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
罗。这里指仕途。③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
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④羁鸟:笼中之
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⑤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⑥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
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⑦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
有土地十余亩。⑧荫:荫蔽。⑨罗:罗列。⑩暖暧:暗淡的样子。⑴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⑵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⑶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⑷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⑸樊:栅栏。樊笼:
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
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几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
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
活和田园风光。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
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田原
因的交代。“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
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
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
取巧的本领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丘山”前饰以
“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对自己
仕宦生活的追悔。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
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
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三十年”应是“十三年”,
指作者出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诗的五、六句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喜在外做官。
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向往田园新生活。其中“羁鸟”、“池鱼”
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旧林”、“故渊”比喻田园。
诗的七、八句以“开荒”、“守拙”点题,写自己从此真正回归园田,过上村居生活了。
其中“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诗人置身“南野际”,平
静安祥地过上农家耕种生活,透露出对官场的厌弃与蔑视态度,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一种
不妥协的抗争行动。
诗的九至十六句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方宅”四句状
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
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与中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
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
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清新喜人、富有天然之
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这里语言质朴真
淳、清新隽永,音节铿锵,极富自然之情趣,引人悠然神往。
最后四句写居室之乐,以出樊笼、返自然呼应开头,收束全诗。“户庭无尘杂,虚室有
余闲”二句,由绘景转入叙事,由状物转入写人,表现出诗人无官一身轻的悠闲自在。“久
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写诗人一旦冲决罗网、回归自然的无限欣喜之情,道尽归田之
乐。“返自然”既指归耕田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又指回到原来的自然本性,过上顺应本
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是点题之笔,有力地揭示了诗的主旨。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
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
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注释】①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
车马稀少。③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④披:拨开。
2、【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注释】①南山:指庐山。②兴:起床。③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④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⑤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⑥狭:狭窄。⑦草木长:草木丛生。⑧沾:沾湿。⑨足:值得。
⑩但:只.⑴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意愿。⑵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违:违背。
2、【译文】我在南山下种豆,杂草茂盛豆苗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1、【注释】⑪去:离开。⑫山泽:山川湖泽。⑬浪莽:放纵不拘之意。⑭试:姑且。
⑮披:分开。拨开。⑯榛(zhen针):树丛。⑰荒墟:荒废的村落。⑱丘
陇:这里指坟墓。⑲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⑳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
株。⑴借问:请问。⑵采薪者:砍柴的人。⑶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
在这里的人。⑷焉:何,哪里。⑸如:往。⑹殁(mo末):死。⑺一世
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
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⑻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⑼
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⑽空无:灭绝。
2、【译文】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
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
存枯于朽株。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
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人生
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抿灭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1、【注释】(1)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
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2)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
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3)濯(zhuo浊):洗。
(4)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5)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6)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2、【译文】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8:2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43705206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归园田居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归园田居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