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精选word文档(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
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
活动。烛之武
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
苦苦哀求,而
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
使趋“利”而
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
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
一个“利”字。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无礼
于晋”,指的是当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
(《左传·僖公
二十三年》)。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理睬重耳。“贰于
楚”,是指在
晋楚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
年》),郑国
准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
“无礼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
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
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
其心理,从为
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
君。
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
进行“利害”
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
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
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
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
“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
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
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
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
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
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
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
夷吾人秦,然
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
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
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
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
与之共事,决
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
土地,又要恣
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
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
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
武的境况,是
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
时刻,作为国
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
难为重。这一
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
精神作了必要
的铺垫。
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这句话的弦
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
他,埋没了他
的才能。
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
怎样看待晋文
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
“仁义”,当初
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
“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
断。“以乱易整,不武”,
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
作用。
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请举例分析这
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
⑴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
师埋下了伏笔。
⑵“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
关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2:1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85587199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备课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备课笔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