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炎陵县
2010-5-20中国县域经济报(第38期总第537期)5版
黄春平
神农谷风景
百龙祭祖
炎陵原名酃县,汉代属长沙郡,史称“长沙茶乡之尾”,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
置县。1994年,因“邑有圣陵”——炎帝陵,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炎陵县。全县面积2030
平方公里,人口20万,境内山青水绿,风景秀丽,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民风淳朴,
集聚了炎帝陵的“古”、神农谷的“绿”、井冈山的“红”、多民族的“美”等独具地域特
色魅力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情。
在湖南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有一个山区小县,这就是让古往今来所有黄
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一方圣地——炎陵县。
古朴炎陵
“罗霄东来,氵米江流远;衡岳西望,湘水源长。”从洞庭湖溯湘江而南,
沿氵米水而上,至炎陵县鹿原陂,有一座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之圣陵,这
就是“神州第一陵”炎帝陵。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人。炎帝为民治
病,日遇七十余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
炎陵县鹿原陂。炎帝陵西汉有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立
庙陵前,肖像而祀”,自此历代朝祭,“率以为常”;民间祭祀更是香火鼎盛,
绵延不绝。自1986年重修之后,已相继建成炎帝陵殿、神农大殿、御碑园、圣
火台、咏丰台、圣德林、入口广场等主体工程。炎帝陵已先后成为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国家4A级景区。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巍巍圣陵,赫赫农皇,炎帝陵正以跨越时空的力量吸引着海内外炎黄子孙前
来寻根探源、祭祖谒陵。自1988年整修竣工对外开放以来,炎帝陵共接待海内
外游客700万人次,其中港澳台人士、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80余万人次。自1993
恢复官方祭祀以来,炎帝陵的各类大型祭祀典礼活动连年不断。炎帝陵,已经成
为中华民族的“时代地标,情感纽带,精神家园”,并以其跨越时空的力量和广
袤博大的情怀感召着中华儿女跨洋过海,步入其间。
绿色炎陵
“深林群鸠,啼催旅人车马;空山斜月,光照过客关津„„翠迎人面,泉泻
岩阿,光浮白练„„群峦谁饰以翠黛,万卉自舒其红紫”。清代文人段维翰笔下
的神农谷是如此的幽远神奇,风情万千。毗邻井冈山的神农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集“绿、净、幽、奇、险”于一身,是一个罕见的野生动植物珍
品库。中国华南面积最大的十万亩原始森林、长达65公里的国内最大原生杜鹃
花林带,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3万个居亚洲第一的珠帘瀑布,第四纪冰川
遗迹石臼群等,在这里汇聚为一个天然的“大观园”。
与神农谷一脉相连的“小庐山”大院农场峰回路转、风光旖旎,穿行其间的
千年“茶盐古道”与江西井冈山相连,见证和记载了大院的原始与历史;梨树洲
山水相间,神秘、奇险、恬静、秀美,分布着南方铁杉、云杉、南方红豆杉等名
贵树种,形态、大小各异的冰臼独特奇妙,堪称一绝;湖南最高峰酃峰缥缈若仙,
登临三湘峰顶,俯视千山万水,令人不禁陡生豪情。还有与古老神话、传说紧密
相连的湘山、金紫峰、婆婆仙、天河仙、铁瓦仙、八面山等众多名山,更让炎陵
山水多了一份沧桑和奇趣。
炎陵神秘的原始森林、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奇险的沟谷景观、旖旎的田园风
光、完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避暑疗养、观光旅游、科考探险的人间胜境。
红色炎陵
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建党、建军以及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一系列
首创性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谱写出一曲曲“星
火燎原”的英雄乐章。
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浏阳文家市出发,经三湾改
编后,于10月12日来到炎陵水口,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并作出“水
口分兵”的战略决策,亲自率领部分红军转战井冈山,从而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的伟大历程。1928年4月22日,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在炎陵县的第
一次会面,从而迎来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英雄的炎陵县人民为创建和保
卫井冈山及湘赣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达10年的艰苦卓绝斗争,当时仅有8万多
人口的小县就有3万余名优秀儿女为革命英勇献身。
如今,炎陵县关于那段红色历史的印记,保留了一个特定的历史符号——红
军标语。据统计,全县至今保存着400余条红军标语,是全国红军标语保存数量
最多、最完整的地方。经中宣部审批的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将于今
年竣工开馆。
境内现存的第一次连队建党、朱毛首次会面、第一次插牌分田、中国工农革
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接龙桥战斗
旧址等红色遗迹,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和成功曙光,已成为红色旅
游、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景点和阵地。
多彩炎陵
在炎陵这片多情的土地,汉族、瑶族、畲族等各族人民以及占总人口60%的
客家人描绘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炎帝陵祭典、瑶家歌舞、畲族龙狮、客家
山歌等民间传统文艺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
炎陵龙狮艺术久负盛名。沔渡、十都两镇分别获得湖南省“龙狮艺术之乡”
和“龙灯艺术之乡”称号。炎陵龙的品种繁多,尤以仅有龙头、龙身、龙尾组成
的“三人龙”闻名天下。“三人龙”最让人叫绝的是高台表演,在不到一平米的
八仙桌上,表演者如履平地,闪、转、腾、挪,挥洒自如,火星龙内装炭球和辅
助材料,夜间点燃后随风起舞,舞动之处火星四射,令人叹为观止。
在炎陵县的广袤山乡,2000余首客家山歌传唱至今,令人陶醉。上千年来,
炎陵客家人以山歌的形式歌唱劳动、歌唱生活,为中国民间音乐和客家民间艺术
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鲜活元素。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保护、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今年初,炎
陵县政府公布了《炎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150项民间音乐、舞蹈、小
吃、习俗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其中有国家级的《炎帝陵祭典》,省
级的《炎陵三人龙》《炎陵客家山歌》《炎帝传说》《苏区歌谣》,成为株洲市唯一
具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县。“唱山歌、舞龙狮”等非物质文化
遗产已经走进炎陵县中小学校的课堂。
发展炎陵
进入2010年,炎陵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立足县情和长远发展,
扎实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确立了“又好又快、进位争先”发
展目标,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速。
过去的2009年,炎陵致力以改革促发展。大力倡导“学习、团结、实干、
拼搏”四种风气,着眼选人、用人、育人,确立并全面实施了“常委票决提拔一
批、基层机关交流一批、县直公开选拔一批、乡镇竞争上岗一批、争取上级支援
一批、外派学习挂职一批、公推直选储备一批、全程差额选任一批”的“八个一
批”干部管理机制。人民日报“内部参考”载文称,炎陵推行的党建“组合拳”
真正构筑了县域科学发展的组织保障。
产业建设成效明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内资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
位列株洲市第一;成功入选“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大众最喜
爱的湖南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古、红、绿”旅游品牌逐
步形成;九龙工业园成为湖南省棉纺织产业基地、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县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9.3万亩,国家20万亩竹笋标准化生产基地正
式授牌,“酃县白鹅”实现了株洲市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零的突破。炎陵
县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2009年12月26
日,衡炎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结束了炎陵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炎陵20万人民将大力传承和弘扬开拓创新、进
取奉献的炎帝精神,勤勉务实、敢于超越的炎陵精神,全力打好“四大战役”(旅
游升温、园区攻坚、城镇提质、交通加速),建设“五个炎陵”(生态炎陵、开
放炎陵、文化炎陵、平安炎陵、幸福炎陵),精心组织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生
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炎帝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创建活动,合力打造以旅游业
为主导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努力谱写炎陵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位争先”新篇
章!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21:3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55233207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梨树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梨树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