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及练习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
人。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
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散文创作,有卓越的成就。他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诗作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抒写他被贬后的悲愤忧
伤,风格清峻简洁,在平淡的语言中愈含深远的情思。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
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
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柳河东集》。
【课文点译】【课文全译】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
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
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
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我们都
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
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
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
都已被我游览了。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
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
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
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
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
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
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
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青山绿水,相互
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
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
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
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
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
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
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
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
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名家点评】《始得
西山宴游记》达到了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的境界。
山水游记之作并非始于柳宗元,远的不说,仅唐人之中,
元结就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清人吴汝纶就认为:
“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声。”但是,情景交融,
将山水人格化,却是柳氏独造之境。本文从被贬后的忧
惧和漫游写起,透露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然后由一般
游览引入西山之游,重笔写西山之“怪特”。岈然洼然
的高下之势,咫尺千里的登眺所见,萦青缭白的山水远
景,三组画面、三个层次,以相互的映衬、生动的比喻、
色彩的渲染,构成绚丽多姿的“怪特”,准确而生动地
写出了西山的景色。诚如他的诗《江雪》,千山不见鸟影,
万径没有人踪,更衬托出独钓寒江、不畏严寒的勇气,
寄托着政治革新失败后既孤独又不屈的精神。本文中的
西山,超尘拔俗,卓立不群,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正是作
者高尚品格和人生理想的体现。西山熔铸了他的幽愤,
陶冶了他的胸襟,启迪了他的悟性,而他的赞美西山正
是以之来言志抒情。作为山水游记的伟大宗匠,柳
宗元在本文中采用了“从对面着笔”的描写手法,产生
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文中写登西山远眺之所见,呈
现了雄奇开阔的境界,而不写西山本身,从而也就衬托
了西山,突出了西山。这种不从实处落笔的写法,颇类
于汉乐府诗《陌上桑》的从旁人听见来写罗敷美貌,和罗
敷自夸其夫的“坐中千馀人,皆言夫婿殊”一样,是将
诗的“虚处着墨”化为文中的“从对面着笔”。如此写
来,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近人林纾曾说:
“文有诗境,是柳州本色。”揆之本文,洵非虚誉。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邓乔彬)【重点
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通“戮”,
引申为有罪)(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2.古今异
义(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之后今义:
表承接,接着(2)颓然就醉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
倾倒的样子今义:精神萎靡不振(3)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承接,就这样3.一词
多义(1)穷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穷山
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
头)(2)梦卧而梦(动词,做梦)梦亦同趣(名词,
梦境,梦中)(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
经)始指异之(副词,才)游于是乎始(动词,开
始)4.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穷回溪(走到尽头)/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始指异之(以……为异)(3)
形容词用作名词。自远而至(远处)(4)数词用作形容
词。四望如一(相同)(5)名词用作动词。外与天际
(连接)/卧而梦(做梦)/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6)
名词用作状语。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
箕畚一样)/四望如一(向四面)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修饰。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
而遨(2)连词,表承接。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自远而至(3)连词,表转折。而未
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
不欲归(4)连词,表条件。穷山之高而止2.之(1)
助词,的。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
壤,皆在衽席之下(2)代词,它。始指异之(指西
山)/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3)助词,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
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为(1)介词,为了。故为
之文以志(2)动词,成为。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
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
“于”)(2)以(之)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省略宾语
“之”,指代是州之山水)(3)(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
主语“我”)(4)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
代西山)(5)(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6)故为之
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宴游西山这件事)
2.判断句是岁元和四年也(“也”,表判断)【课
堂演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A.梦亦同趣通“趋”,往,赴B.颓然就醉
精神萎靡不振C.穷回溪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
头D.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
组是A.游于是乎始于是饮酒乐甚B.自余为僇人不与培
塿为类C.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D.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2)以为凡是州之山
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悠
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
知其所穷。(4)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s钴鉧潭
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
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
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
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
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
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
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
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
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
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
二,虽古好事之土,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
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土争买者,日增千金而
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
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
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4.对下列句子中加
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殆不
可数(几乎)B.余怜而售之(怜悯)C.以效兹
丘之下(呈献)D.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满)5.比
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嵌然相累而下者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
而出,争为奇状者②余怜而售之货而不售A.两
“其”字相同,两“售”字不同。B.两“其”字相同,
两“售”字也相同。C.两“其”字不同,两“售”字
也不同。D.两“其”字不同,两“售”字相同。6.用小
丘际遇,作者寄寓了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原因。下
面对能表达寄寓原因的句子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
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②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
而有之③余怜而售之④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
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⑤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
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⑥不匝旬而得异地者
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A.①③⑤
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7.把下列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1)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
溪。译文:(2)不匝旬而得异地者
二,虽古好事之土,或未能至焉。译文:
(3)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1.B(身子倾倒)2.A(从此/在
这时候)3.略5.D6.D7.C8.(1)有的倾侧堆垒
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2)我不满十天中却得
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
此幸运啊!(3)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
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译文】寻到西山以后
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
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
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
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
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
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
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
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
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
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
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
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
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
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
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
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展枕躺在丘上,
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
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
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
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唉,凭着
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
那末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
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
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
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
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
贺与小丘的遇合。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4:0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28296204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