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中的36种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苏东坡效应”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
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了。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
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
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所以,鲁
迅有一句人们都认可的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
以正确认识“自我”的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强调要了解学生,但却很少被要求
要了解自己。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了解学生固然重要,了解自己也同样重要,
因为只有既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才能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找
到更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要如何了解自己呢?
首先,要跳出“自我”这个圈子,突破“自我”的局限,“以人为镜”,
通过与别人行为及优缺点的比较,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其次,利用别
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消除认识“自我”的“盲区”。一般地说,认识别人比认
识“自我”容易,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要求自己要能够广
泛地收集来自上下左右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并通过认真分析和判断来认识
“自我”。第三,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因为这与正确认识“自我”
密切相关。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能既善
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又不会被别人操纵,遇事能够冷静理智,不会感情用事
等等。第四,多参加各种有益的、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有
益的、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实践活动,可以检测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达到
认识“自我”的目的。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二“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
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
等于不让顾客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
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
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
对比的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选择和判
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选择和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
这能算是选择和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
对其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和判断,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选择和判断。因此,没有
选择余地的“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无法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扼杀想象
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其答案往往是唯
一的,这其实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专
家认为,作业或考试题目的答案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
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毫无疑问,
我们教师如果都像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那样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
判断余地。学生将来能够有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吗?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三“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
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
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
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
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
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
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
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传说皮格马利釜爱上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地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
与之结为夫妻。
为什么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所做的实验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
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们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上的学生特别厚
爱。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还是通过语言、笑
貌、眼神等表理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
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
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
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
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
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
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顽童当州长的故事,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罗杰.罗
尔斯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叫做大沙头的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
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罗尔斯小时候,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
当地其他孩童一样,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无所事事,令人头疼。幸运
的是:罗尔斯当时所在的诺必塔小学来了位叫皮尔.保罗的校长,有一次,
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
.
.
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
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
念,指引他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
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
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且是纽约历史
上第一位黑人州长。这个故事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
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
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
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
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
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
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
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
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
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
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
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
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四“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总是不喜欢那些不喜
欢我们的人。然而,人是复杂的,其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对方对我们的
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为此,心理学
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有这么一个实验:被试的八十名大学生,将他
们分成四组,每组被试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
有关对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
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
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优点;
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
被试缺点。当这四组被试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
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
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
均显得虚伪,只是贬抑显得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
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喜欢显得
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我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我们的人更令
我们喜欢他。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因为
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明
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都采取先
贬后褒的方法,往往会弄巧成拙。尽管如此,这种“增减效应”仍然有其合
理的心理依据: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
减少”。不是吗,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
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
一点点地拿出……
诸位教师,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
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
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果:当你评价学生时可以先
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五“贴标签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于是,美国政府就决
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
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
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
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
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
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
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
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
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
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96年,当时的新安江镇
教办在全镇教育系统推出了30条“教师忌语”,实际上就是“贴标签效应”
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
“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
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
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回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
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
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
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
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
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
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笔者曾听一位对孩
子绝望的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我只求你做一个寄生虫(没出息,我只
好养你一辈子)千万不能做害人虫(违法犯罪)!”
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孩子就只能自暴自弃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六“蝴蝶效应”
在紊乱学中,有一条叫做“蝴蝶效应”的原理。据说,南半球一只蝴蝶
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
.
.
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
蝶效应”,并作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
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
我们,教育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的,恰当的,可能
影响学生一辈子;错误的,专断的,也可能贻误学生一辈子。以学生评语
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
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可谓
“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犹如一面镜子,学生
会深信其真实,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份小小的操行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表现的书面鉴
定,更是对师生相处、相亲、相知程度的检查,也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展示。
它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各自的容貌;它犹如心灵的“超链接”,能让教师、
学生、家长的心灵相互沟通;它犹如喜剧小品,让人在喜悦中接受教育;它
犹如春风春雨,能使学生天赋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一位教师在谈到评
语时激动地提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写道:“我坐在财贸学院宽敞明亮的教
室里给您写信。还记得吗?您在我本子上批过一句话——‘句子造得很精彩,
希望你做人也精彩。’从那时起,我一直努力使自己精彩,尽管我的基础很
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但是我没有放弃努力……”这位老师为这名学生的
努力感动,也为当初自己的批语感动。他没有想到自己很随意的一句赞扬,
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反之,我们也常常看到,学校里的许多大事件(如
学生斗殴、打群架),往往是从小事酝酿成的,所以教师要有“风起于青萍
之末”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要等事件闹大了再来处理。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七“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
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
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加拿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直接
提出要求,多伦多居民愿意为癌症学会捐款的比例为46%;而如果分两步提
出要求,前一天先请人们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愿
意捐款的人数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一倍。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
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
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
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这是因为,
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
“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
绝别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
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
效应就发生作用了。
不仅是对别人,登门槛效应对自己也发生作用。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
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
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十年
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
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
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
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
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
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
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
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在这里,山田本一运用的策略可
以称为“目标分解法”。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
对教师、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
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尤其
.
.
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则
更会奏效。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八“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
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
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
助人”。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
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
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这种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
区别呢?原因在于,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
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
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
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九“南风效应”(情感效应)
《读者》刊登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
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使老人
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
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
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
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
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
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
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
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
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同样,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
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
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
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
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
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
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怒对学生拍桌、打椅,甚至体罚,会使你
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
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南风效应案例:有个初三的女学生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已婚的男教师而不
能自拔,于是写了一封热烈的情书投入了邮箱,过后他又自怨自恨,恐惧万
分,怕家长知道责骂,怕同学知道讥讽,怕这位老师从此鄙视她,她因此而
感到无地自容,甚至想到死。他想将信从邮箱取出,但已不可能。第二天只
好硬着头皮上学。但看看老师的眼光,正常;同学的目光,正常;家长的目
光和举动也没有什么异样。她的恐惧感渐渐地减弱了。但依然未免还有些紧
张。过了几天,这位男教师借故在班上发了一通牢骚,说现在的邮局真不负
.
.
责任,常常将我的信件给弄丢了。这位女生听了,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好
像一切都没有发生。
这位男教师对这件事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它可以将信交给校长,以表
明自己的清白;可以交给家长,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这样做,核心是一个“私”
字。他也可以找学生来教育一番,但感情这东西,似乎是不能以说教来阻止
的。于是这位教师选择了善意的谎言。这是高尚的纯洁无私的爱,处理这件
事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艺术。
学生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明白你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
他的心灵,形象地说,就会扣上全部的钮扣,整个封闭起来,进行紧张的心
理防范。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严厉地说:“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在
这种情形之下,学生往往扣好全部钮扣,想好应对措施。教师的语言很难透
过他本能的“护身符”,深入其心灵。因此,教育者应从心理的因素研究入
手,力图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从而开启学生的
心理围城,让他们脱去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
通”。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光环效应”
拍广告片的为什么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那些名不见
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这就
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个人,而
往往是根据我们对别人已有的了解而对他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如果我们已
经获得关于这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就更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
也都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
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又称晕轮效应。我国的俗语“情
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一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发生作用的。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
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达到“爱
屋及乌”的程度,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
所使用过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虽说歌星、影星与
广告中的商品质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明星
做过广告的商品很显然会比由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拍广告片的商品更
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一所学校在高考中“放了卫星”,有关的班主任、任
课教师、校长乃至所整个学校都会增辉增色。
名人效应就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
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一般说来,外貌的魅力很
容易导致光环效应。传说杨贵妃死后,一位老太太拾到了杨贵妃的一只鞋子,
她把这只鞋子拿到市场上展示,并索要1000文钱让参观者闻一下,愿意出
钱的人竟然络绎不绝,这恐怕应该算是光环效应发挥作用的极至了。但即使
是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
弱。青少年追星族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青少年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
影星而极力的模仿这位歌星,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是竭
尽全力模仿。一个有名的歌星的演唱会,票价会炒到几百元甚至千元以上,
花上这么多钱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比电视里的好,但是许多人还
是为能亲自感受一下现场听歌星演唱的氛围而情愿付出,而无比自豪。
.
.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方面应该发挥光环效应的作用,打造名校长、
名教师,宣传本校的杰出校友,培养尖子生,用以扩大学校的影响,用以激
励学生和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要坚持实事求是,防
止以偏概全。
从学生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避免光环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
对他人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过早地对新的老师、同学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老师、同
学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第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
点的老师与同学。
第三、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
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
第四、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如作业、作文、值日等等,
特别要注意处理发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事情。第五、要
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尽可能让他人
了解自己的缺点。
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某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张老师认
为自己评个高级教师是不成问题的,大多数教师也都这样认为的。但是,李
校长却另有一种看法,他认为,张老师的课上得不怎么样,理由是他听的那
次课实在不好。因此,决定暂时放一放。
其实,张老师的课教得是不错的,李校长来听的那次课,主要是家里有
急事,又加上他身体不佳,因此,上课时有些乱。李校长由此就推论出张老
师的课教得不好,又进一步推论出张老师不能评为高级教师。
这是多么荒唐的推论,但是它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确实是一种普遍的心
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
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印象,叫做“光环效
应”。这种光环效应,一般产生在对教职工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而且渗杂了
大量主观的心理因素,因此有一定片面性。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往往使我
们难以真正地了解和公正地评价某些教职工,对他们产生不公平的看法。警
惕和消除这种光环效应,将会有助于对教职工的正确认知,改善学校的人际
.
.
关系。作为学校干部,特别是校长,应该怎样防止光环效应的发生呢?心理
学界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学校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如果
你想成为一个好的学校领导者,那你首先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成为一个博
学多识,能力过硬的教师。学校领导者有了博中有专、专博相济的知识素质
后,思路就会更加开阔,想问题、评价人就会更加全面。同理,在检查教案,
参与备课、听课,与教师研讨教学问题时,就能够看得出、听得出、悟得出
道道来,能够及时发现教师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品质,反之也能指出他们教学
中的缺陷和错误,并进行指导,从而避免了光环效应的管理偏差。
第二,要改善自己的管理个性,克服性格孤僻、心地狭窄、脾气粗暴、
自以为是、动辄训人等不良习惯。要做到这样,就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胸怀宽广,气量宏大。作为领导,顺之话能听,刺耳的话也要听;
支持自己的意见能接纳,反对自己的意见也能“消化”;和自己同观点的人,
能团结工作,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团结在一道。
(2)要公平正直,诚恳坦率。领导者对人对事要公正,以实事求是的公
平原则对待教职工,不言过其实,力戒大话、空话、假话,对教职工敢于负
责。
(3)不给教职工“穿小鞋”、“秋后算帐”。领导者要有“宰相肚量”,
欢迎来自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不同意见,即使有些言辞过激、失之偏颇,
也能一笑了之,切不可打击报复。
(4)要富有理性,善于思考。不拉帮结派,不受“老同学”、“老部下”、
“老乡亲”、“老教师”等的左右,不偏听偏信。要全面调查、各方了解。
第三,要建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特别是对涉及到人的“教师评价
指标”要慎重考虑。在评价教师时,按照指标进行就可减低误差程度。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一)“角色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
似,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是在同一个学校,同
一个班内读书。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待
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
乏主见,在谈话和回答问题时常常依赖于别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是什么原因造成姐妹俩在性格上这样大的差异呢?
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生下来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
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孪生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就责成先出生的为
"姐姐",后出生的为"妹妹"。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
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姐不但要培养自
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当然
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
可见,充当何种角色对孪生姐妹的性格异样是关键的因素。其实,并非
只是孪生子才有“角色效应”,正常的人都会受到角色的影响。充当“知识
分子”这个角色,就会受到“文质彬彬”等一些角色要求的影响;充当“教
师”这个角色,就会有“为人师表”等角色要求。它就象“魔绳”一样,把
你紧紧地捆束在这个角色之中。
同样,学生在校、班、组中所充当的角色也就影响了他的性格。日本心
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研究了班级指导对“角色”加工的意义。他们在小学
五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了实验。这个班有47名学生,他们挑选了在班级中
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在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给予适当的指导。一个学期过后进行测定,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有显著
的变化,第二学期选举班干部时,这8名学生中有6名又被选为班级委员。
另外,也观察到这6名新委员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定感、明朗性、
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特征都有所变化。从全班的统计来看,原来不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孤独、孤僻儿童的比例也大大下降了,整个班级的风气
也有所改变。
可见,学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响的。那么,怎样
来发挥角色的良好效应呢?
.
.
第一,教师可以运用伙伴选择法(即社会测量法),描成人际关系图和
人际矩形图,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所处的地位。如哪些是“人缘
儿”,哪些是“嫌弃儿”,哪些是中间型的。然后采取措施,用充当角色的
方式促使“嫌弃儿”发生变化,如让“嫌弃儿”充当图书管理员或其他一些
必定要与同学们发生交往的角色。
第二,班干部、团干部等角色最好也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充当。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二)“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的人,在190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态心
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
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
这样安排的: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
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组是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
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
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聪明”
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结果怎样解释呢?他推测说,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
明”的动物和蔼友好,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1908年,在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
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
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
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就
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
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
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
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
罗森塔尔的话,其实只是“权威性的谎言”。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
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
教师掩饰不住的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使这些
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们
的心中荡漾!这种由于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产生的影响,就叫做“罗森塔尔
效应”。
罗森塔尔本人认为,产生这种效应有四个社会教育心理机制:(1)气
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了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的支持所造
成的良好气氛;(2)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
励和赞扬;(3)输入,即教师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师指
导他们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有启发性的回答,并提供极有帮助的知
.
.
识材料;(4)鼓励,即罗森塔尔所指出的,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作出的
反应,给予真挚的鼓励。
罗森塔尔效应给当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启示。在现行教育中,“教育要面
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虽已列入教育学的典章,但这种信念并没有在每个教育
者的头脑里扎下根。在有些教师的眼中,可造之才总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
甚至只是少数几个尖子;而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只能“广种薄收”,至于成
绩不佳的差生那更是“朽木不可雕也”。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偏见。这种偏
见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情绪,而且也人为地造成了“幸运儿”和“不幸儿”。
其实,这种偏见早已被罗森塔尔实验所否定。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
是正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关心、帮助、热爱,那么他就会有所发展。这就
告诉我们:教育不要仅限于几个尖子,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都能
成为有用之才。
同时还要指出的是,学校教育中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并不一定是一件好
事,它可能是建立在一些“不幸儿”遭歧视排斥之上的。因此,我们不宜提
倡这种人为而成的效应。但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激励作用,我们必须记取,并
付之实施。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三):从众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
无虚席,自己没处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
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
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石油大亨了。这时这位大亨却想,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
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个故事说明,人们都有一种从众
心理。生活中由于从众心理而产生的效应,称为“从众效应”。
从众就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
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虽然
我们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有个性,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
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对于那些自己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一般都会采取“随大流”的
做法。有时候处于无奈也会“随大流”。在计划经济年代,一个人在街上
闲逛,忽见一长队绵延如龙,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
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
失笑,自觉贻笑大方,赶紧悄然退出队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
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
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
见。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至孝至仁,他的母亲对儿子极为了解。
有同名同姓的另一个曾参杀了人,有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
其母不信。过了一会,又跑来一个人,说:“曾参杀人了。”其母将信将疑。
又有第三个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话音未落,曾母已
经翻过墙头避开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都是这
个道理。“孟母三迁”是自觉运用从众效应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范例。压力
是从众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一个团体内,谁作
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会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
受到严厉惩罚,因而团体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
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
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的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
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
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
.
.
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嫌弃。为
了免遭嫌弃,人们就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而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
鉴于此,我们在学校的管理中,要注意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
的作用,建立积极的舆论氛围,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树立良好的校风、班
风。同时,要注意发挥团队组织和学生会及文学社得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活
动中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四):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超限效应
心理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
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家庭教育中心理超限效应的种种表现:
1.过度关心。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子女为“掌
上明珠”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有些家长过度关心、呵护、疼爱孩子,生怕
孩子冻着、饿着、跌着、碰着、苦着或有什么闪失。家长如此关心孩子,除
了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自私、自负、自傲等不良个性外,还容易产生另一
种超限效应,那就是逆反心理和不良情绪。
2.过度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误认为惟一的途径就
是考上大学。为了使孩子能考上大学,死死抓住孩子的学习不放。在过度的
学习压力下,孩子健康的心灵被扭曲了,往往会越学越怕学,越学越厌学,
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极端行为或人间悲剧。
3.过度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就更
高。有些家长把子女的成功与否同自己的荣辱甚至家庭的显赫与衰败系于一
身,寄厚望于孩子。这种过度的期望、苛刻的教育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和健
康成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许多心理障碍。
4.过度批评。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孩子犯了错误或没有达到家
长的教育要求,就狠狠批评。过了一会儿,仍觉得意犹未尽,再重复批评一
次,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就会使批评的累加效应更大,就会越
来越厌烦,使得孩子对家长极不耐烦,讨厌至极就会演变成敌对心理。
5.过度表扬,有些家长认为,多批评不好,多表扬就好了。家长对孩子
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有些是有意拔高。这样,会使孩子认为家长在哄自己,
甚至认为家长不信任他,不尊重他。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
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
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
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
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
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和好学,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
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比如说,我儿子升入初中以后,语文、英
语、政治等文科学习成绩很好,但数学成绩不够理想,我多次和儿子谈心,
父子俩共同摸清为什么数学成绩是一块“最短的木块”,然后要求儿子下功
夫多做数学练习题,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
“取长补短”,实践证明,注意“木桶”效应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
子的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班级中的名次上升了不少。
.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十六)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
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
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
家仍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
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
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
出来。作为家长,要尽多地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
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
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
自己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果他们的困惑得到解除,所有的问题家长能帮助
解决,提出的建议家长能得到采纳,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
会更自信,这就是“霍桑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大启示。
.
.
十七、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
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困为各自身上长着刺,紧挨在一块,
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而
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
心”,容易养成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同情,不善于竞争,不善解人意,缺少
协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我们
有些家长变成了“小皇帝”的佣人,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处
处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依顺孩子,甚至孩子提出无理要求,也采取迁就
纵容的态度。从心理角度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决定了家
长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与其像两只刺猬“紧挨在一块,反
而无法睡得安宁”,倒不如保持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家长对独生子女
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对孩子做到严格管教,精心培养
才是真正的爱。
总的来说,在独生子女教育中我们家长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今天写的内
容是几个零碎的片断,但愿能起一个借鉴的作用。如果我们平时多琢磨各种
“心理效应”的得与失,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就能做到更加的科学化、规范
化。
.
.
十八、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
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
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
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
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
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种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中
时常发生。
例如:在批评学生时,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批评完后,过了一会,又觉
得意犹未尽,又重复批评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批评,使学生极为不耐烦,讨厌至极。其实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可能已经接
受了老师正确的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是在第二次,学生的厌烦心理
就会出现,如果再来第三次,那么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
而演变成反抗心理。这样,我们教师是好心人办了坏事情。
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对于批评不能过度超量,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这一点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另外教师的口头掸,如“对不对”、“是不是”
等也会造成超限效应。有时有的学生甚至不听老师批评的内容,而去数老师
在整个批评中有几个“对不对”,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
.
十九、情绪效应
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
人美称为“含笑的哲学家”。
由此受到启发,现在的商店、宾馆的服务员都开展了“微笑服务”,目
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绪效应。同样如果我们在平时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
任,那么在学生犯错误时即使我们严厉批评他,他也会认为是为他好,能虚
心而较快地接受老师诚恳的批评。因此,我们要清除惟我独尊的心理,尊重
学生的人格,在校内主动积极地双向感情交流,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
二十、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这就是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在批评时的合理运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批评之后最好留
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穷追
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相反如果喋喋不休地批评学生,会使学生
心扉紧闭,效果极差。
.
.
二十一、近因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最后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
子。例如:向考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基础
不好。”或者说:“虽然基础不好,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
思是不一样的,只是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但给人的印象是全然不同的,前
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相反。因此我们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
语句的选择、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告诉我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例如,批评之后说:“也
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用这种话作结束语,
学生就会有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要我好。相
反,如果用“值了没有”“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等穷凶极恶、命令式
的结束语,只能给学生留卞一个可恶的印象。
.
.
二十二、易感效应
由于先前的学习已经改变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当再一次遇到这个学习材
料时,他就会更容易觉察材料中所包含的潜在意义。这种现象称为易感效应。
它常被同化理论用来解释早复习对新知识的学习与保持的影响。同化理论认
为,当新获得的意义还比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认识结构中时,再一次接触
这个已学过的材料,已经获得的认识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这种易感效应。因
此,较早地进行复习,学习者易于觉察更精细的意义和微小差别。
.
.
二十三、月曜效应
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学习意志下降,
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这
种效应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中也常会出现,在假期过后的开学那段
时间也甚为显著。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
此,而是按照月曜效应规律发生。有人把它也称为月曜病。
.
.
二十四、连带效应
教师评改论文式试题时常常产生的一种现象,它是由前后试题的连带关系造
成的。前一试题的得分常常会影响到后一试题的得分。在客观式的试题中,
这种连带效应不易产生,因为客观式试题前后各题的界限比较分明,而且标
准答案也比较确定,不会产生游动;而论文式试题的标准答案却留有游动的
余地。目前高考阅卷中,采用了“流水作业”批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连带效应。
.
.
二十五、免疫效应
当学习的材料发生了显著的遗忘后再进行复习时,学习者因发现了遗忘的内
容,故能激起复习的动机,他不再把复习看成是多余的事,就在复习中加强
了努力和注意;在这们的复习中,学习者还能发现造成遗忘的原因,如新获
得的知识模糊不清,未充分分化,不稳固等,于是就在复习时想方设法加强
薄弱的部分。因此,把它称为遗忘的免疫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早
晚复习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安排这两种复
习方法,两者都不可偏废。
.
.
二十六、停滞效应
心理学家丹尼斯和纳亚连在育婴堂儿童剥夺研究中得出,育婴堂儿童比正常
受教育的儿童在学习上有一种停滞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剥夺环境而缺少
学习机会造成的,不是学习潜能的发展停滞,这种现象被称为停滞效应。为
矫正一个特定儿童的生活条件所必需做的事,是可以让他处于富于学习机会
的环境。可见,能否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他自己的学习机会,对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
.
二十七、酝酿效应
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会碰
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时,如若干脆把该问题搁置于一边而改做其它事,
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问题答案常可能较快地找
到。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原初的定势不合适,
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来通过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合适的知识结构得到
消除,个体便能够运用新的定势去解决问题。
贝尔纳效应。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
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
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
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
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
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
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
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当然这些效应的启示远不上这些,还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
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心理效应和现象,需要班主任不断地探索,以提
高我们的教育质量。
.
.
二十八、锐化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波斯托曼作了有趣的实验,事先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作了调
查,接着把与这种价值有关的单词在银幕上用瞬时显示器进行提示。当测定
各人的认知阈限时发现,以前认为价值越大的单词,认知阈限就越低。也就
是说,人的价值观对其知觉是有促进作用的。象这种由主体方面的内在条件
而促进知觉的作用,就叫做知觉的锐化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
价值观,使学生的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
.
二十九、等待效应
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等待效
应。在教学中,优秀教师常常利用这种效应的作用,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新课
文或新学单元的等待心理,以促进学生自己去自学。这就有助于上下课文或
前后单元的连续,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发生积
极的变化。
三十、范畴效应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在对记忆信息抽取过程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选择性搜寻
现象。他们发现,如果记忆字表由属于不同范畴的字词所组成,则系列搜索
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仅把搜寻的范围限于与探测词有关的某一类中,这种
现象称为范畴效应。它表明抽取过程中可能存在分组、分类等对搜寻过程有
巨大影响的因素。
.
.
三十一、环境效应
当回忆时的情境和学习时所情境完全一样时,记忆效果最佳。通常把这一现
象称为环境效应。如果你要在某一课堂进行考试,那么在这个课堂里学习材
料比在图书馆或宿舍里学习更为有利。这个概念是和刺激的泛化紧密相联
的。当然,环境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回忆时的周围情境,如房子的大小、墙壁
的颜色、噪音的量等等。近来,这个概念已经扩大到包括学习者学习和回忆
时的生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身体也是他所处环境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得到最佳的记忆,产生积极的环境效应,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在学
习和回忆时也应尽可能地相似。
三十二、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
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
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
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
更浓。这就是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
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
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
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
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
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
其能力和经验。
.
.
三十三、首因效应
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课间操,某班的男生就给新上任的班主任一个
“下马威”:他们象猴子一样,爬到好几个篮球架上。集合铃响过之后,还
是乱哄哄的,你推我挤,排不出个队形来。课间操的动作更不用说了,个个
都象患了一场大病似的。
面对这样一个所谓的“垃圾班”,新来的班主任该怎样烧好“第一把火”
呢?
说来也巧,他的第一把火就烧在“课间操”上。
课间操后,他就和同学们商量,咱们这个班,五十来个人,比学习,比
不过人家,难道连走路、集合、排队也不如人家?同学们被班主任激火了,
都要求同他们比一比,看谁的操做得好!为了同别的班比试,他又自荐当了
同学们的教练。每到放学后,他们就练习集合、做操。功夫不负苦心人,几
天后,这个班在全校做课间操上受到了表扬。通过做操这件事,新班主任在
同学们中产生了很好的第一印象。随后他又不失时机地鼓励同学们夺取了卫
生流动红旗、纪律优胜旗,学习上进步也很快。
可见,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特别与这些所谓的“差生”交往时,第
一印象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被称为
“首因效应”。这位新来的班主任熟知这种首因效应的巨大作用,因此,他
非常注意自己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师威信的
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
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
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象这位新班主任那样善于进行第一印象的
管理,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给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好的
印象。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五个最初印象管理。
第一见好第一次面。教师与学生进行第一次见面或谈话时,要事先作好
充分准备,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和体贴,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情感上
的联系,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
.
.
第二,讲好第一次课。第一次课,教师必须充分作好准备,不但在教材
上作好准备,还须在课堂语言、表情、方法等方面作好准备,要力求留给学
生热心教学,知识渊博,有教学艺术等良好印象。
第三,批好第一次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认真批改,对学生的学习能
起到“绩效强化”的作用。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作业批改,往往极为重视,
印象也十分深刻,故教师批改第一次作业时,应特别认真仔细,严格要求,
不马虎从事,一开始就留给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印象。
第四,处理好第一件意外事件。教师在处理第一件意外事件时,要表现
出高度的教育机智,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措
施,应力求留给学生沉着稳重、思维灵活、善于机智处事的印象。
第五,开好第一次班会。第一次班会给学生的印象很是深刻的。教师要
精心安排和组织,达到教育目的,要表现出教师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组织才能,
力求留给学生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工作有方法等良好印象。
当然,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纯粹的方法问题、策略问题,更不是假惺
惺的伪装,而是平素积累和养成的作风、思想、知识、才能、方法等的一种
表现。每一个教师都应切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俗语。也就是说,
教师在放好“第一把火”后,还要紧跟着放二、三……把火,只有这样,学
生才会信任老师。
.
.
三十四、飞镖效应
这是上午第四节课了。同学们都期望着教师能早点下课,最起码是按时下课,
因为他们实在有点疲劳了。但是,化学教师还没有察觉到学生的心理反应,
一个劲地往下讲。下课铃声响了。他仍津津有味地讲着课。看得出来,这位
老师是位认真负责的教师,干劲十足,毫不马虎。但学生听课的劲越来越差:
开始还认真听讲,继而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最后交头接耳,传递纸片,甚
至故意咳嗽,搬动桌椅,打哈欠,整个教室骚动起来。弄得这位老师丈二和
尚摸不着头脑。是啊,作为教师,他平素深为学生敬佩,而教学内容也是学
生们能接受的。这究竟怎么了?
说来也不怪,这是教师拖堂引起了学生们的“情绪逆反”。情绪逆反就
是指学生本来是喜欢听这位老师的课,或这门课的内容,但由于教师拖堂的
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情绪,从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国外心理学家把这种
心理现象称之为“飞镖效应”。
“飞镖”是古代捕猎的一种巧妙武器,它沿着一条弧线飞出去,尔后再
继续沿着弯曲的弧线折回来,重新回到猎人的手里。这种飞镖的飞行轨迹,
很形象地描写了学生的情感活动中有时难免出现的失而复原的情况,暗示着
某种情绪回归的艺术。上面讲的这位化学教师如果懂得飞镖效应的功能,那
么就不会拖堂,即使拖堂了,也会马上发现学生的情绪逆反情形,即刻停止
讲课,更不会因此抱怨学生不好好学习。因为他知道只要中止讲课,这些逆
反心理或行为就会消失,情感就会回归到原来的水平上。
可见,对飞镖效应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它
的消极作用。具体我们应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教师要坚决杜绝“不说倒还好,越说越不听”的事情。
第二,教师讲课或讲话都要注意时机和场合的特殊性,不干那种“时机
不合”的事件。
第三,即使发生了情绪逆反的情况,我们也不必惊慌,更不能大发雷霆。
因为惊慌无济于事,学生不会因此而怜悯;大发雷霆,只能是火上加油,断
绝情绪回归的通路。因此,我们不妨在情绪回归通路的最远点等着,以观察
是否不使其不利于进入回归的通路的因素,以便及时消除。因此,如果确证
.
.
情绪的飞镖已折返,并飞行在回归的通路上,那么,我们完全不必从旁助以
推力,使其加速,还是让情感的回归呈现为自然的态势为好。
.
.
三十五、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福音》第二十章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以至成为众所周知的“马太效
应”的代表格言。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是显著的。例如,小萍是学校里品
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她,班主任更是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回到家
里也受到夸奖。听听学生们的反映就可知道她受到的优待:“老师就想着她
一个,什么好处都是她得的。”“老师就夸她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会
不强吗?我想积极,还轮不上机会。”“她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她。”
“什么三好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她得的,教师就是戴有色眼镜看人。”
等等。
这类事例在学校里并不鲜见。这种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做法,就
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更多的是消极作用。在教育工作中,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
那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中后进学生,形成
少数和多数的隔阂、分化和对立。所以许多优秀班主任说,要偏爱差生,发
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分化。分化
一旦开始,必然导致班集体的分化和瓦解,而集体分化的最大恶果,就在于
丧失了学生发展的最佳环境。
从马太效应影响的心理危害看,它会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人都有自
尊的需要,个人的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社会尊重的感情,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一个人有了自尊心,就能促使他爱护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
集体中的荣誉。因此,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
但是,人的自尊的需要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过度的照顾自尊,往
往会造成自负自傲,孤芳自赏;缺乏自尊,或受到损伤,又会使人变得自暴
自弃,甘心堕落。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
学生成了班级中的“陪衬品”。
马太效应有如此之危害,我们该如何防止和抛弃它呢?
.
.
第一,我们首先要树立“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的观念,对待学生要
一视同仁,不可偏颇,有时甚至更需照顾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帮助和关
心。
第二,学生干部宜轮流做,评先进时要看基础(即进步的幅度)给学生均
等的机会,或者设立一些单项奖和进步奖。
第三,培养尖子和“大面积丰收”相结合。不要忘记,尖子是在“大面
积丰收”的基础上产生的,培养尖子学生,反过来又可带动“大面积丰收”。
只有二者一起抓,才能使班集体坚强、有力。
.
.
三十六、“软化效应”
“软化”是相对于“硬化’而言的。在管理学中,权力、制度作为管理者的
手段,对人言行的约束确实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功效。但是,仅仅依靠权力和
制度所创造的管理气氛显得冷冰冰、硬邦邦的,可以称之为一种“硬化”的
环境。而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同学之间相亲相爱、互
相帮助,则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造成一种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
这种环境可称为“软化”环境。
“软化”和“硬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硬化”
的管理环境,往往导致专制,产生对立。诚然,专制可以营造鸦雀无声的氛
围,可以养成学生服从的习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很多班主任老师
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心安理得。实质上,这种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学生习惯的养
成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泯灭了学生最宝贵的“天性”——好
奇心、探索欲望、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表里不一、
口服心不服以及师生之间的对立。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以“心目中喜欢的老师”为题对九万名学生作了调
查。结果显示,教师有十二种素质最受学生喜爱:友善的态度、尊重教室里
每一个人、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
个人关注、勇于信错、宽容、颇有办法。总括这十二条,不难发现,学生们
希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够民主一些,有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软化”的学
习环境。“软化”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情绪上镇定、安静,意志上振作、向上,
可以减少学生的偏激、冲动、生硬等行为,可以缓解学生心理的紧张度和烦
躁感。(全文完)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0:0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13969202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增减效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增减效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