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通城县历史名人录(不断完善中)
金兴政,唐朝御史累任侍郎,唐年县梓木里南垄人(今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荻田村南垄),迁象形
山(今通城县黄袍山塘湖龙印村)。
金同庆,金兴政之子,唐年县梓木里人南垄人(今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荻田村南垄迁象形山(今通
城县黄袍山塘湖龙印村),后又迁隽南(今通城县城南门)。登第名次第十一名,官郡守。
现位于通城县城南金井街的金家井,是唐代吏部侍郎金兴政之子金同庆于开元中后期开挖,历来
受到精心保护,历代县府多次修缮,《通城县志》和《金氏宗谱》均有明确记载。
金家井井水清澈甘甜,1200多年来一直为当地民众饮用。如今,虽然有了自来水,但仍有不少人
取此井水饮用。
张十万唐年县梓木里南垄人(今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荻田村南垄),生于通地城黄袍山观音山,唐
朝后期战乱,为护一方平安,在华罗寨立山寨为王,建立江南一国--华罗国。势力范围及今天的
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修水县、武宁县、赤壁市、临湘、咸安区、岳阳县、岳阳市、平江县、
汩罗县等等地域。
相传在唐朝末期,因民不聊生、民生困苦、国家动荡,张氏青年为保乡邻一方平安与温饱,率领
乡亲揭竿而起,抗税反奴,周边十数县府感其为人勇敢仗义,纷拥其为王,号称“兵马十万众宅
舍十万间粮食十万担金银十成斤”。后,又有黄巢起义,但张不为所动,中而立之,不应腐唐
之招纳,也不应黄军之反唐。良苦用心,只为保一方乡邻。
张十万占山为王、开山立寨的故事在楚吴交界的十数府县流传甚广,而““兵马十万众宅舍十万
间粮食十万担金银十成斤”这句话周边县市老人至今能顺口诵出。
华罗寨(槐寮寨)黄袍山主峰。东临修水,北界崇阳,东南北俱陡岩峭壁,唯西南一路,名仙
人埂,从岩石凿梯,可登峰巅。峰顶宽约百余亩,有清泉可汲。相传,唐僖宗乾符四年(877),
地方豪绅张十万,在此锯槐立寨,招兵买马,抗拒黄巢义军,因而得名。北有200米长巨岩,
状似城墙,张凭此固守,万夫莫开。山尖高耸,雾绕霞飞,每当云开天朗,登山遥眺,可见洞庭
湖水。插剑岩在槐寮寨山腰,有巨石岩,长数丈,诸石皆青,唯此石独自,上有18穴罅,传
为张十万插剑所留。侧有奶石,下垂如乳,四时滴水不竭。
张十万是占山立寨的强寇,拥有“十万刀枪十万兵,十万战马盘大营。十万黄金十万银,十万粮
草满仓廪,”规模之大,气势之盛,足以撼山震海,摄人胆魄。寨中有一巨岩,通体浑白,高数
丈,形似利剑插于青岩碧嶂之中,尤如鹤立鸡群,分外抢眼,亦尤如昂首问苍天的伟丈夫,庄严
肃穆。据说张十万曾在其下设炉铸剑,能插入该岩中的方为合格,故岩身上留下了众多的试剑孔,
岩石也被称做插剑岩。领略黄袍山的自然之美,另有一番韵味。那些呈现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金银
冲、丁家洞等溶洞,天然形成的石观音像、吊钟乳等,不仅给人视觉上的欣尝,更给人心灵上的
撼动,带来神魂飞扬的奇思妙想。
方琼,原名端五,号益庵。累官兵部尚书,兵部大元帅、抗金英雄、岳飞之师。居住于义井(黄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袍山荻田),后居住于梓木里新庄(现湖北省通城塘湖镇黄袍新庄村和荻田村的交界处:擂鼓坪
桥旁不远处)。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祖父方白允,进士宋朝左阁丞相,父亲方琳,进士及第,宋
朝户部尚书。
方琼,生于宋朝宗熙宁年(公元1068年),哲宗元右二年(公元1087年)中举人,元右六年(公
元1091年)登进士,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筮仕,累官兵部尚书,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
年)因母亲去逝返回通城黄袍家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人入侵,东路由燕京(北京)南
下,过黄河进犯汴京(河南开封)。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泊机甸,提师勤王,次
年夏,金兵又至,二帝北辕,京都危急,方琼率军奋勇御金,力战救驾,壮烈牺牲。奉敕归葬于
县城东40华里的龙印桥象形山(实为荻田村西侧擂鼓小山处,前有玉溪流过)。后宰相李纲上书,
“靖康之祸,有仗义死节者,请加赐恤”。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奉诏在鸡毛岭修建方琼
忠臣庙。斯地山峦起伏,胜景颇多,亦为崇(阳)通(城)方氏主要发源地之一,故忠臣庙建于
此。清代,康熙四十四年,年祀人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柰以沧桑屡变,忠庙早毁,而庙
址犹存,复修于1994年,修复忠臣庙其面积为两百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幢,八室二厅,正堂位列
迪,琳琼三公石雕塑。在北宋时期,黄袍狮菇尖(又名八仙峰)的山顶曾有一塔,现已不知所踪,
山顶现仅有一处数十平米的平地。在白水岩瀑布顶端右侧的怪山峰上有一名石:试剑石,相传为
方琼听闻金兵来犯时怒劈所成,现在在怪石峰还可找到裂痕笔直的数石。
方琼: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北宋兵部尚书.靖康元年御金壮烈牺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琼宗庙于鸡鸣岭下建修方琼忠庙(庙
现存)庙联云:"抗强敌保家邦勋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庙正气满人间"。清代,祀入县忠孝祠,立有方琼殉难碑。
方琼:崇阳通城通山修水平江岳阳等地的方姓人最杰的祖辈代表。
方琼:在北宋时期其名望并不逊色于民族英雄岳飞。在其参战抗金时,已年近六旬,二帝北辕,京都危急,方琼率军奋勇御金,
力战救驾,终壮烈牺牲。
在北宋时期其名望并不逊色于民族英雄岳飞。在其参战抗金时,已年近六旬,二帝北辕,京都危急,方琼率军奋勇御金,力战救
驾,终壮烈牺牲。
岳飞为奸臣秦桧所害死,而方琼却是“在其参战抗金时,已年近六旬,二帝北辕,京都危急,方琼率军奋勇御金,力战救驾,终
壮烈牺牲。”试想一下,一位年近花甲之年的老人、身居高位、亲自率先冲锋救帝,这是何种的英雄?!试问,若在现代今日,
哪个高官还会在第一线作战?
再者:“方琼,生于宋朝宗熙宁年(公元1068年),哲宗元右二年(公元1087年)中举人,元右六年(公元1091年)登进士,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筮仕,累官兵部尚书。”--他是文官出身,他虽少年也有习得一身功夫,但毕竟非岳飞武将之名,而且
他是兵部尚书,也是今日的国防部长兼副主席的官位,而岳飞仅是大元帅,大元帅官位要比兵部尚书低一点点的。而且岳飞
是奉皇命而征战,方琼却是自告奋勇去救驾,其意义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方琼既非武官,也非受皇命。岳飞既是武将,又受皇命。岳飞是奸臣所害死,方琼是自告奋勇为救驾而战死!一个是“被动”为
之,一个是主动“送死”!谁更英雄?
而且是同一个时代,且同朝为官,就很有比较性。所以方琼比岳飞更英雄!更精忠!
方迪字迪、号白允,男,礼部尚书、左阁丞相。北宋通城县梓木里人(今黄袍山荻田),后迁后
井(今黄袍八仙山左侧)。进士,礼部尚书、官至左阁丞相。“一门三进士”“祖孙三尚书”之
一,系抗金英雄方琼祖父。为官清正廉洁,家风甚严,进士、户部尚书方琳系其子。方公其子孙
后代遍布大江南北,犹以湘、鄂、赣、闽、台为多。
方琳北宋通城县梓木里后井人(今黄袍山荻田湾),进士,户部尚书。为官清廉,家风很好,对
子孙犹严。“一门三尚书”“祖孙三进士”之一,系礼部尚书方迪之子,兵部尚方琼之父。琳公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一生正气!方琳是北宋大诗人、江西诗祖黄庭坚好友,号称黄袍山下南北“方黄两才子”。
杨起莘通城县隽水人,宋理宗保佑四年(1256),他与文天祥同时高中状元。于南宋朝高中
丙辰科进士文天祥榜一甲二名,御赐状元及第,知九江府,卒于任上,归葬县城隆平寺。清代邑
候孙断王奉旨勒碑,称其“金殿传雄楚之大儒,胪盟扬银邑之蜚声”。
刘塘湖刘绣衣,名仕昌,字时亨,号塘湖。生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刘绣衣于明永
乐十八年(公元1420)庚子科举人,甲辰(公元1424年)科进士,登刑部宽榜,授陕西道监察史,
升任浙江副使。于明永卒于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
汪润田字茂实,官名佥事,明邑进士,梓木里人(今黄袍山润田湾),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
(公元1362年),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入学,苦读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
年)中进士,初任吴江教谕两任,后任南京应天府上元县知县三任,由于剖事立明,升四川省按
察使司,官至驿盐道,卒于明永乐年十三年(公元1415年)。
金阁背字秉诚,明永乐庚子(1420年)科进,梓木里人(今黄袍山阁背屋),明洪武二十四年(公
元1391年)生,任福建布政司副理问,后升山东巡按。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在东昌府临清
县闸下身故。
汪宗翰武昌府通城县梓木里人(黄袍润田老屋)。光绪庚寅年间,恩科会试中第92位进士,钦点在吏部主政。汪宗翰,翰”一
作“瀚”,字栗庵。通城县黄袍润田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先在吏部任职,1896年
调任甘肃镇原县知县,从此在甘肃省做官。1901年,汪宗翰调回兰州,任主管乡试的内帘考官。1902年,受到排挤的汪宗翰被任
命为敦煌县知县,携老母幼子出关任职。叶昌炽在1902年8月5日日记中说汪宗翰“以吏部改官作令,签掣镇原,调补边缺,颇
悒悒不得志”,可知汪宗翰从北京中央政府的吏部,被一路向西发配,直到敦煌县,确实算得上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汪宗翰
肯定是很不情愿去敦煌的,但还是于1902年4月28日从邬绪棣手中接管了官印。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年前后任敦煌县令。曾得
甘肃学政叶昌炽赏识。藏经洞发现后,他利用职权,获取其中一些写本和绢画精品。光绪二十八年后陆续赠叶氏宋乾德六年水月
观音像和“写经卷子本,梵叶本各二”,叶氏以及文物极有价值,建议将藏经洞所贮文物运至兰州保管,因缺经费,光绪三十年
三月改命敦煌县检点封存,汪氏实主其事,但未严加保护,而是交王道士就地保管。光绪三十三年,斯坦因与蒋孝琬到敦煌活动,
宴席间得见汪氏出示之《敦煌县志》,并得知藏经洞发现经过。同年5月,斯坦因因在莫高窟获取藏经油宝藏而久留甘肃,引起
省方怀疑,6月13日乃离去,汪氏对斯坦因诈骗敦煌石室经卷和佛画之行径竟一无所知。同年7月,敦煌发生暴乱;不久平息,
旋改任他县。善文,曾为敦煌石室撰对联云:“夏无酷暑,冬不奇寒,四季得中和景象;南倚雪山,西连星海,九州寻岳渎根源。
杜金戚武昌府通城沙堆港背人,清朝进士(湖北志资料记载不祥)
王世法,系王开运嗣子。武昌府通城梓木里人。考中雍正丙午科(1726年)举人,后中进士。他两登明通榜,初任郧西县教谕,
再任蕲州学正。
王开铨系王开泰四弟。武昌府通城县梓木里人。考中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壬午科举人,后中进士。历任云南曲靖府平彝县
知县,临安府新平县知县,姚安府大姚知县,授云南高明州知州,礼部祠祭司主事。
王开藩系王开泰三弟,武昌府通城县梓木里人。考中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癸巳恩科举人,后中进士。他为浙江候补知县,
署青浦盐场大使。
王开运系王开泰胞弟,武昌府通城梓木里人,考中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壬午科举人,后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年考中
丙戌科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任直隶顺天府房山县知县加三级,敕授文林郎,署理直隶涿州知州。
王开泰武昌府通城梓木里人,考中康熙己卯科(1699年)举人,后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庚辰科玉露榜二甲第十二名
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广东博罗县令,后授浙江处州府庆元县令。著有《四书礼记制艺》行世,参与纂修《一统志》并《国
史》。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赵继瑞(赵纪瑞)(1846~1907),字少云,通城县马港廷拔屋人。任云南永昌、江川、永善、弥勒、保山、贵州兴义等县知县。
后升永昌府知府,代清政府与英国确定中缅边界,威镇边关。诰授奉政大夫,晋奉朝议大夫。
(补充:赵继瑞(1846-1907),字少云,通城人。初投滇军刘靖巨后累升迤南水昌知府。1904年曾与其子赵世伦会同事列敦勘定
中缅边界)
舒大猷明代官员。字锡崖。通城县梓木里人。嘉靖二十五年举人,历任江西安仁县教谕、眉州知州、户郎员外郎及郎中、四川龙
安知府、广东韶州知府、广东分巡海南道兼提学兵备副使、浙江右参政佥事、淮阳海防兵部河道、浙江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职。
历三朝。博学多才。著有《平海纪略》、《历任拙录》、《清心亭稿》、《诸儒粹义策学》、均成册而未刊。万历二十六年(1598),
首纂《通城县志》,主修舒氏家谱。
一位很有争议性的人物,因为是他首编通城县志,但却将很多重要的通城籍人物、大事漏掉了。通城的很多相关资料还得调阅湖
北志及其他各省志等。资料收录很偏,极为不全。
邱道文(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丁酉科乡试与弟邱道盛同榜中式举人,戊戌科会试后内
转升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刑部广西司兼贵州司行走。朝廷锐志维新下诏求直言,因上疏论时政得失条奏十事,洋洋万
言,已亥至壬寅总办朝审两次,会办全国秋审两次。奉旨刑部主事,诰授朝议大夫。
(补充:邱道文(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御前侍卫。五品顶
戴)
邱道盛(1870——1930)清通城县人,字善甫,别号海峰,本省乡试与兄同榜中式举人,奉旨以知县分发河南归改选班补,加四
品衔,赏戴花翎,历充河南陆军测量局文案兼收支差兼参谋处文案。民国改建充收发密电要差兼电政管理局文案,民国七年充湖
南督军署咨议官兼督办军米官差。
邱道昌(1867一?),名岳,字午云,号屈庵。清湖北通城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科试府试第一,取入武昌府学,庚寅
(1890)科试举试,行生员考取府学一等第三名,选用训导。分发到省湖北布政使瞿以考验巡抚,赏六品顶戴赐正途出身。兼理
德安府教授,陆军第四十八旅秘书官参谋本部湖南测量局书记官,通城县驻省公益会会长。著有《违堪子屈庵文诗集》、《屈庵
随笔》、《屈庵诗话》。
吴寿平字格斋,湖北通城黄袍山(今大埚)人。嘉庆戊辰举人(1808年)。5岁能诗,7岁会文,
9岁应试,少年中举,中举次年中“贡士”(古分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被称“江南神童”,
8岁时曾得乾隆皇帝召见,当朝诵诗,深得乾隆喜爱。
著有《潄六堂存稿》、《耕云书屋诗话》等。
吴寿平一生行游天下、乐于山水,怡于诗词,志不在政。在中国很多的名山大川间均可觅见清诗
人吴寿平留下的足迹和佳作。
吴冀泰湖北武昌府通城县黄袍山石下人,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进士。
吴传政湖北武昌府通城县人黄袍大埚人,后迁入武昌县鄂州。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
刘巨川,清朝人,生于武昌府通城县黄袍山塘湖下港屋,曾出任湖南新宁县等地知县、知府等。清
朝诗人,是刘绣衣的第六代孙。
曹觉湖广武昌府通城县,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进士,
夏正笏湖北武昌府通城县黄袍人(今望湖),迁塘湖夏家,后迁武昌县。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
胡柏材湖北武昌府通城县黄袍人(今黄袍山荻田村胡家岭),后迁武昌府武昌县,嘉庆二十二年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丁丑科殿试金榜进士第22名。
姜语晓湖北武昌府通城县(今黄龙姜家),后迁武昌府武昌县,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
邱道隆(1880一1920)清湖北通城人。字遇丰,别号莜峦。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试考取,宣统初元举制科孝廉,旋以参赞营务,
赏给五品翎顶。
葛方拔(1849-1908),别号翠臣,湖北通城麦市生家垄人,清光绪壬午科中试第三十七名举人。张之洞亲笔写信,聘请他为通
城青阳书院主讲。后又要他督修通城南门高等学堂,聘他为该学堂之经史教员,故云“经师”。
葛成斋通城县大白塅人,清朝时期武举人、任千总。
葛步云通城县麦市井堂屋人,清朝举人,曾任四川扶丰县知县。
葛潮清湖北通城县人,曾任知县。(资料不祥)
葛尧臣(1872-?),号荚廷,笔名麦臬山人。麦市江田人(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棋盘村),清己卯科副榜,广东新兴县知县,
后任州府太守。史馆汉文誊录,东山阁诗社“余社”社友。
挽葛尧臣联
诗人例作水曹郎,记骚坛旗鼓,占一时益社才名,东阁碧纱留,长听秋砧怀旧雨
玉阙仍为香案吏,问故国河山,剩几个当年乔木,西湖丹灶在,好随抱朴著新书
杨臣湖北通城人,正六品,万历间福建百户。在明朝,百户所长官称百户,为正六品官。
杨士文湖广武昌府通城县,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进士
陈登象湖北通城嫦娥峰人(通城县黄袍山嫦娥峰),捐纳。福建省台湾府巡检、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任。
陈中孚湖北武昌府通城县黄袍人,后迁武昌,嘉庆六年辛酉恩科进士。
胡大集(1820~1873),字成斋,诗人,通城人。清拔贡,曾任八旗教习,善诗。著有《北遭漫吟》、《南中游草》,1927年在
北平印行。
(通城胡姓,文韬武略,灿若星群。有庠生189人,廪生28人,监生23人,贡生52人,太学生126人,举人13人,进士7人,
翰林4人。建国后,高中、中专3349人,大专、大学1174人,硕士60人,博士21人,博士后8人,留学11人。担任行政职务:
村股连178人,乡局营223人,县处团39人,市地师12人,省级2人)
皮庆云(1870~1939),通城人。清秀才,湖北省议会议员。
皮晃(1851—1920),字晖吾,通城人。湖北省临时议会议员。
赵鼎盛(1885~1941),国学家、史学家,字真度,通城人。两湖总师范毕业,自办“培元学社”教学。曾测绘《通城县地图》,
著有《通城金石志》、《中国历史简篇》、《国学启蒙三宇经》等书。
李玠,李玠(1674~1743),字斯锡,号卓观,于雍正元年(1723)以进士任通城知县时迁入通
城,祖籍山东诸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会试第三十二名,殿试违式黜落,又见雍正癸卯。雍正元
年癸卯会试第二百四十二名,殿试第三甲六十九名。
李玠以进士授通城县知县。通城县在湖北省东南部陆水上游,邻接湖南、江西两省,三省交界,
交通闭塞,治安不佳,历来是全省最难治理的县份之一。此县人素好诉讼,积案如山,李玠莅任
后,明察暗访,探得实情,日夜审理,秉公判决,不到两个月,就全部处理完毕,案无留牍,狱
无禁囚,吏民皆服。李玠向上司提出了有利民生的五项治理方略:一是建书院,崇文治,施仁政;
二是设义学,重教化;三是建义仓,备赈饥;四是置普济堂,恤贫弱;五是立育婴堂,收养弃婴
等。这些方略皆被允许施行,上司也因此很器重他。后来,李玠因病辞官,回到家乡,以设帐教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授生徒为乐,本地投奔他的学子很多,他都因材施教,一丝不苟地予以指教。李玠生性方谨,跬
步不失法度,狷介自守,与人为善,处事公道,乡邻之间有纷争,常来找他商量排解。他自己常
说,读圣贤书,行圣贤事,离经叛道不可以为文,离经叛道岂可以为人乎?教授子弟也以文法理
脉为准,行为端方为宗要。后来病重,卒于乾隆七年(1743)十一月二十五日,享年69岁。李玠
工诗文书法,为文精于辟理,长于制艺,有《人境庐学庸讲义》、《山园稿》等著作传世,例授
文林郎。
受益于李玠的督课和身教,其诸弟和子孙也多有建树。二弟李瑸,字斯和,候选州同知,例
授儒林郎;三弟李珽,字斯榗,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工诗画,好读《易》等古文,曾著
《琅琊辨》一篇,言越都琅琊传七世,乃讹传,必无此事,甚有见地,拣选知县,例授文林郎;
四弟李珏,字斯五,贡生,历任广东雷州知府、广州知府兼署粮道,诰授中宪大夫;六弟李璔,
字斯孚,历任广西桂林府同知、广东肇庆府知府、湖南衡永郴道台,诰授中宪大夫;子李兴文,
字又观,监生,诰赠奉直大夫;长孙李鹄,字鸿飞,乾隆癸酉科(1813)举人,丁丑科(1817)
进士,历任云南马龙州知州等职,诰授奉直大夫;次孙李鹍,字轩飞,乾隆庚辰科(1820)举人,
历任直隶新安县知县等职,敕授文林郎。
李麟1892-1941湖北通城人,中将。毕业于黄浦军校历任上校大队长,第九战区挺进第十支队中将司令
万壑涛(1905-1952)少将。字藻萍,湖北通城黄袍山望湖洞人。民国国军整编第九十六军少将副参谋长兼政训处长,中央军校武
汉分校第7期工兵科、陆军工兵学校毕业。抗战期间曾任第5战区鄂豫皖边区挺进纵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96军少将副参
谋长兼政工处长,1948年4月24日在山东潍县被俘。获释回乡后,任湖北省通城县自卫团团长,1949年5月在湖北通城投诚。
后任湖北通城县纺织厂厂长。
罗道南(1901-1980)少将,军长。字希程,湖北通城黄袍山望湖洞人。l90l年生。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科毕业。历任
浙江省保安团团长。后任少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任通城县抗战动员委员全军事股股长,第八十—师罗启疆部副官长,衡
阳新兵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粤汉铁路交通警察总队少将总队长。国防部服务总队第四总队少将总队长。1949年离开大陆后升
任军长。1980年后在泰国病故。
魏希文(1912年4月10日~1989年3月4日)湖北通城人国防部新闻局少将,教育专员,作家。中央軍校訓政研究班一期,
國防研究班七期畢業。曾任《北方日報》副刊編輯,平津流亡學生訓練班教官、軍委政治部上校股長、少將科長、貴州輜重兵學
校政治部主任,在上海創辦《中學生》周刊,「民間知識」社社長,春潮出版社社長,中國文藝協會、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中華
民國雜誌事業協會理事,國大代表。魏希文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傳記。於1928年在南昌新聞報發表第一篇中
篇小說〈杏姑〉,總計出版了十多部作品。作品以小說為主,基本上是以深入人性、發揚愛人助人的美德為出發,整體的表現相
當自然,給人一種真實、親切的感受。
葛大章(1890-1944),女,字友兰,通城黄袍人。通经史,能古文,执敦于县小学,为通城女子教学之先例。著有《冷香阁吟草》
2卷,《茶甘吟》4卷。
葛宗楚(1880-1947),字次甫,通城麦市并堂屋人,中国同盟会会员。因一度涉趣佛教,自号痴佛。早年入武昌两湖书院,受湖
广总督张之洞保荐,赴日本高等商业学校深造。毕业后留日实习三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6年归国,任教育部编修,后任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教务长,1919年任校长。以著文触怒王占元,遭通缉,弃家逃上海。1928
年回湖北,任《武汉日报》编辑、省财政讲习所教员。抗日战争时期,避难通城麦市山内,敌酋鸟山利用其留日关系,多次以重
金馈诱,不为所动,入山益深。1940年,在山区创办国难中学(通城一中的前身),半日课读,半日劳作,深得乡人支持,有越界
百里来受教者。时日寇封锁食盐,通城群众长期淡食。葛协助县府组织官督审办食盐公卖处,出面向江西修水裕民银行贷款,并
赴长沙面请九战区司令长官批准每月供应通城食盐l0万斤。抗战胜利后,被推选为县参议会议长,呼吁政府减免税捐,益撰拟通
城农村改进计划草稿,凡10余万言。1947年2月,病逝于武昌寓所。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赵鼎盛(1885~1941),字真度,通城人。两湖总师范毕业,自办“培元学社”教学。曾测绘《通城县地图》,著有《通城金石志》、
《中国历史简篇》、《国学启蒙三宇经》等书。
著名历史人物有唐代道教真人罗思远;宋代丙辰科第二名状元杨起莘,户部尚书方琳,靖康难中
死节的兵部尚书、镇夷将军方琼;元代以药两剂治愈仁宗太后沉疴而不受封赏,显示了高超医术、
高尚医德的名医吴昌祚;明代永乐年间绣衣御使刘仕昌,嘉靖时御倭有功的浙江布政司右布政使
舒大猷,天启中破倭靖海的温洲司理吴应鹏;清代乾隆时名噪汉口的名伶李三槐,太平军旅师胡
衡茂,同治凉州镇总兵李祥德,镇守台湾的振威将军李胜才,光绪年间受命勘定中缅边界的永昌
知府赵纪瑞;民国初年的国立湖北武昌商业专科学校教务长、杨献珍的老师葛宗楚;北伐时在武
昌策划兵变迎接北伐军而阵亡的徐守谦,建立第一个中共通城支部、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兼长
江局、武汉市委秘书的赵世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光荣牺牲的红三师副师长吴国珍,被国
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红16军挺进大队长黄云岸,为革命贡献了3子1女的“红军母亲”黄菊妈;抗
日战争时期在安徽省阵亡的新四军团长胡金龙,被日军杀害的新四军鄂南独立5团政委黄全德,
惨遭国民党顽固派残杀的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鄂南特委组织部长刘青,“七七事变”中阵亡
于北平的29军大刀队长李廷臣,八百壮士中“少年英雄”万连卿,“八百壮士”中著名的护旗“四
壮士”之一吴祖德;解放战争时期荣记特等功、任山东解放区惠民县县长的吴先金。
通城县政府周为楚地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下隽县,故简称“隽”。汉武帝时属
长沙国。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下隽隶之。三国时属吴,为周瑜封
邑。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
五年(公元539年)废上隽县,分立乐化县、下隽县,隶属上隽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
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属荆州夏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县(今通
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唐元和五年(公元810
年)更名为通城镇。五代吴杨行密,改唐年县为宗阳县,南唐又改宗阳县为唐年县。北宋太祖开宝
八年(公元975年),改为崇阳县,属鄂州。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崇阳县南上隽、
乐化、天宝3乡置通城县。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21年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
专员公署。1949年通城解放后,属湖北省大冶专员公署。1958年11月,通城、崇阳合县。1960
年1月属武汉市。1960年12月,恢复通城县,乃属孝感专员公署。1965年8月属咸宁专员公署,
今属咸宁市。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0:4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165362033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立山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立山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