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因此,作为班主任,认真研究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优良的班集体形成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以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自身因素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进入中学时期,素描临摹图片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自认为有能力解决所有事情, 他们很容易把教师的劝说、告诫看成是对自身的限制与伤害,不愿意再听教师和家长的“唠叨”。但是,不少成年人一味要求他们必须听话和服从。这一矛盾对立时,教师认为学生不听话,而学生认为教师不尊重自己。
2.家庭因素
首先,家庭的破裂或缺陷,使孩子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继而发展为看不起父母或仇视父母,形成对父母的叛逆。其次,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或放纵,养成了孩子任性、依赖的性格,一旦在家中的需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便会耍脾气,久而久之,形成对人对事的逆反心理。再次,部分家长对子女的管教过于严厉,使子女长期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一旦他们的心理再也无法承受时,所有积怨都会由恐惧演变成为逆反,轻者不听父母的话,对着干;严重时出走、轻生,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3.学校因素
教育不当是形成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应试教育下过分追求学生成绩,使教师的关注重点放在优秀生身上,而容易忽视后进生,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易发生违纪违lazy名词规问题;而一旦出现不良思想和行为问题,又采取强制方式要求学生服从,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4.社会因素
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给青少年学习和求知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暴力、恐怖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取向。
二、解决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以正确的思想认识逆反心理现象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班级中当一些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出现“顶撞教师”和“不听话”的现象后,教师不要“龙颜大怒”, 给这些学生贴上“刺儿头”的标签。相反应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出现既是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又是学生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它虽具有负面效应,但又是可以逆转的。
2.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出现逆反心理的学生
教师要少一些分数至上的教育功利主义,多一些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的心中除了学生的分数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不论哪一个学生,教师都要因他们优点的存在而喜欢,也要因他们缺点的改正而欣慰。
3.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出现逆反心理的学生
首先,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教师待人处国旗简笔画图片大全事要一身正气、不偏向某些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这样就会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温床。
其次,教师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而颐指气使地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决策上时时把学生或师焉或不焉翻译当朋友,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公平合理地处理班内的各种问题。
再次,教师要热情地关怀、体贴学生,对存在逆反心心理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甚至粗暴对待,而要用火热的心去亲近和温暖他们,打开他们情感的闸门。唯有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变得融洽了,学生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教师沟通,教师的教育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才会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
最后,要大胆运用逆向思维,破解逆反心理。
面对逆反学生该怎么办呢?其实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家长和老师的要找到正确的引导方法,让中学生健康的成长,想了解更多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4:2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93235200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