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韩秉方
儒家学说主阳刚,强调入世干政;道家学说主阴柔,强调逸世无为,以柔克刚。这两者
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似乎是对立的,其实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嘛!而且,据记
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曾西行入周向道家祖师老子请教问礼。两家还都共同尊奉众经之源
《易经》为经典。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
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
“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虽多遵奉儒家为“正统”,但在经过大动乱和改朝换代、
新王朝奠立以后,其开国之君大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办法,
遵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家治国理政之教导。如经过战争动乱后建立起来的西汉王
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一直遵循“黄老之道”,行“南面之术”,与民休息,很快
就达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的目的,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此后,在隋末战乱后建立
起来的唐朝,又遵法李氏祖先老子之道,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唐伟业。
儒学、道学不仅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历代的士人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之源泉。众
所周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大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士子们
若能“学而优则仕”谋得一官半职,则入仕干政,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实现其“致
君尧舜上”的理想,为天下人谋福祉。一旦仕途失意,或进身无门,则往往到道家那里找
安慰,回归自然,即走上所谓的“独善其身”之路。前者典型是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
“诗圣”杜甫,而后者当属“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
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
而且,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
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
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
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
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
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
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
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
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
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节选自《读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鼻祖孔子曾向道家祖师老子问礼,都奉《易经》为经典,所以两家学说得以互
补。
B.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
物。
C.我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多为杜甫般的“独善其身”和李白类的“兼济天下”两
类。
D.儒道互补是“国学”的根基,儒、道、佛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这台戏”站稳立
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C.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恢宏独特性。
D.文章针对儒道学说,先简介其异同,接着论述其互补与兼容性,最后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如果仅遵奉儒家的治国之道,就可能没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道家主阴柔,儒家主阳刚,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看似对立,实则相得益彰。
D.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1.D(A项强加因果,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B项“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
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讲和则生万物。C项对象错误,应将杜甫与李白互换)
2.C(“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恢宏独特性”错,是论述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能把域外文化
消化吸收)
3.D(“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原文是“而那种把‘国
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并未说一般习惯
这样)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7:3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4047912018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老之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老之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