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东虞山
前言
“清四王”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
原祁和王翚。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
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
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
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
年。
“清四王“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时期,绘画风格呈现承上
启下的作用,对清朝前期以及以后的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
被世人所称赞和临摹,因此把“清四王”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并且
复制来供人们收藏,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产品一:
《南山积翠图》清代王时敏所作,绢本设,纵147.1厘米横
66.4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照片形式)
王时敏(1592-1680),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
老人等。江苏太仓人,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
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
王时敏寄情诗文书画,家藏历代法书名画甚多,反复观摩,
并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点。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
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
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他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
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
《南山积翠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是一幅气势雄伟的
山水作品。画上自题为:“壬子长夏写南山积翠图,奉祝蓉翁太老
亲台七襄大寿并祈粲正。弟王时敏年八十有一。”由此题款可知是
画家为人祝寿而作,画面高山逶迤,苍松秀健,以此作祝寿,含“寿
比南山”之意,恭谨而情深,是画家山水画中的佳构。主峰高踞画
幅正中,众峰烘托,密树浓荫,云气浮生;画此高山,有“寿比南
山高”之意。整幅作品,横图繁复,行笔缜密,一丝不苟,水墨淋
漓酣畅,生动地刻划出了山间林野一派清润自然之气。王时敏此
画山水气势雄伟,主峰高踞画幅正中,众峰拱拥,密林浓荫,云
气升浮.
产品二:
《远山岗恋》清代王鉴所作,绢本,纵151厘米横66厘米,现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照片形式)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
香庵主。清初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
王氏家族。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称
“王廉州”。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家藏
古今名迹甚富,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
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王鉴早年曾经得到过董其昌的亲自传授,他一
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继续揣摩董源、巨然、
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仿古吸收并转化古人的笔墨结
构,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点苔
学吴镇,用墨学倪瓒。尤其是他的青绿设色山水画,缜密秀润,妩媚
明朗,综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
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远山岗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王鉴晚年佳作,构图
繁而不乱,山石错落有致,笔法华润圆细,秀逸中不失严谨,纤
细而不流于软弱,刚柔并济,浓淡兼施,皴染同举,别有风采。
产品三:
《山中早春图》清代王原祁所作,纸本,纵100厘米横44.7厘米,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照片形式)
王原祁(1642-1715),清初画家,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
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
王司农。
王原祁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
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
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
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王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
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
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
《山中早春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崇山复岭,近坡处疏树
错落斜致。层次深远,纵向逶迤。风貌近于黄公望,构图平中带险,
笔法苍润,气韵生动。为王原祁晚年佳作。左上方行书题记,署:"
乙酉初秋,麓台祁"款。乙酉为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王原祁
时年六十四岁。
产品四:
《晚梧秋影》清代王翚所作,纸本,纵109厘米横42.5厘米,现
藏于故宫博物院。(照片形式)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
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生于1632年二月
二十一日(4月10日),死于1717年十月十三日(11月15日)。清代著
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祖父王载仕、父亲王豢龙均善绘画。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
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
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
炉。
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
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
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
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
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
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
壅塞。
《晚梧秋影》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从恽寿平的题识来看,此图应
为写实之作。图中墨笔绘池上高梧疏柳掩映书堂,坡头二人对语。笔
法松秀,意境淡远。在王众多的摹古、仿古的弘篇巨制中,此种写实
的园林小品犹显清新可喜。王画再加恽寿平题更身价百倍,实可宝矣。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5:0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32179205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虞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虞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