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诊治
小儿疱疹性口炎亦称小儿疱疹性齿龈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所致,多见于1-3岁幼儿,也可发生在较大儿童。小儿疱疹性口炎经
1-2周自愈,颌下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小儿疱疹性口炎诊断程序】
步骤一是否存在疱疹性口炎→重要疑诊线索
多见于1-3岁幼儿,初期在齿龈、颊粘膜、舌及上颚、咽部出现
大小如米粒样黄白色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1-2天后,
疱疹迅速破溃成2-10mm浅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红
晕有时融合成片。也可侵及唇周皮肤,常伴有齿龈红肿,颌下,颈上
淋巴结肿大,有触痛。
步骤二能不能不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排除线索
疱疹性咽颊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疱疹主
要发生在咽鄂弓,悬雍垂和软腭等处,有时见于舌,一般不累及齿龈
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可以肿大。
溃疡性口腔炎:多由球菌引起,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粘液增
多,继之表现为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可融合成大片并有纤维
素渗出,形成的伪膜灰白色或浅黄色,擦去伪膜呈出血性糜烂面,多
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伪膜涂
片可见革兰阳性球菌。
步骤三确诊的重要依据
1.起病时发热达38-40度,出现口腔炎后,局部疼痛、流涎、拒
食。
2.齿龈、颊粘膜、舌及上颚、咽部出现大小如米粒样黄白色小疹,
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迅速破溃成2-10mm浅溃
疡,上有淡黄色的泌物覆盖,旁边红晕有时融合成片。也可侵及唇周
皮肤,常伴有齿龈红肿。
3.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
【小儿疱疹性口炎治疗程序】
1.保持口腔卫生,补充维生素,预防继发感染,进食以微温流质
为好。
2.局部可涂碘苷、冰硼散甘油或稀类散,或擦鱼肝油软膏促其愈
合。
3.可用0.5%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涂于患处止痛。
4.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10-20毫克/kg.d,每4小时口服一次
【小儿疱疹性口炎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观察体温,病初患儿体温较高,防止高热惊厥,体温高峰2-5
天。观察口腔疱疹愈合情况,一般4-6天后疼痛缓解即能进食,十天
左右痊愈。患儿拒食时间长的,要注意全身情况,防止脱水和电解质
紊乱、酸碱失衡。
2.体温过高时应及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不能进食者且精神差
者,可住院治疗。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4:0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92145200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疱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疱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