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

更新时间:2023-03-10 01:00:08 阅读: 评论:0

我是好宝宝儿歌-煮猪大肠

农村留守儿童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文昌美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篇

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XX年**月—XX年**月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

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小学

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

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

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XX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

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

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

注。XX年8月底到XX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

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

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

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

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

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

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

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

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

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

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

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

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

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

调查报告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

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

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

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

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

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

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

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

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

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

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

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

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

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

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

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

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

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

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

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

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

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

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

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

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

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

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

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

自流了。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

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

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

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

我们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

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

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

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

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

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

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

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

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

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

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

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

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

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

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

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

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

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

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

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

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小编为你推荐更多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

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

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

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

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

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

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

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

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

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

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

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

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

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

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

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

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

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

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

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

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

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

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

失去了重心。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

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

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

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

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

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

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

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

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

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

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

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

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

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

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

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

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

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

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

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

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由

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

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

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调查报告三、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

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

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

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

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

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我们调查组从近期和长远两个方面提出我

们的建议。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建议近期解决留守

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

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建立以市、县(市、区)、乡

(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县(市)、乡(镇)政府成

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

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住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

县(市、区)、乡(镇)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

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

受教育权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

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

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

实,不要纸上写的“同等”,实际操作中人为地制造各种障碍。享受

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

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同时,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为异地农民工子

弟建立流动学籍,要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

度,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

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

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

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3、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农

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

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

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如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为农村留守

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

小编为你推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群体。

近几年,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

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的农村儿童远离双亲

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

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在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

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社会群体。

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只有因为父母

外出打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力,生活照顾不周,亲子

接触缺失等现象困难。

但已有调查表明,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

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

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外

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在家乡的子女疏于照顾,无法认真履行监护的职责,

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安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受到意外作害,

失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农

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

道。

“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

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将子

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人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

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甚少,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

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上弊端也较多。加之他们还承担

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和学习。

(二)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

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而青少年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

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

纵溺爱型家长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监护人管不了,不

敢管,不会管。

(三)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

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

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点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

时,根据调查和座谈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

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

现出对家庭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留

守子女在人际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习成

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心理障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

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

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许

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亲近畅通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

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引发

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五)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行为发生在文

化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

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

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

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

在学校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

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

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

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的教育作

用。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目前,在

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很大部分没有建立相关的儿童少年教育组织,

使农村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来

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伴孩子走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

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

有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时间大部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因

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指导站、乡

村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现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农村教育

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

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

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

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建议父母

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的人作为监护,最好

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

长可以和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

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

则要改变与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

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

是在沟通时间与机会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

的内容上,不能只学习、考试,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情感,

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

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

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

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光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

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出现的社会现象,已在为一项紧迫任务。

如此,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或母贴身的爱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或

母的言传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帮助,在他们的

意识里,父或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

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

的。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

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等,

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学习成绩

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0xx年**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

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

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

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

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

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

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

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

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

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

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

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

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

1.6、3.9和3.1个百分点。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

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

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

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

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

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

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5.8个百分点。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

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

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最亲近的人,是主

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

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

体的影响。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

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

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

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

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

闷闷不乐(37.7%),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都多于非留守

儿童。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

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

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

个百分点。经常感到烦躁(47.6%)、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

(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

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

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

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

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

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

(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

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

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

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

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

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

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

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

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

(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

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

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

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

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4.1和8.7个百分点,

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

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38%),重要程度甚至超

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

(49.6%)比非寄宿生高10.5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

宿生(15.2%)比非寄宿生低5.9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

上学迟到(49.2%)、没完成作业(54.6%)、不想上学(45.6%)、对学习不

感兴趣(48.9%)、听不懂老师讲课(62.9%)、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

(56.7%)、成绩下降(78.5%)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

于非寄宿生,相差5.9—12.6个百分点。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

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

的仅有四成(40.4%)。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

求。寄宿生学习之余或节假日最经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学聊天(50.1%),

其次是在室外锻炼、玩耍(38.5%)和看电视(24.5%)。三是情感支持不

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

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

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

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就餐满意率仅

六成多;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

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

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

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

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

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

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

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

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

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

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

无助感最强。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

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

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

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

分点。

三、对策建议

1.健全关爱留守儿童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保障亲子团聚、早

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

2.完善监护制度和国家救助体系,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

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加快完善国家监护和救助体系。

3.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搭建工作平台,统

筹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并提供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流程及规范。

4.构建全方位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络,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

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和监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社

区建立关爱服务阵地,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

5.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积极探索共青团

统筹、团属组织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工作体系,建立帮扶活动

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服务中的作用。

6.注重满足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多样化需求,考虑性别、年龄段

及监护类型不同的留守儿童的特点。

7.通过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以及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

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1:0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812081990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农村留守儿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农村留守儿童.pdf

上一篇:暗黑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