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集团管控类型及方案选择
一、集团管控模式分类
所谓管控模式是指集团对下属企业基于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
目前公认的管控模式根据集团总部集分权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分别是战略控制
型、财务控制型和运营控制型.
类型特点要素
战略
控制
型
母公司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
策中心
集团在资产上进行控制(股权)
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
效应的培育为目标
子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企业资产运用、全面预
算划拨、企业绩效管理、统一技术开发
通过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体系
进行管理
审核、批准分子公司的经营计划并通过会议、报
告形式进行监控.
财务
控制
型
母公司主要是作为投资决策中
心
母公司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
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
的收购、兼并工作
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下属企业每年会给定有各自的财务目标,母公司
关注子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自身投资的回报、资金
的收益(具体财务指标)
管理方式以财务指标考核、控制
为主
对子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执行过程不过多关注,实现
财务目标为终极目的。
2
2
运营
控制
型
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
指标管理中心
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
以对企业资源的集中控制和管
理,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
优化为目标
对下属企业同类管理领域的组织协调和集中化处
理。例如在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方面
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
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
深入
直接管理分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具体业务)
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
这三种模式各具特点:运营控制型和财务控制型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
管控型则处于中间状态。有的企业集团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便于管控,
将处于中间状态的战略管控型进一步细划为“战略实施型”和“战略指导型",前
者偏重于集权而后者偏重于分权。
三、集团管控模式选择
影响集团管控模式选择的因素虽然非常多,包括公司战略、行业特点、企业
规模与发展阶段、业务风险、集团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等等,甚至包括经营者的
风格,这些因素之间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
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战略重要度、业务主导度、管理成熟度。
指标衡量标准计分规则
战略重要度从短期出发,目前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占集团总额的比例5—非常重要
2
2
从长期出发,是否是集团未来要发展的核心业务
4-比较重要
3-一般
2—不太重要
1-不重要
业务主导度
所持股份额大小,或者是否控股
5—主导度高
4—主导度较高
3—一般
2—主导度较低
1-主导度低
所约定的经营参与程度和对经营成果的支配程度
管理成熟度
管理团队是否成熟,部门是否健全,人员配置是否充实
5-不成熟
4-不太成熟
3-一般
2-比较成熟
1-非常成熟
公司制度是否完整,流程是否通畅,企业文化是否成型
考虑到上述三个因素的权重各不相同,采用下表进行打分评价
最后加权得分在1—5之间,其中1。0—1。8分选择财务型管控,1。9-2.6
为战略财务型管控,2.7-3。4为战略型管控,3.5-4.2为战略运营型管控,4.3—5。
0为运营型管控。
圣丰集团下属企业管控模式评定表
企业名称战略重要度业务主导度管理成熟度综合管理形式确认
2
2
(60%)(20%)(20%)得分
********
551
4。2战略运营型管控
********
552
4。4运营型管控
********
4554.4
战略型管控
********
2222
战略财务型管控
********
2222
战略财务型管控
********
552
4。4运营型管控
********
552
4。4运营型管控
********
5524.4
运营型管控
********
552
4。4运营型管控
四、公司集团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1)集团与子公司权责划分问题
企业集团要重点处理的是成员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有时甚至是不同董事会
之间的关系,而单体企业要重点处理的是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两者的
性质是完全不同的。集团对成员企业既要做到有效控制,又要保证其独立自主经
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一个主要矛盾。
(2)集团与成员企业管理平台标准化问题
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可能有大有小,可能处于不同的业务领域或不同的发展阶段.
但是,为了保证集团统一的风格与形象,必须有统一的价值观和理念行为规范,
还有部分基础管理制度、流程要统一化、标准化。如何在管理的个性化与标准化
2
2
之间找到平衡,如何找到最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在创立集团之后必须妥善
处理的另一个难题。
(3)集团财务一体化运作问题
大部分集团主要的控制手段是“财务审批"和“人员任免”。其中“财务审
批”手段能实现内部资源的统一调剂、充分共享,是企业集团化运作的根本目的
之一。因此,我们认为结合集团的特点设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
的。在集团化管理实践中,资金平衡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体系的
两大难点。
(4)集团的融资策略问题
在一个集团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各个业务模块,各业务模块
的当期现金流、预期收益等因素就有不同,这会对各种融资渠道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现金流好的成员企业在借贷融资方面有优势、预期收益好的成员企业在吸
引风险资金方面有优势。企业集团化运作后,如何协调利用成员企业的不同融资
优势,求得整体融资效率、融资成本的最优化,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5)子公司业绩评估问题—-计划、预算、考核体系
为了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和激励,采用“契约式”的管理模式,来建立
绩效管理体系。这套考核体系包括项目绩效管理与年度绩效管理两部分,以项目
考核为主体,以年度考核为细化和调整措施,从而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目标管
理模式。
2
2
A.实现了对“做什么(计划)”.通过对企业全年及各月经营计划的审核和评
定,使企业经营计划与集团战略高度吻合,从而可以有效的计划集团的
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B.“以多少成本做(预算)".在过程管理方面,集团更主要关注成本。针对
因为运营重心下移可能导致成本失控,集团应建立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
管理体系,分支机构成本部门负责成本的具体控制,成本核算涵盖公司
运作全过程,总部把持着两个关键审批权限点:
➢单项成本超目标范围超出目标成本比例%或单项总额超出目标成本
金额万元。总体超出目标成本比例%或总体总额超出目标成本金
额万元。(确定授权范围)
➢要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反映成本变化,
做到实时监控。(做到及时纠偏)
➢下属公司对成本的考核突出目标管理,根据最终成本变动比率的范围
给项目运营者不同的考核结果,这样既方便施工时变更的及时性,
又促使项目部和业务部门在项目前期计划阶段就做好成本计划,能够
从全过程来考虑优化成本。
C.“做完怎么办(考核奖励)"。确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经营计划和财务
预算完成情况与年初目标相对比,通过月度考核进行奖惩,可设定收入完
成和利润完成占比为奖惩依据.月度考核指标还可以及时监控到企业经
营是否偏离集团和企业的既定目标,并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
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进行及时修正.
2
2
D.会议制度和汇报机制。每月定时会议进行经营报告,绩效面谈,可以和
管理层充分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转型之初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集团除了在成
本环节,也应在总部层面保留其它重要事项的审批权限,希望总部强有力的管控达
到事前预防的效果。一旦集团管控处于成熟期,对各种风险防范的机制已经相当
成熟,在管控方面更应关注效率的提高,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比较完善的基础上,不
断提高集团资源利用效率,创造价值最大化。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6:0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99584201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集团管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集团管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