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什么作文600字
【特别的礼物】
魏宇坤
在我记忆中,有无数次、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礼物。那个特别的礼
物,不是物质。因为难忘,所以特别。
我是个真正的“死脑筋”,总为不该落泪的事物而哭泣。我是个
男孩子,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总是改不了没考好就哭个没
完的毛病。
那一次,时间在我脑中是朦胧的。我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一头的
雾水。考试过后,我心中便想着:考砸了。
那个下午,异常难熬,即使考试成绩没下来,我也摸的着分数。
那一天,阳光灿烂,同学们都欢欢喜喜的,就我一个人,心里布满阴
云。风中带着凄凉,云中带着上天的眼泪。
我的心里,也积满了厚厚的云层。
果然,考砸了--哀伤一时涌上心头。我泪如雨下,在热闹的教
室中寂寞忧伤。泪水流到嘴里,它是咸的。
这时,老师,是您鼓励的目光,给了我春天般的温暖。您静静地
注视我,然后拍拍我的肩膀:“哪有常胜的将军么?你要是能够懂得
反思,分析原因,老师是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听着老师的话,我心油然地烧起一团火。我似乎一下子看到了我
的方向。
后来,按着老师说的,一次一次认真分析,一次一次寻找自己失
分的原因。第二次考试,我终于考到理想分数。在高高的领奖台上,
我再一次默默流泪。流到嘴角,竟有甜甜的味道
老师的鼓励,永远是我成长路上最特别的礼物。那份礼物,因为
特别,所以难忘!
【特别的作文课】
徐晨歌
薛老师是我们的作文老师,她每个星期都会教我们写一篇作文。
第一节作文课,她教我们写状物作文。她说:“状物作文是写物
的,首先你必须看到这个事物,然后才能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
说着,就像变魔术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只小乌龟,“今天我们就来写这
只小乌龟,大家仔细观察,希望能写出好的作文。”
从此,我们就爱上了写作文。
我们经常感叹于她的大胆,当别的班的学生正坐在教室里写作文
时,我们却在校园里寻找春的足迹:在盛开的樱花旁边,我们找到了
春的笑脸;在冒芽的小草丛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脚印;在摆动的垂柳
枝下,我们找到了春的发丝;在花香馥郁的空气中,我们找到了春的
气息。这一切,我们都写进了作文。打开作文本,我们感受到了勃勃
生机。
一天,我们又在观察。薛老师把我们召集起来,对大家说:“同
学们,希望你们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更好的
作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薛老师的做法,当父亲知道后,随
即说:“这老师怎么能这样去浪费课上的时间呢?”我不等父亲说完,
立刻告诉他:“不,你错了!”
【特别的旅程】
李佳薇
“特别”这个词在生活中就像一粒粒珍珠点缀在每个人的心头。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弟弟和我一起开着车
去农村阿姨家买鸡蛋。那里的山是那么高大,水是那么清澈,天是那
么明亮,给我一种特别朴实的感觉。
一路上,我们欣赏石砖铺成的道路两边的小花小草,偶尔还能看
到水上浮着的野鸭子。到了目的地,爸爸把车停在一棵大树下,妈妈
提着准备好的礼品“六个核桃”,径直向阿姨家走去。
妈妈见到阿姨,很是开心,连忙牵起阿姨的手,我和弟弟被养鸡
场的三个小主人带领着去收鸡蛋。展现在眼前的是用铁棍搭起来的棚
子和用土炕做的鸡窝,一个个鸡头上,红红的鸡冠,雪白的身子,俏
俏的鸡尾毛。弟弟像是见到多年没见过的老朋友似的,一上鸡场就到
处抓鸡。我负责帮忙收鸡蛋,巧的是刚进鸡棚,一个母鸡便下蛋了,
只见一个小主人抡起木棒将鸡蛋滚到土炕边缘,然后把鸡蛋拿起来放
我手里。刚刚还是空空如也的手,现在握着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就像
握着一个暖宝宝一样。
过了一会,我和弟弟跑到院外玩了起来,地下铺着一层金灿灿的
玉米豆和少许没剥的玉米棒子。年迈的爷爷在圆木板上劈柴禾,我们
几个小孩子笑逐颜开的玩着,闹着。
下午,吃了奶奶熬的豆豆饭和面条,我们才离开。
临走时,我恋恋不舍的看了看院子和硷畔上的养鸡场,这场短短
的旅行,成为我记忆中最特别的一次旅行,并永久地珍藏在我记忆的
宝库里。
【特别的作业】
李星辰
记得在我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实践性的家庭作
业——学做一道菜。
“学做一道菜?”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好简单呀!”
等我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后,她很欣喜地说:“正好现在
要做饭,你也来帮忙吧!”
我们要做红薯糕。
妈妈先把红薯洗净,切块,放在大锅里蒸。红薯软了就把皮剥了,
放在一起搅起来。在这过程中,我不时加点面粉和水。妈妈揉面团有
点累了,于是我来顶替她。
我拼命地揉啊揉,不停地加水加面——面多了就加水,水多了就
加面。我就这样揉,当我的面团成形之后,它大的塞满了整个面盆。
妈妈在锅里到了些许油,我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平,成了一张“薄
饼”,不过,这“薄饼”足足有一张桌面子那么大。
妈妈拿出刀子,在面饼上划了一个又一个大小均匀的格,让人感
觉好像一副没有棋子的棋盘。
我用筷子夹住一片红薯糕,直接扔了进去。顿时,锅里油滴乱飞,
险些落在我手上,幸好我反应快,才没被烫成“红烧猪蹄”。
这次,我汲取了上次教训,小心翼翼地沿着锅壁放下去,虽然里
面一片沸腾,但没飞出一滴。
终于,红薯糕炸好了,那金黄的色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吃着
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感觉美味极了!
这特别的作业,不一样的劳动体验!
【特别的老师】
高强越
我们的班主任薛老师,是一个特别的人。
她常常穿一身黑色长裙,有时会在袖口套一对蓝色的袖套,戴一
副暗红色的眼镜。她与其他老师大有不同。
薛老师很会创新。
五年级时,老师在班上进行了“薛瑞变法”:用自己的工资买来
许多“尚学币”,用来激励我们学习。作业完成好的,奖;上课纪律
好的,奖。当然,有奖就有罚,调皮捣蛋的,罚;欺负同学的,罚。
这样一来,薛老师真正的目的就实现了:被奖过的,更加刻苦地学习,
被罚过的,心有不甘,于是奋发图强。班上的淘气鬼受他人影响也开
始拼命学习,于是,班上追赶打闹的少了,调皮捣蛋的少了,学习气
氛被迅速调动起来了。
老师还创建了“小小班主任”,每天选一个人当小班主任,可以
让老师自己余下时间批改作业、备课,让小班主任来监督同学们,如
果谁被记到小班主任的册子上,那就完蛋了。
老师的变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管好了上课纪律,真是一
举两得!这样特别的老师不是人人都有,估计其他同学还羡慕嫉妒恨
呢!
这样特别的老师,我真的好喜欢。
【特别的作业】
不会吧!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无语吗?因为这次,有一个既特殊又
非常难的作业。我想你已经猜到了吧?没错——对父母说一句话。这
句话就是:“我爱你”。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直接说呢?还是间接表达呢?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家门口。妈妈还没回来,我便进屋写起了作
业。没过一会儿,其他作业就写完了,唯独这个作业还未完成。我觉
得直接说吧,又怪不好意思的;间接说吧,万一她没理解呢?这时,
妈妈忙了一天,回到了家,就急促的做饭。我想:要不给妈妈帮忙?
转念一想,我总是越帮越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计不成,又生一
计:我可以做一张贺卡!
说干就干。我拿起剪刀和尺子,左比划,右比划,这不,框架就
做好了。因为我想做立体的,所以剪断很多次。到睡觉时间了,可我
还没做好,就找借口说还有作业。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做好,然后就
把它放在了电视机旁边,等明天妈妈应该会看到。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到家后,妈妈问我这个贺卡是谁的。我直
接说:“是我做的啊!”突然,我想起在贺卡上留了名字。惨了,这下
面子丢光了。妈妈感动地说:“谢谢,我也爱你。”
【特别的朗读】
母亲还是个少女的时候,一心憧憬着野外嬉耍的好光景,竟不愿
意进学堂好好念书。现在,操劳成习的她每每憾然于当时,提起时就
不住叹息:傻呀,真傻,要不现在我也能像你们一样整天看书了。我
听到后总是一笑而过,并不当回事:母亲自有母亲的忙事呢,她怎么
可能会真的想要念书呢。
寒假有一天我从同学那儿回来,差不多是下午3点。闲下来的母
亲竟然在膝盖上摊了一本我中学时发的旧杂志。我轻轻地走到她旁边,
她也没有觉察。哦,原来她正在读“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母亲只有初小文化,早年认的字这会儿也差不多全还给老师了。
她看电视时经常念错字幕上的字。我们纠正她时,她总笑笑:这个跟
那个长得还真挺像呢。我们也都笑了。
母亲到底还是念不下去了。我就一一念给她听。长时不在家住,
我的家乡话也渐渐说不顺当,只能用普通话的读音念。母亲的舌头自
然也是有点僵硬的,我一遍一遍地教她,她一遍一遍地学着。念着念
着我们都笑开了,母亲就又感慨:会说普通话就是好,念着也好听。
我说,我给你教拼音吧。学了拼音,认字就好办了。母亲不相信似的
愉快地笑了一会儿。
我鼓励母亲轻声读出来,母亲很顺从地照办着。碰到不认识的,
我依然起劲地给她示范。我喜欢上这种感觉了。母亲辛劳了半辈子,
我还没为她做过什么事呢。于是我越发像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母亲
也俨然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母亲在寒假每个空闲的下午都找来我的旧书读,她特别喜欢“人
物故事”这个栏目,说里面有好多做人的道理呢。
就这样,母亲每个读书的下午,我都安静地陪着她。母亲用特别
的半文半土的音调念书,她认识的,就用方言念;不认识的,按我教
的念。这样终于还是不能让她满意,母亲说,她要学拼音了。我没有
笑,只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母亲很快就会忙起来的,加上本地方言
的特殊特征,况且她年岁也大了,自然是很难学好拼音的了。不过我
还是答应了。
此后的几个黄昏,我从母亲手里接过书卷,轻轻地读书给她听。
母亲不会读,倒是能听懂。她半卧在躺椅上,闭上眼睛,仿佛很享受
似的。读完后,她还夸我念得好,念得标准,念得有感情。
母亲累了,我不会累。我要长长久久地读书给她听,让她听到有
节奏的声音,让她听到长长的故事,让她听到她遥远的梦想,听到心
灵的适足。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3:1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895482000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薯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薯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