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

更新时间:2023-03-10 00:49:33 阅读: 评论:0

如何腌制烤肉-细米粉

东北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施宁杰)

2016

1/11

东北的风俗

篇一:东北的习俗

东北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

说,讲究就不少。东北人是很注重春节的,也很讲团圆。所以无论身

在何方,到了春节父母都希望儿女们能围坐在周围,全家人团团圆圆

吃顿年夜饭。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东北人祖籍大多来

自关内,还有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

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

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

味儿。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

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

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下午要杀猪因为在农村,旧

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

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还要宴请左右邻居来,可热闹

了!!!

腊月二十五,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

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

类····

2016

2/11

腊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无论家里已经

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

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春联

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

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

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

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腊月二十八日贴窗花、挂年画,

和贴福字窗花、年画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

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而且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

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

“窗花”。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

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

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东北民间在大年三十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

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

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它的随自己喜欢的定。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东西,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

不了的,这叫做“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准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

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

2016

3/11

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但是主食还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

多,最好是猪肉芹菜韭菜馅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

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

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里捞几

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

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

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

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

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

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所以现在有了这样

的歌谣: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杀猪;二十五、蒸馒头

二十六,买年货;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

春联;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哈哈~~~~~看了以上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很想来东北做客呢??如

果你有时间的话,记得一定要来东北哦!!!

篇二:浅谈东北春节风俗人情

浅谈东北春节风俗人情

----13届冬季假期社会实践报告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

地理大区和经济大区。“东北”一词,起源较早,:“东北曰幽州,其

镇山曰医巫闾”。东北与辽东、关外、关东、满洲等名称具有前后相

继的承接关系,只不过它们具体所代指的地域范围有一定差别。

东北地区,狭义上指东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所构

2016

4/11

成的区域,广义上则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旧为东三省管

辖的今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

市、锡林郭勒盟。

四季分明的东北地区坐拥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是资源丰

富、文化繁荣、经济实力雄厚、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深度融合的区域,

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属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圈,还融合了满族、蒙

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日本、俄

语和朝鲜的国家的风俗文化和语言。

发源于东北乡土的戏曲有二人转、秧歌、吉剧等。其中踩高跷在

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东北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是有代表意义的一首东北名歌。

东北话包括东北百姓广泛使用的东北官话和大连等少数地区使

用的胶料官话。其中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

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调查,1988年中国大陆的东北官话使用

者为8200万人,如果使用者的数量增长与人口增长相当,那么截至

2010年,大陆的东北官话使用者超过亿人。东北人向来注重文化的

认同,和节日的庆祝,延续着传统而古老的习俗,而也正是这一点,

让东三省的人们拥有了较比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更加密切的联系与

更深沉的故土情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东北人把过春节称为过大年。在我

2016

5/11

国地域不同过年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即使在东北,各地的习俗也有很

大差异。越靠东北部,越能体现东北人的过年习俗,而最具代表性的

要数东北农村过大年了。有一首民谣道出了东北春节的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

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

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

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泡腊八蒜

在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赛过一天,腊八可

以说是过年序曲的一个开头。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

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

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虽然简单,却有讲究!蒜得用紫皮蒜,

因为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醋要选米醋,

因为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

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

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腌制的时候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

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

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

不仅味道独特,爽口味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腊八蒜的起源,据

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腊八这

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

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

2016

6/11

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

“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

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

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

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

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腊八算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

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

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

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二、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并不是东北地区

春节特有的习俗。腊八粥传说来自印度天竺,但现在腊八粥的习俗,

已非佛门所有,而是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

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

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以谷类作为

主要原料,又以豆类、果仁等作为配料,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

生佳品。

三、杀猪菜

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

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杀猪都要用酸菜和

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杀猪菜”。杀猪菜,

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过去,在农

2016

7/11

村杀年猪是一件大事,无论哪家杀年猪都必定要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

来吃杀猪菜,这后腰腿的都是好东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么吃?这就

有了杀猪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肠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齐了。要好

吃大肥肉不能腻,要切成片放进过锅里煮了过油,然后和酸菜、血肠

一起炖。那时,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

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

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

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

这种菜不是刚做的好吃.而是多做.以后吃的时候一热.那才是最好

吃的。

四、办年货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

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过

年之前采购工作称为“办年货”。有些地方的人会买糖果瓜子,亲戚

朋友

来拜年时,就请他们吃糖果和瓜子等。还有拜年时送的礼物,到

亲戚朋友家拜年时,传统习俗是要带一些礼物。年货一般包括鞭炮、

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

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就是大家约定俗

成地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的俗称,年集是一年中规

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一般在旧历新年前腊月二十五。年货的

品种有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

2016

8/11

五、祭祖上坟

年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祭祖上坟,纸钱和纸元宝可以在街边买

到现成的,也可以买来金箔纸自己叠元宝,一般家里老人都会自己叠

元宝。等到上坟时候,带上纸钱和一些水果点心,离得近的,要到祖

坟地去祭扫,离得远去不了的,要在十字路口烧纸祭祖。

六、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是东北的“小年”,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

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

为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在东北,小年这天要祭灶。灶神,也称灶王、

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浙江衢州称),中

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

之神。祭灶时要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锦州又称小锅白

糖)、关东糖供着,希望灶神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请他多多

美言之意,又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有一句歇后语:“灶

王爷升

篇三:东北风俗

满族主要禁忌

满族人对狗情有独钟,不准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

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

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这

与他们重视狩猎活动有关。

2016

9/11

满族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年轻人坐西炕,更

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

满族人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忌在索罗杆上栓牲口。

满族风俗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笊篱姑姑舞”是满族最具代表性

的民间舞蹈,这种舞的唱词突出反映了满族的服饰、饮食等传统风俗。

满人的服饰颇具北方游猎骑射民族的特点。男女老少日常穿的主

要服装是旗袍。在清朝,“旗袍”曾作为国服在全国推广。它的样式

特点是:圆领,大襟,四面开禊,配以扣挂。女人穿的是直筒宽袖长

袍,显得修长秀丽,婀娜端庄。男人穿的是马蹄袖袍挂,便于激烈动

作和马上运动。满族妇女的旗袍很讲究装饰,在衣襟、袖边、领口处

都镶嵌几道花条或彩芽儿,有的要镶上18道花边,再配上五彩缤纷

的“大绾袖”,艳丽而典雅。

满族妇女一般不裹足,俗称“大脚”,她们穿的是一种高跟木底

的”旗鞋”,而满族男人则以穿靴为主。

长期以来,满族人从事农业,蒹有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主食

是小米,喜粘食。善于养猪,喜食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逢年

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

人们喜食。满族人嗜好烟酒。

满族人的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外形酷似口袋,三面设炕,西

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蔓子坑”。

满族满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风,每逢娶妻生子,造房迁居,就职

2016

10/11

荣升等重大喜庆事都要祭祖祈福,举行隆重的“跳家神”祭祖仪式。

满族概况

满族人口有1000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

少数聚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通婚、杂居,满

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信奉萨满教,后来还信封佛教。

辽阔的关东大地是满族的发祥地。这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

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和它的先祖女真族人曾

两次入主中原,建立了与南宋长期对峙的金朝和大一统的清王朝。清

王朝从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的开国立业,越过康熙、

乾隆的百年盛世,经历同(治)光(绪)衰败,慈禧太后垂帘听

政,到1911年走完了它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历史。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满族最先借用蒙古文

字。1599年,努尔哈赤命大臣额尔得尼和扎尔古齐尔盖在蒙古文的

基础上创制了“无圈点满文”,1632年皇太极命达海改进满文,这种

有圈点的新满文一直沿用至今。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

语,目前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了。

满族人的姓氏原都是满语,如:爱新觉罗氏、那拉氏等,有的姓

氏前还冠以由于部族名称,如:叶赫那拉氏、哈达那拉氏等。满人入

主中原后,受汉族的同化,也开始使用汉姓。如:爱新觉罗氏姓金,

富察氏姓傅、那拉氏姓那等。

关东三大奇、三大怪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钻进饭锅里。”这三大奇讲的是关东

2016

11/11

丰富的物产。人参、貂皮、鹿茸角是著名的“关东三宝”。

“窗户纸糊在外,养好孩子孩吊起来,大姑娘吊个大烟袋。”这

三大怪是过去关东独特的民俗,“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吊个大烟袋”

反映了山民贫穷、单调的生活,现在已不多见了。而“养好孩子孩吊

起来”,说的是将生下来的小孩放在“悠子车”里,悠子车用四跟麻

绳栓好吊在天棚木杆上,推一把悠车,小孩在里边悠哉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0:4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8380573198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东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东北.pdf

上一篇:批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东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东北
    如何腌制烤肉-细米粉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施宁杰)20161/11东北的风俗篇一:东北的习俗东北的年俗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东北人是很注重春节的,也很讲团圆。所以无论身在何方,到了春节父母都希望儿女们能围坐在周围,全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年夜饭。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东北人祖籍大多来自关内,还有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春
  • 0℃批改
  • 0℃倒车雷达多少钱
  • 0℃三层实木
  • 0℃vlan配置
  • 0℃我最棒
  • 0℃治疗脚气偏方
  • 0℃日本化妆品
  • 0℃备份系统
  • 0℃视频播放器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