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民族的风俗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彩,丰富异常。
一、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
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
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
“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
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
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
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
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
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
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
“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
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
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
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
庙几乎到处可见。
二、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
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
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
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
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
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
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
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
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
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
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
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
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
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
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三、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
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
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
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
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②以职业和技艺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
做买卖的姓“贾”;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为姓,如孟孙、叔孙、王孙、公孙等;
④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征为姓,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⑦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
此外还有些复姓如长孙、贺兰、呼延,则是由少数民族语音译而
成。
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内收入单姓共408个,复姓共76个。近
代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已收入单复姓共4129个。常用姓氏不
过200个左右,最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而以李、王、张、刘、陈、
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伍、郭、马为姓的
人已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
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女子十
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
人,
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
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号放翁。
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有字、号外,普通人
一般只有一个名字,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名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
心理特征。如有的用“富、贵、财、禄”等字,希望发家致富;有的
用“康、健、松、寿”等字,希望健康长寿;有的用“栋、杰、俊、
才”等字,希望发达成材。男子用动物命名时,多用“鹏、龙、虎、
豹”,象征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则用“松、槐、桐、柏”
等字,象征雄伟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应用“凤、莺、鸾、燕”
等字和“兰、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温柔、贤惠。
四、称呼习俗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
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
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
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
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
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
孙媳(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
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
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
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
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
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
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
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
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
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
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
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
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
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
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
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
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五、文化心理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
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
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
了汉语所特有的语用特点。
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这
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
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强调。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
特点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
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称谓,这是有礼
貌、有教养的表现。而且亲属称谓还作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
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
敬,表示关系的亲密。
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被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变为等级观念。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们对有官职
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在
交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自己,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
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
高见--愚见、浅见。
其次,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
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个性,而强调群体。这也是与封建社会
的宗法关系相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
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为了
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中国人
见面后常以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问候的内容,如见面问“吃了吗?”倒
不是真正担心你会挨饿,仅仅是表示关心,表示亲热。
至于问你工资多少,多大年龄,有无对象,或有几个孩子一类的
问题,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
东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来则似乎有了干涉别人“隐私权”的
嫌疑。
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保守传统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
际中的用语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
较含蓄、庄重。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
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
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
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六、婚姻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
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
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
“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
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
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
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
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
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
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
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
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为普遍,
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
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
亲婚、转房婚、招养婚(俗称“入赘”)、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孝
婚以及冥婚等。
七、育俗
妇女怀孕,汉族俗称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后,大都紧闭双眼,总
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后才睁开。按旧俗,孩子睁开眼后要先看父
亲,后看母亲,然后再看其他亲友,以示永远孝顺父母。这时来探望
的亲戚朋友往往馈赠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礼物祝贺。其中鸡蛋染
成红色,称为“红蛋”,因是贺喜,故也称“喜蛋”。
满月,称为“弥月”。旧俗要给孩子理胎发,俗称“剃头”,办
酒席庆贺。有的地方规定农历四月初八为新生儿的“剃头”日。现代
汉族对小孩的满月已视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农村还比较重视,往往
要请满月酒。
周岁,是小孩从出生以来最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岁这一
天要测试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篓,以及各种食
物、衣服于桌,让孩子自取,取中者为其前途之往兆。现代汉族对小
孩周岁普遍较重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般都要给小孩拍照留念,
并做新衣服,吃鸡蛋面条以示祝贺。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的还办生
日酒,款待亲戚朋友。江南农村还有包周岁粽子的习俗。这种粽子包
得比一般的粽子长,寓意孩子快长大。
古代汉族男子到20岁时,选择吉日,敬请宾客,由父亲在宗庙里
主持冠礼。《礼记·冠义》记载:“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
女子15岁时行笄礼,《仪礼·士昏礼》中对“笄”的注释说:“笄,女
之礼,犹冠男也。”冠礼和笄礼的举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结婚了。
近、现代早已不实行这些礼仪,只是在年满20岁时往往比较隆重地庆
贺生日,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举办生日酒,宴请亲戚朋友;一般人
家也要略备酒菜,吃鸡蛋面条,举家相贺。
八、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
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
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
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
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
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
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
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
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
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
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
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
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
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
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
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
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
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
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
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
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
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
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
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
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
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
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
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
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
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
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
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
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
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
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九、服饰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
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
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
的"
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
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
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
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服装的式样发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
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
镶有八寸阔腰。后来中山装流行,但农村仍穿长袍马褂短衫长裤,至
今偏僻的山区仍有老人穿长袍。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
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
凤尾裙、百褶裙等。30年代后旗袍流行,但农村妇女多穿大襟短衫和
长裤。现代汉族的服装,男的以中山装为代表,女的以旗袍为代表。
千层底的布鞋,圆口低帮,轻便、透气、舒适,也是汉族富有民
族特色的穿着之一。
发式,古代汉族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剃发结辫,
青年以辫长为美;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平顶式或光头。汉
族女子发式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单辫,或双丫髻,
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儿。民国后不少女子改剪短发,留
发齐耳。现代汉族男子发式已无特色,女子仍以梳长辫为具有民族特
色的发式。
修饰,古代汉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均留胡蓄须,女子15岁行笄礼,
俗称“开面”。古代妇女还有束胸、缠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习俗。
佩戴方面,古代汉族盛行佩玉,不论男女均戴肚兜,以防病从脐
入,现在农村小孩尚兴戴肚兜。旧俗小孩出生要带“落地圈”,意为
落地平安,一至五岁要戴“天官锁”,又称“长命锁”。
十、汉族建筑
汉族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
这种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
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经过长期的交流和融会,西汉时形
成了以“秦砖汉瓦”和木结构的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史称之为“土
木之功”。这种斗拱既起支撑的力学作用,又有装饰的艺术效果,体
现了汉族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大屋顶的民
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画栋的宫殿形式和青砖黑瓦、朴素简易的
民居形式。
汉族建筑布局的特点一般是平而向纵深发展,分上房下房、正房
侧房、内院外院,楼最高不过二层,往往形成左右严格对称,庭院与
建筑物融为一体,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
汉族建筑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现在,城市虽出现不少高层住房建筑,但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采用
汉族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筑就保留了浓厚的民族风
格。在农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还兴建五间堂。新的建筑材料
虽已出现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还是“秦砖汉瓦”的砖木结
构或泥木结构的房屋。
十一、礼俗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
俗别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
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
“九拜”。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
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
见礼则相反。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
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
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这种
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
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是汉族的一种庄重的礼节,主要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等
形式。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
种礼节,常作臣对君之拜。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
级对上级的拜礼。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此外还有只屈一膝的
“奇拜”,清朝时极流行。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但并
未绝迹,直到解放后才彻底摒弃,但民间下辈对上辈有时也偶用此礼
以示敬重。同时,打拱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
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并未完全绝迹。
十二、尚红贵黄
在对色彩的崇尚上,汉族有尚红色、贵黄色的习俗。
尚红,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说:“周人尚赤”。这种“尚
赤”风土人情在汉族古代有许多表现:中国古称“九州”,又别称
“赤县神州”;“赤鸟”被视为瑞鸟,又被作为太阳的别称;纯洁善
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为“赤心”;商、
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久而久之,
本以火的颜色为“赤”,遂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由于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所以常把妇女的
盛装称之为“红妆”,并以“红妆”代指美女;或把妇女美丽的容貌
称之“红颜”,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妇的住房称为“红闺”;甚至盛
装出游的男女也被称作“红男绿女”。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
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巾
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直至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也曾称为“红军”。
在汉族民间习俗的贺庆寿、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
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
要穿红衣,逢年过节送礼也要贴红纸,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纸包装,
俗称“红纸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
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
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色为五色中最高贵,代表中央,因此,
汉族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皇帝穿的龙袍又称“黄袍”;祭祀时
也要穿黄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严;不仅道教敬黄色,服黄色,而且
佛教也认为黄色素雅、绝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装、建筑及
其他装饰多用黄色,器皿多“鎏金”(即“涂金”)。汉族民间贵黄最典
型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甚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
此外,汉族还忌白,认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丧礼
均用白色来表示肃穆哀悼。丧事又俗称“白喜事”。
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
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
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
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
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
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
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
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
长、乔迁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
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
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磕头——是藏民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拜佛像、佛塔和见大活
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
馈赠——是藏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事,凡有喜庆必然送礼致贺。一
般是有送必有还,否则即为失礼。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
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
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
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
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
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天葬——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
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
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
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
葬。
另外,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
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
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维吾尔族
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
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
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维吾尔族的
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
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
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
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
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
大门忌朝西开。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
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
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
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
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
装。
蒙古族
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
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
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松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
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客人应在包房后下马;
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
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
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
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
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
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
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
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
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
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农牧区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
菜,喜喝米酒。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
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
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
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
巾包头。
回族
回族以面、米为主外,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广大回
民对这要求,执行时极严格而自觉,并禁用猪皮制的皮鞋、皮衣、皮
带。禁用猪鬃制的毛刷、牙刷、禁用猪油制的肥皂、香脂等。回族禁
食的食物,在兽类方面还有狗、狼、虎、驴、猫等;在禽类方面有鹰,
鹞等。回族还禁食自死亡动物、动物血及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
签等。在“主麻”和宗教节日作礼拜时一般要洗浴,饭前便后也要洗
手“小净”等。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饮食方面,肉食只限
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饮食有
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
香豆子花卷为主,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回族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
同。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
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
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
不戴头巾。中青年妇女有佩带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的习惯。
壮族
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壮族人口最多,其中全中国35%以上的壮族
人居住在广西。壮族人的传统民居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
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这点与侗、瑶、
苗民族有异曲同工。但是壮族人的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
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
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这又是
壮族人特有的方式。壮族人服饰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
样。女子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上衣是左衽无领阑干衣,腰部扎有紧
身带,下身穿长裤,裤角稍宽,裤脚有兰、红、绿色的丝织和棉质阑
干镶边。裤外套短裙,裙也有镶边。头上包黑毛巾,穿绣花鞋,戴耳
环、手镯和项圈,裤腰左边悬挂一个彩穗筒。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
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
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穿布鞋。壮
族民歌特别发达。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
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
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
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
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
“歌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历史上,还涌现
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壮族人因人口相对较多,长期与汉族人生活在一起,甚至有些壮族人
生活习俗也基本汉化了,所以壮族人的生活习俗与汉族人在某些方面
很接近,但传统的民俗还是保留下来。例如: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
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
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一家人聚集在院子
里朝东方拜揖,祝福道:“东方大利,一年万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壮族人是不串门
的。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
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一
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
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
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围几
十里清晰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
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这天也不得杀生,猪、鸡、鸭都必须在年
前几天收拾干净,以备祭祀和食用。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
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
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奶酪、奶疙瘩,爱喝马奶、
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哈萨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
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
尔”。妇女喜欢穿红色和其他颜色的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
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们穿各种绣花衣服,在花帽上以
猫头鹰羽毛作帽缨。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
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
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
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
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
讲究。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
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女子喜欢穿对襟上衣,缀银
扣;也有穿多榴长裙和下端带皱悯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
姑娘们普遍喜好红色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大红色水獭皮帽。
老幼皆喜欢穿绣有花纹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扎
双辫。装饰品多为银器,如手饲、耳环、项链、戒指等。有的还佩带
铸有花纹的圆银片胸饰。柯尔克孜族人好客,重礼节,凡有客人来访,
都要拿出最好的饮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为尊敬。在迁居时,邻居
们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别或迎送。
锡伯族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种植花木蔬菜。
大门多朝南开。住室的窗户和箱柜等家具都雕图案,最常见的是牡丹
和莲花。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纸糊的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
观。,在饮食方面,以面、米为主食,爱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制
品。忌食狗肉。秋天习惯用圆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和辣椒腌制
咸菜,叫花花菜,作为冬春两季的食物。还喜欢在农闲时打猎、捕鱼,
并用鱼腌制腊鱼肉。在服饰上,妇女喜欢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
裤脚在脚踝扎紧,现在中青年男子爱穿制服、西服,妇女爱穿连衣裙。
锡伯族注重礼节。在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晚辈对尊长行“打千”
礼。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等。锡伯族
迁至伊犁后,将农历四月十八从东北出发西迁时同父母兄弟分别的那
一天,作为每年的纪念日,全“牛录”(旗)老少到野外开展娱乐活
动。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多吃牛、羊、马肉及其乳制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小花
帽有绣花的、有用灯芯绒或黑绒制作的。妇女有时还在小帽外面加戴
头巾。男子穿长及膝盖、斜领,右任名为“托尼”的长袍,腰间束以
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宽大多榴的连衣裙,不系腰带。一般多穿皮
靴。妇女穿的“且特克”(绣花鞋)十分别致美观。男子衬衣的领边、
前襟开口处和袖口常绣有彩色图案花边,体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
的特点,乌孜别克妇女善于刺绣,工艺品“派提努斯”花盘具有独特
民族风格。城市乌孜别克人多穿西装。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种青
棵、豌豆、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
收获、过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
适应生活环境的特色。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
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高筒帽,以黑绒为面,上绣数道花边,帽沿
下翻时,掩住双耳和面颊,可御风雪,已婚女子系后身围裙,所戴圆
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保暖,外出时在帽上系方形白色头巾,新嫁娘
则系红色头巾。男女都穿毡袜,穿野羊皮软靴,用牦牛皮作靴底,轻
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
等乳制品,饮奶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的饮食,种类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汤饭,克孜杜尔
玛(一种烤制的食物)、沙里玛阿西(一种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
(用鸡蛋和面粉制成的小馕和用肉、奶酪、酥油、大米等焙烘制成),
各种油煎饼、烤饼、煎蒸包子、饼干、酱汁、酿制饮料以及各种炒菜
等。房屋多用土坯、砖块、石块、木材等材料建筑。塔塔尔族的传统
服装,男子一般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和黑
裤,喜戴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冬季多戴黑色卷毛皮帽。女子以镶有
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喜穿白、黄或紫红色连衫带褶边的长裙。年长者
多穿带领、左衽的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坎肩儿。一般情况下,多
系布腰带,冬秋两季,戴皮帽,穿各式长短大衣、短袄,年长者外加
套鞋。现在,塔塔尔族青年男子多穿西装和时装。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饮食主要以面粉、大米及牛羊马猪肉、家禽肉蛋为主。
在新疆因长期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猪肉虽不在禁忌之
列,但也很少食用,与东北地区达斡尔族大相径庭。花样品种有米饭、
拉面、汤面、烤馕等,基本上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相同。
阿昌族
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
左大襟上衣的。妇女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节日盛会都喜欢佩戴
各种银饰。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
未婚妇女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食物以大米为主,还有
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
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住房多为砖瓦、木石
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两边厢房楼上堆粮食等生活资料,楼
下是猪圈、牛栏。
白族
白族人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喜
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
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
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白族
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
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
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
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
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
“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
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性格外向,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白族好客,对客人一般都热情
款待,对尊敬的客人则以"三道茶"相待。老人在家里和村里都受到尊
敬,在乡规民约中列有尊老的条款,在称呼上都加"阿"字表示尊敬,
阿阿爹、阿姆、阿爸、阿老等。在家里饮茶的习俗,吃饭都要先敬老
人。在村中举行庆祝、节日、祭祀等活动中都要请老人坐上八位,村
中的纠纷,多听从老人调解。对年幼的加"阿"字,表示亲切,如阿弟、
阿妹等。白族旧的禁忌比较多,有的带有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诸如
正月初一,不能到别人家串门,特别忌讳妇女登门。平常探亲访友,
一般都在下午或晚上,进门功忌蹬坐门槛。待客时有"酒满敬人,茶满
欺人"的礼俗,雀拉屎在头上不吉利,神的诞辰日或祭祀期间为"性忌
日",禁止性生活。
保安族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为家长制的大家庭。饮食多以小麦、青
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肉食只吃羊、
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保
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
坎肩。在节日时戴小礼帽,穿翻领大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
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现
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布朗族
布朗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
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的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着紧身无领短
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景东布朗族妇
女的着装已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主食大米,辅以玉米和豆类。饮食
喜酸辣,并嗜好烟酒。
布依族
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
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
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
的。节日
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或建于河谷平坝
上。富有地区特点的“干栏”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和存放柴
草
朝鲜族
朝鲜族比较喜爱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
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
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现在改穿制服或西服。朝鲜族的村落,多位
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有瓦房与
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一般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
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陈设日渐讲究。朝
鲜族人民非常讲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
被等都很整洁。
傣族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
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
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
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
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
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
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傣族的
饮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的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的爱吃糯米。喜
饮酒和食酸辣,好吃鱼虾等水产。普遍有嚼槟榔的习惯。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
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
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
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
的三角架上跨过。华坪傣族忌犯龙树,傣族每个村寨都有龙树,凡有
灾难,人们就献祭龙树,求龙神消灾免难,让村寨泰吉祥。傣族还忌
对老不尊,他们认为年寿高龄者是最有福份,去世后灵魂将成为神,
转达而保护人们,所以凡过节,村寨里的人都要向老人拜年,以从其
口中讨个吉祥,祝新年一切顺利。
德昂族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表明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
及其对美的追求。德昂族妇女服饰的别致在于以“藤篾缠腰”为饰。
大部分地区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养子、豆类。
东乡族
东乡族在服饰方面,最近几十年来,变化较大,并开始与汉族和
回族的服饰相近,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
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
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
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
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类有:“馒头、面条、
油香等。最
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
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
侗族
侗族人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
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
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
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
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
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
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
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侗族人的饮食以大米
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
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
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
高山族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
工艺。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
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
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
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忌食猿肉、山
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两人抱肩共饮,
以表示亲密无间,如有客至,必定要杀鸡相待。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
来,待客人离去时让他们带在路上吃,意为吃了鸡大腿,走路更有气
力。高山族性格豪放,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
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
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
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等省。。百分之九十九
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畲族居
住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有客人到
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
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
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
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
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自已的语言,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
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
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
斯兰教。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
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
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
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
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
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
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
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
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
糊等。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
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30度左右),清醇绵软,馨
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一种名为羌活的中药,饮
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还有互助白
酒,如互助头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种。
景颇族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
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
分人信仰基督教。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
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
采、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典型食品主要有:
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
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信仰多神
和崇拜祖先。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
护火种长久不息。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
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主食是
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
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哈尼族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
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
土家族
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
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
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
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
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
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
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
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
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
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
冬后的常备食品。
赫哲族
赫哲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
有自已的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人口超过门巴族,
居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第五十五位。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狗拉雪撬
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
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
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
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赫哲族人喜欢吃
“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
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
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
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
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
地区。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
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
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
陪到底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
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
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
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
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
杀。
满族
满族旗袍是满族的典型服饰也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上享
有很高的盛誉。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满语称"
衣介"。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
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
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门巴族长期使用藏历、藏币。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
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
巴族。
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语、
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
纳西族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
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
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徳昻族
徳昻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
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历史
上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泛指古代
中亚一带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9:2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11527202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