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用一级动火现场安全措施
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
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
靠。
测量动火地点可燃气体(氢
气、油气、粉尘)含量在合格
范围内,每隔2小时重新测
量。
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面、
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用。
2.联系运行测量动火地点可
燃气体(氢气、油气、粉尘)
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2-4
小时重新测量.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
正确隔断。
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员
状况符合动火要求。
3.容器内外动火,必须保持
容器孔盖敞开并通风,排净内
部可燃气体。
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
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
面隔离。
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
4。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留
火种.
5.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
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
10米。
6.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
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
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
离.
7。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合格灭
火器。(结合动火点可燃物性
质)
8.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
(含油污、煤粉),不留火种。
通用二级动火现场安全措施
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减压阀、电
缆、气带等安全可靠。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正确隔断。
2。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燃物已清除或
用阻燃物品全面隔离。
3。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米,距离
动火地点不小于10米。
4.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5米之内
的可燃物,无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有效
隔离.
5.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合格灭火器。(结合动
火点可燃物性质)
6。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含油污、煤
2
粉),不留火种。
润滑油、密封油、液压油系统动火安全措施
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
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
靠,电焊接地线严禁接在油系
统上.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
正确隔断。
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
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
用.
2.动火前放净检修设备和油
管内存油,用蒸汽或100℃热
水冲洗干净.
确认检修设备和油管道内存
油已放净.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
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
3。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可燃
气体(氢、油气)含量在合格
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
量。
测量动火点可燃气体(氢、油
气)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每隔
2—4小时重新测量。
3.确认动火点可燃气体含量
在合格范围内。
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
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
10米。
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
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
面有效隔离。
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
5.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
留火种.
6。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
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
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
离。
7.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干粉或
泡沫灭火器。
8。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
油污,不留火种.
氢气系统动火安全措施
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
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
靠。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
正确隔断。
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
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
用.
2。动火前对检修设备和氢管
道用氮气进行置换。
确认检修设备和氢管道已用
氮气进行彻底置换。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
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
3.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空气
中氢气含量小于0.4%,在合
格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
新测量。
测量动火点氢气含量在合格
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
测量。
3。确认动火点氢气含量在合
格范围内。
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
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
10米。
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
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
面隔离。
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
3
5.电焊电源、刀闸和焊机距动
火点不小于10米,严禁将电
焊地线接在氢气设备上。
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
留火种。
6。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
7。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
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
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
离。
8。动火现场配备两具干粉或
CO2灭火器.
9。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
不留火种。
锅炉燃油系统、油罐区动火安全措施
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
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
靠,电焊接地不允许接在油系
统上。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
正确隔断.
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
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
用。
2。动火前放净油罐和油管内
存油,用蒸汽或清水清扫干
净,保持动火区域通风良好.
确认检修设备和油管道内存
油已放净。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
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
3。拆开检修段燃油管道两端
接头并保持敞口。
确认检修段燃油管道两端接
头已拆开并保持敞口。
3。确认动火点可燃气体含量
在合格范围内。
4.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油气
含量小于0。2%,在合格范
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
量。
测量动火点油气含量在合格
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
测量。
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
5。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
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
10米。
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
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
面隔离.
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
留火种.
6。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
7。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
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
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
离。
8.动火现场配备两具泡沫或
干粉灭火器。
9.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
油污,不留火种.
制粉、输煤系统动火安全措施
检修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消防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
1.动火前检查电、气焊工具,
减压阀、电缆、气带等安全可
靠。
确认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已
正确隔断。
1.检查动火现场安全措施全
面、正确,消防器材完好、适
用.
2。动火前将检修设备和管道
内积粉清扫干净,保持动火区
域通风良好.
确认检修设备和管道内积粉
已清扫干净。
2.检查动火地点、工具、人
员状况符合动火要求。
3。联系运行测量动火点粉尘
浓度小于20g/m3,在合格范围
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量。
测量动火点粉尘浓度在合格
范围内,每隔2-4小时重新测
量。
3。确认动火点粉尘浓度在合
格范围内.
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
于5米,距离动火地点不小于
10米.
确认动火区域下部和周围可
燃物已清除或用阻燃物品全
面隔离。
4.动火时设专人负责监护。
5.动火时由专人负责监护。5.动火结束,检查现场无残
留火种。
6.动火前清除动火区域下部
和周围5米之内的可燃物,无
法清除的用阻燃物品全面隔
离。
7.动火现场配备两具CO2或干
粉灭火器.
8.动火结束,清理现场杂物、
积粉,不留火种.
注意:涂红部分应根据动火工作实际,填写或取舍。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4:0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92168200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火作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火作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