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1
《看上去很美》,是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描写的是
一个名叫“方枪枪“的儿童,从“文革“前至“文革“初期的成
长过程。
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
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
中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本来,“幼儿园”
这个词所唤起的应该是我们斑斓的童年回忆,轻快、欢乐、无忧
应该是回忆中的主旋律。
然而,在看过小说之后,我的心情,一如扔掉那些花花草草
时的心情,沉重、内疚兼而有之。方枪枪小心的试探着用自己的
方法突破孤立,寻找尊重和理解。他煽动班里的人说李老师是魔
鬼,从夺枪的经历中发现暴力的力量组成的混世集团,石破天惊
地喊出:在沉重的故事中,只有一个片断,节奏是明快的。
方枪枪和一个小女孩跑出幼儿园,他们开心地笑着,自由地
跑着,像两只刚刚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无所拘束,神情自然。
这些情节无一例外地加重了故事的悲怆感。
墙里墙外,为何仿佛两个世界?此方枪枪和彼方枪枪,为何
恍若两人?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为何会想到用如此多的心机来对
抗成人所构筑的规矩城堡?问题就在于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只是
“看上去很美”。
在老师们教育孩子们怎么举手,何时洗手之类的生活要求
时,看上去是要让孩子们生活得有方有圆,貌似很美!但浮现在
我眼前的却是《摩登时代》里卓别林的形象。而老师们也无非是
把孩子们视为机器上的一个螺丝而已!不但扼杀孩子的活泼本
性,而且压制他们的差异化个性。
这些老师是很多中国老师和家长的形象代表,他们从不讲为
什么,只是告诉孩子需要怎么做;他们从来都用心垢深厚的成人
眼睛去看孩子的世界;用世俗无奈的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的行
为。他们的言谈举止很生动地向孩子们灌输着一种思想:“大人
们的做法总是对的”、“服从来自于权威而非道理”!这使得中
国孩子从小就向往权威,对等级权威心领神会。
而一些禀性聪慧,但能力不足的孩子,如方枪枪,就会将煽
动、暴力和粗口视为最佳的树立权威的方法。这大概也是中国式
教育的最大弊病。貌似拯救冥顽不化孩子的可爱园丁,却是在真
真切切地充当着“个性杀手”!“纯真杀手”和“创新杀手”!
也在为未来的社会塑造着一批又一批试图用特殊行为引起他人
注意的问题孩子!
所以,看上去很苦,很委屈的时候,是我们最真实最美的时
候;而等生活过的看上去很美,很坚强的时候,心里却其实早就
很苦很累了。
所以,小的时候盼着长大,真的长大了却总幻想着能不能回
去小的时候了。人生是场戏。戏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看上去
很美》虽然是小孩子演的,但不是演给小孩看的,它揭示的是儿
童眼中成人世界的灰暗角落。在不断的笑声中,在那份赋有淡淡
忧伤的追忆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回想着自己的童年。
“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另一
款宣传海报上,方枪枪在蓝天白云间快乐地飞翔……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2
昨日看了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
说。看过之后,不禁又一次为王朔早期作品中的睿智、灵性,以
及对人生的感悟,赞叹不已。《看上去很美》可能是王朔早期作
品中最后一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作品讲
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
醒、反抗的心路过程,而由一个小演员来表演,其难度是可想而
知的。这部作品通过方枪枪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中的经历,表现
了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强力塑造,表达了作者浓厚的人本主义情
结,其中不乏尖锐的隐喻。
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
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
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
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
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
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
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
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
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方枪枪为小红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的大
便,但却没有能够得到小红花,因为他既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总
是尿床。某日,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在规定时间以外来接孩子,巧
的是这位爸爸是后勤部副部长,幼儿园的上级。他注意到了小红
花榜,发现方枪枪还未有小红花,而自己的儿子也不多,便以领
导的姿态说:要加强对这位小朋友的帮助啊。乖巧的李老师立即
表示今天得小红花的就是其子与方枪枪。方枪枪的第一朵小红花
就这样产生了。方枪枪一脸迷惑,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
却得不到的小红花,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从此,方枪枪不再
为小红花而奋斗了。这算不算是方枪枪的幻灭呢?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
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
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
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
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
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
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
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
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
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
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
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
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
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
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
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方枪枪的迷惑是许多人都有过的,但方枪枪的感知却不是人
人都有的觉悟。这觉悟既是方枪枪的,更是王朔的。能有如此觉
悟,自然不是凡夫俗子。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3
《看上去很美》是六七十年代一部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影片,
当时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觉得表面现象和本质一定截然不同,
结果不出我所料。剧中的方枪枪一颗天真无邪的的童心就被那个
年代李老师泯灭了,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剧中的许多情节
值得我深思:
李老师是孩子的“最高统治者”,一声令下,要求孩子乖乖
顺从,听从她的指挥,否则将严加惩罚。李老师冷酷无情,高高
在上的神态,令所有的孩子望而生畏。她教育孩子必须按她的规
则游戏进行,循规蹈矩。如果孩子做到,就能得到用她的奖赏—
—一朵漂亮的小花。虽然是一朵小花,但是在孩子心目中小花是
神圣的。而方枪枪活泼、好动、调皮、捣蛋,有时也挺可爱。他
有个坏毛病,自理能力特别差,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还经常尿
裤子。李老师认为他是“坏孩子”,“眼中钉”。方枪枪曾努力
尝试多次,想得到老师的小花,但是李老师全盘否定。李老师从
不欣赏他,还把他禁闭起来,这让他很失望。当然李老师对孩子
严格要求,是为孩子后路着想,但是要严而有度,特殊孩子,特
殊对待。像方枪枪这么大的孩子,拉屎、撒尿,并不是孩子自我
控制的,是孩子身体发育的一个过程,尿裤子是很正常的事。李
老师却对他严加管教,从此使它变得孤僻、专横霸道,产生了一
种报复、反抗心理。造谣说:李老师是“大妖怪”,还鼓动全班
的小朋友,趁李老师熟睡时想出幼稚的办法对付她,我认为李老
师罪有应得。作为孩子的老师,树立形象至关重要,幼儿园生活
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幸福的、快乐的。李老师却扮演一个可怕的
大猩猩角色,让所有的孩子都害怕得不得了,孩子睡觉也做噩梦,
吓得魂不守体。这部影片折射出当时那个年代孩子的童年生活暗
淡无光,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更没有快乐!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愿望、兴趣、
爱好。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结果会适得其反,从而扼杀孩子的天
性。也不能随意挖苦、讽刺孩子,更不能用武力来解决。”我班
也有一个的“调皮大王”孙宗钡,每天老师叫他的名字最多,他
给老师的印象特别深,上课不听,下课除了惹张三,就是惹李四,
三番五次说教,也不见效。但是他有个优点:做错了事能勇敢的
承认错误,和老师告饶,脑子也挺聪明。又一次他因做操不认真,
我就让他站到一边,觉得不顺眼,命令他去卫生间拿颜料瓶,让
他摆在外面的窗台上。他真有办法,用一个小筛子一次把七、八
个瓶子全拿了来。刚才我还生他的气,觉得他捣乱,看他那可爱
的样子,我笑着竖起大拇指:“孩子,你真有办法!”接着,我奖
给了他一朵小红花,他高兴地跳起来。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地
规矩了许多,做操也比以前进步了。
由此可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孩子存
在个体差异是正常的。作为老师要允许孩子大胆尝试,及时给
孩子鼓励,增强孩子自信心,保护孩子自尊心。要不断更新教育
理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取灵
活多样的管理方式,因材施教,张扬个性,使孩子的童年留下美
好的回忆。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4
《看上去很美》是王元导演根据王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电影描述了方枪枪作为幼儿园的中途进班的一员从开始的努力
融入集体摆脱孤单,演变到最后反而越来越受到集体的孤立,最
后被集体抛弃的故事,电影从幼儿园孩子的视角反映真实的成人
社会,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使得电影得到更好的叙述。
镜头在电影中运用也很到位,电影开始便运用圆形框景,透
过圆隔窗看见外面纷纷飘落的雪花,此时便已经在叙述着电影的
主题‘看上去很美’,对的,美,但只是看上去而已,美丽的雪
后隐藏的是寒冷,美丽的红花背后隐藏的是千篇一律的规范,和
大人之间种种阴暗的思想。李老师,电影中重要的角色,在电影
前段对李老师的多次特写,看似美丽的脸上却是为了为后文的
‘拍马屁’买下了伏笔,再有就是方枪枪,在房梁上向下撒尿后,
被老师们围着一起哈哈大笑的特写,在纯洁的脸上写满的是开心
与欢乐,此时运用的反打镜头突出了方枪枪与老师们的对比矛盾
老师们一脸的嘲笑之色与纯洁的方枪枪形成的对比,而老师们却
是浑然不知,可谓是一种悲哀,当方枪枪被孤立后独自推动着旋
转木马,仰视着天空,镜头的旋转,叙述着方枪枪内心的旋转迷
茫,纯洁的心才真正的产生怀疑,开始被真正孤立…
细节的暗示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外连接的是一
条大街,世间百态都正在上演,与幼儿园只有一墙之隔。原本为
了融入集体的方枪枪不停地努力试图完成老师们给的要求,一次
次的努力却依然没有结果,那一句‘老师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
说出了方枪枪对于老师对于社会的质问,得到的却是让人心寒的
回答…疑问,从这一刻开始…而李老师的一句‘心里都懂,什么
都明白’给了观众们的是一种无声的悲哀,无声的叹息,处在应
该纯洁无比的幼儿园,享受的却是世间最普遍的勾心斗角,在汪
若海的父亲来到幼儿园或者说在得知汪父身份的前后,李老师的
态度,把人间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捣蛋大王却因为父亲的身份
而得到了方枪枪努力许久都未能得到的小红花,方枪枪开始有了
疑问,于是纯洁如白纸的方枪枪开始了人最基本的本能:模仿,
他开始捣乱,以为这样可以得到红花,对于一个孩子,这红花就
是全部,而方枪枪的捣乱却惹来了老师们对他的厌烦,号召同学
孤立方枪枪,从此方枪枪再也回不去了!
当教室的门开开合合,矛盾再次被凸显,被孤立的方枪枪跑
出幼儿园,又来到了这条街,看到了戴着大红花的知青,看到了
未来还有如此多如此大的红花,需要去努力,方枪枪真的迷茫了,
慢慢得跑到路边石头上,晕了过去…导演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实
在是悲哀…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日日夜夜与这黑暗的环境打着
交到,慢慢自己也‘融入’了进去,人们还一无所知地继续活着,
却早已没有了,上帝所赠予的那份纯真,与初临人间的洁白!天
真无邪的童年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不见了踪影,只有在
这条路的尽头,人们才能隐隐约约记起曾几何时上帝还在身边!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3:1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75425210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看上去很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看上去很美.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