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烧豆腐

更新时间:2023-03-11 04:35:45 阅读: 评论:0

莲子怎么去芯-毛里求斯在哪

鱼烧豆腐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会议桌布)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常识

安徽饮食文化大体分为皖南、沿江、沿淮三类,总体上讲究原汁

原味、酥嫩香鲜、浓淡适宜,同时又各具特色。为此,下面学识网小

编整理了安徽民俗饮食文化以供大家阅读。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常识

皖中、皖南两个地区隔江相望,在地理环境上颇有相似之处:同

有丘陵地带,可大面积种植水稻;同有山区,可产林茶、杂粮等;同有河

湖,多产水鲜。因而两个地区人民的饮食习俗也大体相似。

主食——皖中皖南人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人民还要兼吃一部

分杂粮。徽州地区生产的稻花米,作饭香软,出饭率高,已推广到其

他地区食用。宣州等地区的血红糯米,被视为补品,已成为城市群众

争购的粮食。因糯米性粘,平时不用来作饭,只是留做节日酿甜酒、

制年糕,改善家庭饮食等。

每日一日三餐,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辅之以各种早点,

如大馍、油条、包子(肉包、糖包、豆沙包),糯米粉做的糍糕、烧麦及

烤山芋等。农村群众早餐吃干饭。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大都吃干饭,

在农村农忙时期,一般都在早饭后带上干粮上工,还要顺便带些咸菜

和一瓶开水。中午就不回家吃饭。农村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多

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一张小桌,放上几样小菜,全家人围桌而坐。

到了冬天的晚上,堂屋的火塘里燃着熊熊的炭人,火锅内煮着两三样

菜蔬,叫“一锅熟”,火塘边烤着玉米粑或米粉粑。全家围火塘而坐,

边烤火,边吃晚餐。城乡群众对晚餐都比较重视。

食品多种多样,除用纯米做饭外,还有山芋饭、菜饭(将萝卜或芥

菜、白菜等切碎在锅边蒸熟,放入油盐,和饭而食)、豆饭(将豇豆等和

饭煮食),用玉米粉和大米煮饭,称为“金玉良缘”。如有剩饭,可做

水泡饭、炒饭(以鸡蛋炒饭为多)。另外还有大米稀饭、菜稀饭、山芋稀

饭、豆子稀饭、玉米稀饭、南瓜稀饭、糯米稀饭等。皖西太湖县一带,

善于加工锅巴。干饭吃完之后,留下锅巴,将米汤倒入锅中煮之,叫

“锅巴粥”。还可将锅巴焙黄,装入瓷罐,用热肉汤泡食。也可以把

锅巴用油炸一下,充作早点。安庆一带的重油锅巴,尤为一方风味名

食。这种锅巴香酥可口。老年人牙齿差、消化力弱,农村人便用小罐

煨饭,饭中放入少量肉屑及油盐,这是供给老年人的特殊饭食。此外,

农村的某些手工业工人(如铁匠),也往往用吊锅煨饭吃。

皖中皖南地区除油条、烧饼等一般早点外,各地还有一些传统点

心,有的不只是做早点,也是宴客的佳点。如:大救驾、小红头、双

冬肉包、蟹黄汤包、庐阳汤包、冬瓜饺、油酥饼鱼皮蟹黄饺、山粉圆

子、小笼肉蒸饭、瓠子饼、三河米饺、香椿馃、黄豆肉馃、毛豆抓饼、

油炸臭干、干丝等。除上述名点外,皖中、皖北各城镇还有全椒的酥

笏牌、鸭油烧麦、蚕蛹酥、脆炒面、蝴蝶面、蟹锅贴、深渡包袱、豆

皮饭、混汤酒酿元宵、舒城笼糊、油堆、鸡血糊、芋糯麻团、荠菜圆

子、蓑衣圆子、绿豆火腿粽子、梅干菜烧饼、柳叶包子、示灯粑粑、

荸荠糕、赤豆猪油糕等。这些点心,其粮食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及

其他杂粮,配料则就地取材。

副食品——菜肴一般分鱼、肉、蛋及家禽为原料制做的荤菜和以

蔬菜、豆制品等为原料的素菜。皖中人一般不吃狗肉,有“狗肉不上

拜”的谚语。皖南人喜欢吃蛇肉、鹿肉、野猪肉等。皖中、皖南群众

还喜欢吃腌制的菜品,还喜欢制做酱菜。除此之外,安庆人还喜欢用

泡菜坛放入白菜、萝卜、黄瓜、扁豆之类青菜制做泡菜。干菜也是这

一地区人民所喜食的。另外他们还喜欢把花生米、芝麻、红辣椒等晒

干研末,或再加入盐水制成各种酱,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做调味品。

当地群众还喜欢腌制鱼、肉、蛋类。农村每到腊月大都家家要杀

猪,少部分春节食用,大部分腌成火腿和咸肉。到春天把咸肉穿在竹

竿上,放太阳下晒,然后挂家中阴凉处慢慢吃。在城市里,大多数家

庭这个季节也要腌一些咸肉和草鱼。到端午节前后还要腌些鸭蛋,做

些皮蛋。

豆制品是皖中、皖南人民喜爱的食品。制品有豆腐、白干、酱干、

臭干、千张、豆腐果、油炸泡、素鸡(用酱油、千张包扎成卷)、豆腐皮、

豆腐脑等。其中八公山的豆腐、豆腐脑,马鞍山的采石茶干,和县、

屯溪的酱油干驰名省内外。芜湖市的煮干丝,合肥的油炸臭干子是著

名风味小吃。另外豆制品也可同鱼、肉一起制做成可口的荤菜,如:

鱼头烧豆腐、银鱼煮干丝、干子炒肉丝(片)、豆腐(干子)烧肉等,既是

家常菜,又可侍客。

日常饮料——这一带群众都有饮茶的习惯,城市居民一般用茶杯

泡茶,农村中一般用茶壶泡茶。过去农村茶壶有两种,一种是瓦壶,

泡茶后放在锅台的热水罐中,或置入灶中,利用热水或灰烬保暖;另一

种是锡壶,放入木制的“暖壶套”内。皖中、皖南一带是安徽的茶叶

产地,许多农民的菜园中也要种上几株茶树。另外皖中、皖南还有用

各种糖水招待客人的习惯。夏季也喜饮用红糖水解暑。酒也基本上属

于群众的日常饮料。喝的是用糯米或大麦酿制的烧酒。农民多请酒匠

到家中酿制。富裕家庭长年备有糯米酿制的封缸甜酒(亦称“套酒”)。

安徽民俗饮食文化知识

皖北地区是指淮河以北的宿县、阜阳两地区和淮北市一带。这一

地区的饮食习俗与皖中、皖南迥然不同,但沿淮一带如蚌埠、淮南等

地又与其有相似之处。

主食——皖北是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

主的地区,因此这一地区的群众以面食、杂粮为日常主食,一般是收

啥吃啥,随季节而异。在麦收季节皖北俗语有所谓“滚子响,鏊子

热”,群众日常吃的主要是麦面制品,有馍馍、烙饼、煎饼、油饼等。

烙饼更是群众喜爱的食品,制法吃法多种多样。在收杂粮的季节,多

吃杂粮制品。现在皖北群众的日常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农村杂粮和米

饭兼吃,这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餐次为一日三餐。一般农村是两稀一干,如:早餐是红芋汤或杂

面糊、稀粥,午餐吃干馍、豆杂面条汤,晚餐吃山芋疙瘩汤。也有吃

两餐的,干稀搭配,如:利辛县一带早上吃馍或卷子粑粑、大饼,喝

稀粥(红芋粥、面条、疙瘩汤等),中午吃面条或馍,晚上天黑就人睡,

不再吃东西。近年来皖北地区的农业收成有了发展,民间俗语说:

“夏收一湖麦,秋收一湖棉,吃的精白面,花的副业钱。”表明了这

个地区农民生活的改善。现在大部分山芋等杂粮已成为饲料或制酒原

料了。

菜蔬——由于皖北地区群众的日常主食水饺、菜盒子等食品都包

有新鲜肉馅、菜馅,用餐时不需要用其他菜佐食,就是面条、疙瘩汤

等流食,也多以青菜、油、盐等调味,不另做菜也可以饱餐。大馍、

煎饼、卷子、粉馃、大饼等较为粗糙的食品,在制做时,也要放入盐、

姜、五香粉、麻抽等多种作料,又经过油煎、油炸或火炕,多香酥可

口,有辣酱、俺蒜、大葱等佐餐即可。近些年来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

了,日常菜肴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农村的许多群众在地里种下了常

见的四季蔬菜,这样群众日常的餐桌上也有了多样的菜肴,不再满足

于只吃粮食了。而城镇人民的餐桌上也比较讲究了,不但有蔬菜,还

要有猪牛羊肉及禽蛋菜肴。白牛肉、炸牛肉、肚三洋、牛蹄花、焦炸

羊肉、苔干羊肉丝、羊肉汤、红扒羊蹄等,都是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

名菜。淮北名菜中,有的是从外地传入的,保留了外地风味,再经过

本地的加工,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如宿县符离集烧鸡,源于山东德州

的五香脱骨扒鸡,改用十三味香料,先经高温卤煮,后用小火回酥。

成品肉烂而丝连,嚼骨有余香。

皖北地区群众,平时吃面食还有喜欢用汤的特点。这种汤往往是

把几样菜烩成一锅,调味品放得极少,放入少量的淀粉勾荧,既当菜

吃,又是面食,且量大,往往用瓢舀到碗里,一碗一碗地喝,群众称

之为“喝汤”。甚至有些家庭以喝汤代替吃饭。人们相互见面时常常

问道:“喝过汤没有?”一些较富裕的家庭,对喝汤也很讲究,同样是

一锅杂烩汤,里面却放入鸡肉、木耳、金针菜、鸡蛋等,质量很高。

当地群众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工腌制蔬菜。如:清明前腌鸭

蛋,立夏腌春腊菜,梅雨季节做豆酱、豆腐乳,白露后做泡菜和麻辣

酱,立冬时腌冬腊菜,冬至时腊制种种腊味(肉、鱼、鸡、鸭、鹅等)。

其中有些副食品,如太和的火腿豆腐乳、颍上的腐竹等,还能供应省

内外市场的需求。在蔬菜旺季,农民们喜欢制作各种干菜,以当地特

产苔菜制做的苔干菜,驰名于省内外。

小吃点心——点心种类繁多,既有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的名点,

也有营养丰富、制作比较简易的大众化点心。有:蒙城油酥饼、狗肉

包子、鸡丝卷、重油麻花、盘香饼、水晶豆沙饼、小酥、佛手酥、绿

豆煎饼、穿心馃、酥面馃、玉米馃、高庄馍、牛肉馍、狮子头等。除

上述传统名点外,还流行一些日常小吃,如鸳鸯饺、四喜饺,海棠花

卷、红曲卷、夹沙蝴蝶馍、春卷、作猫耳朵、三丁酥盒、面泡、菊花

酥、燕子酥、荷花酥、菱角酥、核桃酥、松果酥、螺丝酥、石榴酥、

羊肉锅贴、五香小油饼、三层如意卷、粉子馍等。这些小吃主要以面

粉为原料,以牛羊肉及猪板油等为配料,口味偏重油腻。

饮料——过去皖北农村一般人家不喝茶而喝开水或生水。只有富

裕人家才招待客人喝茶。城镇居民喝茶的人多一些。酒不能算日常饮

料,但在节日或宴席上则是招待客人的必备品。有些地方饮酒成风,

“无酒不成席”,这是与阜阳、宿县一带盛产酒分不开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4:3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80545210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鱼烧豆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鱼烧豆腐.pdf

标签:鱼烧豆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