据他记载,“绍兴庚戌年,

苍梧瘴“大作,王及之郎中、张鼎郎中、葛彖承议三家病瘴

,悉至灭门。

次年余寓居于彼,复见北客与土人感瘴不幸者不可胜数”②;其中,三名官

员家因感染瘴“惨遭灭门。到明代,情形并未好转,仍是“北客与土人感

瘴“者不可胜数”③。因而中央王朝推行土司制度,实现对这一地区的间接

管理$

土司制度的推行,是中央王朝在“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等边疆治

理理念指导下推出的管理制度。而瘴气则是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地推行土司

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Bello所言:“瘴“的影响强化了汉与部落民

(夷)二者的民族认同,所以维持不同的民族行政管理空间构建,可对二

者加以区分和控制$通过特定民族和特定地理空间结合构建起几套行政体

系,既应合了环境,又反映了政治条件,使政府省去面对更复杂的地区多

样性,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种不稳定的土司系统,这种王朝的行政化身是对

云南

(等)西南地区瘴“特性与部落文化的妥协,它阻碍了清王朝地方统

①张文:《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民族研究》2015

年第3期$

②(元)

释继洪纂修《岭南卫生方》,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3,第4页$

③(明)张潢:《图书编》卷40《广西调摄

》$

113

清史论丛

治秩序的全面实现。”①

不同地区的瘴气有不同特征,导致瘴气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致病原因

的复杂性,即使同处瘴区的土司与土兵,在调往另一处土司辖区参加平叛

时,染上瘴气而亡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瘴气是土司制度的实施及其封闭

性、割据性等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

流官不敢入,亦不得入

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瘴病流行,瘴区各府州县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广南

府“地少霜雪,山多岚雾,三时瘴“,至冬始消”②$在这样的环境下,流

官不敢进入,“广南守为侬智高之后,其地多毒善瘴,流官不敢入,亦不

得入”③$云南瘴气区域分布广泛,从瘴气影响程度看,平原地区的瘴病比

山地更甚;从瘴气的分布区域来看,瘴气区和土司辖区高度吻合$据清人

记载:“云南之瘴:土司地方之气候大抵不良,平原之地尤劣于山岭$如

临安府属之十五猛;普洱府属之十版纳;镇边厅属之孟连、上下猛、

猛、角董;

顺宁府属之耿马、猛猛;永昌府属之孟定、潞江、湾甸、登鲁

境掌;腾冲府属之芒市、遮放、猛卯、陇川,皆系著名烟瘴”④$清初,广

西仍有许多瘴气区,如“下至平乐、梧州,及左右江瘴气弥甚,早起氤

氤,咫尺不相见”⑤。这些重瘴区都是土司辖区$广西所辖十二府,其中一

半为烟瘴区,“以桂、平、梧、潯、柳、郁为腹地,以南、太、思、庆、

泗、镇为烟瘴”。从宋代的只有桂林无瘴,到清代“桂、平、梧、潯、柳、

郁为腹地”,烟瘴区日益缩减,“南宁一府瘴“之气稍稍减除,已列腹

地”。⑥

从瘴气发作的季节上看,春夏秋三季都有瘴气,以夏季为重,“三月

春草青,元谋不可行。九月草交头,元谋不可游”⑦$六月后,瘴“加重,

①:《去汉人不能久呆的地方:瘴“与清代云南边疆地区的民族管理空间结

构》,杨煜达译,

陆韧主编《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第218页

$

②(清)黄懋林

:《西輔日记》卷2,《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③(明)王士性

:《广志绎》卷5《西南诸省》,中华书局,1981,第127页$

④徐珂编《清稗类钞•气候》,中华书局,1984,第45页$

⑤(清)闵叙:《粤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9,第17页$

⑥(清)杨锡级:《四知堂文集

》卷17《烟瘴各员酌量差遣禀》。

⑦康熙《元谋县志》卷5《艺文志•五言古诗》,凤凰出版社,2009,第61册,第469页$

114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山高水迅,每至六月,瘴“甚行……州瘴“不可居,水不可涉”①。“

入夏

以后,内地之人莫不视为畏途”②$瘴气为有毒气体,并非彩虹、晚霞,

“瘴气自镇宁以上,凡地之近粤者即有。每于春夏之交,微雨初歇,斜日

欲睨,丹碧弥漫,非虹非霞,气如蒸沫,则瘴起也”③$此外,瘴气的表现

形式多样,广西及高、廉等府,“春谓青草瘴,夏谓黄梅瘴,夏秋之交谓

新木瘴,中秋谓黄茅瘴,霜降后乃可无恙”④$夏季是瘴气最为严重的季

节,这说明了瘴气与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相关。一天中,瘴气最严重的

时间为中午前后,“苗内天时与内地异,每日辰午间,瘴雾烂漫,咫尺莫

辨”⑤$

明代“广西左

、右两江设土官衙门大小四十九处,蛮性无常,仇杀不

绝”。为此,朝廷经常要派官员前往土司地区审理案件,然而“诸处皆瘴

乡”,在这样的环境下,“三年之间,遣官往彼,死者凡十七人,事竟不

完”&$久而久之,朝廷也就不再派流官到土官衙门审理案件,因而“土官

衙门军务重事,径诣其处

$其余争论词讼,就所近卫理之”⑦$土司地区军

务等重要事件,听凭土司自己处理,这是土司制度封闭性与割据性特征的

重要体现,其余争讼案件,则让土官定期到就近的卫所与流官共同处理$

由此可见,瘴气是土司制度封闭性与割据性等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清

初,烟瘴区的流官经常到内地避瘴,“向来瘴乡之员,在治日少”

,瘴“流

行的季节,他们“或有因病而出,居府治就医者,亦有因公来省者。即该

员自无公事,而或酌量差遣,使之得以暂避毒恶,不致捐躯陨生”⑧$

流官对烟瘴区心存恐惧,谈瘴色变,“朝炊之饭,过时未食,至晚则

俱成绿色。官斯土者惴惴栗栗,一或不慎,身命随之,即或挨延三年,已

身幸而免,而家口仆从亦多难保”⑨。因此,流官“无不病瘴而至危殆者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10册,中华书局,2005,第5223-5224页

②徐珂编《清稗类钞•气候》,第46页$

③(清)田雯:《瘴“》,《黔书》下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第123页$

④(明)陈全之:《蓬窗日录》上册,

卷1,上

海书店,1985年影印,第57页$

⑤王树民编校《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6,第422页$

⑥《明史》卷317《广西土司》

,中华书局,1974,第27册

第8202-8203页$

⑦《明史》卷317《广西土司》,第27册,第8202-8203页$

⑧(清+杨锡纹《四知堂文集》

卷17《烟瘴各员酌量差遣禀》$

⑨(清+杨锡纹《四知堂文集》卷17《烟瘴各员酌量差遣禀

》。

115

清史论丛

也”

。当然,中瘴者发病的概率、轻重有是有差别的。有人从养生学的角

度提出防瘴之道:“当慎起居,节饮食,适寒温,晨酒夜食,切忌大过,

或有不快。”①因为治理瘴病缺乏特效药,为此,论者强调只有强身健体,

注重饮食起居,增强体质,才能有效预防瘴病$

明代,广西大藤峡地区多次爆发瑶民起义,成化元年(1465),

韩雍

领官兵三万,“乃以永顺、保靖及两江土兵十六万人,五路并进”,出征大

藤峡。从士兵数量看,土兵是出征的主力军$土兵对西南山区有良好的适

应性和较强的作战能力,因而成为主力。韩雍曾召集当地人咨询,得知

“大藤峡天险之窟也,密菁重岩,人不旋踵

,三时瘴“,不可久居”②$明

廷曾调拨官兵万余人,驻防柳州、潯州、断藤峡等地,“类多死于瘴“,

幸而生者往往逃窜,人情畏惧,如就死地”③$从邻省湖广九溪卫等处调拨

官兵的目的,就是他们对山区瘴气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地方瘴气有无轻

重不同”④,且瘴气类型多样,导致官兵大量死亡或逃亡$

雍正五年(1727),云南镇沅府改土归流时,土司族属土目叛乱,杀

死署镇远府知府刘洪度$清政府派兵平叛,“搜剿党逆之威远、新平诸U,

冒瘴突入,擒斩千计”,而清军将士“亦患瘴死二百余”⑤。改土归流初期,

瘴气危害仍然较大$雍正时湖南永顺府已改土归流,到乾隆时,浙江名儒

郑虎文到永顺,仍心存余悸,写有“虚牝风声怒,晴空雾气稠$客身忧瘴

历(“)

,九月已重裘”⑥的诗句,这说明外来人对原土司辖区的瘴“仍存

惧理$

(二)土司与瘴气

瘴气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与发病的多样化,导致了瘴气致病的复杂性。

同为瘴区,湖广永顺土司在征战广西等地的过程中,却因感染瘴气,不幸

丧命$由此可见,土司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瘴气都能免疫$

①(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14《瘴气》

②(明

田汝成:《炎徼纪闻》卷2,商务印书馆,1936,第19页

$

③《明孝宗实录》卷24,弘治二年三月己巳。

④《明孝宗实录》卷24,弘治二年三月己巳。

⑤《清史稿》卷514《土司传•云南》

中华书局

,1977,第47册,第14257页

⑥(

清+郑虎文:《永顺府述闲》,载乾隆《永顺府志》卷11下《艺文》。

116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永顺府“四山岚气溟蒙,非近午不开,至夏秋间多病虐,受岚故也”,

“夏秋多病疟痢”。①乾嘉时期,为镇压苗民起义,官兵多染瘴气,“山深舊

密,晴雨寒焕不时,兵丁等染瘴“,致有疾疫。而屯土弁兵,不耐炎暑,

因病身故者颇多”

。“因瘴身故者,均着奏闻,照阵亡例交部赏恤

”②,即对

因瘴病死亡的兵丁按照阵亡赏恤;因瘴致病的士兵则送回辰州调养。

根据

《历代稽勋录》等资料,瞿州莲整理了明嘉靖、万历年间永顺土

司的征战情况,指出:“彭宗汉、彭宗舜、彭翼南、彭永年四任土司均亲

自率土兵出战,他们征战足迹曾经抵达广西、湘西腊尔山等瘴病流行最为

严重的区域$其中,彭宗汉死于广西征战、彭宗舜和其长子彭翼云死于腊

尔山征战。而彭翼南是在嘉靖四十五年平定鄂西施南、散毛土官叛乱之

后,于隆庆元年六月十一日病死于家中。”③从而得出结论,嘉靖、万历年

间永顺土司寿命短的原因是感染了瘴气,这充分说明了瘴气病因的复杂性

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永顺本是瘴区,同为瘴区的土司,到了另一处瘴区

就不能免疫了$受瘴气而死伤的又何止土司,随同土司外出征战的土兵也

多感染瘴气,王阳明曾做《祭永顺保靖土兵文》,这篇祭文是王阳明所写

祭文中最长的一篇,也是最为悲痛的一篇,其中有“笃信道教延误了传染

性疾病’瘴病’的治疗”④$土司感染瘴病,苦于没有对症之药,借助宗教

以减少瘴病带来的痛苦$对于瘴病,缺少调摄的药方,是瘴气致命的重要

原因,

“调试之方缺而后瘴“行,邪巫之术盛而医药废”⑤。

不同的瘴气类型对人的危害和损伤度不同,马援征交趾时,他和士兵

遇到瘴气问题,并一度找到解药,有效抵御了瘴气,从而战胜了敌人,凯

旋回师。那么,同样是瘴气的问题,马援征武陵时,怎么就没有了办法?

马援和士兵受瘴气而困于武陵壶头山下,最终死于疆场,实现了自己“马

革裹尸”的人生理想$马援征交趾时,曾让官兵服食慧改仁,防治瘴病,

①乾隆《永顺府志》卷10《风俗》

②《清仁宗实录》卷9,嘉庆元年九月癸丑$

③瞿州莲:《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永顺土司寿命短的原因探究

——以〈历代稽勋录/资料为

中》,《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④瞿州莲:《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永顺土司寿命短的原因探究一一以〈历代稽勋录/资料为

中》,《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⑤(明)张潢:《图书编》卷40《广西风俗》

117

清史论丛

效果不错$但武陵山区的瘴气与交趾不同,瘴气“有无、轻重不同”,类

型多样。“就中南瘴欺北客”反映的是水土不服的问题,同样的生态环境,

当地人水土相习已久,外来人则不能适应$

二惩治、升迁与烟瘴区——发配的罪犯与派遣的流官

明清时期,对罪犯的惩治中,就有发配烟瘴区的条例,

而对于在瘴区

任职满三年的官员,即可调回内地或升迁。“仕者不惮数千里,深入瘴乡,

无非为利。”①无论发配到烟瘴区的罪犯,还是到瘴区(土司辖区)开展工

作的流官,他们都绝非一人前往,往往拖家带口;有的官员除了家人外,

还要带随从、幕僚等人员$也就是说,往往一人到瘴区

,随从者数十人。

这些中原地区的官员及随从对瘴区的影响很大,推动了瘴区的社会变迁$

(一)惩治

与明代相比,清代充军条例更加严密,“康熙年间,定为五等,曰附

近,曰边卫,曰边远,曰极边,曰烟瘴$雍正三年,始据兵部题定《中枢

政考》及《邦政纪略》内发遣道里省分,定为附近二千里,边卫二千五百

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②$由此可见,烟瘴区是充军的最

重等级

,与极边等同$雍正朝年羹尧案发,年羹尧之子除年富外,年满十

五岁者均充军到烟瘴区,“年羹尧之子甚多,惟年富居心行事与年羹尧相

类,着立斩。其余十五岁以上之子,着发遣广西、云贵极边烟瘴之地充

军”③。充军到瘴区的罪犯多死于瘴病,“由是逐臣死于瘴海,家族不许生

还,至有一门二十余丧者”④$此种情形下,中原地区人士谈瘴色变也就情

了$

(二"升迁

流官到土司辖区充当土司的佐贰,一般被任命为同知、通判或者经

历,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土司,同时也要协调好中央与土司的关系,此

①(明)黄)

:《历代名臣奏议》卷147,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清)沈家本

:《历代刑法考》,《充军考)下》。

③《清世宗实录》卷39,雍正三年十二月甲戌$

④(明)黄)

:《历代名臣奏议》卷180,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8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外还要负责管理土司辖区的客民$土民由土司治之,客民则由流官管理$

清初,广西左右江地区仍有瘴“,“官斯土者,病之接踵”①,

因而朝

廷对瘴区的官员采取“烟瘴即升”或“烟瘴即调”等政策,任职满三年即

可调回内地或升迁$瘴区的官员多来自临近省份,乾隆三年(1738)议

准:

“广西太平府明江理土同知、通判……水土最为恶劣,别省人员不甚

习服,应于内地拣选福建、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留省人员补调。”②

清政府在广西设置的烟瘴缺,“百色……府、厅、州、县及忠州、河池等

数十杂职,为烟瘴缺。”这些地方的文官“俱三年俸满,有政绩,无差忒

者,例即升用”。也有提前升职者,如《清史稿》所言:“边疆水土恶毒,

或不俟三年即升。”③调往瘴区的流官,多从原来职位上升职,但接受任命

的流官却闻瘴色变,“盖名为升调,其实则置之死地”④$

流官到烟瘴区后,有因瘴“而亡者,为安抚其家属,永乐二年

(1404)

,广东右布政使徐奇奏:“布政司、府、州、县官到任之后,间有

不服水土瘴“而死,遗下家属,道路遥远,贫难无力,不能还乡,诚可怜

悯$准律故官家属,有司应付脚力,给与行粮,递送还乡$如蒙准行则存

殁感恩。”得以批准“皆从”⑤。

三“乌烟瘴气”“蛮烟瘴雨”:文化偏见与民族歧视

高山、大川等有形的自然障碍尚可征服,飘忽不定的瘴气则成为中原

人进入西南地区的魔障$从历史上看,中央王朝对平原地区的控制比较容

易,文明的传播从中原地区向四围逐渐扩展,高山、大川成为中原文明传

播的障碍。武陵山区是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这些

地区山高、谷深、林密,炎热、潮湿,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瘴气成为

中原人的梦魇。东汉马援征武陵就是王朝政治和中原文化向西南地区推进

与传播的一次尝试,以战争的方式为开端,马援病死后,则以和平的方式

$

①《清圣祖实录》卷24,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壬子$

②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67《吏部•汉员遴选》。

③《清史稿》卷110《选举志五•推选条》,第12册,第3212页

④(清+杨锡纹《四知堂文集》

卷17《烟瘴各员酌量差遣禀》$

⑤《明太宗实录》卷36,永乐二年十一月庚子$

119

清史论丛

毫无疑问,武陵地区是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中央王朝或地方统治者赋

予武陵等地区相对自由的自治权,中央与地方妥协与合作,“尔能恭顺,

我无科徭,本州岛赋租,自为供赡,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无金戈之

虞,克保耕桑之业”①$但由此形成的中原文化对西南民族的歧视和文化认

知偏见,逐步强化,“从有关瘴气和瘴病的话语分析看,

瘴与蛮始终联系

在一起,如’蛮瘴之地’’蛮烟瘴海’’蛮云瘴雨’’蛮岭瘴烟’等等,且

多带有贬义,如我们熟知的’乌烟瘴气’即是。因此,所谓瘴气与瘴病,

不过是华夏文明对南方及其族群的话语歧视”②$

“蛮烟瘴雾”“蛮云瘴雨”等词语是对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恶劣生态环

境的描述,而“蛮歌7语”“南蛮訣舌”“胡搅蛮缠”“蛮横无理”等词

语,则是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与歧视,“蛮不讲理”的实质是“不

讲蛮理”,是中原地区的主流文化对西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心理歧视和刻

意贬低$

无论瘴气还是瘴病,都是客观的存在,瘴气对人畜生命的伤害是毋庸

置疑的,中原地区的主流文化对西南地区民族和文化的书写却由此带来偏

见$“瘴是中国古代历史记述中对人类具有重大危害作用的传染性疾病,

同时也是对南方一些原始林莽、闭塞偏远、尚欠开发地区的一种地理意

向。”③中原人甚至对西南地区产生恐惧心理,

明朝人丘溶描写广西土司地

区时,说:“其地多瘴“,中原之人惮入其地$未至固己怯畏;一入其地,

气候不齐,蒸湿特甚,往往不战而死。”④主流文化对瘴区的民族歧视以致

将瘴和蛮联系在一起,“蛮烟瘴雨”代表文化上的落后,流官在这些地区

的教化,目的是渗透中原文化,将主流文化日益传播并渗透于民族地区,

“蛮烟瘴雨之区,日就文物声华之盛”⑤$

①溪州铜柱铭文$

②张文:《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民族研究》2015

年第3期$

③马强:《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一一以西南与岭南民族地区为考察中

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④(明)溶

:《驭议》,(清)汪森辑《粵西文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

,湾商务,1986,674页$

⑤乾隆《

府志》12《》。

120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四终将消散的瘴气: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瘴气”与“瘴病”成为历史性的概念。

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行,

“蛮不出A%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被废止,大量的汉民进入西南山

区。这一时期,农耕文化超越了渔猎、采集和游牧等文化,逐步占据主导

地位,形成了以农耕为主,多种生计方式并存的复合式生计模式。玉米%

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西南山区,大量的林木资源%动植物资源被破坏,瘴

气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土司制度的封闭性与保守性在客观上保护了

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土归流则引发了西南地区生计方式的变迁,

生态

环境日趋恶化$此外,改土归流还是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对西南民族认知转

变的动因,即改土归流推动西南民族从“蛮”“夷”“僚”等化外之民到

内属化为“朕之赤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推动了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环境

的变迁$

(一)改土归流与生态环境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大量的汉民进入土司山区。原土司占有的土地任民垦

种,即“土司之官山任民垦种,其鱼塘%茶园%竹木、树林、崖蜡等项,

令民采用,一无厉禁,并不存为公家之物”①;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山地

被开垦,“外地招农进来,不论有主无主,

概作官土赏栽,并即发给印照,

永远管业不改,敢有执据阻拦,按律计荒究解”②$在流官的奖励政策下,

大量的山地被开垦出来,以至于山区开发殆尽,出现了无地可垦的现象$

清代,瘴区日益缩减,瘴气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清人贺宗章即有

如下记载:“自古所称瘴地……谓非人所居,今则物候久与中州无异,开

辟既久,人烟日众,瘴“自消。”③瘴气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消失了,“瘴气

产生及存在的基础不复存在,瘴气逐渐成为历史名词”④。

土司山区的开垦,满足了改土归流后不断涌入的移民生活的需求,但

①乾隆《永顺县志

》卷首《序》$

②乾隆《鹤峰州志

》卷下《文告》$

③(清+贺宗章

:《幻影谈》,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12卷,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第133页$

④周琼、李梅

:《清代云南生态环境与瘴气区变迁初探》,《史学集刊》2008年第3期$

121

清史论丛

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改土归流后,建始县“峻岭丛木,剪伐殆

尽”①。改土归流前,“兽蹄鸟迹,交错于道$山则有熊、豕、鹿、N、豺、

狼、虎、豹诸兽,成群作队,或若其性”②;改土归流后,“群来斯土,叠

叠青山,斧斤伐之,为之一扫光矣$禽兽逃匿,鱼鳖罄焉。追忆昔日入山

射猎之日,临渊捕鱼之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可复得矣”③$

从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农业开发对原土司地区动植物资源的

破坏情况

施南府同知商盘看到当地风俗是每年十月开荒烧山,把大量

“散木良材”付之一炬,深为之叹息,作诗云:“羊肠蚁穴路弯弯,古迹犹

存振武关$散木良材同一炬,年年十月便烧山。”④在商盘的另一首名为

!烧山行》的诗中,

他更是

痛惜“]楠”

等大量珍稀树木被烧毁,“

朔风

猎猎夜更遒,烈炬烧山腾郁攸。黄茅白苇何足惜,中有]楠高百尺”;垦

荒烧山不仅烧毁大量珍贵树木,而且烧死虎狼等大量野生动物,“须臾火

熄风且止,翠微依旧清如水。明朝樵客入山行,烂额焦头虎狼死”⑤$

改土归流后,“蛮不出A、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被废除,大量

的汉民进入原土司山区,土地被开垦,提升了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但在这

一过程中,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山区变为农田,瘴气赖以生

成的自然环境已不复存在$

(二)改土归流与社会环境的变迁

对瘴气影响的研究中,生态环境的变迁多被关注,而社会环境的变迁

却被研究者忽视$早在唐宋时期,伴随着中央王朝与边疆民族地区的互

动,“对西南瘴气由恐惧转向不断探讨瘴疫的环境因素与致病机理”⑥$此

时,从中原地区到西南等边疆地区的士大夫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由陌

①同治《建始县志》卷4《食货志•物产》$

②湖北鹤峰县《甄氏族谱•山羊隘沿革纪略》。

③《田氏族谱》卷3,《容美土司史料汇编》,鹤峰县编印,1984,第427页$

④(清+商盘

:《下车兼旬即景成咏}当采风》,道光《施南府志

》卷27《艺文志》。

⑤(清+商盘

:《烧山行》,道光《施南府志》卷27《艺文志》。

⑥马强:《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一一以西南与岭南民族地区为考察中

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2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生逐渐转变为认同,“为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①。设土

司不设流官,不但与瘴痈有关,还与风土相关,“特以地居荒远,瘴“特

甚,设流官不谙风土,立防兵难免瘴病”②。

清代,西南地区瘴气日益消散,中原文化逐渐得以传播,日益渗透其

间,云南的元谋县即是突出的一例,据《元谋县志》载:“惟我元谋县,

昔传瘴“,寥寥焉未有闻人。今渐澄清,郁郁乎咸称雅士。金沙江浪暖,

岂乏印沙之奇;元马风和,自多依马之彦。”③瘴气与瘴病都是客观的存

在,但对瘴气与瘴病的恐惧,使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对西南地区产生了偏见

和歧视,“所谓瘴气与瘴病说不过是中原汉文化对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

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之反映,换言之,从心理学角度看,瘴气与瘴病是中

原汉文化对异域与异族进行心理贬低的集体无意识行为。”④

清朝的统治者对西南地区开发的目的是加强管理$所谓王化的进程,

就是中原文化在西南地区的推进过程,“招彳来向化,一体恩抚$如此,数

年之间,生苗可化为熟苗,熟苗可化为良善”⑤。明清时期,土司制度日益

严密,中央王朝曾多次修订政府与土司关系的规章制度,如土司承袭制度

规定,只有接受过汉文化和儒家思想教育的土司子弟才能获得土司职位的

继承权$雍正时曾任广西巡抚的甘汝来对此有过说明:“应袭之官男,宜

及早教育也。承袭者,率以年至十五为合例。彼弱冠时,即居民上$苟不

读书,无异一木偶也。”⑥因此,清政府积极在土司统治区设置儒学等,其

目的就是把统治渗透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且逐步消除中原地区与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壁垒,最终实现王朝统治一体化的目标。地方官员对

土司多加化导,如雍正二年,甘汝来任广西太平府知府,令所辖土司来

府,“动之以天良,感之以皇恩,更悚之以国法”,并认为,“土司之未始

①马强

:《地理体验与唐宋"

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一一以西南与岭南民族地区为考察中

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清)倪蜕:《土宫说》,《皇朝经世文编》卷86《兵政•蛮防•上》$

③(清+王弘任:《月课会文示》

,康熙《元谋县志》卷4《艺文志》,第61册,第444页$

④张文:《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民族研究》2015

年3期$

⑤(清+蓝鼎元

:《鹿洲初集》卷1《论边省苗蛮事宜书》,《鹿洲全集

》上,厦门大学出版

社,1995,39$

⑥(清+甘汝来

:《甘庄恪公全集》卷8《条陈土司利弊议》。

23

清史论丛

不可化导也”①。

对西南民族的认知,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经历了从“蛮”“苗”“夷”

“僚”等到“赤子”的转变$即便到了明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对西南许

多民族的认知依旧模糊,他们从文化和文明的视角出发,对西南少数民族

多存偏见和歧视,如称广西少数民族人民为“瑶僮”

,并认为他们“

种类

莫可识别,巢穴莫可跟寻,其所以为宫室者,则岩岭也;其所以相往来

者,则狼虎也;其所以代耒耦者,则锋t也。殆天骄之,若犬羊豺狼然,

莫可以人理化也”②$对西南少数民族族称的书写,则以

“v”“徭”等蔑

视性称呼代之$

清代这种观念开始转变,康熙时期,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

的控制策略仍是因俗而治。康熙四十六年(1707)

,贵州巡抚陈诜上奏

!为直陈土司情形事》,奏报土司互相攻杀等事件,康熙帝朱批:“土司种

类最繁,风俗各异,自古王法不能绳。若以内地民情治之,断不能行,历

来如此,不过将就大概治之。若以法制之太严,其烦不可胜言,制之太

宽,必然犯法者尤多,只以不生事为主,若多事必至尾大难收$所以前任

督抚未尝不知,亦俱生事,所以不肯上闻耳。”③康熙帝对西南民族地区因

循而治,而雍正帝则认为不管流土,应该一视同仁,“窃思之流土虽有攸

分,而其人民莫非皇上赤子”④,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一体化和系统化。雍

正帝对西南民族认知的转变,为改土归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时

期,王朝统治者对西南民族的“赤子”观形成,西南与中原逐步一体化。

雍正帝下谕旨说明了改土归流的必要性,并再次阐述自己对西南少数民族

的$

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

,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

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

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

,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

悉心筹%,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此朕念边地穷民,皆吾赤

①(清

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卷12《饬禁郡城内各色人役需索土司告谕》$

②(明)张潢:《图书编

》卷40《广西瑶僮》。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

,档案

出版社

,1985,第601页$

④(清

)杨锡纹:《四知堂文集》卷4《请造报土司收成分数疏》。

24

日渐消散的瘴气:

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与环境变迁

子,欲令永除困苦,咸乐安全。并非以烟瘴荒陋之区,尚有土地人民

之可利。因之开拓疆宇,增益版图,而为此举也。今幸承平日久,国

家声教远敷

,而任事大臣。

又能宣布朕意,剿抚兼施。所在土司

,俱

已望风归向,并未重烦兵力,而愿为内属者,数省皆然。自此土司所

属之夷民,即我内地之编氓。土司所辖之头目即我内地之黎献

。民胞

物与,

一视同仁,所当加意抚绥安辑

,使人人得所,

共登衽席,而后

可副朕怀也。

改土归流后,原土司辖区蛮烟瘴雨景象一去不返,“生其间者,咸谓

日月清明,视从前瘴雨蛮烟,岚重雾袭之景象,廓然改观”②$中央王朝对

西南地区的心理边疆概念也逐渐消除,心理边疆产生于中原人对西南民族

的认知和历史书写中,“所谓南方瘴气、蓄蛊、

卑湿等问题是对事实的夸

大与想象,但在史料话语权作用下却逐渐成了非主流文化圈的标志,成为

横亘在南北方之间的心理边疆”③$

清代,随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中原文化不断向此地区渗

透、传播,“本朝德化所敷,文风益振,旧所污染,日以维新”。这一时

期,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发生了变迁,“凡冠婚丧祭渐遵文公家礼,城市

士民亦多丕变,惟穷乡下邑家以巫邪而败,婚以歌唱而成”④$

除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认知发生转变外,改土归流后,随

着大量的汉民进入土司地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在不断加速。

各民族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使得生态环境发生变迁,瘴气日益消散,

在民

族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背景下,西南少数民族对中央王朝的认同日益

增强$

(作者单位:郝玉松,遵义师范学院;覃娜娜,吉首大学)

①《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64,雍正五年十二月己亥$

②乾隆《永顺府志

》卷2《山水》。

③于康哲

:《恶名之辩:

对中古南方风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0》,《南开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④(明)张潢:《图书编》卷40《广西风俗》

25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0:0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5003432137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韩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韩雍.pdf

标签:韩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