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
图⽚发⾃简书App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专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百个诸侯国,周天⼦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
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分为三等:卿、⼤夫、⼠,诸侯国国君则⾃称为“孤”。这“公、侯、
伯、⼦、男、孤、卿、⼤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朝会“九宾”时所⽤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
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
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才能⽤,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
霸,“九宾之礼”也为诸侯所⽤,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种最⾼外交礼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设九宾之礼”就是指此。
“跪拜礼”。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但那时⼈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友好和敬意,并⽆尊卑关系。进⼊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
在封建社会⾥,“跪拜”是⼀种⾂服的表⽰,“拜,服也;稽⾸,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辈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礼”其表现形式有
多样,但主要有以下⼏种:⑴“稽⾸”:是⾂拜君之礼。拜者头⾸着地,并停留较长⼀段时间;⑵“顿⾸”:即叩⾸、叩头。头⼀触地就起,是⼀
种⽤于平辈间的,⽐较庄重的礼节。古⼈就常常在书信的头或尾书以“顿⾸”⼆字,以表敬意;另外,还有“空⾸”、“再拜”等。
“揖让礼”。“揖”是作揖,双⼿抱拳打拱,⾝体向前微倾;“让”表⽰谦让。这是⼀种⼤众化的礼节,⼀般⽤于宾主相见时,或平辈间、⽐较随
便的场合。“打拱作揖”即是⼀种引见,也表⽰⼀种寒暄问候。这⼀礼节,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
“袒臂礼”。⼜叫“左右袒”,是⼀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礼节。所谓“左右袒”,是指露出左⼿臂或右⼿臂,以表⽰拥护哪⼀⽅⾯的意思。它⼀般
⽤于事态严重的场合,通过“袒臂”表⽰拥护谁,藉以解决争端。相当于今天的举⼿表决。这种礼节,⼤约产⽣于春秋战国时代。
“虚左礼”。古⼈⼀般尊崇左,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但乘坐车辆时,却恰好相反:车骑以“左”为尊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车
骑,虚左,⾃迎夷门后⽣。”后来经过演变,“虚左”就表⽰对⼈的尊敬。在“待客”或“给某⼈留下官位”时。常谦称“虚左以待”。“虚左以
待”的⾏为,就成为尊重⼈的⼀种礼节。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8:1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074282021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代礼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代礼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