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
多动症对个人适应、家庭生活、学业、医疗保健及社会服务所造
成的巨大代价凸显了及早识别及治疗的重要性。下面由给大家带来
关于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的文章,欢迎阅读,谢谢!
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
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
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
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
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
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
和学习困难。
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
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表现为:
(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
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
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
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时
2
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
频繁地转换。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
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
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
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2)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
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
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
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
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多动有两种类型:
一是持续性多动。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
合,常较严重。
二是境遇性多动。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
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3)冲动性
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
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
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4)学习困难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
3
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
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
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
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往
往分不青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
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有些多幼儿童将6读成9,或把d读成
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前者的改变,属于综合分析障碍,后者属于
空间定位障碍。
他们还有诵读、拼音、书写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多动症
儿童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
一。
(5)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
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
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等。
10岁宝宝多动症有什么症状: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
3.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
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
须考虑药物治疗。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
3.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4
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
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
染或外伤。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
3.3遗传因素。
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
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
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大约40%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及其同胞
和其他亲属,曾在他们童年时也患过此病。
3.4其他因素。
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
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过量
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虽不一定达到铅中毒,
但可能会导致多动症。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7:4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052622019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多动症症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多动症症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