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羽绒羽毛标签与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
潘文丽
【期刊名称】《《染整技术》》
【年(卷),期】2019(041)010
【总页数】7页(P50-56)
【关键词】羽绒羽毛;标签;测试标准
【作者】潘文丽
【作者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
羽绒羽毛产品具有透气、耐用、弹性好、保暖效果佳且质量轻等特点,并以轻柔和
“会呼吸”等特点日益成为服饰、寝具的主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羽毛及制
品的生产、出口大国,出口贸易额占据了世界羽绒市场70%的份额,同时也是消
费大国。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是中国羽绒行业出口的4大主要国家和
地区。2013年,我国出口羽绒原毛36675t,羽绒寝具73849t、羽绒服装4
654万件,直接创汇13.4亿美元。仅2017年1月,我国羽绒羽毛出口量达到4
113t,创汇4160万美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羽绒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目前国际上羽绒羽毛的标准众多,在每个区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国羽绒羽毛检
测方法与适用的标签标准对照见表1。
表1各国羽绒羽毛检测方法与相应的标签标准对照表国家检测方法中国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和GB/T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
GB/T17685—2016《羽绒羽毛》和GB/T14272—2011《羽绒服装》欧洲欧盟
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标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EN系列标准(包括EN12131—1998、
EN12130—1998、EN1162—1997、EN1164—1994)国际羽毛羽绒局/IDFB
测试标准2010版JISL1903—2011AS4823系列标准(包括AS4823.1—2006、
AS4823.2—2006、AS4823.3—2006、AS4823.4—2006、AS4823.5—2006)
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指南日本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标准澳大利亚羽绒羽毛制品标签标准
AS2479—2007
美国、欧洲和日本是羽绒服装的强国,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在羽绒羽毛的标
准制定和相关产品的测试要求上,逐步缩小了两者的差距。不同国家和地区,“羽
绒”法律标签中的界定或正式定义有所不同。羽绒的定义还包括羽绒纤维和其他成
分,本文将国内外标准进行了汇总并比较、分析其异同,为企业出口以及产品内销
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对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中国羽绒羽毛标签和标准要求
为使中国羽绒行业步入产品质量标准化、检验方法规范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新阶
段,2016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标准化委员会更新颁布了
GB/T17685—2016《羽绒羽毛》,于2017年7月1日实施。本标准规定了羽
绒羽毛、羽绒的品名和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确定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原
则;规定了羽绒羽毛的术语和定义;将“水洗”、“未水洗”羽绒羽毛产品作了统
一规定;重新调整了“绒子质量分数允许偏差”、“蓬松度”、“耗氧量”、“浊
度”、“残脂率”、“绒丝+羽丝质量分数”、“气味”指标。新标准规定羽绒羽
毛产品中不允许含有大毛片,还对羽绒和羽毛进行了重新定义:绒子质量分数不小
于50%归为“羽绒”,绒子质量分数小于50%的为“羽毛”。此外,新标准将水
分质量分数和异色毛绒不再作为必检项目。GB/T17685—2016羽绒羽毛技术要
求指标见表2。一般情况下,与鸭毛绒相比,成熟的鹅毛绒绒朵更大,因此蓬松度
指标更高,品质更好,价格更昂贵。本标准为促进国内羽绒及制品市场的发展起到
了积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表2GB/T17685—2016羽绒羽毛技术要求指标注:(1)标称绒子质量分数小于
80%的鹅毛绒需分别进行毛绒种类鉴定,绒子质量分数不小于80%的鹅绒仅进行
绒种类鉴定。(2)样品标称鹅毛绒的应进行鹅、鸭毛绒种类鉴定;完成成分分析
和毛绒种类鉴定时,最终鹅毛绒质量分数应不小于85%,未进行成分分析仅进行
毛绒种类鉴定的产品,其归类后的鹅毛、鹅绒质量分数应分别不小于85%;仅进
行绒种类鉴定的产品,归类后鹅绒质量分数应不小于85%,样品标称鸭毛绒的,
无需进行种类鉴定。质量分数/%蓬松度/cm标称绒子纯毛片51020304050
65允许偏差鹅耗氧量/[mg·(100g)-1]浊度/mm残脂率/%鹅
毛绒质量分数/%气味≤-1.0≤-2.0≤-2.0≤-2.0≤-2.0≤-3.0≤-3.0≤-3.0≤-3.0≤-
3.0≤-3.0≤-3.0≤-3.0绒丝+羽丝
≤5.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10.0水禽损伤毛
≤5.0≤5.0≤5.0≤5.0≤5.0≤5.0≤3.0≤3.0≤2.0≤2.0≤2.0≤2.0≤2.0≤2.0陆禽毛
≤5.0≤5.0≤4.5≤4.0≤3.5≤3.0≤2.5≤2.0≤1.5≤1.5≤1.0≤1.0≤1.0≤1.0长毛片
≤10.0≤3.0≤3.0≤3.0≤2.0≤2.0≤2.0≤1.0≤0.5≤0.5≤0.5≤0.5≤0.5≤0杂质
≤3.0≤2.0≤1.5≤1.5≤1.5≤1.5≤1.2≤1.2≤1.2≤1.2≤1.2≤1.0≤1.0≤1.0鸭
≥7.0≥7.5≥8.5≥9.0≥9.5≥10.5≥11.5≥12.5≥13.5≥14.0≥14.5≥15.5≥16.0≥16.5
≥7.5≥8.5≥9.5≥10.0≥10.5≥11.5≥12.5≥13.5≥14.5≥15.0≥15.5≥16.5≥17.0≥17
.5≤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00≥50
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1.2≤1.2≤
1.2≤1.2≤1.2≤1.2≤1.2≤1.2≤1.2≤1.2≤1.2≤1.2≤1.2≤1.2≥85.0≥85.0≥85.0≥85.
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85.0合格
总体上看,“羽绒”的概念在国内使用较为宽泛,GB/T17685—2016《羽绒羽
毛》中只将产品分为羽绒、羽毛2大类,并规定“绒子质量分数”大于等于50%
的可归入“羽绒”产品的范围,这与国际市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羽绒
服装生产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某些厂商把含绒量低于50%
的服装产品也称之为“羽绒服装”。显然,在羽绒概念的理解上不及国外严谨,易
误导消费者。
2011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羽绒服装》有了更新,
GB/T14272—2011明确规定,产品品质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5296.4—2012
《消费品使用说明》和GB18401—2012《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产
品必须标明名称、号型规格、绒子种类、含绒量及充绒量等内容。标准要求:羽绒
的含绒量明示值不得低于50%(见表3);成品的充绒量与明示值的偏差不小于-
5%;对羽绒填充物的含绒量、绒子质量分数、蓬松度、耗氧量、残脂率、清洁度、
气味和微生物等指标也有具体要求。在绒子质量分数上,GB/T17685—2016对
原料的要求偏差小于3%,而在制品中,GB/T14272—2011要求羽绒服中羽绒
质量分数大于50%且绒子质量分数偏差小于5%,明显有一定差异,但其他要求
达到了很大程度的统一。
表3GB/T14272—2011《羽绒服装》中羽绒的技术要求指标质量分数/%品名含
绒量/%水分率/%(多)蓬松度/cm(等)耗氧量/[mg·(100g)-1]残脂率/%(松)
清洁度/mm(松)气味/级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
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
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
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白鹅绒白鸭绒灰鹅绒灰鸭绒5555
656575758585
9595含绒量极限偏差%(等)-3.0-3.0-3.0-3.0-3.0-3.0-3.0-
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
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绒子(严)
≥45.0≥45.0≥45.0≥45.0≥49.5≥49.5≥49.5≥49.5≥54.0≥54.0≥54.0≥54.0≥58.5
≥58.5≥58.5≥58.5≥63.0≥63.0≥63.0≥63.0≥67.5≥67.5≥67.5≥67.5≥72.0≥72.0
≥72.0≥72.0≥72.0≥72.0≥72.0≥72.0≥81.0≥81.0≥81.0≥81.0≥85.5≥85.5≥85.5
≥85.5长毛片(松)
≤5.0≤5.0≤5.0≤5.0≤4.0≤4.0≤4.0≤4.0≤3.0≤3.0≤3.0≤3.0≤3.0≤3.0≤3.0≤3.0≤2
.0≤2.0≤2.0≤2.0≤1.5≤1.5≤1.5≤1.5≤1.0≤1.0≤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异色毛绒(多)≤1.5≤1.5鸭毛(绒)(等)
≤15.0≤1.0≤1.0≤15.0≤15.0≤15.0≤15.0≤1.0≤1.0≤15.0≤15.0≤1.0≤1.0≤15.0≤
15.0≤1.0≤1.0≤15.0≤15.0≤1.0≤1.0≤15.0≤15.0≤1.0≤1.0≤15.0≤15.0≤1.0≤1.0
≤15.0≤15.0≤1.0≤1.0≤15.0≤15.0≤1.0≤1.0陆禽毛(严)
≤1.5≤1.5≤1.5≤1.5≤1.5≤1.5≤1.5≤1.5≤1.0≤1.0≤1.0≤1.0≤1.0≤1.0≤1.0≤1.0≤1
.0≤1.0≤1.0≤1.0≤1.0≤1.0≤1.0≤1.0≤0.8≤0.8≤0.8≤0.8≤0.8≤0.8≤0.8≤0.8≤0.8
≤0.8≤0.8≤0.8≤0.8≤0.8≤0.8≤0.8≤15.0≤15.0杂质(严)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13.0≤13.0≤13.0≤13.0≤13.0≤13.0≤13.0≤1
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
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
3.0≤13.0≤13.0≤13.0≤13.0≤13.0≤13.0≥12.5≥11.5≥12.5≥11.5≥13.0≥12.0≥1
3.0≥12.0≥13.5≥12.5≥13.5≥12.5≥14.3≥13.3≥14.3≥13.3≥15.0≥14.0≥15.0≥1
4.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4.0≥15.0≥14.0≥1
5.0≥14.0≥15.0≥14.0≥15.0≥14.0≥15.0≥14.0≤10.0≤10.0≤10.0≤10.0≤10.0≤1
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3≤1.3≤1.3≤1.3≤1.3≤1.
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
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
≤1.3≥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
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
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450≤2≤2≤2≤2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2≤2≤2≤2≤2≤2≤2≤2
在面料的防钻绒性能上,GB/T14272—2011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摩擦实验法
测试,要求见表4)。GB/T14272—2011除了对羽绒服装有了比较具体、详细
的要求,同时也覆盖了儿童产品,对拉绳束带、衣带的缝纫强力、附件强力等作出
了具体的要求。
表4GB/T14272—2011中对面料防钻绒性能要求?
2欧盟羽绒羽毛标签和标准要求
欧洲对羽绒羽毛填充物的标签使用EN12934—1999管控。其核心内容是:标签
上必须标明羽绒、羽毛质量分数;标签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7个等级;
只有纯水禽(鹅和鸭)填充物才有资格使用Ⅰ、Ⅱ、Ⅲ这3个等级;水禽和陆禽
(鸡或火鸡)混合填充物只能使用Ⅳ、Ⅴ、Ⅵ、Ⅶ这4个等级;其他原料的标注
(包括绒丝在羽绒中质量分数超过5%;羽丝和折断羽毛在羽毛中质量分数超过
9%;出现经过再加工的羽绒
表5欧洲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技术要求EN12934—1999?
EN12934—1999对水禽类羽绒羽毛填充物的名称使用规定见表6;同时,对水
禽陆禽羽绒羽毛混合填充物的名称使用规定见表7。
表6EN12934—1999中的水禽羽绒羽毛填充物名称填充物名称纯鹅鹅鹅/鸭羽绒
羽毛成分的质量分数要求鹅绒鹅毛必须达到或超过90%,其余为鸭绒鹅绒鹅毛必
须在90%以下,70%以上,其余为鸭绒鹅绒鹅毛必须在70%以下,50%以上,其
余为鸭绒填充物名称鸭/鹅鸭纯鸭羽绒羽毛成分的质量分数要求鸭绒鸭毛必须在70%
以下,50%以上,其余为鹅绒鸭绒鸭毛必须在90%以下,70%以上,其余为鹅绒
鸭绒鸭毛必须达到或超过90%,其余为鹅绒
表7EN12934—1999中的陆禽/水禽羽绒羽毛填充物名称填充物名称陆禽陆禽/
水禽羽绒羽毛成分的质量分数要求陆禽填充物必须达到或超过90%陆禽填充物必
须在90%以下,50%以上填充物名称水禽/陆禽水禽羽绒羽毛成分的质量分数要求
水禽填充物必须在90%以下,50%以上水禽填充物必须达到或超过90%
欧洲标准要求羽绒羽毛标签应当标明填充物的质量分数,并对测试结果和标签的容
忍公差也作了具体规定,见表8。EN12934—1999还规定,在标有“陆禽”的
标签上可直接标明陆禽的种类(鸡或火鸡)。
表8EN12934—1999对实测结果和容忍公差的技术要求?
欧洲产品标签标准中除了包括成分判定的标准EN12934—1999外,还包括安全
卫生要求标准EN12935—2001,见表9。其中除了耗氧量为要求项目外,其余
为可选项目。对于浊度的要求,是所有产品标签标准中要求较低的。蓬松度为烘干
蓬松度,单位为mm/20g,允许误差在标注值的±5%范围内。最后,标准也要求
羽绒羽毛产品应当标明填充物的质量分数。和羽毛;杂质等)。标准还规定,填充
物达到Ⅰ和Ⅳ级后,若“其他原料”的质量分数少于5%时,建议这类填充物可标
注“新”羽绒羽毛。EN12934—1999规定各个级别“其他原料”的质量分数见
表5。
表9欧洲EN12935—2001中的羽绒羽毛安全卫生要求清洁度要求耗氧量
/[mg·(100g)-1]≤20若耗氧量大于20,要检测微生物状况(EN1884—1999),
其中耗氧量为要求项目,浊度、pH、残酯率为可选项目浊度/mm≥300pH6.6~
8.0残脂率/%0.5~2.0蓬松度要求蓬松度/mm在烘干条件下还原后,制品的蓬松
度在标注声称的±5%
3美国羽绒羽毛标签和标准要求
IDFB标签标准用于出口到美国的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填充物的质量判定,各规格羽
绒羽毛产品必须标注最低朵绒质量分数,且不允许有公差,见表10;除了成分种
类的要求,标签标准还规定了必要的安全卫生指标,见表11。如果羽绒的耗氧量
不大于4.8mg/100g,浊度不小于500mm,可以在产品上标注“低过敏”或
“超净”标签。IDFB标签标准的实施保证了在美国销售的羽绒羽毛制品标签是规
范标识的,并且产品质量符合或超过标签或包装上的标注值。
表10IDFB标签标准对羽绒羽毛的技术要求普通标签质量分数/%羽绒羽绒和水禽
毛水禽毛和羽绒最低95%朵绒最低90%朵绒最低85%朵绒最低80%朵绒最低75%
朵绒朵绒70%毛片30%朵绒65%毛片35%朵绒60%毛片40%朵绒55%毛片45%
朵绒50%毛片50%毛片55%朵绒45%毛片60%朵绒40%毛片65%朵绒35%毛
片70%朵绒30%毛片75%朵绒25%毛片80%朵绒20%毛片85%朵绒15%毛片
90%朵绒10%毛片95%朵绒5%水禽毛最低朵绒959055
5015105陆禽毛
≤2.0≤2.0≤2.0≤2.0≤2.0≤2.0≤2.0≤2.1≤2.3≤2.5≤2.7≤3.0≤3.2≤3.5≤3.7≤4.0≤4
.2≤4.5≤4.8≤5.0损伤毛
≤2.0≤2.0≤2.0≤2.0≤2.0≤2.1≤2.5≤2.8≤3.2≤3.5≤3.8≤4.2≤4.5≤4.9≤5.2≤5.6≤5
.9≤6.3≤6.7≤7.0杂质
≤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
.0≤2.0≤2.0≤2.0绒丝
≤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10羽丝
≤5≤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10
羽绒制品中朵绒质量分数超过75%的产品可标注为羽绒,且最低朵绒质量分数必
须列出。禽羽毛质量分数超过80%的制品可标注“水禽羽毛”;其他成分超出允
许的最大值时必须标注。绒的种类(鸭或鹅)质量分数达到90%,该产品可标注
为该种类。
表11IDFB对羽绒羽毛的安全卫生要求清洁度要求耗氧量/[mg·(100g)-1]≤10浊
度/mm≥300超清洁要求耗氧量/[mg·(100g)-1]≤4.8浊度/mm≤500
4日本羽绒羽毛标签和标准要求
日本国内对羽毛绒的使用状况日趋多样化,为了提高羽绒及其制品的品质,日本羽
毛制品协会(简称日羽协)于2011年对日本羽毛绒实验方法重新进行修订,在此
基础上,对日本产品标签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于2012年4月已正式执行。日
本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标准技术要求见表12。在原料中,若绒子质量分数标注值不
小于50%,允许误差为-2%即最低绒子质量分数=标注值-2%;若标注值小于
50%,允许误差为-3%;而在制品中,允许误差统一为-5%。不同于其他标签标准,
日本对(绒丝+羽丝)的值有限量要求。另外,日羽协完善了金标签制度,增加了
超值金标签,等级由原来的3个变为4个。蓬松性能直观地反映羽绒制品的保暖
性能,通常蓬松度越高,羽绒的保暖性越好,品质就越好。
表12日本羽绒羽毛原料/成品标签成分技术指标注:绒子包括朵绒、未成熟绒和
毛型绒;毛片分为2类,长度小于6.5cm的小毛片,长度大于6.5cm的大毛片;
异色毛绒质量分数0.8%;鹅绒中鸭绒的质量分数不能超过绒子质量分数的10%;
鸭毛质量分数不得超过毛片总量的10%。
≤1.0≤1.0≤1.0≤1.0≤1.5≤1.5≤1.5≤1.5≤2.0≤2.0≤2.0≤2.0≤2.0标注绒子质量分
数/%(绒子/毛片)95(95/5)93(93/7)90(90/10)85(85/15)80
(80/20)70(70/30)60(60/40)50(50/50)40(40/60)30(30/70)20
(20/80)10(10/90)羽毛原料中允许最小绒子质量分数/%939188837868
5848372717制成品中允许最小绒子质量分数/%954535
2515陆禽毛质量分数/%杂质质量分数/%7050绒丝+羽丝质量分数
/%≤7.0≤9.0≤8.5≤8.0≤7.0≤6.0≤5.0≤5.0≤5.0≤5.0≤5.0≤5.0≤5.0≤1.0≤1.0≤1.0
≤1.0≤1.0≤1.0≤1.0≤1.0≤1.5≤2.0≤2.5≤3.0≤3.0
日本标签标准对羽绒羽毛产品的卫生技术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见表13。
表13日本羽绒羽毛安全卫生要求?
蓬松度指标是金标签制度的重要依据,见表14。日本羽绒羽毛产品标签标准和金
标签制度的提出,不仅整体提升了羽绒及其制品的质量,方便消费者选择;从长远
角度来看,还能促进开发更高品质的产品满足新的需求,保护羽绒及其制品市场的
稳定发展。
表14金标签对蓬松度要求指标标签种类新金标签超级金标签皇家金标签超值金标
签绒子质量分数要求50%以上80%以上90%以上95%以上蓬松度要求旧120
145165180新3
5澳大利亚羽绒羽毛标签和标准要求
澳大利亚标准化委员会于2007年10月18日颁布了新羽绒羽毛标签标准AS
2479—2007,用于出口到澳大利亚的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填充料的检验以及判定。
该标准与美国标签标准相类似,成品标签最低朵绒质量分数必须达到标签标注值,
不允许有误差,陆禽毛的最高限量也十分严格,85%以上的羽绒不允许有陆禽毛;
标签的分度以5%为一档,如表15所示。美国标签标准要求最低朵绒质量分数达
到75%的产品才能标注“羽绒”标签,澳大利亚标签标准更为严格,标注“羽绒”
标签的产品最低朵绒质量分数必须达到85%;另外,“羽绒”、“羽绒和羽毛”、
“羽毛和羽绒”、“羽毛”4种标签的分界线也不同于美国标签标准。澳大利亚对
陆禽毛、损伤毛、杂质、绒丝、羽丝5项的累计值也有限量要求。标签标准中涉
及的卫生安全要求包括耗氧量不大于10mg/100g、pH=4.0~7.0等,如表16
所示。
表15澳大利亚羽绒羽毛成分标签技术要求AS2479—2007注:种类(鹅或鸭)
判定,某种类质量分数达到90%,该产品可标注为该类产品。?
AS2479—2007对羽绒羽毛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中未提及浊度要求,建议同欧盟
标准,即浊度不小于300mm。另外,标签还要描述填充物的颜色(白或灰)、
种类(鹅或鸭)、成分、产品名称及尺寸、填充物质量以及保养须知等。
表16AS2479—2007中的羽绒羽毛安全卫生要求指标?
6结语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采用的羽绒羽毛产品标准测试方法相似,但在具体的羽绒标签
标注上各有差异,另外,在羽绒羽毛的清洁度方面(耗氧量、浊度、pH)亦没有
统一、唯一的要求。对于出口欧洲、美国、澳洲和日本的羽绒羽毛产品来说,标签
的规定比国内要求略严格,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技术标准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产
品质量控制程序,避免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最后,生产企业还要根据羽绒制成品
(原材料)出口的不同市场,关注销往国家的具体技术要求,采用相应羽绒产品使
用标签,同时还要注意羽绒产品的清洁、安全和卫生性能等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4:5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31193205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鸭毛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鸭毛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