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的学习方法
英语专业的学习方法(篇1)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有强烈的
求知欲,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高一学生学英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
稳定性很差,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
内容的不断增多、课程难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学生逐渐感到学习英语的难度很大,
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渐渐减少,有的甚至产生放弃继续学习的念头。
因此,到了高二、高三,学生产生了两极分化现象,并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
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必须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
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所学的英语的重要性,在现代
化的国际社会,英语作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其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他们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就是学好英语
的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功的学习经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的自
我学习评价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们制订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不断进
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不断建立起“成功感”和“自信心”。
另外,我们必须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解决,
经常当众表扬进步的学生。当然,我们更要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他
们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
语的信心。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初中的教学方法,甚至用小学的教学
方法:教师反复领读词语、把课文逐词逐句地翻译成汉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
学生弄懂、学会。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很不适应高中的教学,导致学生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更不会触类旁通,对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束手无策。所以,我们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
立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尽快养成适合高中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只有最优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
作用。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他们的需
要,尤其是在备课的时候,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手段是考虑的前提,然而,学
生的需要更是考虑的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更
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教师
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最优
的学习方法”的目标,也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英语专业的学习方法(篇2)
1、加强听力训练
传统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在外语学习中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输入是前提、基础,输出是结果、目的。没有信息输入,听不懂别人的话,又何
来交流与反馈?有些同学一味地通过读、写、记反复操练英语知识,而真正在与
外国人交流时,由于听不懂对方所说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欲将语言知
识转化为语言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首先要强化听力训练。可以通过听觉或视
觉感知语言材料,如英文广播或英语影视作品等,大量接触生动语言,并通过听
来理解语言信息。学生要充分利用听力课的时机,结合教师传授的一些听力技巧,
大力提高听的能力。
2、主动创造环境进行口语训练
可以和同学一起练习口语。创办英语角或英语口语俱乐部,在固定时间内开
展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在那里不但可以练习口语,接受听力训练,还可以交流
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如果找不到练习伙伴或参加英语
角的机会很少,也没关系,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练习口语。比如做复述练习,
即用自己的话来背诵或描述所听、所读到的英语*。此外还可以用英语描述自己
所看到的景物,叙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等。
3、有意识地克服口语练习过程中常见的不足。
英语专业的学习方法(篇3)
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英语学
习中的投入和产出基本上成正比,但集中学习和注重方法也至关重要,得法者往
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所有的学习者都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
并非都能如愿。除了性格、习惯及神经系统的差异外,许多人抱怨环境,如无机
会与外国人接触、缺少操练对子、教材与师资短缺等等。其实语言练习主要是个
人的事,只要抓紧,也能无师自通。由于____的影响,我上大学开始系统学习英
语时,已经25岁了。虽然那时各方面的条件非常有限,但因喜欢口语,就坚持
自己练习。具体做法是:(1)每日对自己听到的语言进行无声翻译练习半小时左
右,他人的言谈、电台广播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听到中文,则将其译成英语,
反之亦然。(2)遇到比较有趣的内容(如电影),则对一静物(如墙壁、家具或树)
用英语复述情节,此时不必担心出现说错而引人发笑的窘况。(3)随着英语水平
的提高,不断纠正自己,逐渐从流利(fluency)向精确(accuracy)过渡。我认为
流利先于精确,是较为可取的学习程序。失败是成功之母,过分考虑精确,怕犯
语误,练不出好的口语。
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口语的基础。人不可能对任何话题都谈笑自如。通
过多读、多背、多听的途径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一方面,在口语
练习中遇到词穷时将暂时无法用英语表达的汉语词语记下,在汉英词典上查出相
关的英语表达并通过记忆强化巩固是另一方面。80年代初我曾在华东师大教过
一段时间的出国班英语,有的学员虽然阅读能力极强,但口语却很差。显然,这
与缺少强化练习有关。就我自己而言,这些年理论课上得较多,出于对学生的考
虑,上课多半用汉语讲。以前经常应邀担任各种外事活动的同声传译,主要目的
是保持自己的状态。但现在因为教学科研太忙,已多年没有从事这种练习。我现
在英语口语状态尚好,与我当年的自练不无关系。
定期适量的刺激,能促成质的飞跃,能够将牵强的语言能力演变成自然语感,
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鉴别语言能力是以使用效果为准,即看说写能力如何。一
个口语在质和量上都达标的人,其读写听能力也不会差。但在学习中要量力而行。
以前当学生时,我曾经做过一天读十几篇《新概念英语》课文、写十几篇英语摘
要的事,也去听力室听过比自己实际水平高的录音带。其实,因急功近利而一下
子读写太多太难的东西,会导致“噎食”,破坏学习机制,结果适得其反。这些
损失,我的感觉是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方能得以慢慢补回。是为诫。
英语专业的学习方法(篇4)
想要学好英语首先就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只有你感兴趣了才会有学习的动
力。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
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
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一、“心到”。
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
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
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二、“眼到”。
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
绘图、教具展示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
刻。
三、“耳到”。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专心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
要认真听老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失去爆破、断句等发音要领,
以便培养自己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听见听懂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头脑
里形成反馈以帮助记忆;理解领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以便迅速作答,对比同学对
问题的回答,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手到”。
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过目不
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
老师讲的知识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
笔记很有必要。英语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
句型结构,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是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
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五、“口到”。
学习语言,不张嘴不动口是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大的毛病是读书不出声,害
羞不敢张嘴。尤其是早读课,同学们只是用眼看或默读,这样就只有视觉信息,
而没有听觉信息在大脑里的反馈,当然记忆也不会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锻
炼,也就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大
声朗读;课堂上要勇跃回答老师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讨论和辩论,课下对不清
楚的问题及时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耻下问。
对学过的课文要多读、勤读、苦读,可以跟录音机读,竭力模仿其语音语调
以纠正发音,要读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些精典*最好能背得滚爪烂熟。利用
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比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活动、与
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了
对课本中的范文要细读精读之外,还要多看些适合我们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
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4:4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947892008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英语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英语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