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1
“于嗟如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
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
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
看着无边的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面。我看到《氓》里面的女主人
公是多么辛勤的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的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的女人感动着。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
敢地面对生活。她的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的面孔,也许她的心理面有着强
烈的反抗精神!
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的婚姻却让法海来
了搅和。白娘子爱许仙如此的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
关在雷峰塔的传言。看着平静的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可歌可
泣的反抗压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的精
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
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
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的是刘兰芝婀娜的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的
本分工作,换回的结果却是那深潭的一道道圆晕。她的命是苦的,但她以死的方
式在向世人警告:她也有爱,也有恨,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难道不是吗?她死
后化为鸳鸯都在不日不夜地鸣叫着,那不是在控诉着对阶级社会的不满嘛,那不
是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嘛!
历史中的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我心中的琴弦
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的精神。我时
常在想,即使她们的爱情化作冰冷的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的爱
与追求。
因此有了秋瑾的《提芝龛记》: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这是秋瑾反对封建余毒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妇女们反对阶级压迫
的漫长历史过程。
《诗经》让我想起了很多不幸的女人,它的出现似乎暗示妇女的不幸在不断
地延续着,但很幸运的是现代的女权运动在不断的发展着,我想这是《氓》的作
者的心愿吧,这是妇女们的愿望吧,但我更相信这是坚强的妇女们用泪、用血、
乃至生命换来的!
《诗经》读后感2
早都知道《诗经》是浪漫主义的源头,但面对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时,却
感觉好无韵味可言,索性就将它丢在一边,结果让我错过了这么一本有价值的书。
《诗经》是咖啡,那么《诗经是一枚月亮》则是咖啡伴侣,越嚼越有味,于
是,我翻开它享受品咖啡的过程。
《诗经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个细腻温娴的女子。她将《诗经》
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来。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句:“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宣其室家。”原以为“逃之夭夭”是正确,这里只不过是
引用而已,经过反复酌想得知,“桃之夭夭”才是最原始的表露。这句诗大概的
意思是说,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红色的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觉得《桃夭》该是
一首歌:“桃花盛开朵朵艳,桃林内外红缠绵;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乐天
天。”重点在这“桃”上,“桃”可以引申为桃花林,桃花运等。
现代社会,有不少人都幻想着自己能有一次美丽的桃花运。可这毕竟是幻想,
有幻想就会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有又一次桃花运,然后从此
“飞黄腾达”。事实证明80%的女生错过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保
证你心仪的对象也看中你吗?女生有了桃花运便会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运只
是一次美丽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剧,男主人公是多么耀眼,我们更不是黄蓉和郭靖能在桃花
岛上看桃花。所以,现实点,学着《诗经》中女主人公快乐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
活。
再者,《诗经》中所描绘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纯真的,的确,在那个
时代,一个没有被金钱和地位所污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朴实,最真
诚的。相反地,谁能想到过了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在为生活所奔波,所劳累,
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目标,迷失了自我。若我们都静下心沉下心来,翻开《诗经是
一枚月亮》,你一定不会对《诗经》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厌倦,找找自己的内心,
聆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诗经》是一个月光宝盒,流注了无限爱意与温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见
最本质的自我。
一行诗句,无限思量。
《诗经》读后感3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书页慢慢增厚,我宛若见到了午后那
温暖的阳光,轻摇的柳条,还有山坡边的轻声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的
词汇,也没有万分柔弱的语句,在我眼中,他是午后那温暖的阳光,是那轻拂的
柳叶,是那低声的吟唱。他虽有枪林弹雨般的烽火,却抹灭了那一份尖锐;虽有
小桥流水般的温情,缺淡去了那一份娇柔。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主义文学
的源头。明人方孝孺早就说过:“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
近人梁启超则认为:“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
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诚如胡适所言:“《诗经》在中国文学史
上的位置,谁都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古的有价值的一部文学著作,这是全世界公
认的。”由此可见,《诗经》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
代替的崇高地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最可信赖的物化形态
之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表现了一个青年男
子思念心中爱慕少女,睡梦中都渴望与她结成伴侣的炽热情感。闻一多《风诗类
钞》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桃之夭夭,灼灼其
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女子出嫁的颂歌。方玉润《诗经原始》
曰:“此诗气体稍轻,故不得与《关雎》并,次《螽斯》后,别为一乐可也。然
以如花胜玉之子,而宜室宜家。可谓德色双美,艳称一时。”
轻轻翻着一篇篇美文,转眼间,眼前不再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甜美的爱情,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股对时事的评价,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那统治者压榨的叹
息——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此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
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向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毛诗序》曰:“《硕
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此诗斥责卫国统治者不守
礼法,厚颜无耻。
篇篇诗词,书写了代代历史;句句佳话,表达了人民的向往。
《诗经》,一本永不磨灭的书,一份渊远流长的情。他用那动听的歌喉,唱
出了一份真情,一份朴素。他,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美丽,一份清新,是天空
中那洁白、轻柔的云,在人们的心中轻轻飘荡!
《诗经》读后感4
一个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件事莫过于情窦初开了。喜欢一个人,并追求
她的感觉,应该正如《关雎》和《蒹葭》中描述的一般吧。“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那美丽的河岸边啊,有一位贤淑的女子。她或许
有着窈窕的身段,或许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虽然知道追求她并不容易,可是
我还是想试一试。这不正是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的感觉吗?或许她就是我们心
中的白月光,有着美丽的外表和良好的品德。我们为其倾心,为其蹍转反侧,夜
不能寐,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和才智去讨她欢心。正如张爱玲说的一般:“爱一个
人,他就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得卑微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是诗经《郑风.风雨》
中的诗句,讲述了一位喜欢着心上人的女子,苦苦地在风雨中等候着他归来的心
境。这与我们在喜欢一个人时苦苦等候的心情何其相似!似乎见到他,心中也欢
喜了起来,连天空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放晴,乌云也因他而散开......这首诗为我
们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在等待心上人时,温柔又美好的心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
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是《国风.
郑风.子衿》中的诗句。也是我们在思念恋人时广为引用的句子。哀婉缠绵的诉
说了女子对情郎的思念,甚至于连他衣服的颜色都记得。情深至此,令听者叹息,
闻者动情。远方的情郎啊,你为何还未归?你可否知道,我在为你牵肠挂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灼灼的桃花映照着新嫁娘通红
的嫁衣和娇羞的脸颊,应该是女孩一生最美的场景了吧。新娘出嫁,火红热烈的
气氛之下,是她对未来婚后生活的向往。出嫁,就意味着将自己的下半生与另一
个人相互捆绑,荣辱与共,祸福齐度。而这首诗,也贴切地形容出了一个新嫁娘
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品行能让未来的公婆满意,能有美满的幸福生活和爱自己的
丈夫......
诗经中的爱情往往是简单而纯粹的,不会穿掺杂过多的功利成分和目的性。
他们不会考虑地位、名分、金钱,只是带着对爱情的期盼,去热烈地追求自己的
幸福。
诗系情感,情于吾诗中。诗经总是能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给予我
们许多的新的领悟。我们应多多研读诗经,养出自己的“诗心”。
《诗经》读后感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
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读诗经有感作文800字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
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
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
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
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
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
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
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
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
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
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
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
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
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
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__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
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
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
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诗经》读后感6
《诗经》带给人一种古韵之美,她仿佛穿越了几千年只为来到我的身边。《诗
经》的很美,美在质朴的语言,美在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诠释。她没有太多的华
丽词藻,没有庸俗之气,她吸引我去领略那古朴而又优美的辞章,去感受那真挚
而又深沉的美好。
在我的眼中,最美不过《诗经》,美在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桃之夭夭,灼
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开得红艳似火,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无
论谁读过之后,眼前便不由自主地浮现一个像桃花一样鲜艳的女子形象。尤其是
“灼灼”二字,真的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受。细声慢吟这名句,一种喜气洋洋的
气氛充满了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
给她的婆家人。看啊,多么美好的祝词。这种情绪,这种祝贺,反映了当时社会
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在我看来,人只有对生活满怀神情与热爱,才能在纷繁的世
间为自己、为别人带来一份宁静祥和的温馨。
最美不过《诗经》,美在爱的幸福与美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
手,与子偕老。”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说出了生死不分离,一同老去的相依相
伴,多么情意绵绵的佳句,体现了爱人之间一起白头偕老的心愿。表达的是对幸
福与美满的无比向往。和爱着自己的人共度一生,是一件多么幸福美满的事啊!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倾倒了无数身在爱河的人们,
渴望美满爱情的人们把这诗句当成对另一半的山盟海誓。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
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同老去,永不分离。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与你平平淡淡度过一生。
最美不过《诗经》,美在朋友的隽永深情。“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
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将木瓜报赠子我,我就用琼琚作为回报。不是为了答谢
你,而是珍意情意永相好。朋友之间珍重彼此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揭示了
朋友之情的实质不是获取,而是给予。礼尚往来,朋友之情才能保持下去。回报
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人们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重的是
心心相印的,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价值的高低,则是对他人对自己
情意的珍视。
《诗经》宛如一个端庄优雅的绝代佳人,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向我们款款走
来,让我们去领会她那份独特的美,使我们折服于这独特的美。最美不过《诗经》,
我甘愿倾倒于美的《诗经》。
《诗经》读后感7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在诗经的艺术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有脚踏大地深耕易耨的辛勤;有“如金如
玉”“如切如磋”的高雅;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的明德;有人间苦难离别
相思的同情;有纯真浪漫乐而不淫的爱情。《诗经》将诗歌文学的触角伸向那些
胼手胝足的百姓,唱出古代中国人民各种风俗情态,生活际遇,而不是补天浴日
的怪力乱神,也不是战场上的嗜血好杀。
古人相信以“诗”可以观“民风”,他们遣送王官,在如此辽阔的地域空间
内采集,加工,传唱各种土风,民谣,以为“风”。《诗经》中描写恋爱与婚姻
的篇章尤为动人,总量占到约《诗经》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先人的浪漫和对爱情、
婚姻、幸福与美的理解与想象。读《诗经》,我们先走进其中如痴如醉令人神往
的爱情。
开篇第一首《周南·关雎》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成为了多少青年表露款款深情的佳句。心爱的姑娘啊,你怎忍心,让我无时
无刻不思念你,让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
兮”的深情表白你听到了吗?我爱慕的你如月光美好,心中牵挂让我坐立难安。
《召南·摽有梅》是女子在娓娓倾诉“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梅子熟了初春,我的爱情啊从青涩变成了苦
涩,你什么时候来娶我呢?《郑风·女曰鸡鸣》那句“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
瑟在御,莫不静好”是多少人心中期盼的婚姻模样,佳肴做成共饮酒,白头偕老
永相爱,女弹琴来男鼓瑟,和谐美满在一块。
《诗经》中大量婚恋诗篇的存在,是因为婚姻关系的缔结以及婚姻关系的稳
定关乎王朝政治。从“生死契阔,与子同说”“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到“桃之
夭夭,灼灼其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大致可以看出封建礼教下婚姻观念
的从自由到保守的改变。从自由浪漫的爱情,和谐美满的婚姻,到礼制渗透的婚
姻,相思悲歌的苦恋,以及伤感的离别。这是周代初期礼教初设古风犹存,是西
周后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孔子提倡的礼教,是对爱情的无情打压。但是人们对
真爱的理解和追求没有改变,使中国人民即使跨过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后,还是
回到《诗经》中描写的那些最高尚最纯朴的爱情中去。
《诗经》婚恋篇唱出了人人之和,群族之和;宴饮篇唱出了上下之和;劳役
篇唱出了家国之和;而农作篇唱出的是人与自然之和。如此说,《诗经》如何算
不上一首和谐之歌。美哉,诗经!壮哉,诗经!(兰华)
《诗经》读后感8
叩开诗词的门扉,走入《诗经》的世界,我第一次领略到“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的空灵境界,明白了“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
拥有诗情画意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诗经》之美在于静。它不同于现代作家所描绘的喧嚣都市。它的世界安宁
祥和,拂去历史的尘埃,依然可以窥见诗中那个有着潺潺流水,暖暖斜阳,徐徐
清风和袅袅炊烟的年代,恍然间,透过单纯的诗句,在你的心田缓缓开出一朵学
名“静好”的花。
《诗经》之美在于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少年惊鸿一瞥后,道出的
青涩爱恋,是长河里始终飘摇的瑰丽诗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是在最美的时光里,遇到对的人的坚贞爱情,是携手一生的誓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看到心爱之人身披嫁衣的欣
喜若狂,正是因为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才会觉得她艳丽无双。《诗
经》中的爱情令多少情人羡慕不已,而大抵只有诗词才能描绘出这般深情缱绻的
爱情。
《诗经》之美在于随。纵观全书,没有作茧自缚的宗教信仰,没有凉薄自利
的思想观念,更没有硝烟四起的战争。这里只有着随性潇洒的华夏先民和怡然自
得的生活,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宁静悠远。
《诗经》是华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华,无论何时都带着惊心动魄的美。让
人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魅力。
华夏传统文明有着上千年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并在自身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改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令世界为之侧目。
尽管中华文化十分优秀,却依然不被许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记得在一
次阅读课上,我看《诗经》正入迷,忍不住轻笑出声,引得同桌好奇地凑过来,
她扫了一眼便道:“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不着痕迹地掠过她手中的言情
书,笑着说:“没什么,一本很有名的书,而且挺有意思的。”她不屑地朝我手
中的书瞥了一眼,顺带附赠了一个看异类的眼神给我,才转回身去。我哑然失笑,
心中有几分悲凉。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真切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
这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肩负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诗经》读后感9
终南真是个小地方,每一天和姊妹们嬉闹以后回到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楠树
和正开的美丽的海棠花,心底总是生出许多伤感。村里的姊妹们嫁了以后,便日
日的劳作,从此韶华渐去,玉容黯淡,如果镜子中的我有一天,也是变成了那般
模样,该是多么可怕?母亲又在庭院呵斥着不知道的什么,那嘶哑的声音,居然
是老人们传说的那个曾经的黄鹂鸟么?母亲的例子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畏惧。想
到将来的丑陋,肮脏,种种不堪,怎么能让我安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风了,青青草儿的味道和楠木的香随着风儿飘来,唉,
如果没有可怕的未来,那么,应该是多么的快乐。隔壁的永安哥哥在门外问母亲
有没有吃过午饭,那声音说的响亮,我知道其实是说给我听。可是,和他一起纵
有万般的快乐,又怎么敌得过我对嫁做人妇的恐惧呢?他家和我家是一样的小
户,难道我以后就陪了他一起喂那些猪儿和小油鸡么?我烦恼的把窗户关了,自
己躺在床上闷闷的不乐,不知道怎么的就睡着了。
是什么声音啊?把我吵醒。我起身,打开窗户,却正好看见庭院门口停着一
驾漂亮的马车,我诧异的起身,探出窗子想要看个仔细,却看见那马车里下来个
锦衣华服的少年,翩翩的风采,白里透红的肌肤,甚至比我们村许多姊妹还美。
这少年穿的绣有黑色与青色花纹的礼服,和昂贵的裘皮大衣,头上戴着高高的威
仪的冠,看车下那些围着他转的仆佣,想来是大地方来的公子。那些人中间的一
个走向我家,我不由的竖了耳朵,仔细的听了,却原来只是找我母亲问路。
我有些失望,又为自己的失望羞耻。手抖的就把那支着窗户的木棍掉落。意
外的声音,惊的那些人都朝这边看来,我看见那公子,也转过脸,目光正对了我
的眼睛,我的脸刹那间红了。急忙的退回了房间,心如鹿撞。少少的安静,我恍
然记得自己是刚刚睡醒的模样,蓬头垢面的一定也很丑,急忙的寻了镜子来,却
看见镜子里,粉面俏然,发髻凌乱,完全就是个小家碧玉模样,上不了台面。心
里恼着自己,不该就那样唐突的推窗出去,更不应该在中午时分睡着,如果刚才,
是如戏文中唱的正梳妆得体的在庭院看书,那才应该是多么的合适!
心思辗转,却听见院外玉佩轻撞的声音,马车的声音重又辘辘的响起,远去。
《诗经》读后感10
诗经,就如古朴的石阶:虽陈旧,却已屹立千年;虽古朴,却载满了人情冷
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读到的关于《诗经》
的第一句句子。那时候的我学习《关雎》,什么都不懂,就只能听老师给我们讲
它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和它所表达的意义。而如今,老师讲的我早已忘记得一干二
净,唯一记得的就只有那其中承载的满满的浓情与少年求而不得的深深无奈。我
也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只能“听老师讲”了,我已经可以独立地从我自己的角度
去理解它,不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诗经,可以在我彷徨躁动时给我清风般的
抚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诗经·桃夭》是我在整
部《诗经》中最喜欢的一首。《桃夭》虽是一首婚嫁赞歌,但写的却是对即将出
嫁的女子的美好祝愿。《桃夭》中虽无对女子的妆容进行描述,但是却通过对桃
树的描写,从侧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虽无直接表达对女子的祝愿,但是却通过
满树的果实和茂密的枝叶,表达了他对女子的祝福。诗经,可以在你孤独无助时
给你阳光般的安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事不断,戍地不稳,战
士背井离乡,妻儿孤苦,老母年迈。但倭寇猖獗,又岂可弃国家于不顾?无奈只
能辛苦家人,在战场为国家而厮杀。或许家人会怨他,不理解他,但他对国家无
愧,这就够了。而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诗经,可以在人迷茫时
如灯塔般为人指引方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灭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
本就是一场一场又一场的戏,聚集,然后淡然的离去;生命本就是一次一次再一
次的'轮回,出生,然后孤独的死去。我们不停地记录一张张面容,与别人一次
次相遇,再一遍遍的擦肩而过。我们走的道路虽各不相同,但最终我们必将去往
同一个地方。
若你感到彷徨躁动,《诗经》可以给你清风般的抚慰;若你感到孤独无助,
《诗经》可以给你阳光般的安慰;若你感到迷茫,《诗经》则可以像灯塔,为你
在重重迷雾中指引方向。读《诗经》,其实不在于你看了多少,而是在于――你
懂了多少……
《诗经》读后感11
我一直认为古代的女子是何等的悲哀,每天被禁锢在闺房之内,只能对着蓝
天白云发呆,望着窗外的春色唉声叹气,因为再美好的春天,再绚烂的风景终究
不属于她们,小小的三寸金莲成为她们以梦为马,执剑行天涯的障碍;而正统社
会要求的三从四德,女子五才便是德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而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更是从灵魂深处约束着他们。但《诗经·葛覃》却让我看到了她们别样的生
活。
虽不能像现代的女性一样可以旅游观光,畅所欲言,在生活中与男性一争高
下,在社会中撑属于自己的起半边天,但是她们却用自己豁达和乐观,拥有了自
己的云淡风轻,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她们却
用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
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山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虽是朝夕相处的山谷、山间,常见的葛藤、黄莺,却在她们的眼中如此之美,
她们通过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让繁重的生活变得兴趣盎然。
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
慧眼是处于繁华都市,喧闹社会中的我们所欠缺的。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想
尽一切办法来放松。为了找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我们不远千里,来欣赏名山大
川,大漠落日,最后却发现看景不如听景,眼前的美景只是徒增了我们的遗憾罢
了。而诗中的她们却用自己的乐观,自己的豁达欣赏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这不
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她们视夫为天,却又自强自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
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蔓延在山间的谷中的绵长的葛藤,在她们的手中千
变万化。把它割回来煮在锅中,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是织成细布,或是织成
粗布,让那萋萋满谷的葛藤,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做成自己和爱人喜欢的
衣裳,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享受自己辛勤劳作带来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快慰
和自豪啊!她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诗经·葛覃》为古时的女子证言,她们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仍然不缺乏色
彩。正如我们常说: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现在如此,古时依旧。
《诗经》读后感12
《诗经》是一枚月亮
早都知道《诗经》是浪漫主义的源头,但面对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时,却
感觉好无韵味可言,索性就将它丢在一边,结果让我错过了这么一本有价值的书。
《诗经》是咖啡,那么《诗经是一枚月亮》则是咖啡伴侣,越嚼越有味,于
是,我翻开它享受品咖啡的过程。
《诗经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个细腻温娴的女子。她将《诗经》
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来。其中,使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句:“桃之夭
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宣其室家。”原以为“逃之夭夭”是正确,这里只不
过是引用而已,经过反复酌想得知,“桃之夭夭”才是比较原始的表露。这句诗
大概的意思是说,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红色的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觉得《桃夭》
该是一首歌:“桃花盛开朵朵艳,桃林内外红缠绵;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
乐天天。”在这“桃”上,“桃”可以引申为桃花林,桃花运等。
现代社会,有不少人都幻想着自己能有一次美丽的桃花运。可这毕竟是幻想,
有幻想就会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有又一次桃花运,然后从此
“飞黄腾达”。事实证明80%的女生错过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你
心仪的对象也看中你吗?女生有了桃花运便会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运只是一
次美丽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剧,男主人公是多么耀眼,我们更不是黄蓉和郭靖能在桃花
岛上看桃花。所以,现实点,学着《诗经》中女主人公快乐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
活。
再者,《诗经》中所描绘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是纯真的,的确,在那个
时代,一个没有被金钱和地位所污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朴实,比
较真诚的。相反地,谁能想到过了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在为生活所奔波,所
劳累,忘记了我们比较初的目标,迷失了自我。若我们都静下心沉下心来,翻开
《诗经是一枚月亮》,你一定不会对《诗经》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厌倦,找找自
己的内心,聆听自己比较真实的声音。
《诗经》是一个月光宝盒,流注了无限爱意与温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见
比较本质的自我。
一行诗句,无限思量。
真好。
《诗经》读后感13
我阅读过许多经典文学,但我阅读之前,阅读之时以及阅读之后,仍深深打
动我的,还是《诗经》这本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阅读之前,我便早已被这些诗句吸引。其悠然的文学气氛,也开始在我心中弥
漫开来。那优美的四字短语拼凑成的奇迹,朗朗上口;那清晰明媚的田园画面,
魅力无穷。在初中时,学了几首《诗经》的诗,再也忍不住,自己购置了一本。
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带着吉他和这本《诗经》,在公园的一处坐定,翻开了
《诗经》的第一页。
第一首看到的诗是《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我至今仍深深怀念
读到这句话的感动,因当时也在深深思念一位远方的朋友。“陟彼高冈,我马玄
黄。”我也从中第一次认识到《诗经》不止是美好的欢乐与爱情,也有古人无可
奈何的忧伤与思念。而这灵动的节奏,也让这悲伤添一股诗意,余音袅袅,久之
不去。
先前看《中国诗词大会》,对《七月》也还有巨大的兴趣。这首诗,也彻底
坚定了《诗经》在我心中的地位,更让我对美有一种直观的体验。我爱的,不只
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天然趣味。还有“春
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何等美好的春日图画!
更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豪迈与壮阔等等。这首诗既满足了我
的审美要求,也有壮志豪情,天然趣味,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高三的一次假期,再次翻阅《诗经》,翻到《桑中》这首诗。“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不断重复的一句,显现着浪漫主义的无穷妙处。
尤其是注释中的拓展,提到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与之
类似,更觉醍醐灌顶,心情极为畅快感动。甚至将此句写在课桌上,烦躁时一读,
便觉身心轻盈,烦恼尽散。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诗篇。我曾为之陶醉,深夜尝试软笔摘
录;也因此深觉文字之美,翻看新华字典来学习繁体字。即便可能忘记如何背诵,
但细细品读每一篇,每一句的感动,震撼,享受,都将是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未
来漫长人生中,不断滋润我,走好人生的道路。
《诗经》读后感14
我一直认为古代的女子是何等的悲哀,每天被禁锢在闺房之内,只能对着蓝
天白云发呆,望着窗外的春色唉声叹气,因为再美好的春天,再绚烂的风景终究
不属于她们,小小的三寸金成为她们以梦为马,执剑行天涯的障碍;而正统社会
要求的三从四德,女子五才便是德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而父母之命,媒妁之
言更是从灵魂深处约束着他们。但《诗经·葛覃》却让我看到了她们别样的生活。
虽不能像现代的女性一样可以旅游观光,畅所欲言,在生活中与男性一争高
下,在社会中撑属于自己的起半边天,但是她们却用自己豁达和乐观,拥有了自
己的云淡风轻,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她们却
用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
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虽是朝夕相处的谷、间,常见的葛藤、黄莺,却在她们的眼中如此之美,她
们通过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让繁重的生活变得兴趣盎然。
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慧眼
是处于繁华都市,喧闹社会中的我们所欠缺的。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想尽一
切办法放松。为了找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我们不远千里,欣赏名大川,大漠落
日,最后却发现看景不如听景,眼前的美景只是徒增了我们的遗憾罢了。而诗中
的她们却用自己的乐观,自己的豁达欣赏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这不正是我们要
学习的吗?
她们视夫为天,却又自强自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
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蔓延在间的谷中的绵长的葛藤,在她们的手中千变
万化。把它割回煮在锅中,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是织成细布,或是织成粗布,
让那萋萋满谷的葛藤,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做成自己和爱人喜欢的衣裳,
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享受自己辛勤劳作带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快慰和自豪啊!
她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诗经·葛覃》为古时的女子证言,她们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仍然不缺乏色
彩。正如我们常说:心中若有桃花,何处不是水云间?现在如此,古时依旧。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6:3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876612121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蒹葭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蒹葭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